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苹果树春秋梢采用5%多抗霉素AS、3%多抗霉素WP与常规药剂43%戊唑醇SC叶面喷雾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田间防效比较,结果显示,5%多抗霉素AS对苹果斑点落叶病防效较好,可安全使用,且其为AS剂型的生物农药,对环境、作物相对较安全,有保护幼果面的作用,可作为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首选药剂进行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和孢子萌发法测定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8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和45%代森铵水剂对苹果轮纹病病菌的毒力,并测定了5种药剂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田间防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病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抑制效果最佳,EC50分别为0.009 2、0.588 0 mg/L;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45%代森铵水剂和8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对苹果轮纹病病菌的孢子萌发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0.357 2、0.364 9、0.432 7mg/L。田间药效试验表明,45%代森铵水剂100倍液对苹果枝干轮纹病的保护效果最好(防效为53.2%),80%戊唑醇可湿性粉剂6 000倍液的治疗效果最佳(防效为50.2%)。根据试验结果和药剂的特性,建议在夏季降雨之前使用代森铵等保护性药剂预防苹果轮纹病;而一旦降雨过后病原菌已经侵入枝干或果实,则要尽快使用内吸性杀菌剂如戊唑醇和苯醚甲环唑等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有效的防控苹果斑点落叶病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单剂以及不同比例的混配制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毒力,并选取相应的混配制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毒力试验中,苯醚甲环唑与吡唑醚菌酯的配比在1∶3时,对病原菌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共毒系数为137.15。田间药效试验中,3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悬浮剂120 mg/kg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最佳,为86.14%,显著优于其他对照处理的防效。分析认为,苯醚甲环唑和吡唑醚菌酯的混配制剂可作为防控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有效药剂,进行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以解淀粉芽孢杆菌HMQAU140045为研究对象,将其与苹果园常用9种杀菌剂进行了相容性试验,并分析了田间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效果。结果表明:在最高田间推荐剂量下多菌灵、醚菌酯、腐霉利均可促进解淀粉芽孢杆菌的生长;异菌脲、甲基硫菌灵、代森锰锌、多抗霉素轻微抑制其生长;苯醚甲环唑和戊唑醇强烈抑制其生长。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107 cfu·mL~(-1)解淀粉芽孢杆菌HMQAU140045菌悬液与70%代森锰锌WP500倍液、60%醚菌酯WDG 4 000倍液、80%多菌灵WP 800倍液、50%异菌脲WP 1 250倍液交替施用可有效控制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危害,秋梢停止抽生后防效达71.78%以上,对苹果树安全,提供了一条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减量控害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为丰富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药剂种类,研究苯醚甲环唑与克菌丹混配对其室内抑制效果与田间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室内生测试验中,苯醚甲环唑和克菌丹的有效成分配比在1:1至1:8均表现增效作用,其中配比1:4增效作用明显,增效系数达4.04,为最佳配比;40%苯醚甲环唑·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田间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取得了与常规药剂相当的防效,且减少制剂用量50.55%以上,降低农药投入成本35.37%以上。综上,40%苯醚甲环唑·克菌丹可湿性粉剂1 000~1 500倍液可作为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的农药品种。  相似文献   

