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小麦冻害已成为我县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每年都有部分麦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为将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限度,针对以往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总结出预防、补救措施。1小麦冻害类型根据小麦冻害出现时间的早晚不同,影响小  相似文献   

2.
利用隰县国家气象自动观测站、香梨花期冻害区南唐户村和乔村区域气象自动观测站的常规观测资料和香梨发育期观测及冻害资料,对2018年4月6—7日山西隰县香梨花期冻害发生的气象条件、果树条件、冻害程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此次香梨花期冻害程度判断为重度冻害。造成冻害的原因:第1,前期气温异常偏高,导致花期提前10~15 d,致使花期冻害风险加大。第2,超强冷影响,Tmin≤-5.0℃且D≥5 h,超过了果树花期重度冻害阈值Tmin≤-5.0℃且D≥1 h。第3,果树品种不同,冻害程度不同,早熟品种重于晚熟品种;同一果树,树冠顶端受冻率明显低于树冠底部。第4,气象条件相同时,冻害程度随海拔升高减轻;不同地形冻害程度不同,盆地重于山地;迎风面重于背风面。研究此次冻害目的,旨在揭示果树花期冻害的成因,为果树花期冻害预报预警及防御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平凉7县(区)气象资料、6个县(区)的苹果物候观测资料和产量资料,对苹果花期冻害指标、因冻减产情况及不同等级冻害发生频率进行了分析。根据平凉近年来苹果花期冻害实地调查,将花期冻害分为三种强度等级即重度(T≤-3.5℃)、中度(T≤-1.5℃)和轻度(T≤0℃),不同冻害等级对应不同的减产率。 在平凉7个县(区)中,华亭花期冻害发生最严重,不同等级的冻害发生1年1~2次,崇信花期冻害则最轻,不同等级冻害3年1次,其他县(区)1~2年1次,全市不同等级冻害的频率分布表现出轻度>中度>重度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以冻害灾损率作为风险区划指标,将苹果花期冻害风险分为3个区:高风险区、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本市多数区域属于中风险区和低风险区,重度冻害发生较少,但中度冻害和轻度冻害发生仍较频繁。建议全市在目前果园布局的基础上,应进一步加大中东部低风险区的苹果种植。  相似文献   

4.
一、冻害的种类根据冻害的不同部位和时期,分四大类:枝干冻害,花、幼果冻害(春霜冻),根系冻害和果实冻害。  相似文献   

5.
伊犁河谷苹果冻害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面调查2008年伊犁河谷苹果冻害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伊犁河谷苹果冻害及其防治技术。调查表明,调查区域内,苹果普遍发生了冻害,但多数区域苹果冻害在1-2级,程度较轻,冻害较重的地区较少。不同品种抗寒性有较大差异;伊犁州直地区苹果主栽品种中,红富士、红王将抗寒性较差。小环境在减轻果树冻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伊犁河谷属于苹果适生区,但在特殊年份会造成大面积苹果冻害,总体上伊犁河谷西部冻害较重;不同苹果品种抗寒性差异较大;采取高位嫁接、营造防护林、增强树体营养等管理措施可有效降低冻害程度。  相似文献   

6.
为了掌握烟雾剂对花椒晚霜冻害防御效果的影响,作者对烟雾剂不同配方、不同风向的使用对花椒冻害程度的变化做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烟雾剂能有效预防和缓解低温冻害,增强了花椒的抗逆性。  相似文献   

7.
<正> 2002年冬季至2003年上半年,沿淮及淮北地区由于遭受了历年来罕见的低温天气,皖北小麦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冻害(冬季冻害和早春冻害)。针对小麦遭受的冻害特点,笔者总结了皖北小麦发生冻害的原因和防止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和静县新建枣园及幼龄枣树发生冻害现象较为常见,冻害的发生,不同程度地影响了红枣的种植效益。通过几年探索,本文总结了和静县冻害发生条件、发生症状、发生原因,并提出预防冻害的主要措施及冻害发生后的补救措施,以供枣农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晚秋初冬、冬季、早春花期,苹果树都可能遭受冻害。在这三个时期苹果树遭受冻害的临界温度不同,遭受冻害的部位不同,遭受冻害之后的症状表现也不同。其中,在早春,苹果树的花期,苹果树遭受冻害的经济后果最为严重。为了防止苹果树遭受冻害,应当采取一些预防措施,比如:保护苹果树的枝干、保护苹果树的花芽、保护苹果树冻伤的伤口、保证水分充足等等。  相似文献   

10.
晚霜对桃幼果及新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山西农业科学》2015,(6):748-750
通过对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桃资源圃新梢及幼果晚霜冻害调查发现,幼果及新梢的受冻害程度与树体高度、地理位置均有一定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的果实类型中,普通桃幼果、新梢的冻害率比油桃分别低8.8,7.7百分点;不同地理位置桃幼果、新梢冻害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低洼地桃幼果的冻害率为94%,而高地的冻害率远远低于低洼地,仅为23%;不同树冠高度幼果、新梢冻害率之间存在显著差异,1.7 m及以上的幼果、新梢的冻害率分别为64%,37%,远远低于1.7 m以下的冻害率;不同方向幼果、新梢的冻害率存在显著差异,在西边幼果及新梢的冻害率仅为59%,18%,远远低于东边的82%,72%。  相似文献   

