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玉米杂交种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潘才暹 《作物杂志》1992,8(1):15-17
我国玉米杂交种的发展史与欧美相似,都经历了由品种间杂交种过渡到自交系间的杂交种;由应用双交种到推广利用强优势制种产量较高的单交种两个主要阶段。一、单交种的利用,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践告诉我们:在世界范围内,随着玉米单交种的利用,促进了玉米生产的大幅度增长。1908年美国开始进行玉米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到80年代单交种占玉米播种  相似文献   

2.
豫玉28号是河南科技大学根据杂种优势理论,通过自交系选育,遵循选用配合力高、亲缘关系较远、性状良好并互补、亲本自身产量高、两花期相近的亲本自交系,用回交改良获得的改良478作母本,自选自交系868作父本进行杂交组配而成的玉米单交种,1999年5月6日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玉28号,准予在河南省各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高抗、高产、适应性广是玉米育种的目标,文山州种子管理站用自育自交系2141作母本,自育自交系西紫1112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抗病杂交玉米单交种。于2012年11月19日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亲本来源和选育经过母本2141是文山州种子管理站2000年以正大619玉米杂交种为基础材料,经6代自交分裂选择培育而成的稳定二环自交系。在文山正季播种生育期从出苗至成  相似文献   

4.
运高油一号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选育的中早熟玉米单交种,在籽粒的脂肪含量上有明显地提高。2003年4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品种来源和选育过程1.1亲本来源运高油一号玉米品种是我所1997年用运系98-39自交系作母本,GY237自交系作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高油玉米单交种。运系98-39是我所利用黄早4×长A(综合种)的顶交种,经南北连续自交8代选育成的矮秆大穗型的高配合力自交系。该自交系株型紧凑,茎粗叶阔,果穗粗长,配合力高,遗传力强。父本自交系GY237是1984年从北京农业大学引进的高油自交系,通过高温锻炼和系选,使…  相似文献   

5.
杂交玉米新品种兴黄单206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兴黄单206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农科所针对喀斯特山区的生态特点,利用"热带种质×温带种质"的杂优模式,以红12511(从330×地方红玉米杂交后代中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自交系)为母本,素33411(是从泰国群改种苏湾经多代自交选育而成的玉米自交系)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单交种,是适宜贵州及周边省区栽培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生育期适中、易制种的黄粒玉米单交种.2006年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06022号).  相似文献   

6.
用雌穗顶端生长较长雄穗的产量较低的白粒抗病玉米杂交种的F3代单株,与自交系综3变异株的F4代单株杂交,选育出了株型紧凑、矮秆、抗病、配合力高的自交系ly2211。在甘肃省玉米区试和生产试验中,ly2211与87-1组配的单交种陇单6号比综3与87-1组配的主栽对照单交种豫玉22增产7.7%,比综3变异株选育的自交系与87-1组配的单交种增产7.2%。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几个玉米单交种同样都含有远缘种质。  相似文献   

7.
金源早247是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2004年用自选系金103作母本、SF-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玉米单交种,2010年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新审玉2010年30号. 1亲本来源及选育经过 1.1亲本来源金源早247的组合方式为金103×SF-8,母本金103是利用新玉6号自交6代选育的二环系,父本SF-8是从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早熟群体中选单株自交6代选育而成的早熟自交系.  相似文献   

8.
罗单9号玉米的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翠萍 《种子世界》2010,(11):41-42
<正>罗单9号是云南省罗平县大天种子公司经过多年多代杂交组配选育而成的白粒玉米单交种。2007年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滇特(怒江)审玉米200706号。为了进一步提高罗单9号杂交玉米种子的质量和单位面积制种产量,针对罗单9号亲本及组合的具体特点,特制定如下生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部分审定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气候条件特殊,血缘关系有些混杂,系谱关系已不太清楚,种质资源匮乏问题尤为突出。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分析黑龙江省近年来审定玉米品种亲本自交系的遗传多样性,从79对SSR核心引物目录中,选出43对引物对18份玉米自交系和5个标准测验种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共检测到174个等位基因位点,每对引物检测到2~8个等位基因,平均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变异数4.35个,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586。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23份自交系划分为4个类群。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玉米生产上推广品种的亲本自交系仍然集中在兰卡斯特群和瑞德群两大杂种优势群。  相似文献   

10.
兴海201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农业科学研究所1999年利用自育自交系WX213346×S3241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单交种,结合多年的制种经验及兴海201在亲本繁殖、杂交种生产中所做的密度、行比、施肥配方等多项研究,阐述了亲本繁殖中原种生产、生产要求、自交系良种生产及杂交种生产中选地、隔离,规格种植、增加密度,科学施肥、合理用水,去雄去杂质量,适时收获、及时晾晒等获得高产的各个关键技术点。  相似文献   

11.
五、玉米杂交种子生产技术玉米杂交种第一代的增产幅度最大,尤其是单交种。因此每年都需制种,生产高质量的杂交种子。杂交制种必须隔离安全,父、母本花期相遇良好,亲本自交系纯度高,同时又严格去杂,母本去雄及时、彻底、干净。实践证明,同样的自交系和同样纯度的种子,由于制种技术不同,杂交种子的质量和杂交种的增产效果有很大差别。所以  相似文献   

