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广东蚕业》2005,39(4):F0003-F0003
检测中心前身为1992年成立的广东省丝绸集团广州蚕种种质检站,2004年7月更名为现名,是广东省唯一的蚕种母蛾检疫检验和蚕种质量管理监督检验的机构,承担全省各极蚕种《原原种、原种、普通种》的母蛾检疫检验和成品蚕种质量抽查业务。  相似文献   

2.
正3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3.1实施蚕种母蛾集中集团磨蛾镜检,杜绝胚种传染执行"广东省家蚕微粒子病集团磨蛾检验细则",对全省原种和普通种实施集中检验。蚕种检疫方法分别采取1986年和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的"广东省家蚕普通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法"和"广东省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法"。两种检疫法的病蛾检出概率均达0.99,高于原检疫法,原种可确保无毒,普通种采用分户制种,  相似文献   

3.
蚕种质量安全是蚕桑产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按照国务院“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蚕种质量检验检测机构面临改革。调查了全国及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的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了广西蚕种母蛾统检存在的问题,评价了广西实行母蛾自检制度的可行性,探讨了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的发展方向,提出了建立新的广西蚕种质量监管模式、加大母蛾动态抽样力度和成品卵抽样检验覆盖面、加强蚕种生产单位母蛾自检能力建设、加快成品卵检验新方法研究等建议。  相似文献   

4.
潘丽芬 《江苏蚕业》2000,22(4):50-51
1985年后,我省各级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疫均由省蚕种公司负责,并采用较先进的集团磨蛾检验方法。每年要检数十万个样本,以此推断样本对应批(段)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验合格与否。检验样本母蛾由各生产单位抽取装盒,然后送检。而袋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蛾检验是否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近几年一代杂交种送检蛾盒的情况来看,尚有少数的生产单位还不能按袋蛾标准进行袋蛾,在样本蛾盒送检时,时有发现袋蛾数量不足、蛾盒破损、蛾盒标记不清等送检蛾盒质量问题,给烘蛾、检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规范送检蛾盒…  相似文献   

5.
<正> 蚕种成品质量检疫检验,是母蛾检验的延伸和补充。它既是对检验单位检种水平的检查,又是对蚕种生产单位因各种技术操作的错误,而影响母蛾检验结果的一种补救,也是对外调蚕种质量把关的一种有效手段和划分质量责任事故的一把尺度。 从1992年起。我们就开始探索运用成品质量检设的方法,对省外调种、省内调种以及市内有争议的蚕种,母蛾烘焦、检蛾不够的蚕种实施成品质量检疫,三年累计检疫蚕种647246张,  相似文献   

6.
改进设备 加强管理 保证检种质量省农业厅经作局蚕种冷库黄美芝,张明建省蚕种冷库检种室担负着杭州、加兴、绍兴、金华、台州等五个市28个蚕种场和院校的原种、一代杂交种母蛾检验任务。近几年来蚕桑生产的迅速发展,蚕种母蛾检验任务成倍增长,1993年实检蛾盒3...  相似文献   

7.
回顾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走过的历程,是不断自我完善和壮大的过程。从最初的蚕种场自己检验母蛾微粒子病到全区集中统一检验,从年检量原种2.6万张,一代杂交种43万张,发展到最大年检量年检原种20万张,一代杂交种442万张,为保证全区蚕种质量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广西正处在努力由蚕茧生产大省向蚕业强省跨越的发展时期,展望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将更加促进广西蚕业健康、稳步、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8.
潘丽芬 《江苏蚕业》2000,22(1):46-47
蚕种作为蚕桑生产乃至丝绸行业最基础的原料产品,因其具有鲜活、季节、专用的特点,故被称之为特殊商品,其质量的优劣,除直接影响到蚕农的利益外,还关系到整个蚕桑行业是否能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因此,蚕种质量的管理一直倍受管理、生产部门的重视。自1870年巴斯德查明家蚕微粒子孢子虫是引起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并证实具有胚种传染性和建立了母蛾检验淘汰有毒蚕种的方法以来,蚕种行业一直把母蛾微粒子病的检验作为蚕种质量检验项目中的重中之重来抓。我省在家蚕微粒子病的检疫上,无论是母蛾抽样数量,还是检验方法,都进行…  相似文献   

9.
本部分为第三部分蚕种生产技术的发展之蚕种繁育、质量检验检疫。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在全国率先制订了蚕种生产技术省级地方标准,实现了蚕种标准化生产。将蚕种疫病列为检疫对象,构建了"三控一严"的微粒子病防控技术体系。蚕种质量检验项目从繁到简;母蛾手工研磨到集团磨蛾,实现按标准规范检验。  相似文献   

