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淡水鱼类出血病主要分为细菌性出血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在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方面都远远高于病毒性出血病(如草鱼呼肠弧病毒出血病等),所以本文重点就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作浅析。 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和暴发性出血病等,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危害鱼类有鲤鱼、鲫鱼、团头鲂、鲢鱼、鳙鱼、草鱼、黄鳝等多种淡水鱼类,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流行此病,流行季节从2月底至11月底,水温在 9—36℃之间,尤以水温在 28℃…  相似文献   

2.
自5月份以来,本地区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暴发,笔者在诊治过程中发现,患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占检测总数的95%以上;而检测虫类90%左右是鳃指环虫类。  相似文献   

3.
养鱼生产中,常常会面临鱼类出血病的问题,现将引发鱼类出血病的原因进行分析,从而在生产中采取有效的措施给予防治。  相似文献   

4.
淡水鱼类出血病成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淡水鱼类出血病主要分为细菌性出血病和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出血病在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方面都远远高于病毒性出血病 (如草鱼呼肠弧病毒出血病等 ),所以本文重点就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作一浅析。   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又称为细菌性败血症和暴发性出血病等,是我国养鱼史上危害鱼种类最多、流行地区最广、流行季节最长、造成损失最大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危害鱼类有鲤鱼、鲫鱼、团头鲂、鲢鱼、鳙鱼、草鱼、黄鳝等多种淡水鱼类,全国 20多个省、市、自治区流行此病,流行季节从 2月底至 11月底,水温在 9~ 36℃之间,尤以水温在 28℃…  相似文献   

5.
随着渔业生产的迅猛发展和精养水平的提高 ,鱼类的病害日趋严重 ,而鱼类出血病就是鱼类死亡率高、损失大、防治较难的一种鱼病。现就出血病的发病原因及防治对策 ,提出几点看法 ,供同仁参考。1 出血病的病因鱼类患出血病的原因较多 ,归根到底是环境、鱼类和病原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鱼类的血液存在于心脏、血管内 ,如果血液成分或血管的机能和结构失常 ,会给鱼体组织带来严重后果 ,当血液从血管或心脏流出至组织间隙、体腔内或身体外面 ,称为出血。它可能单独出现或联合出现 ,造成机体重大疾病或死亡。1 .1 水质老化引发出血病鱼终生…  相似文献   

6.
9月是全年气温、水温较高时期,也是养殖鱼类和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同时,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时期,是一年之中水产养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历年水产养殖经验及当前病害测报数据分析,今年9月份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和出血病发病率较高,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爆发性疾病;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的黑鳃病发病率达到50%以上;鳗鱼不明病因的大肚腹水病和肠炎病较严重;美国青蛙出血病和白内障病甚为流行,出血病发病率达到70%以上,肝病还可能会发生较重;长吻能和加州鲈将以出血病为主。此时,水产养殖管理仍应加强。  相似文献   

7.
暴发性出血病综合防治暴发性出血病是一种严重细菌性疾病,其危害鱼类品种之多,时间之长,分布地区之广为鱼病史上所罕见,尤以鲫鱼发病率最高,其次是编鱼和鲢鱼。除草鱼以外,现已从患暴发性出血病的青、鲢、鳙、鲤、鲫、鳊鱼体内分离到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这种菌...  相似文献   

8.
目前,养殖水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日趋严重,该病危害种类多,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根据笔者的实践体会,对暴发性出血病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前,养殖水域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日趋严重,该病危害种类多,流行范围广,死亡率高,给养殖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本文根据笔者的文践体会,对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因及防治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鱼类出血病是近几年来广泛流行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流行面广,发病时间长,死亡率高,1997年,郑州地区有一半以上的高产塘暴发不同程度的出血病,死亡率在10%以上,个别发病严重的池塘,鱼全池死亡。目前,该病已成为制约渔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地防治该病的暴发流行已是当务之急。在对郑州地区近万亩养殖水面、十几个养殖场进行鱼病调查和鱼病诊治工作中,针对鱼类出血病的病因和防治对策进行了探索,现总结如下:1 鱼类出血病流行特点及症状  相似文献   