11.
冻害级别和指数对油菜生产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冬油菜冻害问题经常发生。越冬期冻害以叶片受冻为主、越冬后冻害以茎秆和叶柄受冻为主。通过不同时期的冻害指数调查,预估冻害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0月份气温偏高,加上11月上中旬的强寒潮天气造成了河南省中部地区桃苗木的严重冻害。2010年1月9日对冻害发生地区的随机抽样调查表明,桃苗木未发生明显冻害的占23.9%,轻度冻害和中等冻害的占18.1%和15.3%,发生严重冻害和致死冻害的分别为24.3%和18.4%,平均冻害指数48.82。苗木高度与冻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r=0.893*),苗木粗度与冻害指数无显著正相关(r=0.613),不同品种冻害发生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冻害发生的边际效应非常明显。对桃苗木冻害发生的综合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相关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赣州地区脐橙冻害精细化气候风险区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江西省赣州地区17个气象台站的经纬度、海拔高度与赣州地区20年一遇的极端最低气温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建立了地理因子对极端最低气温影响的模拟模型;使用GIS制作了赣州地区极端最低气温的分布图,并通过脐橙冻害等级标准,绘制了赣州地区脐橙冻害区划图,得出了不同地区无冻害、轻度冻害、中度冻害、重度冻害四个等级的分区结果.  相似文献   

14.
柘城县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来,小麦冻害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小麦冻害时期和冻害程度不同,减产幅度差异很大,冻害严重的地块基本绝收。一般越冬冻害减产5%~20%,早春冻害减产5%~30%,晚霜冻害减产15%~60%,给农民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多年技术服务过程中,总结探索了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类型、症状和预防小麦冻害的有效措施,现归纳如下:一、小麦冻害发生的原因(一)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15.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园林植物冻害调查及养护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遭受前所未有的低温,行道树、公园里的多种植物不同程度受冻害。2月底至3月底,对受冻害园林植物进行分级调查,并对受不同程度冻害的植株,采取不同的养护办法,减轻冻害损失。按受害程度不同进行分级,分为0、Ⅰ、Ⅱ、Ⅲ、Ⅳ、Ⅴ级。调查目的是为今后园林植物冻害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2016年1月23—26日三明市区各大公园和主要道路园林植物遭遇连续低温,造成园林绿化植物受冻害较严重。通过实地调查,三明市区各大公园和主要道路有98种园林植物受不同程度冻害。划分植物受冻害级别,通过分析不同受害级别植物的数量与受害程度,对冻害原因进行分析和讨论,提出了植物合理配置和植物防冻害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杉木第三代种子园冻害的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种子园内植株在不同坡位冻害程度为:上坡〉中坡〉下坡,在不同坡向冻害程度为:西北坡〉北坡〉东南坡〉东坡〉南坡,不同无性系间冻害程度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了在晚霜冻害发生时对核桃冻害情况做出准确调查,为灾年估产提供准确的统计数据,为政府职能部门制定防治措施及核桃生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对现有核桃晚霜冻害调查方法做了改进,明确了调查性状、统一了分级标准,通过将核桃晚霜冻害样本资料数据化,并建立冻害性状调查统计分析表,再以预设标准化数据为参考来确定调查性状的冻害指数和冻害等级,解决了目前核桃晚霜冻害调查性状和冻害等级标准不统一、调查方法可操作性差、不同调查人员人为主观判断较多、误差较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油菜冻害后减产情况及冻害减灾措施,通过冻害调查、田间测产、数据分析,研究了油菜冻害减产情况、油菜产量各构成因素减幅、油菜冻害指数与减产幅度间的关系,以及油菜冻害后不同水肥、地利条件下产量恢复情况。结果表明:油菜为无限生长型,冻害不太严重时,能够很大程度恢复生长,弥补损失,冻害严重时,弥补作用减弱;通过追肥、灌溉等肥水措施,能够有效促使油菜冻害后恢复生长,降低冻害损失。  相似文献   

20.
王荣英  李春强  吴雁  李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9):5310-5312,5316
基于1981~2010年衡水11个县市的气象资料和同期的果树冻害观测资料,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衡水市果树冻害可能发生时段的气候变化,以及在气候变暖背景下不同冻害类型的发生规律及变化趋势,得出冻害发生的初步判定条件;随着气候变暖,气候不稳定性增加,果树遭遇晚秋初冬冻害和晚霜冻害的风险上升,而越冬冻害的发生率在下降;晚秋初冬冻害的发生程度受日平均气温下降幅度的影响较大;越冬冻害、晚霜冻害的发生程度与极端最低气温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