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甜(辣)椒是我国五大蔬菜种类之一,年栽培面积为91~106万hm2,年产量为1 460~1 580万t,其中由于各种病害造成的损失大约占总产量的17.3%~26.1%.广大农民因防治甜(辣)椒各种病害花消费用占总投入的12.4%~16.7%,而且近年来此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甜(辣)椒的病害因南北的地域性差异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而不同,但普遍发生的病害有病毒病、疫病、炭疽病、以及疮痂病等.白粉病在瓜类上危害比较普遍,但甜(辣)椒的白粉病始终发展比较慢,而且它的发生与流行都具有一定的局域性,因而对甜(辣)椒白粉病的详细报道也比较少.近几年来随着新品种在全国各地的区域试验和生产示范,发现甜(辣)椒白粉病危害范围逐年扩大,危害程度逐年严重,经过4~5年的调查、统计与研究,初步摸清甜(辣)椒白粉病的发生规律、发病条件、传播途径以及预防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
由于辣(甜)椒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和较高的增产率,并且前期产量高、抗病性强、适栽范围广等优点,随着蔬菜种植业结构的调整,辣(甜)椒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利用越来越普遍,辣椒的种植面积在蔬菜中也较大。北方寒凉地区要解决生产上对优良辣(甜)椒杂交种种子的数量需求和质量需求,在甜椒杂交制种上应注重以下几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3.
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甜(辣)椒的脱水加工已成为我区的一项特色支柱产业。本文分析了我区发展甜(辣)椒生产优势、现状及生产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提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发展甜(辣)椒产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主要阐述单倍体(花药、游离小孢子)、器官、原生质体、胚等细胞工程培养在甜(辣)椒育种上的应用,并对我国甜(辣)椒育种技术的持续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钱芝龙  曹寿椿 《园艺学报》1994,21(2):203-204
一、目的与材料方法 低温是辣(甜)椒(Capsicum annuum L.)栽培中的主要限制因素。随着保护地蔬菜生产的发展,辣(甜)椒苗期生长适宜气温、地温及生长发育温度最佳指标等方面均有过研究,而有关耐寒生理的研究则少见报道。本文研究了辣(甜)椒幼苗叶片中超氧物歧化酶(SOD)活性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低温下的消长规律及变化差异等。从活性氧伤害和膜脂过氧化角度对辣(甜)椒耐寒性机理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露地竦(甜)椒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甜)椒是我国主要蔬菜之一,果实中富含辣椒素、VA、VC、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大,其根腐病、疫病和青枯病也越来越严重.再加上蚜虫和茶黄螨的为害,致使辣(甜)椒病毒病的大量发生.另外,由于玉米田大量使用除草剂,导致辣(甜)椒生长发育受阻,叶片、果实畸形,一般减产15%~30%,严重地块甚至绝收.为解决上述难题,近几年来笔者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甜(辣)椒病毒病(以TMV、CMV为主)、疫病(Phytophthora capsici)炭疽病(由黑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 nigrum),丛剌盘孢菌(Vermicularia capsici),盘长孢菌(Gloeoporium piperatum)三种病原菌侵染所引起)是甜(辣)椒三种主要病害。随着甜(辣)椒生产的发展,这三种病害的危害也在加剧。只有培育具复合抗性的优良品种,才能从根本上防治它们。“九五”期间开展的甜(辣)椒病毒病、疫病、炭疽病的苗期人工复合接种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为多抗性育种提供了简便的鉴定方法和可利用的抗源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8.
甜(辣)椒对黄瓜花叶病毒(CMV)抗性遗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探索甜(辣)椒对黄瓜花叶病毒(CMV)抗性遗传性质及遗传方式,选用了5份对CMV具有抗感差异的甜(辣)椒品种(系),采用完全双列杂交设计,共25个组合(包括自交).在防虫网室内人工摩擦接种,调查病情指数,采用Hayman(1956)等的数量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甜(辣)椒对CMV-PN的抗性遗传为不完全显性,符合“加性-显性”模式且加性更为重要,可以认为控制抗性的是一个显性基因组。因此在甜(辣)椒抗病育种时应采用“多重选择法”培育抗源材料。在选配一代杂种时,双亲应具有一定抗性。  相似文献   

9.
甜(辣)椒导入CMV卫星RNA互补DNA的植株再生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甜(辣)椒(Capsicum annuum L.)是我国主要蔬菜之一,黄瓜花叶病毒(简称CMV)和烟草花叶病毒(简称TMV)常造成甜(辣)椒的严重危害。经过多年的育种实践,人们已经有了较好的抗TMV育种材料。而对CMV,目前还没有可利用的自然抗源和有效的防治措施。国内外在利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进行甜(辣)椒的转化研究已有报道。W.Liu等(1990)获得了抗卡那霉素的芽组织并有GUS基因表达;王玉文等(1991)检测到GUS基因在甜椒子叶上的瞬间表达。本试验试图利用农杆菌导入抗CMV基因(CMV卫星RNA互补DNA),以提高甜(辣)椒的抗CMV能力。  相似文献   

10.
甜(辣)椒病毒病、疫病和炭疽病是甜(辣)椒三种主要病害.病毒病以TMV、CMV为主(TMV占30%、CMV占60%),在全国普遍发生,造成减产30%~70%,严重时绝产.  相似文献   

