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不同含水量、贮藏温度对金花茶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随贮藏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在室温条件下,花粉干燥处理萌发率高于非干燥处理,室温非干燥条件下,花粉生活力下降最快,10 d左右基本丧失生活力;在4℃和-20℃低温条件下,贮藏一定时间的花粉活力仍可达50%以上。花粉最佳的贮藏条件为冷冻干燥(-20℃)。  相似文献   

2.
2022年在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高新农业技术试验园,以枸骨和全缘冬青的花粉为试验材料,设置室温(20~23℃)、4℃、-20℃、-80℃4种贮藏温度,采用离体培养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探讨适宜的花粉贮藏温度。结果表明,2种冬青的新鲜花粉在室温下存放3 d内均可保持较高的活力;2种冬青花粉在4℃条件下贮藏16 d时萌发率已经低至基本不能满足生产需求;全缘冬青花粉、枸骨花粉分别在-20℃、-80℃贮藏90 d时萌发率均大于50%。因此,全缘冬青花粉、枸骨花粉长期保存的适宜温度分别为-20℃、-80℃。  相似文献   

3.
香椿花粉离体萌发与花粉生活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究香椿花粉最佳离体培养条件,花药大小、含水率与花粉萌发率的关系及花粉生活力随低温贮藏时间的变化的规律。[方法]以3个不同基因型(XC5、XC22、ZJ26)香椿花粉为试验材料,观测不同培养温度(20、22、25、28℃)、培养时间(4、6、12、18、30、42 h)下,花粉离体培养的萌发率,获得香椿花粉最佳培养条件。对香椿的花药含水率、花药长、宽进行测量,分析其与花粉萌发率的关系。基于最佳培养条件,检测香椿花粉-20℃低温贮藏10、25、40 d的萌发情况,分析花粉生活力随低温贮藏天数的变化趋势。[结果]香椿花粉在20℃的萌发率均显著高于其余3个培养温度,花粉萌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培养30 h后,花粉萌发率均无显著变化。低温贮藏10 d的花粉萌发率与花药长度显著正相关,与花药宽度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29 6、-0.739 9。随着低温贮藏时间的延长,香椿花粉萌发率显著降低,含水率高的XC22降幅最大,低温贮藏10、25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89.2%、3.3%。[结论]检测香椿花粉生活力的最佳离体培养条件为20℃培养30 h;香椿花粉萌发率与花药长度、宽度以及含水率可能作为筛选花粉高萌发率的指标;低温贮藏可能对含水率高的香椿花粉生活力影响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决锥栗杂交育种中的花期不遇问题,以‘华栗4号’花粉为试材,研究了在室温和4、-20、-80℃这4个贮藏温度条件下干燥处理和非干燥处理对锥栗花粉生活力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在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华栗4号’的花粉生活力和耐贮藏能力不同;花粉适宜的贮藏条件为非干燥、低温环境。花粉生活力随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下降,室温干燥条件下贮藏的花粉其生活力下降最快,贮藏27 d后花粉活力基本丧失;4℃的温度条件较利于花粉的短期贮藏,贮藏30 d后其萌发率仍为32.6%;而-20和-80℃的温度条件均较利于花粉的长期贮藏,且-80℃下贮藏的效果最佳,-80℃下贮藏270 d后花粉仍有一定的生活力,而在-20℃下贮藏210 d后花粉的生活力已基本丧失。  相似文献   

