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1 容易发生冻害的麦苗种类 1.1 根苗。因干旱或耕作质量差,麦田垡块大,坷垃多,麦根悬空,易通风跑墒,这样的麦田,容易遭受干冻。 1.2 浮种苗。因播种粗放,种子撒落在地表上的露籽苗。 1.3 深播苗。由于干旱为了找墒,种子播种太深,出土的麦苗瘦弱,抗旱能力差,易受冻害。 1.4 独角苗。因播种过晚,冬前没有分蘖,扎根盘墩不好,抗寒力差,容易遭受冻害。 1.5 拔节苗。这类麦苗,冬前生长过旺,组织过于柔嫩,体内积累的糖分少,抗寒能力减弱,很容易冻死。 1.6 黄瘦苗。因肥力不足造成的黄瘦苗,由  相似文献   

2.
小麦冻害发生原因及补救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容易发生冻害的麦苗1.1 根苗因干旱或耕作质量差 ,麦田垡块大 ,坷垃多 ,麦根悬空 ,易通风跑墒 ,引起干冻。1.2 浮种苗播种粗放 ,种子撒落在地表上的露籽苗。1.3 深播苗因播种太深 ,出土的麦苗瘦弱 ,抗旱能力差 ,易受冻害。1.4 独角苗因播种过晚 ,冬前没有分蘖 ,扎根盘墩不好 ,抗寒力差 ,容易遭受冻害。1.5 拔节苗此类麦苗冬前生长过旺 ,组织过于柔嫩 ,体内积累的糖分少 ,其抗寒能力减弱 ,容易冻死。1.6 黄瘦苗因肥力不足造成的黄瘦苗 ,由于体内糖分少 ,易受冻害。2 补救措施2 .1 冬灌冬灌可以提高地温 ,改善田间小气候 ,增加土壤…  相似文献   

3.
冬天由于天气比较寒冷,温度骤变,小麦容易遭受低温冻害,建议农民朋友采取以下措施进行提前预防. 1.培土防冻.对整田质量差,垡块大的吊根苗,可施用土杂肥进行培土,以起到防冻保苗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一、容易发生冻害的麦苗类型 1根弱苗因干旱或耕作质量差,麦田垡块大,坷拉多,麦根不实.  相似文献   

5.
晚播小麦出苗后生长缓慢,分蘖差,苗小苗弱,细胞组织内积累的糖分少,抗寒能力弱,易遭受冻害。因此,要不失时机地采取增温防冻措施,保护小麦安全过冬。一、易受冻害的麦苗类型1.悬根苗。耕地时土壤墒情不适宜,整地不精细,造成麦田垡块多、坷  相似文献   

6.
三麦免耕栽培的增产原因和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县位于太湖之滨,地势低,水位高,土壤粘结,秋播季节紧,加上有三分之一的年份秋播是多雨的,不是烂耕烂种,就是贻误季节,如遇干旱年份,则失墒播种,不利出苗,因此,三麦生产历来是耕作质量差,播种季节晚,湿耕烂种多,苗差产量低。  相似文献   

7.
曹涤环 《新农村》2022,(1):23-24
红薯又名甘薯、番薯、地瓜、红苕等,可用作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但因薯块大、含水量多、皮薄,容易破皮损伤而感病,在贮藏期易遭受病害的侵染而出现大量烂薯,造成损失.现将红薯贮藏期发生烂窖的主要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由于稻茬麦田的土壤为水稻土类型,质地一般较粘重,含水量高,土体坚实,适耕期短,不易耕整细碎,尤其是采取畜力或者动力小的机械耕耙作业,田间坷垃大,无论是应用机条播或人工撒播,都不容易使小麦种子分布均匀,出苗早迟很不一致,尤其是撒播麦田常表现为丛籽、深粹、露籽、土块压种和缺苗断垄的理象。  相似文献   

9.
1.露籽苗 1.1形态特征:露籽苗在干旱时,吸收不到足够的水分,种子不能发芽;在天气阴雨,土壤潮湿时,可以发芽、生长,但因分蘖节裸露地面,根系发育不良,生长比较缓慢,且叶片短窄,分蘖和次生根较少,并易受寒潮冻害和干旱危害。据调查,露籽苗一般年份在越冬期间由于干旱和霜冻死苗达30%左右,近年危害程度且有所加剧,露籽苗至返青、拔节、孕穗期仍有陆续死亡。在皖北地区最后能成穗的植株,约占露籽苗的50%左右,且穗型很小,比正常的麦穗小50%左右。  相似文献   

10.
棉花苗期病害种类多,危害重,其中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有立枯病、炭疽病等.发病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达50%~90%.尤其是早春低温阴雨,棉苗长势弱,出苗慢,极易遭受病菌的侵染,引起大量的烂籽、病苗和死苗,甚至缺苗断垄,乃至翻耕毁种,严重影响棉田高产.应采取如下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棉花拌种药剂优选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烂种一是种子本身质量差,不孕籽多;二是脱去短绒过程中造成破籽、烂籽;三是病菌侵染.  相似文献   

