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4 毫秒
1.
以常见的串枝红、沙金红、兰州大接杏3个杏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自然低温和人工低温下对其枝条中的丙二醛(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3个生化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随温度下降,MDA含量呈上升趋势,抗寒性差的品种MDA含量高于抗寒性强的品种;游离脯氨酸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明显增加,且抗寒性强的品种增加幅度大于抗寒性差的品种;3个品种抗寒性排序为:串枝红沙金红兰州大接杏。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生长的6个杏品种1年生休眠枝为试材对其抗寒性能进行了研究。对其1年生休眠枝的SOD、POD酶活性及其MDA含量的测定,表明在12月至次年2月低温(-7.7℃)的条件下得出如下结果,①苹果杏和兰州杏1年生休眠枝的SOD、POD酶活性与其耐寒力呈正相关,抗寒性较银香白、意大利2号、金荷包、麻真核其他4个品种强;②随着温度的降低,枝条内的MDA含量变大,抗寒性强的品种MDA含量相对较低,也表明苹果杏和兰州杏较其他4个品种的抗寒性好。  相似文献   

3.
以3个蜡梅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低温处理,对枝条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丙二醛(MDA)等指标进行了研究,并利用Logistic方程计算了各品种的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抗寒性具有明显差异,抗寒能力依次为:‘玉碗藏红’〉‘出水芙蓉’〉‘琥珀’。降温过程中,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高的SOD和POD酶活性和较低的MDA含量。因此,相对电导率、SOD、POD、MDA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蜡梅的抗寒能力,可作为其抗寒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4.
通过测定大田种植的6个山茶花品种在自然降温过程中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及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研究其自然降温过程中的生理响应,并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抗寒性综合评价表明,6个山茶花品种抗寒性由强至弱依次为:大叶忍冬四川红花露占七星红小桃红小叶忍冬。  相似文献   

5.
李杏品种花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怀军  张元慧  刘从霞  赵阿曼  宋小双  赵玉辉 《河北林业科技》2001,(6):《河北林业科技》-2001年6期-1-4.17页-《河北林业科技》-2001年6期-1-4.17页
杏树的骆驼黄杏、串枝红杏、沙金红杏和车头杏 ,李树的大石早生李和盖县大李的花型调查表明 :李、杏各品种都存在 4种枝型、4种花型。经方差分析得出 ,杏树串枝红杏、车头杏有效花比率高 ,骆驼黄杏、沙金红杏有效花比率低。有效花比率是影响座果率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杏树各品种、各枝型的各种花型比率存在显著差异。试验表明骆驼黄杏有效花比率低 ,除受遗传因素影响外 ,还与气候、环境条件、中间砧等因素有关。盖县大李有效花比率明显高于大石早生李。毛樱桃砧木大石早生李的有效花比率高于山杏砧木的大石早生李  相似文献   

6.
低温胁迫对沙棘抗寒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以6个沙棘品种的1年生枝为试验材料,通过人工冷冻处理,在-15~-40℃设置6个温度梯度,以外界温度为对照,对试验材料的抗寒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6个品种的抗寒性具显著差异,辽阜2号抗寒能力最强,其次为李沙9号,李沙2号抗寒能力最差。抗寒顺序依次是:辽阜2号〉李沙9号〉实优2号〉实优1号〉辽阜1号〉李沙2号。低温下耐寒性强的品种能保持较高的SOD酶、POD酶活性和较低的MDA含量。因此,SOD、POD、MDA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沙棘抗寒性的大小,可作为其抗寒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低温胁迫下番石榴叶片生理生化变化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不同低温对台湾引进的珍珠番石榴、无籽番石榴及福建省乡土番石榴的处理 ,测定其在低温胁迫下叶片若干生理生化变化 ,以探求番石榴不同品种的抗寒性与忍受的临界低温。结果表明 ,番石榴忍受的临界低温为 -3~ -4℃ ,因品种和低温持续时间而异。番石榴不同品种间耐寒性差异与叶片束缚水 自由水比值以及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相关。乡土番石榴的抗寒性高于从台湾引进的两个品种。  相似文献   

8.
以4个橡胶树无性系品种一年生休眠枝为材料,通过同一温度不同时长及同一时长不同温度等两种人工模拟低温胁迫处理方法,测定各品种枝条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时间及半致死温度来评价各品种的抗寒性,同时对室内快速鉴定抗寒性方法进行探讨。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2℃低温下半致死时间在10.40~19.79 h之间,在低温持续15 h时半致死温度在-1.2~-1.61℃之间,两种处理方法所测橡胶树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均为云研77-4IAN873热垦525GT1,与田间实际抗寒性相符。本研究结果筛选出以-2℃低温处理15 h测定枝条相对电导率的方法来快速鉴定橡胶树种质幼苗期的抗寒性。  相似文献   

9.
以引进的‘玉杏’、‘红丰’、‘凯特’、‘红太阳’、‘大棚王’等5个杏品种1年生休眠枝为试材,经低温处理后,测定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丙二醛(MDA)的含量,研究越冬枝条的抗寒性。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均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高,同一低温胁迫下,不同品种间相对电解质渗出率、可溶性糖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和游离脯氨酸(Pro)含量不同,表明各品种间抗寒性差异显著。不同品种抗寒力排序为:‘玉杏’‘红丰’‘凯特’‘红太阳’‘大棚王’。  相似文献   

