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设施栽培蔬菜连作障碍成因分析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随着蔬菜生产专业化的发展,连作障碍已成为设施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为此,笔者分别从土壤养分不均衡、土壤次生盐渍化、土传病虫害和土壤酸化等方面分析了蔬菜设施栽培连作障碍发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设施蔬菜的发展,由于对设施土壤的管理缺乏了解,设施蔬菜生产中土壤连作障碍问题十分严重。为有效避免土壤连作障碍,介绍了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的主要成因,并从耕作制度、物理调控、肥料施用、土壤消毒、嫁接育苗等方面提出了相关防控技术,以期为提升蔬菜现代化设施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连作障碍是设施蔬菜生产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针对拉萨国家示范园区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问题,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生物环境和植物自毒作用等方面揭示了设施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提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多种调控措施,并指出了当前防治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原因剖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针对设施蔬菜的连作障碍问题,从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生物环境和植物自毒作用等方面揭示了设施连作障碍产生的原因,提出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多种调控措施,并指出了当前防治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连作障碍已成为我国设施蔬菜发展的技术瓶颈.该文从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及作物自毒作用等方面综述了设施蔬菜连作障碍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连作障碍是设施蔬菜生产持续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大量研究表明,设施蔬菜连作障碍的产生是土传病原生物、土壤盐渍化和作物自毒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文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土壤消毒灭菌、轮作倒茬、科学施肥、嫁接技术、生物防治等治理措施.对克服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具有较好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土壤消毒技术在设施蔬菜生产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设施蔬菜种植具有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的特点,连续重茬、施肥不当等导致土壤连作障碍加剧,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本文从土壤自毒作用、土壤理化性状、土壤微生物区系综述了设施蔬菜生产中引起连作障碍的原因;运用土壤消毒技术,分析了物理消毒、化学药剂消毒和生物熏蒸消毒3个应用方法;指出土壤消毒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设施蔬菜的安全生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设施蔬菜连作障碍原因及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几年,由于设施蔬菜多年连作、栽培品种单一、栽培管理不当等因素,出现了土壤板结、病虫害加重、品质下降等一系列问题。连作障碍已成为目前设施蔬菜生产中的一大难题,严重制约着设施蔬菜发展。1土壤连作障碍成因1.1土壤有害微生物积累和增加因为设施土壤一年四季均具有病原菌生长繁殖的适宜温度,使得土壤中病原菌数量不断增加,同时设施栽培中化肥的过多使用也导致土壤中病原拮抗菌的减少,更加助长了病原菌的繁殖。  相似文献   

9.
随着设施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温室蔬菜连作障碍问题表现愈来愈突出,严重的出现荒地现象。作者针对设施蔬菜生产中遇到的连作障碍问题,结合自己在生产实际中应用的解决方法,从土壤消毒、有机肥施用、种子处理、育苗移栽等方面,系统地提出了操作性较强的解决办法,对设施蔬菜连作种植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随着江苏省设施栽培蔬菜的大力发展,茄果类蔬菜生产中的连作障碍已经成为苏北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在调查苏北有关蔬菜生产基地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连作障碍发生的主要成因,如土壤理化性质恶化、土传病虫害和植物自毒作用等,针对性提出设施栽培茄果类蔬菜连作障碍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不同种植年限对菜田土壤肥力、盐渍化及酸碱度的影响,采集西安市8个涉农区县露地、大棚和日光温室全部菜田共422个样本0~20 cm土样进行了土壤养分及盐分和p H值分析。结果表明: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大棚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无显著变化,日光温室蔬菜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露地和大棚蔬菜土壤碱解氮含量无显著变化,日光温室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露地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无显著变化,大棚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增加趋势,日光温室蔬菜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极显著增加趋势。露地蔬菜土壤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下降趋势,大棚和日光温室蔬菜土壤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变化。总的来看,随种植年限增长,设施蔬菜土壤养分含量呈不断增加趋势,养分富集十分明显,这与设施蔬菜化肥投入过高有关,必须控制设施蔬菜化肥用量,从而避免肥料的浪费与环境污染。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和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含量和土壤盐分均无显著变化,但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含量是露地蔬菜的2.2~2.3倍,土壤电导率是露地的2.0~3.3倍,说明设施蔬菜土壤硝酸盐和盐分累积十分明显,对蔬菜生产形成潜在不良影响,应通过控制化肥用量加以防控。随种植年限增长,露地和设施蔬菜土壤p H值均无显著变化,两者之间也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设施蔬菜生长环境管理模型的设计——以韭菜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北京市种植韭菜为例,建立了设施蔬菜一韭菜生长环境管理模型,模型包括:韭菜生长环境温度适宜度测算、湿度适宜度测算及光照适宜度测算,设施蔬菜作物产品形成智能推演等功能.本研究设计的设施蔬菜生长环境管理模型就是针对设施蔬菜生产精确管理的有力工具,对设施蔬菜生产过程中的管理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在设施蔬菜的栽培中,肥料的管理措施非常重要,但与设施蔬菜相适宜的肥料却很少,菜农 在施肥中还是采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并没有根据土壤的需要做到科学施肥,导致土壤盐分增多、养分 元素失调等问题出现,使蔬菜的生产缓慢,产量降低。为此对设施蔬菜土壤进行改良势在必行。本文 对设施蔬菜土壤发生障碍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关于设施蔬菜土壤改良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4.
