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一种严重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其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本病的特点是发病率高,病程短,典型症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衰弱;特征性病变表现为法氏囊出血、水肿,肾脏肿胀,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呈条状出血。本病是严重威胁养鸡业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一方面由于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另一方面可导致免疫抑制,使鸡对多种疫苗的免疫应答下降,造成免疫失败,使鸡群对其他病原体的易感性增加。1临床表现本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雏鸡。随着病鸡日龄的…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雏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拉石灰乳状稀便、颤抖、精神萎靡,及胸肌、腿肌点状或条纹状出血、花斑肾为主要特征.鸡群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继发多种疫病并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3.
<正>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双RNA病毒科的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被感染鸡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影响疫苗接种效果,并易感染其他传染病,引起较高的死亡率。根据临床及剖检变化可作出初步诊断。鸡群突然发病,精神不振,闭目昏睡,腹泻,排出泡沫样粪便;病死鸡脱水,胸肌、腿肌条纹状出血;肾肿大,有尿酸盐沉积;法氏囊肿大,囊壁增厚,呈浅黄色,有的明显出血,严重的法氏囊呈紫葡萄状,后期法氏囊萎缩。近几年来传染性法氏囊病出现了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仔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拉石灰乳状稀便、颤抖、精神萎靡,及胸肌、腿肌点状或条纹状出血、花斑肾为主要特征。鸡群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继发多种疫病并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法氏囊炎(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引起的一种仔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拉石灰乳状稀便、颤抖、精神萎靡,及胸肌、腿肌点状或条纹状出血、花斑肾为主要特征.鸡群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继发多种疫病并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是目前养鸡业中流行普遍、表现突出和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病原为双股RNA病毒的成员IBDV。只有血清Ⅰ型才能引起鸡发病,其特征性病变是法氏囊和肾脏的病变、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呈条带出血。本病的危害不仅在于引起发病死亡,而且容易造成免疫抑制,由于法氏囊是中枢免疫器官.所以能造成机体不同程度的免疫抑制,使鸡群生长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受阻,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腿肌和胸肌、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幼鸡感染后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8.
传染性法氏囊病也称传染性法氏囊炎,或腔上囊炎。该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破坏鸡免疫器官法氏囊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幼雏和中雏,3~6周龄的鸡发病率最高,病情最严重。该病以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腿肌、胸肌、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为特征。笔者于2  相似文献   

9.
发病情况某肉鸡养殖户饲养肉鸡3800只,28日龄时发现鸡群中部分鸡精神沉郁,食欲不振,两翅轻瘫,粪便稀薄,呈绿色,并且出现死亡鸡只16只。户主解剖3只死鸡,发现胸肌和腿肌有出血点,怀疑是传染性法氏囊病,采用法氏囊卵黄抗体注射,症状未见减轻,且死亡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囊病、鸡干布罗病。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140日龄以下鸡急性、高度接触性、免疫抑制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症状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肾脏的病变和腿肌胸肌出血,腺胃和鸡胃交界处条状出血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免疫器官———法氏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3-7天内全群鸡都发病,呈一过性。发病率为30%-70%,感染率为100%,如无继发感染,死亡率为10%-30%。一.临床症状鸡群中首先发现数只鸡突然死亡,其后更多的鸡出现减食、精神萎顿、打盹、昏睡、羽毛蓬松,排出白色水样稀粪。在发病的后期,体温低于正常,病鸡脱水,极度虚弱,最后死亡。二.剖检变化死于法氏囊病的鸡主要表现为脱水,胸肌和腿肌常有出血。法氏囊肿大2-3倍,严重时出血,呈紫葡萄样…  相似文献   

