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树干打孔注药防治危害广玉兰的日本壶链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40%氧化乐果乳油、50%甲胺磷乳油和一针净进行树干1次性打孔注射防治危害广玉兰的日本壶链蚧,害虫死亡率达到100%;应用5%吡虫啉乳油2次注药防治该虫,死亡率低于40%;40%乐果乳油两次注药后死亡率最终达到100%,1次注药与两次注药害虫的死亡率差异极显著;除吡虫啉外其他4种药剂在打药后10 d和20 d日本壶链蚧的死亡率均有显著提高,死亡率在用药后20 d达到最高;打孔注药的防治费用较喷药防治节约70%~75%。生长正常的广玉兰新梢生长到6.7~8 cm长时,通常日本壶链蚧的若虫孵化率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2.
枣球蜡蚧化学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球蜡蚧Eulecaniumgigantea(shinji)通过雌虫和若虫刺吸枝干及叶片,吸取养分和水分,引起林木生长势衰弱或枝干枯死。在喀什地区,1992年发生面积达1000公顷,结合生产进行了化学防治研究,得知在雌虫膨大前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选用氧化乐果、久效磷刮皮涂干、效果较好;初孵若虫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用氟氰菊酯、久效磷喷雾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黄杨并盾蚧Pinnaspis buxi(Bouche)在西安地区危害大叶黄杨十分严重。该虫一年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大叶黄杨枝叶上越冬。第1代若虫期发生在5月上中旬,第2代若虫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在防治上应加强检疫和管理;1龄若虫期用40%氧化乐果,能有效地控制其危害。  相似文献   

4.
板栗栗绛蚧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速扑杀、杀扑磷、快克和氧化乐果、杀灭菊酯防治板栗栗绛蚧若虫。试验结果表明速扑杀1000倍、杀扑磷1000倍、快克800倍喷雾防治15天后,栗绛蚧若虫虫口减退率为88.9%-89.99%,30天后若虫虫口减退率为93.85%-96.84%,防治效果好于氧化乐果、杀天菊酯,结合农药成本、防治效果,确定快克800倍,可作为喷雾防治栗绛蚧若虫道选农药之一。  相似文献   

5.
板栗大球蚧在安徽省此虫1年发生1代,以2龄若虫越冬,越冬后的2龄若虫和雌成虫固定寄生在板栗枝干上刺吸寄主汁液为害。成虫期4月上旬至5月下旬,行两性生殖,存在孤雌生殖。新若虫在5月上旬孵化,5月末达盛期。经生产性防治研究试验表明,用10%高渗吡虫啉可湿性粉剂0.1%溶液在越冬若虫膨大期进行喷杀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草履蚧的分布与寄主、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认为在若虫上树前,成虫下树后采用物理方法防治为主;在若虫上树后危害早期,采用树干注射施药法:注入40%氧化乐果或40%格杀灵(1:1配制)乳液,经济、安全、实用、效果好。保护和利用天敌,可大幅度减少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7.
杨圆蚧是近年来我国北方地区杨树人工林毁灭性害虫之一。主要危害中东杨,小叶杨,发生区的树干上部,虫口密度每平方厘米平均达36.5头.1年发生1代,若虫期雌雄均各为2龄,成虫于5月中旬羽化,雌雄性比为1:0.3。此文研究了各虫期起迄日期、发育进度、发育所需要天数,从而可以对成虫发生盛期、产卵盛期、初孵若虫盛期进行预报。杨圆蚧重要天敌红点唇瓢虫日平均捕食量为31.9头(成虫);蚜小蜂寄生率平均为20.5%。用化学药剂石硫合剂及氧化乐果防治初孵若虫,校正死亡率分别为95.2%及76.3%。  相似文献   

8.
青棡齐盾蚧Chionaspis saitamensis Kuwana是板栗的重要害虫,在浙江余姚一年发生3代,以卵在板栗的1—2年生枝条上越冬。雄蚧大多危害板栗叶片,雌蚧在板栗叶片正面(越冬代及第1代)与枝条上(第2代)危害。若虫孵化后24小时内就固定在寄主上,2龄若虫期在形态上出现雌雄分化。1龄若虫期用50%甲胺磷乳油、40%氧化乐果乳油、2.5%敌杀死乳剂喷雾,有较好的防治效果。黄蚜小蜂Aphytis spp.是青棡齐盾蚧的主要寄生蜂,林间寄生率25%以上。  相似文献   

9.
厚朴害虫藤壶蚧化学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0%的速扑蚧,的氧化乐果,灭蚧灵等药剂,采取树干打孔注药、树干韧皮部涂药、树干去粗皮涂药、树干直接涂药等4种茎部内吸法,对为害紫油厚朴的藤壶蚧进行化学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种药剂防治效果均达到100%,4种茎部内吸法中树干韧皮部涂药法有轻度药害,打孔注药法对树干有轻微损伤,且操作不便,采用氧化乐果树干直接涂药法防治...  相似文献   