5.
花粉生活力对油松杂交育种至关重要。为筛选油松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探讨不同温度贮藏下花粉的生活力,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水平蔗糖、硼酸和pH值对油松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测定不同温度贮藏下油松花粉萌发率随时间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油松新鲜花粉在蔗糖100 g·L~(-1)、硼酸0.10 g·L~(-1)、琼脂8 g·L~(-1)、pH值6.5的培养基上萌发效果最好,萌发率高达93.12%。不同贮藏温度下油松花粉生活力存在明显差异,-80℃贮藏15 d和30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92.93%和91.27%,萌发率下降不显著;-20℃和4℃贮藏15 d,花粉萌发率下降不显著,但贮藏30 d的花粉萌发率与初始萌发率相比均极显著下降,萌发率分别为88.65%和86.84%;常温25℃贮藏15 d、30 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90.27%、82.66%,与初始萌发率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由此可见,贮藏温度越低,越有利于花粉生活力的保持。此研究可为油松花粉生活力检测提供一种可靠方法,并为花粉贮藏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油茶花粉特性及其不同贮藏条件下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以攸县油茶和黄蛋红花茶的花粉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其花药内花粉数量、花粉离体培养萌发率及不同贮藏条件下的花粉活力.结果表明:攸县油茶和黄蛋红花茶的单花药花粉平均数量分别约为5400粒与6700粒;二者花粉均在5%蔗糖 0.01%硼酸 1%琼脂的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萌发率分别为70.9%与73.1%;在4℃冰箱、-20℃冰冻、室温和25℃干燥状态下贮藏1周,攸县油茶和黄蛋红花茶的萌发率分别为35%、2.1%、21.0%、27.5%和36.7%、13.3%、26.7%、21.5%.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华顶杜鹃Rhododendron huadingense花粉活力水平及不同贮藏方法对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新鲜华顶杜鹃花粉的萌发率高达98.1%;室温存放的新鲜花粉在3 d内可保持较高的活力,3 d后其活力下降迅速;4℃贮藏7 d后的花粉萌发率仍保持在85.5%的较高水平,贮藏15 d时的萌发率仍高于50%,可作为华顶杜鹃花粉的短期(15 d内)保存方法;-20℃贮藏40 d后的花粉萌发率仍能达到87.4%,基本可满足实际需求;-80℃下贮藏60 d后萌发率依旧维持在95.2%,可用于华顶杜鹃花粉的长期保存。本研究结果说明花粉活力不是导致华顶杜鹃濒危的生物学原因。  相似文献   

8.
小菊花粉生活力及贮藏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液体培养基法对几种小菊花粉生活力及贮藏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菊花粉在常规的硼、钙培养基上很难萌发,添加PEG后可显著提高花粉萌发率,在15%蔗糖+20mg/L硼酸+10mg/L CaCl2+15%PEG6000培养基上萌发率最高,可达38.4%。小菊花粉贮藏时不宜干燥,贮藏时间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延长,在-80℃不干燥条件下,花粉活力可以保持60d以上。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花粉的形态、数量与花粉萌发及贮藏条件。结果表明:黄连木花粉为单粒,球形或近球形,花粉粒大小整齐,平均直径为28.7μm;饱满花粉粒达95%以上;每花药平均花粉量为1.17×105粒。黄连木花粉萌发培养基中蔗糖浓度15%,硼酸为100mg/L,温度为25℃时萌发率最高,为79.43%;蔗糖浓度20%时,萌发率降低到77.27%。分别在4℃、-20℃、-40℃下干燥贮藏15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78.74%、38.22%、27.20%,花粉管长度分别为126μm、230μm、293μm;贮藏25d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0、22.84%、2.00%,花粉管长度分别为0μm、195μm和132μm。  相似文献   

