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南疆棉区棉蚜室外越冬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997~1999年,在南疆莎车县通过田间调查等方法研究棉蚜室外越冬规律,结果表明:南疆棉区棉蚜可以卵在室外越冬寄主上安全越冬,越冬寄主有石榴、花椒、木槿、葡萄.春季棉蚜越冬卵孵化时间为3月底至4月初,从卵孵化到产生有翅蚜迁飞需要25~30天.9月下旬棉蚜向棉田外迁飞,10月下旬迁飞结束.10月初开始产卵,至11月中旬结束.棉蚜迁入越冬寄主的时期及产卵时期的早晚与寄主植物叶片的黄枯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2.
一、发生消长规律 1.越冬场所 棉蚜既可以孤雌蚜的形态在室内花卉上安全越冬,也可以滞育卵的形态在室外严寒条件下越冬.棉蚜产卵的寄主植物有19种之多,主要是木槿、石榴、花椒、黄金树等,棉蚜卵多附着在越冬寄主的芽苞、叶痕、裂缝和翘皮处. 2.发生规律 南疆早春3月下旬,越冬蚜卵陆续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后,即产生有翅蚜向第2寄主迁移(第2寄主主要为棉花、红麻等锦葵科作物,西瓜、甜瓜、黄瓜等葫芦科作物和豆科、菊科等作物).  相似文献   

3.
在低温和短日照(18℃,L/D=8h/16h)条件下用离体叶片单头连续多代次诱导滞留型和迁飞型棉蚜的性蚜,以明确滞留型棉蚜产生有性世代的能力及其存在的生态意义。结果表明:滞留型棉蚜在诱导条件下不易产生有翅蚜,并且其繁殖模式向有性世代转变时要比迁飞型棉蚜迟1个世代。滞留型和迁飞型棉蚜均具有产生雌性蚜和雄性蚜的能力,并且存在多种繁殖模式。滞留型和迁飞型棉蚜中能产生性母蚜的个体,也可同时产生孤雌后代,雄性母不仅可以产生雄性蚜,而且可以产生孤雌蚜,并且在滞留型棉蚜中还发现了雄性母产生雄性母后代的现象。夏季滞留于越冬寄主木槿上的棉蚜完全具备营同寄主生活史的条件,它的存在有其生态与进化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栾多态毛蚜的形态特性、消长规律及防治策略。[方法]通过室内制片、镜检,描述了各蚜型的形态特征;通过室外采样调查,研究栾多态毛蚜消长规律。[结果]栾多态毛蚜属于同寄主全周期型,其蚜型有干母、孤雌蚜(分有翅和无翅)、性母(分有翅和无翅)、性蚜(分有翅和无翅);孤雌蚜中,又分干雌和干雌后代;虫态有卵、若蚜(1~4龄)、滞育型、成蚜。孤雌蚜于4月中旬种群数量开始上升,5月上、中旬达到高峰,之后下降;滞育型蚜在4月下旬或5月上旬开始发生,5月中旬达到高峰,5月下旬下降,6、7月少量发生,8—10月上旬未见;性母于10月中旬开始发生,10月下旬到11月上旬达到高峰,11月中旬下降,与此同时,性蚜开始出现,11月下旬,性蚜迁移到枝条或主干上,雌性蚜开始产卵,然后,以卵越冬;卵主要分布在栾树的主干和一级分叉;不同类型绿地,蚜虫、天敌发生情况具有差异。[结论]春季是该蚜的主要危害期,夏季叶片上基本未见蚜虫,秋季虫量虽然多于春季,但危害并不严重;不同类型绿地,可采取不同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5.
一、棉蚜发生规律 1.危害特性 棉蚜俗称腻虫,其繁殖方式有孤雌生殖和两性繁殖2种,棉蚜主要以成蚜、若蚜聚集在棉花叶背面,刺吸汁液危害,使叶片细胞组织生长不平衡,产生卷曲和皱缩,棉株生长缓慢,轻者推迟现蕾开花,重者造成卷叶或发黄脱落. 2.越冬场所 棉蚜产卵的寄主植物有19种之多,棉蚜卵多附着在寄主的芽胞、裂缝和翘皮处越冬. 3.发生规律 从早春3月下旬开始,越冬蚜卵陆续孵化为干母,在越冬寄主上繁殖几代后,即产生有翅蚜向第2寄主迁移,主要危害棉花,棉蚜具有极强繁殖力,在棉田1年可发生15~17代.5月下旬,迁入的棉蚜在棉田形成"中心株",进而形成"点片发生"状态;7月、8月达到危害高峰期,当气温高于35℃时,棉蚜有可能出现秋季危害小高峰;10月下旬,随着棉株衰老,气温下降,棉田有翅蚜增多,棉蚜开始迁离棉田,向越冬寄主上转移.  相似文献   

6.
棉蚜对主要冬寄主的适合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棉蚜在不同越冬寄主上的产卵量及卵粒的大小,并对木槿、石榴和花椒三种越冬寄主上棉蚜各蚜型不同时期所占比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合肥地区,木槿、石榴和花椒上着卵量较少,木槿棉蚜的产卵期早于石榴和花椒,但产卵盛期和产卵末期基本一致。棉蚜有翅蚜在木槿上适合度较大,明显优于石榴和花椒。  相似文献   

7.
<正>棉蚜又名蜜虫、腻虫、油虫等,属同翅目,蚜科。该虫是世界性害虫,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是棉花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除为害棉花外,还为害茄子、辣椒、瓜类、豆类等100多种作物。1棉蚜的发生规律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华南棉区年发生20~30代,以卵在木槿、花椒、石榴等越冬寄主枝条缝隙或芽腋处产卵越冬,翌年3月中、下旬,越冬卵孵化为干母,4月上、中旬迁入苗床或棉田繁殖为害。主要  相似文献   

8.
对梨九绵蚜 ( Siciunguisnovena Zgang et Hu,1 999)的干母 (在原生寄主榆树上 )、有翅干雌 (原生寄主上的有翅孤雌蚜 )、无翅侨蚜 (次生寄主梨树上的无翅孤雌蚜 )、有翅性母 (次生寄主上的有翅孤雌蚜 )、雌、雄性蚜 (在原生寄主上 )、卵 (在原生寄主上 )等各型成体均进行了描述 ,除有翅性母外 ,其余各型均为首次记述。所有研究用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虫标本馆内  相似文献   

9.
苹果根爪绵蚜一些新型记述(同翅目:瘿绵蚜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苹果根爪绵蚜(Aphidounguis pomiradicicola Zhang etHu,1999)的干母(在原生寄主榆树上),有翅干雌(原生寄主上的有翅孤雌蚜),无翅侨蚜(次生寄主苹果树上的无翅孤雌蚜),有翅性母(次生寄主上的有翅孤雌蚜),雌雄性蚜(在原生寄主上),卵(在原生寄主上)等各型成体均进行了描述,除有翅性母外,其余各型均为首次记述,所有研究用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昆明标本馆内。  相似文献   

10.
奎屯垦区棉蚜越冬以两种虫态一卵和无翅蚜在野外原生寄主和室内花卉、蔬菜上越冬。棉蚜卵多产在棉花、黄金树、梓树等十几种植物上,卵的发育起点温度为5.0℃,当有效积温达116℃时是其孵化始期。4—5月棉蚜13—15天可繁殖一代,并产生有翅蚜,与室内花卉、蔬菜上孤雌胎生有翅蚜在春暖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