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针对转基因小麦成熟胚转化体系转化效率低,从提高成熟胚愈伤组织质量入手,调节小麦的基因型、成熟胚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以及愈伤组织大小几个因素,提高成熟胚转化体系的转化效率;通过农杆菌介导,将目的基因转入到受体小麦成熟胚诱导的愈伤中,利用gus检测的方法检验转化效率;继代360d、自然生长5mm大小的受体小麦品种扬麦10,在菌液浓度OD600为0.8,侵染40min下,gus基因表达率达50%左右,接近幼胚的gus基因表达率。通过对体系的几个因素的调节,提高了农杆菌介导成熟胚转化体系的效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立适于小麦幼穗遗传转化的组织培养体系,对8个小麦品种的幼穗通过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基因型、培养基对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幼穗愈伤组织诱导出愈率差异不大,而分化率却差异明显,其中绵阳19分化率最高,平均可达72.9%,洛阳8716次之,平均为61.2%;分化培养基对分化率也有很大影响,在选用的2种分化培养基中,郑麦9023幼穗愈伤组织的分化率差异最大,而洛阳8716的差异最小;小偃22、西农88、郑麦9023和陕150的幼穗愈伤组织,在分化培养基B中分化率较高,而陕354、绵阳19和小偃107则在分化培养基A中较高;幼穗愈伤组织分化最佳温度为20-22℃,光照强度3 000 lx。因此,在所选用的8个小麦栽培品种中,绵阳19和洛阳8716的幼穗愈伤组织可作为遗传转化的受体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优化农杆菌介导棉花胚性愈伤的遗传转化体系,我们以2个栽培棉花品种新陆中36、新陆中45的胚性愈伤组织作为受体材料,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Bt基因,研究愈伤组织状态、菌液处理浓度、侵染时间及共培养条件等因素对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预培养15~20天呈颗粒状、生长旺盛、分散性好的胚性愈伤组织适于转化,其中以继代18天的新陆中36愈伤组织转化率最高,为80%,不同基因型间存在差异。(2)菌液浓度0.4~0.5 OD600,农杆菌侵染10~15分钟是这两种胚性愈伤组织的最佳侵染时间。(3)50 mg/L是卡那霉素对抗性胚性愈伤起到有效筛选的最佳浓度。通过本研究实现了对受体材料、农杆菌侵染浓度、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条件的进一步摸索,棉花抗性胚性愈伤再生培养体系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相似文献   

4.
将从水稻中提取的抗性调节转录因子OsDREB2.2基因,通过农杆菌介导进入小麦组织细胞内的方法,培育筛选稳定遗传的植株,使小麦中的一系列抗性基因得以表达,从而培育出抗逆性强的小麦新品种。采用河北农业大学自主培育的小麦新品种河农825、河农827、河农831等为试验材料,以各自幼胚为外植体,诱导的愈伤侵染农杆菌后,获得的抗性愈伤组织数平均为170.44、分化愈伤数平均为24.56、抗性芽与转化幼胚总数的比例平均为0.96%。表明本研究中采用的愈伤组织诱导、农杆菌侵染和植株再生条件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5.
农杆菌介导小麦遗传转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河南科技学院近年来选育的小麦品种百农160的成熟胚愈伤组织和农杆菌菌株LBA4404,对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中农杆菌浓度、感染时间、乙酰丁香酮浓度、头孢霉素质量浓度等几个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小麦高效转化体系.结果表明.菌液OD<,600>=0.6,侵染时间30min时对愈伤组织的生存和转化最有利;浓度为200...  相似文献   

6.
用包含GAI基因的EHA105农杆菌,对巴西橡胶树海垦2花药愈伤组织进行侵染,对多项转化条件进行了梯度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培养30d的橡胶花药愈伤组织,农杆菌菌液浓度OD600为0.6时侵染3min,20℃共培养2d,Cef浓度为200mg/L进行抑菌培养是比较合理的转化条件。  相似文献   

7.
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化章丘大葱愈伤组织的体系,即用OD600值为0.6的农杆菌悬浮液浸泡大葱愈伤组织,侵染30min,共培养3d时的转化效果最佳。获得的愈伤组织GUS基因瞬时表达率为33.92%,PER检测结果表明,转化率为0.59%。  相似文献   

