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以金叶榆嫁接繁育试验,探讨不同砧木处理、嫁接时间、嫁接方式对金叶榆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筛选出金叶榆嫁接繁殖最佳技术体系,结果表明:白榆、灰榆均可作为金叶榆嫁接砧木;采用插皮接嫁接繁育金叶榆,成活率最高,达97.3%.3月上中旬生长量最大,可进行金叶榆嫁接种苗的繁育生产.  相似文献   

2.
2018年在固原地区开展金叶榆不同时间及砧木是否移植条件下的嫁接繁殖技术研究,筛选出最佳的嫁接繁殖条件,为金叶榆在固原地区的繁殖提供可靠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正>以白榆为砧木,在砧木定植当年和翌年,采用切腹接技术分别在砧木的基部、50cm和70cm处分三种不同高度进行嫁接,调查金叶榆的成活率和生长量,以期获得最适宜的金叶榆嫁接高度和嫁接时期,为我省西北部地区金叶榆的繁殖生产提供依据和指导。中华金叶榆(拉丁文名Ulmus pumila cv.jinye.)也叫金叶榆,系榆科榆属的白榆变种,是河北省林科院培育出的彩色植物新品种,目前在我国北方14省的500多个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1]。  相似文献   

4.
在介绍新疆小白杏特征特性的基础上,总结其在辽西地区的引种繁育技术,包括山杏砧木苗的培育、嫁接、栽植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提高种植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华金叶榆是优良的彩叶观赏树木,乔灌皆宜,用途广泛,可培养成为各种造型苗木,该树种近年来在辽宁地区发展迅猛,是城市绿化的首选造型苗木。基于此,详细介绍中华金叶榆嫁接砧木苗的选择、容器嫁接育苗技术、嫁接后的管理和苗木造型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盆栽实验研究宁夏银川地区嫁接时间和接穗粗度对金叶榆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该实验在日光温室中进行,以一年生白榆作为砧木,设置不同嫁接时间(3次)和接穗粗度(3个)共9个处理。结果表明:在银川地区金叶榆嫁接最佳时间为2月10日前后,且嫁接成活率随接穗粗度增加而显著升高。金叶榆又叫中华金叶榆,为榆科榆属的彩叶植物新品种,系白榆变种,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彩叶苗木,金叶榆的培植成功是我国苗木工作者心血的结晶,填补了国际上此领域的空白。  相似文献   

7.
《农村实用科技》2006,(3):21-21
目前常用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嫁接和扦插两种,以嫁接为主。中华金叶榆是我国乡土树种白榆的变异品种,和白榆亲合力最好,因此在培育中华金叶榆苗木时,常以白榆为砧木,进行嫁接繁殖。可采用以大规格白榆为砧木的高枝嫁接方法直接培育工程苗,也可采取在一年生或二年生白榆实生苗上嫁接培育中华金叶榆幼苗。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白榆为砧木,在大田对金叶榆进行了嫁接试验,在接穗生长期间采取了有效的技术措施加强管理,并对接穗生长情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砧木高度影响嫁接生长量,且嫁接后的金叶榆较适应山丹县生长环境,适宜在山丹县境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砧木培育、嫁接、接后管理、土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环节阐述了宁夏地区金叶榆嫁接苗培育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中华金叶榆寒地高接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丰富北方寒地优良彩叶品种,在哈尔滨地区进行了中华金叶榆硬枝嫁接方法(切接、劈接、插皮接、腹接和舌接)、保湿措施(涂保湿剂、套袋、石蜡封闭和地膜缠封)和嫁接时期(先接后栽、砧木定植1个月后嫁接和定植后次年嫁接)的引种(引自河北省)嫁接试验。结果表明,硬枝嫁接方法中,插皮接的效果最好,接穗成活率达96.7%,该种嫁接方法可在育苗生产中应用;从成本和嫁接成活率方面考虑,硬枝接穗保湿措施应采用接穗涂刷FY-1保湿剂的方法;从砧木栽植与嫁接的前后顺序上看,以栽后第2年嫁接效果最好,生产上应以第1年栽砧第2年嫁接为主。  相似文献   