11.
祖国各地     
鱼类“出血病”防治有方近年来,在养殖鱼类的疾病中,又增加了一种发病时问长、感染面广、死亡率高的暴发性传染,病鱼的眼眶、胸鳍基部、腹面及体表等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出血点,所以称它为“出血病”。“出血病”的发病季节从2月下旬到10月下旬,尤其在鱼类生长的最快季节6~  相似文献   

12.
《内陆水产》1990,(3):18-18
草鱼是鱼类养殖中的主要品种之一,草鱼病则是提高草鱼产量的最大障碍,而草鱼出血病则是草鱼病中危害最大的病,此病流行广、潜伏期长、难治疗、死亡率高。多年来,此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生产者的难题和科研单位的课题。近两年。湖南省水产研究所研究总结出了一套防治草鱼出血病的新技术——浸泡免疫。为尽快推广普及这项新技术,湖南农业杂志社和湖南省水产研究所联合举办草鱼出血病防治新技术函授班。现将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因为集约化养殖,导致鱼类肝病大量爆发,加上用药不合理,而肝病的某些症状,与淡水鱼类细菌性出血病类似,以致人们将其与出血病混淆,导致误诊,从而耽误治疗。  相似文献   

14.
《海鲜世界》1994,(1):27-28
近年来,鱼类暴发性出血病严重危害鲫、鳙、鲢等养殖鱼类。病鱼症状表现为头部、眼眶、体表及鳍基、鳍条等不同部位的充血,部分鱼肌肉充血、肛门红肿,腹腔积水等现象。病鱼常在三至五天内死亡。目前;市场销售治疗出血病的鱼药价格昂贵,  相似文献   

15.
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及温和气单胞菌引起的鱼类细菌性疾病。沙县有水面养鸭、水中养鱼的鱼鸭立体养殖水库3600多亩,近年来部份水库经常发生暴发性出血病,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发病率、死亡率都较高,给养殖者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对鲢鳙鱼暴发性出血病发病的特点及防治方法作如下总结:  相似文献   

16.
白鲢细菌性出血病是近年来发生和流行的一种新鱼病。该病来势凶猛、流行期长、死亡率高,给渔业生产带来较大危害。今年6月,我市城郊池塘首次发生白鲢细菌性出血病二例,其损失之大,鱼类死亡之多均属罕见。现将其症状和治疗方法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7.
鱼类应激性出血病病因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调查对比,查证有关资料,从流行方式、病血病状、内脏解剖及药物试验,饲料配方的调整等方面对鱼类应激性出血病病因及防治进行了研究。鱼类应激性出血病,是属于营养性疾病,而非传染性疾病;通过调整饲料配方和抗应激药物的治疗,可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8.
池养鱼类的暴发性出血病在养鱼高产地区流行甚广,给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目前,鱼病工作者对这种疾病的病因、流行季节、防治手段等已作了大量的探索研究,对控制这种疾病的流行起了积极作用。苏南地区是一个养鱼高产区,池塘中的鱼种放养密度高,自80年代推广饲养白鲫、团头鲂等鱼类之后,出血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为了寻找一种简单易行的防治方法,苏州市水产研究所于1991年承担了“生态防治鱼类出血病养殖技术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综述了几种常见的鱼类营养代谢病,如鱼类的脂肪肝病,营养性障碍综合症,胆囊结石症,鲤鱼出血病,罗非鱼越冬障碍症,真鲷营养性疾病等的病因,发病机理,病鱼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淡水养殖鱼类发生了一种危害极大的暴发性出血病,它首先产生在白鲫体内,继而又感染到其他鱼类。它来势凶猛,一旦鱼感染此病很快死亡,且死亡率很高,严重损害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全国每年因暴发性出血病所造成经济损失高达5000万元。目前山西临猗兽药厂在国内12名从事鱼病防治专家指导下,研制出一种高效、速效防治鱼类出血病及其他鱼病较为理想药物“鱼虾安”,现将“鱼虾安”对大鲵肠炎病和草鱼“三病”并发症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