6.
在室内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11种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菌的活性,从EC50和EC90综合来比较,23%醚菌酯·氟环唑SC和450 g/L咪鲜胺EC效果最好;20%烯肟·戊唑醇SC、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12%苯醚·氟酰胺SC、70%甲基托布津WP和60%百泰WG效果次之;1.5%多抗霉素WP、70%代森锰锌WP、99%硫酸铜和50%醚菌酯WG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不同杀菌剂及其配比对人参菌核病菌的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27种杀菌剂及9种药剂的69种配比对人参菌核病菌的毒力。结果表明:1 000亿/g枯草芽孢杆菌WP、300亿/g蜡质芽孢杆菌WP(益微)、10%苯醚甲环唑WG、10%戊菌唑EC、200亿/g木霉菌WP、2亿/g木霉菌WG、300亿/g蜡质芽孢杆菌WP(克斑定)、50%菌核净WP、25%丙环唑EC、0.5%大黄素甲醚AS抑菌效果较好。其EC50≤0.05mg/L,EC905.0mg/L。不同药剂配比中,具有增效作用的配比有46个,300亿/g蜡质芽孢杆菌WP(益微)+95%菌核净TC 3∶1增效作用最为明显,其共毒系数为988.54。该研究筛选出了对人参菌核病菌毒力较高的药剂及配比,对人参菌核病的安全高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0%苯醚甲环唑-丙环唑EC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该药剂3500倍液、3000倍液、2500倍液防治苹果斑点落叶病,其校正防效分别为79.09%、81.89%、83.91%,且安全性较好。在实际生产中建议施药剂量3000倍液左右,喷药间隔期10~14d,连喷3~4次为宜。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低毒高效新型杀菌剂,试验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6种杀菌剂的抑菌作用,结果表明:抑菌效果顺序为10%氟硅唑EW50%多菌灵WP70%甲基硫菌灵WP75%百菌清WP50%腐霉利WP50%敌克松WP,对应的EC50分别为0.05mg/L、0.16mg/L、1.36mg/L、3.88mg/L、78.56mg/L、750.26mg/L。因此,在这6种杀菌剂中10%氟硅唑EW可作为进一步进行田间试验的最佳药剂。  相似文献   

10.
为更加高效和有针对性的防治板栗内腐病,本试验选用7种低毒的杀菌剂,采用生长速率法对分别引起板栗内腐病的可可毛色二孢菌()和茄病镰刀菌()进行室内药剂筛选和毒力测定。结果表明:7种杀菌剂对2种致病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为丙硫菌唑、咯菌腈、苯醚甲环唑,抑菌率分别为:92.52%、100%、79.49%,其EC50浓度分别为0.076、5.511、8.445 mg/L。对抑制效果较好的药剂为丙硫菌唑和苯醚甲环唑,抑菌效果为82.25%和62.59%,EC50浓度分别为:1.327、53.853 mg/L。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N、P、K元素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影响,使用不同浓度NaNO_3、NaH_2PO_4、KCl试剂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进行培养,观察其菌落生长情况。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药剂提供的N、P、K元素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既有抑制作用,又有促进作用,N元素中浓度为1.00 g/L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21.28%;P元素中浓度为3.30 g/L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为27.89%;K元素中浓度10.00 g/L处理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有些抑制作用,抑制率仅为2.28%;3种元素的不同浓度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影响效果差异大。N、P整体抑制效果明显优于K的抑制效果,所以N、P更适合于做抑制效果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咪鲜胺锰盐、福·福锌、苯醚·溴菌腈、二氢蒽醌、苯醚甲环唑和多福·溴菌腈等6种新型化学药剂对菜豆炭疽病菌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表明,6种化学药剂对菜豆炭疽病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的抑菌效果最好,浓度为1 000 mg·L~(-1)时的抑菌率分别达到了77.68%和72.96%,EC_(50)分别为212.41 mg·L~(-1)和296.83 mg·L~(-1)。因此,80%福·福锌可湿性粉剂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可作为田间防治菜豆炭疽病的候选药剂。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用10%苯醚甲环唑WG等7种药剂进行了防治梨黑星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WG、400 g/L氟硅唑EC、40%腈菌唑WP、430 g/L戊唑醇SC、5%己唑醇ME等5种药剂对梨黑星病有显著防治效果,50%醚菌酯WG和80%代森锰锌WP防效较差。  相似文献   

14.
5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在室内测定了5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病原菌的毒力。结果表明,5种杀菌剂对苹果轮纹病病原菌菌丝生长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中10%苯醚甲环唑微乳剂对苹果轮纹病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最佳,EC50(抑制中浓度)为0.0971mg/kg,其次为43%戊唑醇悬浮剂,EC50为0.2567mg/kg。  相似文献   