12.
1稻茬麦生育特点 1.1出苗率低且不整齐 由于稻茬麦田的土壤为水稻土类型,质地一般较粘重,含水量高,土体坚实,适耕期短,不易耕整细碎,尤其是采取畜力或者动力小的机械耕耙作业,田间坷垃大,无论是应用机条播或人工撒播,都不容易使小麦种子分布均匀,出苗早迟很不一致,尤其是撒播麦田常表现为丛籽、深籽、露籽、土块压种和缺苗断垄的现象.稻茬麦不仅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而且田间易生杂草,迟生的麦苗与先生的麦苗植体素质差异较大.稻茬麦出苗率低,既浪费了种子,增加生产投入,又是导致以后苗穗数不足的一个基本原因.而出苗不整齐、是产生子孙穗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3.
1稻茬麦生育特点 1.1出苗率低且不整齐 由于稻茬麦田的土壤为水稻土类型,质地一般较粘重,含水量高,土体坚实,适耕期短,不易耕整细碎,尤其是采取畜力或者动力小的机械耕耙作业,田间坷垃大,无论是应用机条播或人工撒播,都不容易使小麦种子分布均匀,出苗早迟很不一致,尤其是撒播麦田常表现为丛籽、深籽、露籽、土块压种和缺苗断垄的现象.稻茬麦不仅出苗率低、出苗不整齐,而且田间易生杂草,迟生的麦苗与先生的麦苗植体素质差异较大.稻茬麦出苗率低,既浪费了种子,增加生产投入,又是导致以后苗穗数不足的一个基本原因.而出苗不整齐、是产生子孙穗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4.
《福建农业科技》2010,(6):51-51
甘薯贮藏是甘薯生产中的重要环节,甘薯体积大,水分多,组织柔嫩,在收获、运输、贮藏过程中,容易碰伤薯皮,增加病菌感染机会,同时薯块水分散失快,降低了块根的贮藏性;甘薯不耐低温,容易遭受冷害和冻害而引起烂窖。1.贮藏前期管理:从薯块入窖到封窖。  相似文献   

15.
深籽苗是晚播三麦低产因素之一。我县在推行南塘六队消灭三籽(深籽、丛籽、露籽)经验的时候,就深籽苗低产因素、生育动态、形成原因以及防止途径作了调查,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现介绍如下: 深籽苗对产量的影响 根据几年来的连续观察,深籽苗低产,主要表现于成穗率低,穗子小,粒数少,粒重轻。  相似文献   

16.
棉花苗期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赫长建 《河南农业》2008,(19):21-21
棉花苗期病害主要有立枯病、炭疽病、红腐病、猝倒病、黑斑病、褐斑病、枯萎病等。从播种到出苗后的整个苗期均可遭受多种病菌侵染,但其中又以立枯病、炭疽病为主,多种病害混合发生。苗期病害造成了烂籽、烂芽、烂根、茎腐。严重时出现死苗,造成缺苗断垄。在枯萎病重发区如气温骤升,棉花因维管束发生病害而极易引发青枯死苗。  相似文献   

17.
红薯的苗床生产,条件要求较严,必须协调好床内水、热、气关系,掌握不好,很容易造成烂薯死苗.根据薯块萌芽特性和薯苗生长规律,苗床管理前期以促为主,中期催炼结合,后期以炼为主.  相似文献   

18.
小型拖拉机在起垄、播种、中耕等作业中,由于橡胶胎压地面积较大,对土壤结构的破坏面积也较大。主要原因是拖拉机碾压过的地方,土壤紧密度增加,耕层变硬。一般是土壤含水量越高,破坏得越严重。其不良后果,一是作物根系扎入困难,对生长不利。二是拖拉机中耕、起垄作业时工作阻力大,严重时还要起垡块,作业质量差。将胶换成铁作业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铁的改制并不复杂。  相似文献   

19.
1问题1.1覆膜时间过早。从时间上看,地膜覆盖播种棉花覆膜时间一般在4月15~20日,而有很多农民把覆膜播种时间提前到4月10日,甚至4月5日左右,导致出苗后受低温冷害,棉苗不发甚至形成老小苗,同时也容易造成苗病大发生。1.2播种覆膜时土壤湿度过大。春季大风天多,土壤失墒快,农民在洇地造墒后及时耕地整地,又马上进行播种覆膜,虽然达到了保墒的目地,但由于地膜具有提墒作用,造成膜下0~5厘米土层湿度过大,地温上升慢和土壤缺氧,导致烂籽、烂根、死苗现象严重。1.3放苗不及时。很多农民对放苗时机把握不好,容易导致苗受冻害或高温烫苗。1.4放苗孔…  相似文献   

20.
<正>1整地春玉米整地一般在前作物收获后立即灭茬深耕,施入基肥,深耕在30-40cm间,耕后要及时耙耱保墒、镇压、冻垡,这样不仅可接纳秋季雨水,还可熟化土壤,经冻融交替,土层疏松,保墒好,有效肥力提高。对于前茬腾地较晚,来不及秋耕的地块,要尽早春耕,并随耕随耙,防止跑墒。我县大部分是旱地,春季更要进行多次的耙耱整地,破碎土垡块,疏松表土,平整地面,防止跑墒。2施肥玉米是一种需肥量大的作物,一般是随产量的提高,吸收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