8.
  目的  以香榧Torreya grandis ‘Merrillii’幼胚为受体材料,开展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介导的遗传转化研究,揭示影响香榧遗传转化的关键因素,以建立农杆菌介导的香榧幼胚遗传转化体系。  方法  以香榧种子突破种鳞后第8周至第11周的幼胚作为转基因受体材料,比较受体胚龄、农杆菌菌液浓度、侵染时间、抗生素质量浓度对遗传转化效率的影响,并采用潮霉素、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及GFP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对遗传转化香榧幼胚培养物进行阳性筛选。  结果  随着胚龄的增加,香榧幼胚抗逆性增强,污染率降低,成活率提高,第10周和第11周幼胚成活率分别为52.1%和52.3%。农杆菌菌液浓度和侵染时间均对香榧幼胚的污染率、成活率、愈伤组织诱导率以及体胚发生率具有显著影响(P<0.05)。菌液吸光度[D(600)]为0.5时,香榧幼胚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体胚发生率最高,分别为17.9%和17.3%;侵染时间为10 min时,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体胚发生率为最高,分别达17.5%和17.1%。羧苄青霉素对于受体材料的农杆菌脱除具有显著影响(P<0.05),当羧苄青霉素质量浓度为300 mg·L?1时,成活率、愈伤组织诱导率和体胚发生率均最高,分别为60.5%、15.8%和17.5%。潮霉素对于香榧幼胚培养物的阳性筛选具有良好的效果,当潮霉素质量浓度为100 mg·L?1时,成活率为30.5%。  结论  不同胚龄香榧幼胚遗传转化效果不同,突破种鳞后第10周香榧幼胚遗传转化效果良好;当农杆菌菌液D(600)为0.5,侵染时间为10 min时,转化效果最佳;300 mg·L?1为羧苄青霉素脱除农杆菌的最佳质量浓度;100 mg·L?1是潮霉素阳性香榧幼胚筛选的最佳质量浓度。图3表5参37  相似文献   

9.
植物的耐盐性是一个多基因控制的复杂性状,将多个耐盐相关基因导入同一植物更有助于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以玉米自交系H99、丹988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通过愈伤组织对NaCl的敏感性试验,确定转化愈伤组织的适宜选择压,适宜愈伤组织转化的盐浓度为225 mmol/L.并对农杆菌遗传转化系统的条件进行了初步研究,用带有pCAMBIA-1301-CMO-BADH质粒的根癌农杆菌转化玉米愈伤组织,结果表明:采用EHA105的菌株振荡20h后,菌液OD值为0.5~0.6时侵染25 min为农杆菌转化的适宜条件.对移栽成活的36棵抗盐植株经PCR检测有2株呈阳性,阳性株率最高达到5.6%,初步证明目的基因已整合到玉米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诱导系HHI69诱导玉米自交系获得的单倍体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GUS基因为报告基因,采用农杆菌介导法进行遗传转化,对影响转化效率的侵染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继代8 d后的愈伤组织最适宜农杆菌转化;农杆菌菌株EHA105的侵染力好于LBA4404;侵染液浓度OD_(600)为0.7、侵染时间为30 min时,GUS瞬时表达率最高,达到了65.31%。  相似文献   

11.
农杆菌介导的油菜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农杆菌介导的油菜等芸薹属植物高效转化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总结了基因工程在改良油 菜等芸薹属植物性状中的最新研究进展,评述了植物in Planta转化法在油菜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以葡萄风信子亚美尼亚(Muscari armeniacum)的胚性愈伤组织为受体系统,建立高效稳定的葡萄风信子遗传转化体系,为葡萄风信子遗传改良及相关基因功能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GUS(β-葡萄糖苷酸酶)瞬时表达率,研究根癌农杆菌的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超声波预处理时间等4个因素对葡萄风信子GUS瞬时表达效率的影响,并在最佳条件下将GUS基因转入葡萄风信子,获得稳定表达转化植株。【结果】葡萄风信子胚性愈伤组织GUS染色结果表明,随着根癌农杆菌菌液浓度的增加及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超声波预处理时间的延长,GUS瞬时表达效率均呈现先增后降趋势;当根癌农杆菌菌液OD600为0.5、侵染时间20min、共培养4d、80W功率超声波预处理3min时,其GUS瞬时表达效率最高,分别为14.43%,13.73%,10.85%和75.36%;在最佳转化体系下将GUS基因转入葡萄风信子,获得207株潮霉素抗性植株。GUS组织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在抗性植株的不同部位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蓝色,PCR检测有7株为阳性植株,阳性率为7%;反转录PCR检测显示,7株阳性植株中有3株扩增出GUS基因目的条带。【结论】初步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葡萄风信子遗传转化体系,该体系能显著提高葡萄风信子GUS瞬时表达效率。  相似文献   