10.
贮藏温度和时间对马尾松花粉保护酶活性及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室温,4,-10和-20℃4种贮藏温度和0,72,144,216,286和358天6种贮藏时间对马尾松花粉萌发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马尾松花粉的最佳贮藏条件为:室温72天,4℃216天,-10℃和-20℃286天,此时的花粉保持较高的萌发率和较强的抗氧化抗衰老能力;在贮藏过程中,3种酶出现最高峰值前后花粉萌发率出现大幅度下降;不同贮藏温度下,3种保护酶的作用不同,室温和4℃贮藏温度下,CAT为敏感型保护酶,SOD和POD为非敏感型保护酶;-10和-20℃贮藏温度下,POD为敏感型保护酶,SOD和CAT为非敏感型保护酶。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湖南蓝莓引种区不同品种的花器形体特征及花粉生活力,从而为南方地区蓝莓引种栽培和授粉树的配置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纤维素酶溶解法、联苯胺染色法和离体培养等技术,对‘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蓝’、‘梯芙蓝’等6个蓝莓品种的花粉特性、花粉量、花粉生活力、花粉萌发率等进行了比较研究。测定结果表明:1蓝莓花粉量在各品种间存在差异,‘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蓝’、‘梯芙蓝’的花粉数依次为162、250、178、166、141、170粒/花药,其中‘布里吉塔’的花粉数量最多,‘夏普蓝’次之,‘粉蓝’最少;2蓝莓花粉生活力在各品种中存在差异,‘莱格西’、‘布里吉塔’、‘夏普蓝’、‘密斯梯’、‘粉蓝’、‘梯芙蓝’的花粉生活力依次为30.87%、26.79%、31.34%、23.83%,18.80%、24.83%,其中‘夏普蓝’的花粉活力最大,‘莱格西’次之,‘粉蓝’最小;3 6个蓝莓品种花粉萌发所需的最适蔗糖浓度不尽相同,‘莱格西’、‘布里吉塔’、‘密斯梯’在蔗糖浓度为10%时其花粉萌发率均最高,依次为25.60%、9.10%、27.20%;当蔗糖浓度为15%时,‘夏普蓝’、‘粉蓝’、‘梯芙蓝’3个蓝莓品种的萌发率均达到最高值,依次为26.20%、21.20%、61.40%;4 6个蓝莓品种中,‘夏普蓝’花粉萌发所需的最适硼酸浓度为300μg·L-1,而其他5个品种花粉萌发的最佳硼酸浓度均为200μg·L-1;5 6个蓝莓品种花粉萌发所需的最适培养温度均为25℃。研究结果表明:6个蓝莓品种中,‘莱格西’和‘夏普蓝’均较适合用作授粉植株,其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均较高。  相似文献   

12.
不同核桃品种花粉生活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TTC染色法和培养基法测定了香玲、上宋、中林1号、岱香4个核桃品种花粉生活力和萌发率。结果表明,核桃不同品种花粉生活力存在显著差异,岱香和上宋花粉生活力极显著高于香玲,显著高于中林1号;各品种花粉发芽率在同一种培养基上,以岱香最高,其次是上宋和中林1号,香玲最低;4个品种均以在低糖、高硼酸培养基中即“5%蔗糖 0.5%硼酸”上花粉发芽率最高,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其他培养基上的发芽率;在“10%蔗糖 0.5%硼酸”和“15%蔗糖 0.5%硼酸”培养基上花粉发芽率均为0。  相似文献   

13.
木本植物花粉采集、贮藏与活力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较为系统地论述了木本植物花粉采集、贮藏与活力检测的研究进展,为木本植物人工授粉或杂交育种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培养基成分对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黄冠梨花粉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蔗糖浓度,不同硼酸浓度和不同硝酸钙浓度对黄冠梨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适宜蔗糖浓度为100g/L,硼酸浓度为100mg/L,硝酸钙浓度为300mg/L。  相似文献   

15.
利用TTC法和I-KI法以及离体萌发法对不同散粉期胡桃楸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胡桃楸花粉不适合用TTC法和I-KI法进行测定,而离体萌发法为最佳检测方法。以胡桃楸花粉为外植体,采用蔗糖悬浮溶液为培养基,确定适合胡桃楸花粉萌发的蔗糖浓度为20%。在散粉周期中,散粉盛期花粉具最高生活力。  相似文献   

