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明确福建气候条件花生单粒和双粒播种对产量和性状的影响,为单粒播种的品种选择及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以南方生态区选育的6个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开展单粒和双粒播种对比试验,研究单、双粒播种对其产量和性状的影响,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与经济性状关联的其他20个性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单粒播种较双粒播种能极显著提高株型指数、分枝数、结果枝数、荚果总数、单株荚果产量和单株籽仁产量(P0.01),饱果率极显著降低(P0.01),主茎高显著降低(P0.05),秕果总数的增加是造成单粒播种荚果增加的主要因素,单粒播种能明显促进侧枝生长,导致百果重变小,双仁果率下降,出仁率降低;单双粒播种间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均未达到显著差异,福花31521在单粒播种下能获得更高产量,而福花11510却在单粒播种下减产明显,表明品种存在适宜单粒和双粒播种不同的倾向性;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相比双粒播种,单粒播种的单仁饱果、双仁率、秕果总数和百仁重等4个性状对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的关联系数上升较大,饱果总数、单株籽仁重和百果重等3个性状对荚果产量的关联系数下降明显,饱果总数和荚果总数等2个性状对籽仁产量的关联系数降低较大。因此,在单粒播种品种筛选及高产栽培生产过程中应注意这些性状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高油酸花生的种植在新疆处于起步阶段,为推进其发展,新引进了高油酸花生品种花育917、冀花11、冀花18及中花24,以鲁花19作为对照,采用单、双粒不同播种模式,调查、比较了参试品种农艺性状、产量等指标,筛选出适合北疆种植的高油酸花生品种及配套播种模式。  相似文献   

3.
三个花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及相关和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明辉  胡海珍  殷辉  熊飞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3950-3952
通过对3个花生品种开农56、濮花28和中花16主要农艺性状比较得出,在单株产量、主茎高、侧枝长、有效分枝长和总分枝数这5个方面,两个或者3个品种间具有显著差异,其他性状则没有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单株产量分别与饱果重(r=0.984**)、荚果数(r=0.903**)、饱果数(r=0.897**)、侧枝长(r=0.557**)、主茎高(r=0.539**)相关性较好.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了因变量单株产量与饱果重、荚果数和饱果数3个自变量的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4.
麦套花生经济性状与产量遗传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14个河南省麦套花生品种(系)的经济性状与产量遗传相关分析与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与单株生产力呈极显著正相关;主茎高、侧枝长与单株生产力呈显著负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对单株生产力的直接贡献大小依次为:百仁重>饱果率>单株结果数>侧枝长>结果枝数>出米率>百果重>主茎高>总分枝数。河南省麦套花生高产育种目标是:选择单株饱果数多,百仁重高的大粒型品种。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花生产量与主要性状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8个花生新品种的9个农艺性状与花生产量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花生产量与各农艺性状的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结果枝数﹥总分枝数﹥出米率﹥生育期﹥饱果率﹥单株生产力﹥侧枝长﹥主茎高﹥百果重。说明结果枝数、总分枝数和出米率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最大,侧枝长、主茎高和百果重对花生产量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6.
花生单粒播种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索合理的花生单粒播模式,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单粒播种不同株行配比对花生的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播种密度增加,花生的单株生产力、单株结果数呈下降趋势;花生饱果率、总分枝数均大于对照。40 cm、33.3 cm行距均在19.5万穴/hm2密度下,荚果产量最佳,但33.3 cm行距下,花生荚果产量与对照不呈极显著差异,分别为6849 kg/hm2、6768 kg/hm2,并且单粒播的产投比明显高于双粒播。综合分析:单粒播种在花生上完全能够实现目标产量,并能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福建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11个花生品种的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排列顺序为:主茎高>第一对侧枝长>单株饱果数>百果重>单株秕果数>单株分枝数>单株结果枝数>生育期。因此主茎高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最大,生育期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8.