13.
提高八楞海棠遗传转化植株再生率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进一步提高八楞海棠遗传转化效率,以八楞海棠试管苗不同组织部位(叶片、叶柄、节间茎段、破坏生长点的茎尖)为外植体,在含有0,1,3,5,10mg/L除草剂草丁膦(glufosinate)的分化培养基(MS+4mg/L6-BA+0.2mg/LNAA)上进行筛选压力的确定,其中3mg/L除草剂为适宜的筛选压力;在此筛选压力下,以八楞海棠不同外植体进行遗传转化,其中破坏生长点的茎尖处理组获得的再生芽效率最高,通过对部分再生苗进行PCR及Southern杂交检测,均鉴定为转化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效分离连翘叶片原生质体的条件,并以PEG介导进行瞬时转化,为连翘基因的同源表达提供技术。【方法】以金叶连翘(Forsythia koreana‘Suwon Gold’)组培苗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分析纤维素酶质量浓度(15,20,25 g/L)、离析酶质量浓度(3,5,7 g/L)、甘露醇浓度(0.2,0.4,0.6 mol/L)及酶解时间(5,7,9 h)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探索最优酶解条件,并在此条件下分离原生质体,之后以PEG介导转化pSuper1300::GFP质粒,研究其遗传转化效果。【结果】L9(34)正交试验结果显示,不同处理的金叶连翘叶片原生质体产量为1.17×106~5.71×106 g-1,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离析酶质量浓度,且4个因素对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原生质体活力为81.19%~90.69%,影响最大的因素为离析酶质量浓度,且其对活力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最佳酶解条件为:在20 g/L纤维素酶、5 g/L离析酶、0.2 mol/L甘露醇的混合液中酶解9 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为5.57×106 g-1,活力为86.79%。PEG介导法结果显示,以GFP为报告基因,在转化后的金叶连翘原生质体中可以检测到绿色荧光信号。【结论】获得金叶连翘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且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活力较高,能够成功进行瞬时转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淡水资源的匮乏,干旱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众多因素中最主要的非生物因素。而植物的耐旱性又属于数量遗传性状,这给广大遗传育种工作者带来了一个很大的难题。SKIP基因属于RNA调控基因,它参与调节生物体内多种RNA的剪切调控,进一步调整植物状态,应对逆境环境。利用BLAST搜索玉米基因组,得到相似度99%的玉米基因,命名为ZmSKIP。对该基因克隆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构建过量表达载体,使用原位转化法得到过表达该基因的转基因株。对转基因株进行耐旱性实验,并使用ELISA方法检测转基因株的ABA含量。结果显示,转基因株中ABA相对野生型上升明显,具有更高的耐旱性。初步推断ZmSKIP在玉米中可能调控相应的耐旱基因表达从而调节植物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6.
农杆菌介导Cry1 Ab/Ac抗虫转基因玉米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效地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从而加快了优良基因定向聚合的进程,然而遗传转化率低及转基因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H99为材料,将Ac/Ds双元表达载体(包含抗虫Cry1 Ab/Ac基因和gfp报告基因等)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由110粒玉米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获得28株抗性转基因植株。经PCR及RT-PCR的验证结果显示,其中8株为含有Cry1 Ab/Ac目的基因且该基因有效表达的阳性植株,转化效率达7%。通过农杆菌介导法所获得的玉米转基因植株为今后剔除抗生素筛选标记,从而获得安全的玉米抗虫新种质提供了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7.
转基因技术的迅速发展有效地打破了物种间的遗传壁垒,从而加快了优良基因定向聚合的进程,然而遗传转化率低及转基因安全问题成为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限制因素.基于此,本研究以玉米自交系H99为材料,将Ac/Ds双元表达载体(包含抗虫Cryl Ab/Ac基因和gfp报告基因等)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入由110粒玉米幼胚诱导出的愈伤组织中,获得28株抗性转基因植株.经PCR及RT-PCR的验证结果显示,其中8株为含有Cryl Ab/Ac目的基因且该基因有效表达的阳性植株,转化效率达7%.通过农杆菌介导法所获得的玉米转基因植株为今后剔除抗生素筛选标记,从而获得安全的玉米抗虫新种质提供了遗传材料.  相似文献   

18.
影响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高效水稻遗传转化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水稻基因组测序品种日本晴(OryzasativaL.ssp.japonica)为材料,对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水稻转化系统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水稻种子经质量分数2.5%的次氯酸钠灭菌30min后,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所获得的胚性愈伤组织经过6~7d的继代培养后转化率达到95%;感染液菌浓度OD600值为0.145~0.190时,转化效率高;将抗性愈伤组织进行7d的暗培养可使分化效率提高到85%。应用本转化系统已经获得了大量的转化体,GUS表达率达到30%,并且3个月即可获得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19.
葡萄风信子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葡萄风信子(Muscari botryoides Mill)品种"紫葡萄"(Cantat)的鳞茎和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的建立和抗生素敏感性试验,建立了稳定的葡萄风信子基因转化受体系统。结果表明,葡萄风信子的鳞茎和叶片均可被诱导形成大量的愈伤组织;叶片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0.6 mg/L 2,4-D+0.1mg/L 6-BA,其诱导频率可达100%;鳞茎诱导愈伤组织的最适培养基为MS+3.0 mg/L 2,4-D+0.3 mg/L 6-BA,其诱导频率达91.2%;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2.0 mg/L 6-BA+0.1 mg/L NAA,生根最适培养基为1/2 MS+1.0 mg/L 6-BA+0.1%AC;筛选卡那霉素的临界质量浓度为60 mg/L,羧苄青霉素的适宜质量浓度为300 mg/L。  相似文献   

20.
以生产上广泛应用的甘蔗商业品种新台糖16号的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以含有GUS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为外源DNA,利用基因枪PDS 1000/He,设定不同的参数,将pBI121轰击新台糖16号愈伤组织.经GUS染色,结果发现在发射距离1/4in、可裂膜压力1100psi、轰击距离6cm时转化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