16.
七子花花粉萌发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8种不同的培养基进行七子花花粉萌发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培养基中七子花的花粉萌发率、花粉管破损率和花粉净萌发率有较大的差异.硼酸对七子花花粉萌发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也会增加花粉管的破损率.以0.5mg/L 2,4-D、10%蔗糖、0.5%琼脂作为培养基,七子花花粉萌发率最高,达84.90%;以10mg/L H3BO3、0.5mg/LNAA、10%蔗糖、0.5%琼脂作为培养基,七子花花粉的净萌发率最高,达53.25%.硼酸与NAA或Ca(NO3)2配合使用,有利于七子花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发育.  相似文献   

17.
黑松花粉体外萌发与花粉管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荧光标记和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术研究了黑松花粉和花粉管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黑松成熟花粉含2个退化的原叶细胞、1个生殖细胞和1个管细胞;花粉水合12 h后才开始萌发,花粉萌发后管细胞核移动进入花粉管内,而生殖细胞仍留在花粉粒内;伸长的花粉管可分淀粉粒区和透明区;花粉管内原生质的流动呈喷泉式;花粉管壁具纤维素层;年青的花粉管壁有胼胝质沉积,而较老的花粉管壁不具胼胝质层,花粉管内亦不具胼胝质塞;花粉管易于形成分枝,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与分枝的形成有关;培养基中高浓度蔗糖可抑制花粉管的伸长.裸子植物在花粉结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形态结构方面与被子植物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调控枣花芽分化,为丰产栽培提供理论指导,以鸡蛋枣、以色列1号枣、以色列3号枣、引-10枣、中秋酥脆枣5个枣品种为试材,采用纤维素酶法、电镜扫描、琼脂培养法对其进行花粉量、花粉形态、花粉萌发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1)5个枣品种单药花粉量为311~1 115,其中以色列3号枣的花粉量最少,中秋酥脆枣的花粉量最多;(2)5个枣品种的花粉形态为长椭圆形或细长椭圆形,具3条狭长萌发沟,极端不汇合,表面为网状雕纹;(3)不同品种花粉萌发对培养基中硼酸及蔗糖浓度具有选择性,以色列1号枣、引-10枣、鸡蛋枣的最适硼酸质量浓度为10.0 mg/L,以色列3号枣、中秋酥脆枣的最适硼酸质量浓度分别为30.0、50.0 mg/L。引-10枣、鸡蛋枣的最适蔗糖质量分数分别为20%、15%,以色列3号枣、中秋酥脆枣的最适蔗糖质量分数为10%。以色列1号枣在各种培养条件下,平均萌发率为2.04%,属于雄性高度不育品种。  相似文献   

19.
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是植物有性生殖的重要环节,包含许多复杂的生理过程。微丝是细胞骨架重要组成成分,很多研究表明微丝在花粉萌发、花粉管内原生质流动(Justus et al.,2004)、花粉管顶端生长(Li et al.,2001)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花粉管  相似文献   

20.
采用 MTT 法和离体萌发法对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等5个羊蹄甲属树种花粉生活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红花羊蹄甲、黄花羊蹄甲(B. tomentosa)、宫粉羊蹄甲(B. variegata)、橙红羊蹄甲(B. galpinii)和羊蹄甲(B. purpurea)花粉 MTT 染色率分别为40.3%、79.8%、93.6%、95.7%、100%,羊蹄甲、宫粉羊蹄甲、橙红羊蹄甲花粉细胞生活力较其他两个树种要高;离体萌发试验测得以上5个树种的花粉萌发率差异很大,红花羊蹄甲、黄花羊蹄甲、宫粉羊蹄甲、橙红羊蹄甲和羊蹄甲花粉的最高萌发率分别为0、23.0%、92.1%、50.0%、80.3%,其中宫粉羊蹄甲花粉萌发率最高,羊蹄甲花粉次之,红花羊蹄甲花粉不萌发。以上5个树种中宫粉羊蹄甲及羊蹄甲的盛花期花粉可以作为人工授粉进行杂交育种较为理想的花粉来源。宫粉羊蹄甲花粉最适离体萌发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20 g/L+硼酸20 m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