15.
采用菌落生长抑制率法测定了8种杀菌剂对油桃菌核病病菌菌丝生长的毒力,结果表明,己唑醇的毒力最高,其EC50为0.060 7 mg/L;氟环唑次之,EC50为0.099 3 mg/L;苯醚甲环唑、氟硅唑、戊菌唑、戊唑醇和联苯三唑醇的EC50分别为1.413 7、1.467 9、1.500 8、1.665 3、1.668 0mg/L,嘧菌环胺的毒力较低,其EC50为19.656 8 mg/L。  相似文献   

16.
为了明确苯醚甲环唑与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混配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联合毒力,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苯醚甲环唑、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及其不同配比对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的毒力,以Waldy公式进行评价,并通过田间试验验证其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防治效果。室内试验结果表明,苯醚甲环唑与2-巯基苯并噻唑锰锌按质量比以1∶50进行复配时,增效作用最明显,增效系数为3.29。田间药效结果表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和80%苯噻锰锌可湿性粉剂以有效成分1∶50进行混配后,600倍稀释防效最高为91.06%,显著高于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600倍稀释和80%苯噻锰锌700倍稀释的防效。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高效、低残留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17种杀菌剂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制作用,选择抑菌效果较好的5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和残留安全性评价。室内药剂抑菌结果表明,代森锰锌、戊唑醇、吡噻菌胺、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对葡萄炭疽菌的抑菌效果较好,菌丝生长抑制率均在86%以上。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50g/L咪鲜胺水剂1200倍液防效最高,达93.7%;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和430g/L戊唑醇悬浮剂2000倍液防效在88.4%以上;20%吡噻菌胺悬浮剂1500倍液和25%苯醚甲环唑悬浮剂1000倍液防效在86.5%以上。农药残留分析结果表明,除吡噻菌胺在葡萄上尚没有制定相应的最大残留限量而无法作出评价外,代森锰锌、戊唑醇、咪鲜胺和苯醚甲环唑农药残留量均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GB2763—2021)。  相似文献   

18.
香蕉棒孢霉叶斑病菌防治药剂室内毒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引起的香蕉叶斑病是香蕉产区的主要叶斑病之一。为筛选对该病菌具有抑制作用的杀菌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选用7种杀菌剂对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丙环唑效果较好,EC_(50)4.247 mg/L,其次为多抗霉素和苯甲·丙环唑,EC_(50)分别为4.722和5.999mg/L,这3种杀菌剂对多主棒孢菌具有显著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防治大田杧果露水斑病的有效方法,为了给该病的大田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通过初筛从30种杀菌剂中筛选出了11种抑菌率大于50%的杀菌剂,并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抑菌效果较好的是吡唑醚菌酯、多抗霉素B、多菌灵、苯醚甲环唑、咪酰胺、苯甲丙环唑(爱苗)、溴菌腈,EC50介于0.17~0.59 mg·L-1;其次是氟硅唑、丙环唑,EC50介于0.73~0.80 mg·L-1;较差的是肟菌·戊唑醇和戊唑醇,EC50接近于2 mg·L-1。从斜率值来看,该病菌对多菌灵、溴菌腈、苯醚甲环唑的敏感性较强。【结论】吡唑醚菌酯、多抗霉素B、多菌灵、溴菌腈、咪酰胺和苯醚甲环唑具有较好的应用潜力,值得进一步大田试验。  相似文献   

20.
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对多抗霉素的抗药性及其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对多抗霉素的敏感性,建立了以敏感性菌株EC5o平均值(18.0206±10.2356)mg/L为准的敏感性基线.结果表明,90.48%的苹果斑点落叶病病菌菌株对多抗霉素表现敏感,9.52%的菌株对多抗霉素已产生3~6倍的低水平抗药性,抗药性菌株主要分布于山东省东营、济宁、潍坊、烟台、淄博等6个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