12.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雏鸡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鸡的体液免疫中枢器官一法氏囊.其特征是突然发病,呈尖峰式发病和死亡曲线.病鸡表现腹泻、发抖,运动失调,法氏囊显著肿大并出血,胸肌和腿肌呈斑块状出血.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是目前养鸡业中流行普遍、表现突出和危害严重的疾病之一。其病原为双股RNA病毒的成员IBDV,只有血清Ⅰ型才能引起鸡发病,其特征性病变是法氏囊和肾脏的病变、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呈条带出血。本病的危害不仅在于引起发病死亡,而且容易造成免疫抑制,由于法氏囊是中枢免疫器官,所以能造成机体不同程度  相似文献   

14.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16周龄的鸡,以3~6周龄的鸡最易感染。以腹泻、颤抖、胸肌、腿肌、腺胃与肌胃交界处出血、法氏囊呈胶冻样水肿为主要临床病理特征。本病具有发病率高、病程短、死亡率高的特点,还可导致免疫抑制,诱发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接种失败。但由于养鸡户和部分兽医临床人员对该病的认识不足,从而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在近几年临床诊断中经常碰到该病,现将一例鸡传染性法氏囊的诊断和防治过程叙述如下,以供参考。1病因在饲养鸡的过程中,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率很高,常常在法氏囊病疫苗免疫后1周内发病,甚至在疫苗免疫之前发病,因为饲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引起的。致病特性以亚临床型IBD症状为主,最典型的病变是法氏囊迅速萎缩,未见经典毒株所致的高死亡率及典型的腿肌出血等症状。当常规IBD疫苗免疫的鸡群受到变异毒株侵袭时,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病毒侵害法氏囊后,肾脏也会出现病理变化,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呈条状出血。在B淋巴细胞向外周免疫器官移动过程中,若法氏囊损伤,外周淋巴器官的B淋巴细胞数量  相似文献   

17.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传染性腔上囊炎,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法氏囊、肾脏的病理变化,腿肌和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是具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各种疫病或使各种疫苗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又称鸡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法氏囊、肾脏病变和腿肌、胸肌出血,淋巴细胞严重受损为该病的主要特征。该病引起鸡的免疫机能严重障碍,对疫病的抵抗力减弱并干扰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是目前制约养禽业健康发展,降低经济效益的重要疾病之一。  相似文献   

19.
<正> 2006年6月21日,河北省万全县一养殖户饲养的3000只30日龄的蛋雏鸡突然发病。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羽毛无光泽,排黄白色粪便,有呼噜音,并相继有30多只雏鸡死亡。根据问诊、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并发法氏囊病,同时进行了及时有效的治疗,收到了显著效果,现将其具体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 问诊情况据该养殖户介绍,由于近期天气忽冷忽热、变化异常,使蛋雏鸡出现了典型的呼吸道症状。于是,该户就投服了泰乐菌素、人用的感冒冲剂和板蓝根冲剂,使呼吸道症状有所减轻,但却出现了零星死亡现象。同时,鸡群的采食量普遍下降,到第二晚上听见了明显的呼噜声,且不断加重。由于该养殖户采用的鸡笼网眼过大,在进行免疫注射时,存在个别鸡只漏免现象:2 临床症状鸡群精神沉郁,闭目呆立,翅膀下垂,爪子发干,无光泽,排白色粪便,呼噜音逐渐加重,病鸡发病3天即死亡,死亡率高达40%,经济损失惨重。3 剖检变化对病死雏鸡进行剖检,发现腺胃黏膜有轻微的出血斑点,肌胃和腺胃交界处有出血带,肾脏形成花斑肾,并且有尿酸盐沉积,直肠带状出血尤为严重。法氏囊萎缩,内有少量黏液,黏膜上有少量针状大小的出血点。喉部肿胀,喉囊充血,并有黏液和血丝,胸肌、腿肌有条纹状出血。根据问诊、临床症状、病理变化,最后确诊为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并发法氏囊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6周龄的雏鸡法氏囊,破坏机体免疫力,为免疫抑制病,其特征是发病突然,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胸肌、腿肌、腺胃肌胃交界处出血,呈尖峰式发病和死亡曲线,具有病程短、高发病率、低死亡率的特点,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发于天气突变时.我市近年来也常有本病的发生,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