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蕾 《江苏农业科学》2012,40(7):342-344
石羊河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之一,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环境变迁和人为干扰的影响,石羊河流域生态环境逐步退化,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通过分析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现状,提出了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灌溉农业,建立水资源总量模型,以及对流域水资源宏观规划、统一管理等生态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为全面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培育水市场,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巩固和提升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成果,民勤县深化水权水价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石羊河流域是甘肃省河西走廊三大内陆河流域之一,近年来流域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生态环境恶化,研究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对改善石羊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状况,保障西北地区乃至更大范围的生态安全,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AHP理论与Delphi方法建立了适合该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指标体系,并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做出了定量的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为0.3937。通过研究可以合理评价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系统各要素与生产系统各要素的协调程度,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石羊河流域生态现状及存在问题的调查分析,针对石羊河流域生态退化原因,提出了调整流域产业结构;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加大生态移民力度等生态系统恢复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强水资源管理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勤县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环境恶化成因分析,建议从加快外流域调水、加大水价制度改革力度、建设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建设和应用水市场等方面着手,加强水资源管理,实现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循臻  贾生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098-10100
根据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的现状,运用AHP法,依据流域内各指标的可获得性和代表性,建立了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从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等方面,对该流域水资源脆弱性进行整体评价.结果表明,石羊河流域水资源综合脆弱性G=3.12,水资源处于中等脆弱状态.其自然脆弱性、人为脆弱性和承载脆弱性分别为1.00、3.16、4.17,其中自然脆弱性对流域水资源的综合脆弱性影响最大,符合流域水资源现状.  相似文献   

7.
周伟达 《乡村科技》2019,(16):112-114
为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促进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保障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在中长期径流预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建设项目下发的水资源通用调度软件中的模型管理系统,开展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调度的模型构建工作。运用水资源调度通用软件模型管理系统,构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概化图,配置和率定模型参数,并运用所构建模型对流域汇水区的来水以及灌区、行政分区等用水单元的需水量进行预测,并进行流域供需平衡计算,最终制订流域年调度计划。计算结果表明,构建的石羊河流域模型管理系统可以满足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调度需求,可为石羊河流域水资源调度计划的编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8.
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成效及后续治理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综合分析石羊河流域水资源问题、水资源问题形成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目标总结了石羊河流域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提出了更新水库现有调度模式,实施生态调度;发展集雨节灌日光温室,开辟灌溉新水源;推广节水灌溉集成技术,压缩农业灌溉用水;培育政府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模式等石羊河流域后续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9.
谈农业法律措施对加快石羊河流域生态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平 《甘肃农业》2008,(7):58-59
石羊河流域生态脆弱,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着流域经济及生态的发展。本文从石羊河流域地区状况入手,以农业法制措施促进流域节水,以农业治理推动流域生态建设,提出通过改进农业灌溉方式、改变农业传统产业结构、政策引导等方式,对石羊河流域生态危机进行治理,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国土资源对农、林、牧等各部门农业的适宜利用角度,简述了甘肃省石羊河流域国土环境概况;分析和评价了本流域国土资源的地理空间分异利用特点与质量等级,并由此论证了在本世纪末该流域粮食总产量有可能达到19亿斤.将石羊河流域按国士资源的合理利用分为四个生态区和二十九个生态亚区。  相似文献   

11.
沭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沭河流域的污染情况并根据国外的生态补偿的成功案例对沭河流域水资源进行生态补偿机制研究。生态补偿是以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为目的,以经济手段为主调节相关者利益关系的制度安排。针对已经存在的问题,沭河流域的生态补偿应加强市场补偿力度,减轻政府在生态补偿所占比重,政府补偿制度应增强创新意识,市场补偿制度逐渐成熟,生态补偿体系有待完善,配套相关法律制度来完善生态补偿制度。  相似文献   