11.
山东寿光地区日光温室长季节栽培技术水平高,要求辣(甜)椒品种适宜长季节栽培,且有良好的耐低温性、抗病抗逆性、持续坐果能力、果实商品性等性状。寿光地区辣椒、甜椒和彩椒均有种植,品种多样性,栽培茬口多。结合当地茬口安排和品种要求,阐述了主要育成品种及应用现状,并分析了品种发展趋势,对今后辣(甜)椒品种的培育、引进与推广种植具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露地辣(甜)椒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辣(甜 )椒是我国主要蔬菜之一,果实中富含辣椒素、VA、VC、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是随着栽培面积的增大,其根腐病、疫病和青枯病也越来越严重。再加上蚜虫和茶黄螨的为害,致使辣 (甜 )椒病毒病的大量发生。另外,由于玉米田大量使用除草剂,导致辣 (甜 )椒生长发育受阻,叶片、果实畸形,一般减产 15 % ~30 %,严重地块甚至绝收。为解决上述难题,近几年来笔者从品种选择、栽培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归纳如下。1 合理选用品种在不同品种之间熟性、产量、抗病性都存在很大差别。因此,为达到高产优质的目的,应该…  相似文献   

13.
甜(辣)椒是我国主要栽培蔬菜品种之一,由于果实中富含辣椒素、VA、VC,蛋白质和多种矿物质,并含有辛辣味,有促进食欲,帮助消化的作用,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因此,为满足甜(辣)椒周年市场供应需要,保护地栽培面积越来越大。但是,由于保护地栽培轮作倒茬受到限制,根腐病、疫病和青枯病导致死棵现象越来越严。  相似文献   

14.
李绍海 《长江蔬菜》2010,(11):38-39
2009年夏,安徽和县地区天气较往年异常,许多菜农反映辣(甜)椒定植后不久出现较为严重的死苗现象,对蔬菜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经过我们仔细的观察分析,结合往年出现类似情况的经验,认为定植后死株主要是由于温湿度掌握不好而引起的根茎部病害所造成。现将夏季辣(甜)椒定植后死苗的原因与防治进行简要的介绍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杜瑞民  王基国 《蔬菜》2000,(7):10-11
一、什么是夏播辣(甜)椒?效益如何?答:夏播辣(甜)椒是指2月中旬至3月中旬播种,定植期为5月中旬至6月中旬,收获期为7月下旬至9月下旬的辣(甜)椒栽培茬次。夏播辣椒一般667m2收入2000元左右,高者达3000元以上。与小麦玉米间作套种每667m2纯种小麦玉米收入高1500元以上。是粮区群众进行种植结构调整的一种好模式。二、夏播辣(甜)椒应选用哪些品种?答:辣椒类型选用陕西8819线辣椒(干椒)、牛角椒、保加利亚椒;甜椒类型直选用中椒4号、年在一号。三、如何播种、管理才能使辣椒苗齐苗壮,答:首先要采用营养全面、养分充足、没…  相似文献   

16.
自1983年国家甜(辣)椒抗病育种科技攻关专题组成立以来,我国辣椒科技工作者育成了一大批优良的辣甜椒新品种,大大的丰富了我国辣甜椒品种类型,基本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辣椒的需求,而且其产量、抗病性及品质都有了很大程度的  相似文献   

17.
黄瓜花叶病毒病(CMV)是为害辣(甜)椒的重要病毒,国内外对其研究较多。通过综述CMV的株系分化、抗性遗传、分子标记、抗CMV基因工程以及抗CMV育种等方面的研究结果和报道,旨在为辣(甜)椒抗CMV育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安徽福斯特种苗有限公司——最具活力,国内领先的辣(甜)椒、番茄种子专业公司。公司拥有自主研发适合各地各种栽培模式的辣(甜)椒、番茄、西瓜、南瓜系列品种近200个,年产销种子50 t。种子畅销国内三十个省市,远销东南亚、非洲、欧美二十多个国家。辣(甜)椒、番茄品种成为国内蔬菜专业基地的首选品牌。公司以"研发优质品种,福泽人类社会"为使命,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坚持创新科技育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从西班牙引进的7份甜(辣)椒品种的试验数据为资料,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参试品种进行株高、茎粗、平均单果重、果长、果径、果肉厚、单株结果数、单株早期产量、单株总产量等性状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与品种材料的实际表现一致。还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甜(辣)椒几个性状对产量的影响.找出影响产量的主导因素。通过这两例的分析表明,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在甜(辣)椒引种上的应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设施中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连作障碍日趋严重,土传病害(如根结线虫病、根腐病、青枯病等)逐年增加,成为限制设施蔬菜优质、高产、高效和安全生产的障碍。嫁接作为防止土传病害和克服连作障碍的一项重要措施,已被广泛应用于瓜类蔬菜,但由于嫁接技术、砧木品种等问题,茄果类蔬菜嫁接育苗应用程度远远低于瓜类蔬菜。本规程是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的,目的是指导菜农学习并掌握甜(辣)椒嫁接技术,利用嫁接苗防治、减少土传病害的危害,保障生产顺利进行。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甜(辣)椒嫁接技术及嫁接苗的管理技术。适用于日光温室越冬栽培的甜(辣)椒嫁接育苗生产。2育苗季节越冬茬栽培,6月下旬~8月下旬育苗。3育苗设施设备日光温室或塑料拱棚、穴盘、平盘、刀片、圆形或管形嫁接夹、遮阳网等设备。4品种选择4·1砧木品种选择主要以野生辣椒和茄子砧木为主。要求所选砧木具有嫁接亲和力强、共生性好,且抗辣椒根部病害、对接穗果实品质影响小,种子繁殖系数高、符合市场需求等特性。4·2接穗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消费习惯选用符合市场需求、优质、高产、抗病、商品性好、越冬茬栽培耐低温弱光、连续坐果能力强,商品果率高的辣(甜)椒品种。5基质配制选用优质草炭、蛭石、珍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