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云 《中国林业》2010,(20):47-47
灌阳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素有“八山一耕地,半水半村庄”之称,森林覆盖率达72.8%,近八成的人生活在农村或林区内,以林业、林区、林农为重点的“三林”问题是“三农”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说,实现了林农奔小康,就抓住了全县奔小康的大头。因此,林业在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林权制度改革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2.
7月4日,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集体林权改革是农村的又一次伟大改革》的社论,详细阐述了我国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作为我国农村改革的重点工作之一,林权制度改革是继农村土地承包后在土地使用制度上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必将推动整个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  相似文献   

3.
2009年林权改革在海南全面铺开之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下,海南省林改工作实现了“五大转变”,即从部门推动向党委政府高位推动转变,从行政力量推动向全社会参与转变,  相似文献   

4.
充分认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从调整农村生产关系的高度,认识这次集体林权改革的重要意义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农村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核心就是以承包经营的方式明确了耕地的产权,确立了农民作为耕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确立了农村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总书记的“七一”讲话,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线,以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为灵魂,提出了实现党的历史任务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习、实践“三个代表”思想,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加快林业现代化建设,是林业战线的主旋律。在此,我们撷取部分理事单位,畅谈学习“三个代表”的体会,以期把学习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引向深入,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本专题所发稿件,按姓氏笔画为序 )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福建、江西等南方省在过去“林业三定”、放权让利等历次改革的基础上.借鉴农村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做法,对深化林权制度改革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十分明显的成效,受到了林区群众的热烈欢迎。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指出.农村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改革的继续、深化和完善。林区群众说.这是继解放初期的土地改革、改革开放之初的联产承包之后的“第三次土改”.是由耕地向林地的延伸.是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实现林业又快又好地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研究林改后森林公安应该如何为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劳动力的转移,妇女在农村中的主体地位越来越突出,我国农村已逐步出现“农业女性化现象”,即男性主要从事建筑业、工业等第二产业,女性主要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8.
为推动农村林业经济的发展,政府对林果业实行一定的政策扶持。然而,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毁林种果”成为福清市一都镇群众的普遍行为。林地的无序开发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影响了当地社会林业建设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9.
孙建华 《热带林业》2013,41(1):8-10
文章介绍了海南儋州林业资源及林业发展现状,并从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村容整洁、推动农村民主管理等方面详述了林业在儋州市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出发挥林业重要作用的具体措施,以期加快儋州林业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林业产业化就是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发挥本地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品,形成种养加、产供销、林工商、内外贸、林科教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实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新格局。近年来,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推动下,农村执行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为主的多种形式承包责任制,推动了农村改革和林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一些深层次矛盾也随之出现。如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何把农村分散经营的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连接;如何解决农民经营规模小与实现林业现代化的矛盾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