12.
玉米自交系是组配自交系间杂交种的基础,杂交种生产力的高低,质量的好环,取决于自交系的优劣.一个优良的自交系,应是优良性状多,配合力好,遗传性一致的纯合体。现代玉米杂交种发展表明,亲本已向着少数骨干自交系集中,出现了遗传基础窄,种性退化较重的现象。优良自交系黄早4问世十年来,我国玉米主产区竞相作亲本利用,面积之大,发展之速,效益之高,是玉米杂交种推广史上罕见的,对提高玉米的单产和总产起到了很大作用。但随着黄早4利用时间和面积的扩大,也暴露了它的弱点和问题,直接影响了杂交优势和玉米生产。本文拟对黄早4及其继续利用问题谈谈浅见。  相似文献   

13.
邹军  章洁琼  朱怡  樊小刚 《种子》2016,(11):116-117
奥玉026是北京奥瑞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自交系OSL 188为母本,自育自交系OSL 323为父本选育成的玉米单交种,在贵州省2年区域试验中该品种比对照增产13.4%,1年生产试验比对照增产11.5%.该品种抗小斑病、茎腐病,中抗大斑病、穗腐病.  相似文献   

14.
利用清蛋白多态性鉴定玉米种子纯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利用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生产上应用的53个玉米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干种子清蛋白(白蛋白Albumin)进行了电泳分析。结果表明,改进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辨率高、鉴别能力强、准确;不仅能鉴别杂交种及亲本自交系,对血缘关系较近的材料,如同母异父单交种、含有同一血缘的不同衍生系也能区分开。利用该技术  相似文献   

15.
建立玉米品种特征数据库,对其进行数据化管理,是对玉米品种进行计算机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和发展方向.以新疆8个主要玉米单交种及其亲本自交系共24个材料为对象,采用Visual FoxPro 6.0软件,建立融品种外形特征文字描述与图片显示及其酯酶同工酶、种子储藏蛋白电泳和RAPD指纹图谱及其数据为一体的品种特征数据库.该数据库具有更新方便,查询快捷等特点,可供种子检验部门和品种管理部门应用,以提高品种管理与品种鉴定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相似文献   

16.
@@联达169是铁岭市农业科学院和辽宁联达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选育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抗倒、活秆成熟、适应性强等特点,适于有效积温2800℃以上地区种植。1 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联达169是以 T0278为母本、T0270为父本,组配成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母本 T0278是2002年利用铁 C8605-2和美国杂交种杂交后,经过多代自交选育的玉米自交系;父本 T0270是2002年冬在海南利用铁9010与外引系丹598杂交后多代自交选育的玉米自交系。2007年参加所内品种比较试验,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1.72%。2008-2010年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预备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分别比对照郑单958增产19.1%、10.9%、6.7%,表现具有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增产潜力大、经济性状优良等特点。2011年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审定编号辽审玉[2010]468号。  相似文献   

17.
S C122 自交系是昭通地区农科所用赞比亚优良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自交选育而成, 具有配合力高、抗病、抗倒、耐旱性好的特性。以 S C122 为育种亲本, 先后育成13 个适宜许多生态条件的玉米品种, 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累计推广面积3883 万hm 2。  相似文献   

18.
玉米是生产上最早利用杂种优势的作物。两个玉米自交系杂交后,在母本上产生的F_1种子比亲本自交种子具有较大的胚,即在胚重、籽粒重、籽粒体积、遗传物质等方面具有胚胎阶段的杂种优势。单交种的杂交优势,是双亲显性有利基因的互补和基因的高度杂合性等遗传机制所致。当大面积上种植单一单交种时,其F_1植株上所结种子  相似文献   

19.
广泛引进、研究、创新和利用外来玉米种质资源对拓宽我国玉米种质基础,不断提高玉米育种水平和效率,推动玉米生产的发展均起到不可代替的作用[1].近年来,黑龙江省中、早熟玉米育种中用南5(81-5)自交系作亲本所选育的品种越来越多,制种及应用面积也不断扩大,并且目前有些品种已是黑龙江省一些地区玉米生产上种植面积较大的主要品种.因此,了解南5(81-5)自交系的特征特性,分析其应用潜力,将对黑龙江省玉米育种和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和长远意义,也将为南5玉米自交系的进一步高效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玉米矮花叶病毒抗性资源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利用人工接毒方法对 70份玉米种质资源进行了两年玉米矮花叶病毒B株系的抗性鉴定。依据病情指数 ( % )将抗病程度分为高抗、抗、中抗及感病 4个等级。试验筛选出高抗自交系 4份、高抗单交种 3个、抗病毒自交系 10份、抗病单交种 3个 ;中抗自交系 6份、中抗群体 3个。讨论了这些种质资源在我国抗玉米矮花叶病遗传及育种研究上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