10.
一、集团检验方法的应用情况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方法于一九九二年六月通过了技术鉴定。广州质检站在省公司蚕桑生产部和有关专家的指导下,认真学习《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细则》,于一九九二年四月下旬开始,应用这一先进的检验方法。今年,我省所有原种场(所)繁制的家蚕原种和原原种母蛾全部集中在广州质检站,采用集团磨蛾检验。至九月底止,检验了广东省蚕种所、化州蚕种场、华农大蚕桑系、省蚕研所等单位繁制的原种172批,共67338张(见附表)。通过实践,我们认为这种检验方法对微粒子病  相似文献   

11.
王敏  邱国祥 《广东蚕业》2001,35(4):13-14
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于1999年6月成立。根据广东省丝绸集团公司粤丝茧管[1999]023号文件精神和赋予的职责与义务,我们在做好现有蚕种母蛾检验、蚕种抽查、质量监督管理等工作的同时,积极着手规则的研究,扩大检测范围、创新检测手段和提高检测技术,争创当今较  相似文献   

12.
开展蚕种质量检验,是确保蚕种质量,保护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利益的有效措施,尤其是母蛾微粒子病的统一检疫,更是控制疫病流行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3.
以桑蚕原种质量为生产一代杂交种的前提和基础,重点阐述了通过合理制定作业计划,贯彻落实技术措施,加强桑园基础建设、科学管理桑园,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发蛾调节、制种技术、加强蚕种保护,加强检验检疫等技术环节,提高桑蚕原种质量的措施和意见。  相似文献   

14.
我区的桑蚕种生产实行产卵母蛾抽样集中统一检疫已经三年多了,在实行集团磨蛾统一检毒的过程中,大多数蚕种场母蛾抽样送检工作合乎要求,做得较好,对提高蚕种质量.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和蔓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也有些蚕种场不够重视,有章不循,不按规定抽样产卵母蛾,已影响到检疫工  相似文献   

15.
新型群体单蛾研磨仪是广西蚕种质量检验检疫站2021年新研制的一种替代蚕种母蛾检验工作中手工磨蛾的器械。通过对新型群体单蛾研磨仪的研磨效果与应用于生产检验的可行性进行试验论证,在规定研磨仪磨蛾时间条件下,将其与传统的手工研磨方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显示,新型群体单蛾研磨仪研磨3 min后,蛾样均呈糊状,样品研磨充分,效果一致。研磨仪研磨比传统手工研磨省时省力、效率更高且检验检疫结果与手工研磨结果无差异,在生产上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蚕种成品检疫与母蛾检疫相关性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杜英武 《蚕桑通报》2001,32(3):43-46
母蛾检疫是判断蚕种合格与否的一种间接检疫方法,成品检疫是一种直接的检疫方法,虽然成品检疫能够克服母蛾检疫诸多不足,但其检出率能否与母蛾检疫吻合,还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17.
提高桑蚕原种质量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种质量是生产一代杂交种的前提和基础,是市场竞争的焦点,本文重点阐述了通过合理制定作业计划,贯彻落实技术措施,加强桑园基础建设,科学管理桑园,加强饲养管理,做好消毒防病工作、发蛾调节、制种技术、加强蚕种保护、加强检验检疫等技术环节,提高桑蚕原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18.
桑蚕三级原种母蛾检验检疫是对桑蚕微粒子病的专项检疫。该项工作非常重要,工作开展的到位与否,将直接关系到蚕桑产业能否持续健康发展。本文对桑蚕三级原种母蛾检验检疫工作谈谈自己粗浅的见解,与同行共同学习和探讨,旨在进一步促进桑蚕母蛾检验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减少微粒子病对桑蚕的危害。  相似文献   

19.
黄自然 《广东蚕业》2005,39(3):8-11
1997年12月农业部颁布全国蚕种行业标准NY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和NY/T326—1997《桑蚕一代杂交种检验规程》,定于1998年5月1日实施。同时建立了农业部蚕丝产业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标志着我国蚕种质量管理工作上了—个新台阶。1987年,广东省丝绸公司公布广东家蚕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方法及细则,十多年来坚持执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结合广东省蚕种生产实际,总结出适用于广东省原种与一代杂交种生产杜绝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母蛾检验关健技术,为确保供应优质蚕种提供实操性较强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