11.
邢俊智 《新农业》2022,(3):50-51
金叶榆是北方造林绿化常见树种,因繁殖成本低,绿化效果好被广泛种植.本文对金叶榆的嫁接和管理技术进行总结,为金叶榆的繁殖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新疆地区金叶榆特征特性及繁殖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金叶榆的金黄色叶片,可在现代园林中广泛应用。介绍了新疆地区金叶榆的特征特性,并总结了新疆地区金叶榆繁殖技术,包括选地做畦、砧木的选择与种植、苗木选择与起挖、嫁接等,以期为新疆地区金叶榆的繁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主要对金叶榆彩叶树种进行套袋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以套袋、砧木接口处直径4~8 cm的嫁接方法的金叶榆成活率最高,均达到90%以上。在嫁接过程中,采用塑料套袋嫁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成活率,还可以使苗木生长健壮。因此,该技术值得在当地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适宜王族海棠生长的嫁接方法、嫁接时期,以期指导当地苗木生长。[方法]研究不同砧木品种、来源,不同砧木栽植年限,不同接穗粗度对王族海棠成活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砧木品种不同、不同粗度、不同来源接穗嫁接后的成活率无差异;砧木栽植龄期对嫁接成活率、生长量影响较大。[结论]采用劈接法嫁接,以接穗未发芽,砧木栽植1年成活后嫁接较适宜。  相似文献   

15.
嫁接繁殖 1.枝接 高接 以培育乔木状金叶榆为目的.嫁接时间在3月上中旬,以砧木苗尚未发芽前树液将开始流动时最为适宜.选取胸径3厘米以上的主干通直白榆苗做砧木,入冬后或刚开春后选用中华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做接穗,剪取枝条中段长6~8厘米,放进90~95 ℃的溶蜡中速蘸,使表皮蘸上一层薄蜡,并装进薄膜袋中冷藏或沙藏.嫁接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中华金叶榆培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嫁接繁殖1.枝接高接以培育乔木状金叶榆为目的。嫁接时间在3月上中旬,以砧木苗尚未发芽前树液将开始流动时最为适宜。选取胸径3厘米以上的主干通直白榆苗做砧木,入冬后或刚开春后选用中华金叶榆当年生健壮枝条做接穗,剪取枝条中段长6 ̄8厘米,放进90 ̄95℃的溶蜡中速蘸,使表皮蘸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我国寒冷、干旱、多风地区中华金叶榆的嫁接技术,以白榆为砧木、中华金叶榆为接穗,在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和坝下地区分别进行试验,研究了不同嫁接方法、嫁接时间、嫁接高度、接后套袋时长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坝上和坝下地区均以插皮接的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90.00%和94.50%;坝上地区5月10日、坝下地区4月10日嫁接,成活率达到最高,分别为90.00%和94.58%;总体来看,接穗套袋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在坝上地区效果尤为明显,坝上、坝下地区套袋时长分别为20 d和15 d时成活率最高,分别为91.67%和95.00%;嫁接高度对接穗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嫁接高度升高后新梢长势增强,120 cm高度嫁接的树体冠幅和新梢长度最大,分别为104.04 cm和102.95 cm。并对嫁接后新梢的生长规律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坝上地区物候期较坝下地区延后1个月左右,当年新梢生长量分别为70 cm以上和90 cm以上。综上所述,中华金叶榆嫁接时,采用插皮接配合接后套袋技术,同时嫁接高度120 cm,嫁接成活率高,枝条发育快,当年可形成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18.
<正>中华金叶榆,又名美人榆,系白榆变种,2006年以"美人榆"名称通过了国家林业局新品种保护,2009年通过了国家林木良种审定,定名中华金叶榆。其观赏性好,叶片金黄色,有自然光泽,色泽艳丽,造型丰富,适应性强,耐干旱寒冷,抗瘠薄盐碱,在绿化上不仅应用于行道乔木的使用,而且还可以做为灌木修剪成各种形状,除用于城市绿化外,还可应用于山体景观生态绿化中。目前生产上主要以白榆为砧木进行嫁接繁育,  相似文献   

19.
在城市园艺和绿化工作中,金叶榆因色彩艳丽、极具观赏性而被人们喜爱。金叶榆又被称为美人榆,是近年来在我国园林绿化中发展起来的树种。嫩芽呈嫩绿色,夏初叶片为金黄色,后期部分叶片转绿,整株树呈现黄绿相间的形态。金叶榆的繁殖是用白榆做砧木,再嫁接而成。本文从砧木的选地和整地、播种、幼苗管理、施肥、病虫害防治几个方面对金叶榆的繁育技术进行了简单叙述。  相似文献   

20.
中华金叶榆盐碱地园林绿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金叶榆是我国自主培育成功的彩叶植物新品种。通过对园林绿化树种中华金叶榆在盐碱地上栽培技术的介绍,即改善立地条件、铺设防盐碱隔离层、做好排水系统、选择栽植时间、科学进行栽植、合理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措施,来提高绿化成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