探究有机肥配施生物菌肥对设施蔬菜种植过程中不合理施肥等所导致的连作障碍、蔬菜生长状况不良和土壤养分失衡等问题的改善情况。本研究通过田间试验,设置了空白对照、传统施肥、单施生物菌肥、有机肥与生物菌肥配施和液态有机碳与生物菌肥配施5个处理,重点对比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基本化学性质、土壤酶活性、设施蔬菜的生长状况和蔬菜根际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有机肥配施生物菌肥处理的叶绿素相比空白对照和传统施肥处理分别提升了6.04%和8.74%,且明显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和酶活性,最大增幅分别达22.80%和43.88%,单施生物菌肥的处理相比传统施肥增加了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11.96%、9.39%)、降低了真菌数量(21.54%),改善了土壤微生物结构,丰富了细菌多样性,有助于降低设施蔬菜土传病害的发生。有机肥配施生物菌肥更有助于达到土壤-植物-微生物系统优化效果,相比其他处理更有利于提升土壤肥力质量、促进设施黄瓜田间生长、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壤微生物多样性,而单施生物菌肥在提升土壤微生物数量上也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蔬菜种植元数据模型信息描述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宏  赵健  池美香  邱荣洲  翁启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288-1290,1475
[目的]对蔬菜种植元数据模型信息描述进行研究。[方法]针对蔬菜种植过程中品种资源、农田环境、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数据在采集、管理和分析时出现的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格式多样、数据共享效率低等问题,在分析蔬菜种植各环节需涉及的数据基础上,以XML/XML Schema为技术手段,提出蔬菜种植元数据描述方案,构建蔬菜种植元数据模型。[结果]建立了蔬菜种植元数据模型,利用XML Schema技术实现了对蔬菜种植元数据模型的信息描述。整个元数据模型拥有7个一级数据分类,包含800多个信息描述点,能够完整记录与蔬菜种植相关的品种资源、种植环境、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信息。[结论]为蔬菜GAP管理、设施蔬菜、食品安全追溯等行业应用提供数据采集、管理和共享的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蔬菜种植元数据模型信息描述进行研究。[方法]针对蔬菜种植过程中品种资源、农田环境、病虫害防治和田间管理等数据在采集、管理和分析时出现的数据标准不一致、数据格式多样、数据共享效率低等问题,在分析蔬菜种植各环节需涉及的数据基础上,以XML/XML Schema为技术手段,提出蔬菜种植元数据描述方案,构建蔬菜种植元数据模型。[结果]建立了蔬菜种植元数据模型,利用XML Schema技术实现了对蔬菜种植元数据模型的信息描述。整个元数据模型拥有7个一级数据分类,包含800多个信息描述点,能够完整记录与蔬菜种植相关的品种资源、种植环境、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信息。[结论]为蔬菜GAP管理、设施蔬菜、食品安全追溯等行业应用提供数据采集、管理和共享的标准规范。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时空尺度下露天菜地及设施菜地种植模式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的影响,采用Moran''s I空间分析方法,对安徽省肥东县2017年采集的375个表层土样数据、2016年的露天菜地数据及2019年的设施菜地数据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内露天菜地种植时间越短,土壤全氮、速效钾的平均值越高,设施菜地种植时间越短,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H 5种土壤属性平均值越高。除速效钾外,露天蔬菜的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pH指标值均低于设施菜地。距离城镇越近,土壤有机质、全氮含量和pH越高。两种菜地分布密度与有机质、全氮空间分布呈高高空间正相关,与有效磷和速效钾呈低高空间负相关,与pH在土壤中呈高低空间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两种菜地土壤属性指标值因受到种植时间与城镇距离因素的影响而差异明显。因经济利益驱动,设施菜地种植时间较短但土壤养分累积较快。菜地分布密度对土壤属性空间分布格局影响明显,菜地种植与土壤酸化、养分累积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Moran''s I空间分析,可实现对蔬菜生产区域的管理,为进一步分析土壤属性扩散演化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粮田改种蔬菜对水稻土土壤结构与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江苏省江都市马凌村良种场多年粮田(对照)和粮田改种蔬菜20年以上田块,研究粮改蔬对0~60 cm土层团聚体、土壤容重、孔隙度、固液气三相比和有机质含量与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长期蔬菜种植减少了0~20 cm土层中0.250~1.000 mm和0.053~0.250 mm粒径团聚体的数量,却增加了〈0.053 mm微团聚体的数量;增加了20~60 cm土层中0.053~0.250 mm小团聚体的数量,降低了〈0.053 mm微团聚体的数量。长期蔬菜种植使0~20 cm耕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21.0%、气孔度显著增加29.6%,20~40 cm土层气孔度显著降低了42.3%,固、液相所占比例在0~20 cm土层降低但在20~40 cm土层增加。两种利用方式下,0~20 cm土层中有机质含量分别占0~6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的58.9%和63.3%,长期蔬菜种植下0~20 cm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了20.8%。粮改蔬多年耕种可改善土壤的物理结构却减少了耕层土壤有机碳固储数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不同种植类型对土壤酸化的影响,选取种粮地、露天菜地和温室菜地3种主要种植类型进行了田间调查采样研究。结果显示,蔬菜种植施肥量明显多于种粮地,温室菜地施肥量最大。表层土壤(0~20cm)pH值差异显著,种粮地最高,温室菜地最低。在高强度施肥和漫水灌溉管理下,温室菜地土壤质量变化显著。为避免土壤加速酸化,必须减少氮肥用量和灌溉用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