10.
该文对爱博欣一号、巨峰、红乳、美人指等4个鲜食葡萄品种的1a生枝条进行了不同低温处理,采用电导法测定电解质渗透率,并对低温处理的枝条进行了恢复性生长试验。结果表明:4个葡萄品种的抗寒性差异极显著,其抗寒性强弱顺序为:爱博欣一号巨峰红乳美人指。  相似文献   

11.
为给无花果抗寒能力的评价与抗寒品种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我国北方地区引种的14个无花果品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低温(0~-20℃)处理对其1年生枝条进行了胁迫试验,并对其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SOD活性、POD活性和MDA含量进行了测定,还根据相对电导率和对应的低温温度,依据logistic方程,建立了回归模型,对14个无花果品种的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依据半致死温度来评价,布兰瑞克、ALMA等品种的抗寒性均较强,-5~-10℃的低温会严重影响参试的大部分品种的生存和生长发育;其SOD和可溶性糖在-10℃时的测定值是反映无花果抵抗和适应低温能力的一个临界值,而可溶性蛋白和POD的临界值是在处理温度为-5℃时的测定值。部分品种的综合抗寒能力的评价结果与其半致死温度的测定结果存在差异,但新早黄、ALMA、金傲芬和紫蕾等品种均具备较好的抗寒潜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3种细菌制剂、复合肥及其细菌制剂与复合肥的复合物对草坪草草地早熟禾生长及其抗寒性指标的效果。结果表明:3种细菌制剂及其复合制剂能大大提高草坪草的抗寒性,施用复合肥、菌剂或二者共同使用对草坪草抗寒性各指标都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效果。单施菌剂的效果要优于单施复合肥的效果,而且菌种F,H在提高草坪草抗寒性的效果方面明显优于菌种E。复合肥与菌剂混合施用比单施菌剂或单施复合肥表现出了更好的综合抗寒效果。菌剂与复合肥在增强草坪草抗寒性方面对不同的指标表现出互补效应和不可替代效应同时存在。双因子的复合施用存在着一定的不完全叠加效果。具体的表现主要是:单独使用菌剂处理的草坪草电解质透出率与复合肥处理差异不明显;单独使用菌剂处理的草坪草可溶性糖含量、主根长优于复合肥处理;菌剂F、H处理的草坪草过氧化物酶活性、叶绿素含量、侧根数高于复合肥处理,但比菌剂与复合肥混合使用处理效果差。  相似文献   

13.
为给新疆野苹果抗寒性状的筛选提供理论依据,以新疆霍城县、巩留县、新源县、额敏县和托里县共5个地区野苹果林的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制片法制作切片,观察不同生境新疆野苹果叶片解剖结构,测量其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海面组织厚度、栅海比、叶片组织结构紧密度(CTR)、叶片组织结构疏松度(SR)等指标,分析其抗寒性差异。结果表明,托里县的叶片栅海比和CTR最大,SR最小,与其它4个自然居群野苹果叶片解剖结构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其抗寒能力较强。5个自然居群新疆野苹果抗寒性由强到弱排序依次为:托里县野苹果、额敏县野苹果、巩留县野苹果、霍城县野苹果、新源县野苹果。  相似文献   

14.
几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重瓣金鸡菊、黑心菊等8种宿根花卉为试验对象,利用电导率法测定抗寒性,同时以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为辅助依据,从生理方面解释8种宿根花卉抗寒性的强弱。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温度逐渐降低,各品种花卉的细胞膜透性均逐渐升高,而不同品种之间增加的幅度有明显差异。通过运用隶属函数法结合植物体内可溶性蛋白质和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算出8种宿根花卉抗寒性顺序为:重瓣金鸡菊黑心菊飞燕草宿根福禄考射干肥皂草堆心菊地被菊。  相似文献   

15.
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和洋紫荆Bauhinia variegata是羊蹄甲属常见的景观树种,为研究其不同家系的抗寒能力,利用电导法分别对半年生实生苗进行人工低温胁迫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低温胁迫的加重,各家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不同家系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增长速率不同,表明低温胁迫下各家系叶片的质膜受损程度不同。结合其形态特征变化和后期恢复速度,发现羊蹄甲Y15、洋紫荆G48、G26、G34家系的叶片相对电导率上升幅度较小,低温胁迫后恢复生长情况良好,表明其抗寒性较强。  相似文献   