10.
该文系统地报道了日本松干蚧不同虫口密度等级造成的油松平均每公顷材积损失量 ,以及利用氧化乐果打孔注药法防治日本松干蚧后各虫口密度等级油松平均每公顷挽回的材积损失。通过日本松干蚧各虫口密度等级造成的经济损失与防治费用之间得失关系的分析与比较 ,得出了日本松干蚧的防治指标  相似文献   

11.
黄杨粕片盾蚧在北方严重为害小叶黄杨,1a发生2代,多以成虫、部分以2龄若虫越冬。第1代1龄若虫高峰日为5月12日-6日,第2代1龄若虫盛期为7天下旬,以第1代发生较为整齐。该蚧虫在小叶黄杨上主要分布于1a生枝叶,并以1龄若虫逐年向新生枝呈主动扩散,在较大范围内扩展较快,在3-4a内可造成严重为害。对其防治的关键时期是1龄若虫活动期和雄成虫期。喷洒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洗衣粉500倍液防治1龄  相似文献   

12.
松片园蚧Aonidiellapini young是湿地松及火炬松上发现的新种。40%氧化乐果对六年生湿地松采用1ml/株剂量打针防治松片园蚧具明显防治效果。也可用21%灭杀毙1000倍液在若虫孵化盛期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3.
文章论述了松针蛎盾蚧的分布与危害、主要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方法。每年4-5月份,采用松脂合剂防治成虫、卵、幼虫效果最好,灭虫率可达100%。若蚧、雌成蚧可用打孔注药的方法防治,使用药剂为兼有内吸作用的氧化乐果。植物茎干叶面用包衣杀蚧虫复配剂防治,复配药剂使用后,雌成虫产在壳内的卵不能孵化,防治效果特别明显。  相似文献   

14.
龟蜡蚧的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是危害枣树的主要害虫,选用9种农药对其若虫进行了防治试验,其中以水胺硫磷、氧化乐果防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在日本龟蜡蚧1~2龄若虫期用6种药剂进行防治,结果表明:施药后第3天40%速蚧克EC防效可达88.30%;施药后第15天24%螺虫乙酯SC防效可达93.00%,而1.8%阿维菌素EC防效仅为66.48%。在日本龟蜡蚧1~2龄若虫期,用24%螺虫乙酯SC 2 000倍液、40%速蚧克EC 1 000倍液喷雾防治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松片园蚧Aonidiella pini young是湿地松及火炬松上发现的新种。40%氧化乐果对六年生湿地松采用1ml/株剂量打针防治松片园蚧具明显防治效果。也可用21%来杀毙1000倍液在若虫孵化盛期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7.
木虱类是危害园林植物的小型吸汁害虫,其成虫取食时易传染病毒疾病;若虫常分泌蜜露和蜡丝,严重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及观赏价值.据调查北陵公园的木虱种类有6种北京朴盾木虱、桑异脉木虱、皂角幽木虱、山楂喀木虱、黄柏丽木虱、藜异个木虱.防治时,若虫期使用打孔注药机干基注射40%氧化乐果10倍液;喷洒30%百磷Ⅲ号1000~1 3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800~1000倍液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8.
1985—1986年在富阳对栗绛蚧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生活史以及发生与环境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此虫在浙江一年发生一代,发生程度与栗园林龄,园内天敌数量有关。防治以营林措施为主,引进保护天敌可抑制或降低蚧虫密度。化防以5月中旬初孵若虫期喷洒50%甲胺磷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19.
为有效防治日本松干蚧,采用氧化乐果打孔注药,经过效益分析表明,这种防治方法可挽回油松木材损失量。对虫口密度等级为Ⅰ、Ⅱ、Ⅲ级的油松,每公顷每年挽回经济损失分别为154.80元,696.60元和877.20元。  相似文献   

20.
瘤大球坚蚧最佳防治期的测报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瘤大球坚蚧Eulecaniumgigantea(shinji)属同翅目、蚧总科。近年来该虫在南疆三地州泛滥成灾,对当地的红枣、巴旦木、刺槐、榆等林木造成严重的危害。由于瘤大球坚蚧虫体较小,雌成虫产卵量大,且虫体隐藏在硬化的蚧壳下,对进行有效防治造成很大困难。依据蚧虫的一般习性,选择准确、合适的防治时期是对蚧虫进行防治的关键,通过对瘤大球坚以的生物学特性的观察以及对蚧虫一般生活习性的研究,我们得出该蚧的关键防治期主要有两个:一是浪荡若虫期,即若虫刚孵化出壳的时期,此阶段初孵若虫在寄生枝条和叶片上爬行,经过一天左右,便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