12.
水土资源是农业生产的核心资源,二者在时空上的匹配程度及其利用效率直接关系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甘肃省2001-2016年内陆河流域农业水资源、耕地面积、节水灌溉面积等数据,运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法和数据包络分析法中的Malmquist DEA模型对内陆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及匹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2001-2016年内陆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和水土资源匹配度总体呈现波动中上升并趋于稳定趋势; ②从流域空间上来看,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综合效率比较结果为:黑河>石羊河>疏勒河,匹配程度比较结果为:疏勒河>黑河>石羊河;③技术进步对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较为明显,规模效率和综合效率对技术进步具有一定的补偿作用,三者同时推动着内陆河流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水土资源匹配度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从各流域水土资源利用和管理特点出发,采取具体措施优化限制因子,可以促进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又能够引导区域农业经济空间的合理化,最终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是流域生态补偿的一种具体形式,它是流域内生态受益产业对上游生态保护产业的直接补偿.本文以旅游业为例,阐述了旅游业与流域水资源的关系;从补偿、受偿、产业间生态补偿的内容,对旅游业对上游产业补偿的主体进行了界定;从理论和实际出发,确定旅游业对上游生态保护产业的补偿标准.提出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的补偿可以采用资金、实物和福利补偿等形式;并就旅游业对上游产业生态补偿的保障机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流域及生态补偿等概念分别作出界定的基础上,对流域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进行了分析,对目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确立"受益者补偿、保护者受偿"的基本原则,以水质、水量、水生态服务功能作为补偿标准依据等完善我国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为我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流域生态需水研究体系和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生态需水研究是科学管理水资源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广受国内外关注.在定义流域生态需水的概念基础上,针对国内外生态需水研究现状,提出了包含四级的生态需水研究体系,从流域角度对比分析了水生态系统和旱地生态系统以及二者地下水系统的生态需水计算方法,认为流域生态需水尚需要在生态需水的内涵和研究内容、时空尺度效应、“三水”耦合关系、计算方法、非常规水资源利用、3S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深入和系统的研究,在适应现代水资源流域管理的理念基础上,完善生态需水研究的理论和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流域综合管理现状与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流域综合管理是以维护健康的流域复合生态系统为目标,以水资源管理为核心,统筹社会、经济、环境和生产、生活、生态用水等各方面的关系,通过水土资源的规划、开发利用和保护,建立和完善防洪抗旱减灾体系、资源管理体系和生态环境保护体系,促进入水和谐,维持流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公共福利的最大化。洞庭湖流域管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目前水资源主管部门与各涉水管理部门之间职责不清,各自为政,条块分割,协调机制缺乏,造成了事实上的“多龙管理”又“群龙无首”的局面;缺乏综合的流域综合管理性质的法律法规,且开发政策法规较多,生态补偿法规缺乏,法规协调性不够,法律的制定缺乏公平的利益协调机制。从传统的管理模式向流域综合管理转变,必须统筹实施综合措施,制定流域总体规划,建立一体化的流域决策机构、综合管理执行机构与各利益方对话机制;形成长效投入机制与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7.
李莉  刘红磊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7939-7941
由于生态环境用水得不到保证,潮白新河流域内黄庄洼等大片湿地已经消失,著名的七里海湿地面积也逐渐减少,湿地生态功能作用逐渐减弱。从生态用水水量分配、再生水资源利用及洪水资源化3个方面进行了生态用水分析,提出了满足潮白新河流域生态用水的保障方案,为协调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需水的矛盾,进一步改善潮白新河流域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水资源保护生态补偿标准量化研究——以渭源县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确定渭河流域各省(区)需向渭源县支付的水资源保护补偿量。[方法]分析了生态补偿的核心以及运行机制,计量了渭源县保护水资源所付出的成本,并根据受益者的支付能力、取水量和排放污水量确定其补偿分担系数,最后得出受益区应向渭源县补偿的额度。[结果]2005年,甘肃、宁夏和陕西应向渭源县支付的水资源保护补偿额分别为7642.21万、2878.73万和28318.88万元。[结论]该研究为建立流域的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标准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前闽江流域区际生态受益补偿标准是由省级政府依靠科层制的权威确定的,因而缺乏对流域生态的科学计价。本文运用生态重建成本分摊法,测算了闽江下游福州市对上游南平市的生态补偿标准,并且认为该方法在我国现阶段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可行性和普遍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水电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出发,对河流系统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探讨。以云南苏帕河流域为例,认为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为基本生态环境需水量、输沙需水量和污染防治需水量的有机整合。苏帕河流域朝阳、乌泥河、阿鸠田河的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分别为1.54×10^8m^3、3.31×10^8m^3、3.56×10^8m^3,分别占来水量的48.9%、44.9%和52.3%,其中输沙需水量均占99%以上。因此,保护苏帕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关键是在水电开发中防治水土流失,降低输沙需水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