16.
对10个3年生香橼半同胞家系子代进行了抗寒性研究。结果表明,各家系子代苗之间的抗寒性有显著差异。春江7号和新世纪2号的抗寒性差,在田间-11℃自然低温下受冻级别均达Ⅲ级,耐寒指数为3.25~3.40,半致死温度分别为-7.91℃和-7.05℃。春江5号抗寒性较强,耐寒指数为2.17,半致死温度为-13.28℃。其余家系抗寒性中等,-11℃田间自然低温下受冻级别均为Ⅱ级,耐寒指数为2.33~2.86,半致死温度为-11.69℃~-9.91℃。在-3℃~-15℃低温胁迫下,家系子代苗叶片内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脯氨酸含量及丙二醛(MDA)含量均有极显著差异,并随处理温度降低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脯氨酸含量与耐寒指数、半致死温度均呈负相关,MDA含量与耐寒指数、半致死温度呈正相关。一般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脯氨酸含量高,MDA含量低的家系,耐寒指数、半致死温度低,抗寒性强;反之,SOD活性、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及脯氨酸含量低,MDA含量高的家系,耐寒指数、半致死温度高,抗寒性差。香橼各家系通过上述生理指标的综合变化来调节自身对逆境的适应性,增强抗寒性,减少逆境的伤害,为耐寒品种选育提供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17.
云南在8个地区开展了15个澳洲坚果品种的比较试验,植后5年的资料表明:品种间生长量差异不显著,而地区间的差异极显著;初次结果的产量和品质以云澳4、8、10和13号等四个品种较好;在最低气温-3.8℃的条件下,果树基本无寒害。  相似文献   

18.
以广西引进和自育的甘蔗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甘蔗生长后期喷施甘蔗增糖增产剂的试验结果表明:甘蔗增糖增产剂处理对参试甘蔗各品种(系)的增产作用不明显;而对甘蔗品质有明显影响,能明显提高甘蔗蔗糖分,并能抑制甘蔗早熟品种退糖,降低甘蔗工艺成熟早期的还原糖分,改善蔗汁的品质,同时还一定地提高甘蔗的抗寒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野生种和栽培种榧籽后熟过程中主要营养物质的变化,探讨不同品种榧树营养物质转化及其后熟品质形成的调控机制,为提高榧籽后熟品质和香榧产业链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方法】以4种榧籽(栽培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野生种:木榧)为试验材料,观察不同堆沤温度[(20±2)℃,记为T 20;(30±2)℃,记为T 30 ]处理下4种榧籽的种衣颜色并测定淀粉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含油率及各脂肪酸组分等指标。【结果】1) T 20 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T 30 处理10天时,除木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种衣均呈深黑褐色。2)堆沤前,木榧和丁香榧的淀粉含量明显高于其余2种榧籽。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和T 30 处理10天时,除木榧的淀粉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其余3种榧籽的淀粉含量均显著下降。3)堆沤前,朱岩榧和东榧3号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明显高于丁香榧和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时,除木榧外,其第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T 30 处理10天时,除朱岩榧外,其余3种榧籽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增加。4)堆沤前,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低次序均为丁香榧>东榧3号>朱岩榧>木榧。与堆沤前相比,T 20 处理20天时,4种榧籽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显著增加;T 30 处理10天时,丁香榧和东榧3号的含油率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朱岩榧次之,木榧最低。【结论】堆沤前,朱岩榧、丁香榧和东榧3号3种栽培种榧籽的品质明显优于野生种木榧。堆沤后熟处理后,4种榧籽的营养物质均存在淀粉下降和油脂增加,其中栽培种东榧3号的含油率增加最为显著,其次是丁香榧,野生种木榧最差。可见,尽管不同堆沤温度处理下不同品种榧树后熟过程存在明显差异,但后熟温度上升可明显加快榧籽的后熟进程,主要表现在淀粉分解加快,蛋白质和油脂的合成加快。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究蓝莓根系形态对肥种的响应特征,探索不同肥种处理后蓝莓根系的变化规律,从而为蓝莓大田产业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以7年生人工栽培兔眼蓝莓品种‘灿烂’和‘粉蓝’为试材,用开沟干施的方式,分别施以豆粕生物菌肥(DP)、好花红有机肥(HH)、硫酸钾型复合肥(KS)、蓝莓专用肥(LZ)、黄腐酸螯合复混肥(HF)和润田牛微生物复合肥(RT),以不施用任何肥料(CK)为对照,于2015—2017年连续3年开展了2个品种6种肥料的单因素施肥试验,分析了不同肥种处理间蓝莓根系生物量密度、根系表面积、根系体积、根平均直径、根系分叉数、根长密度及比根长的差异特征和不同肥种处理的蓝莓根系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施肥能有效影响蓝莓的根系形态特征,LZ和RT处理对2个品种蓝莓根系生物量密度的提升效果更好;6个肥种处理均显著提高了蓝莓根系表面积(P<0.05),其中,RT处理后蓝莓的根系表面积最大,LZ和RT处理均能显著增加蓝莓根系体积;施肥处理对蓝莓根系平均直径的影响有整体减小的趋势;6个肥种处理后蓝莓的根系分叉数,‘粉蓝’均高于‘灿烂’;且施肥处理后,两种蓝莓的根长密度均得到提高;6个肥种处理对蓝莓比根长的影响各异,LZ处理对2个蓝莓品种的比根长均无显著增加的效果(P<0.05);RT处理对2个品种蓝莓的株高和冠幅均有显著的提高作用,其次是KS处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RT和HH处理对2个品种蓝莓的根系影响最大、效果最好,2个品种蓝莓经KS和HF处理后其根系形态综合评价值最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