花生新品种商花4号单粒播种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索花生新品种商花4号合理的单粒播种模式,采取裂区设计,研究单、双粒播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双粒播种单株生产力和单株结果数随密度增加而降低,饱果率和出仁率随密度增加而增加。单、双粒播荚果产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种植密度间花生荚果产量差异显著,单、双粒播种均在22.50万穴/hm2密度下产量达到最高,分别为6 991.5、6 758.4 kg/hm2,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商花4号单粒播种+22.50万穴/hm2的种植模式可以实现最佳产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明确花生主要性状间及各性状与产量间的相互关系和遗传规律性。[方法]以"临花5号"的小区籽仁产量为依变量,以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饱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出米率为定量,对其主要经济性状及遗传力进行分析。[结果]饱果数、出米率、百果重对花生产量的直接作用大,分别为0.952 8、0.832 6和0.826 3,而且其遗传力也高,通过这3个性状的选择能有效地提高花生产量。主茎高对产量的直接作用为负值(-0.205 6),通过其他性状作用于产量的间接通径系数也均为负值,因此适当控制主茎高,选择主茎较低的品种对增加产量将非常有利。[结论]在花生品种选育中,应把选择主茎较低、分枝适中的疏枝型、结果较集中、单株饱果数较多、出米率较高作为品种选育和亲本选配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10.
单粒精播对超高产花生群体结构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在超高产地力条件下,研究单粒精播对花生个体发育与群体结构的影响,探讨超高产花生理想株型和合理群体构建,进一步挖掘花生的高产潜力。【方法】以普通大花生品种花育22号(HY22)为试验材料,分别在平度古岘镇、莒南板泉镇、冠县梁堂乡和宁阳葛石镇设置4块春花生超高产试验点,每个试验点安排单粒精播(SS)和双粒穴播(DS)2种种植方式。分别于开花期、结荚期、饱果期和成熟期对各试验点不同播种方式的花生进行植株性状考察,于成熟期对单株结果数、幼果数、秕果数、饱果数、双仁果数和经济系数等进行考察,收获时组织专家进行实收测产。【结果】(1)各试验点单粒精播花生的荚果平均产量比双粒穴播高13.92%,单株结果数显著增加是增产的原因,其中单粒精播每公顷果数(幼果除外)最高达到592.5万个。(2)生育前期单粒精播花生的主茎高、侧枝长、主茎节数、主茎绿叶数、分枝数、根冠比和叶面积系数均显著高于双粒穴播,有利于提早封垄,能有效增加光合面积。(3)成熟期单粒精播花生主茎绿叶数显著高于双粒穴播,有效光合时间得到了延长。(4)单粒精播条件下各试验点花生饱果期的单株果重与主茎高和侧枝长成负相关,与分枝数和叶面积系数呈显著正相关。(5)单产水平最高的莒南试验点,其单粒精播花生成熟期的单株果重与叶面积系数和经济系数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超高产条件下花生存在地上部冗余现象,单粒精播方式对合理优化超高产花生群体结构效果显著,分枝数是影响单粒精播花生单株果重的重要因素,而增加结果数提高经济系数则是其进一步增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花生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农艺性状的排列顺序为:单株饱果数>单株分枝数>百果重>生育期>单株秕果数>主茎高>第一对侧枝长>500g果数。在花生育种工作中,为了提高花生产量,应以单株饱果数、单株分枝数和百果重三个影响花生产量的主导因素为主攻目标,进行花生高产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2.
《山东农业科学》2019,(9):97-101
本研究对参加国家区试及山东省花生产业技术体系多点试验(济宁实验站)的59个大花生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调查,并应用DPS软件对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单株结果数、百果重、百仁重、单株生产力都有较大的变异系数。主茎高与侧枝长,单株结果数与结果枝数、单株饱果数、单株秕果数,百果重与百仁重,出米率与百仁重,单株生产力与百果重、百仁重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百果重与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基于聚类分析结果将59个品种分成3大类6个亚类,各类群性状特色突出。本研究结果对于花生高产育种和田间管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范小玉  陈雷  李可  吴继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4,(5):1306-1307,1310
[目的]为河南省珍珠豆型花生育种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对河南省18个珍珠豆型花生品种农艺性状与单株生产力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结果]相关分析表明,百果重、百仁重与单株生产力呈显著正相关;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饱果率与单株生产力呈正相关,但是出米率与单株生产力呈负相关。通径分析表明,各性状对单株生产力的直接贡献大小顺序为:主茎高〉百果重〉单株结果数〉百仁重〉饱果率〉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出米率〉侧枝长。[结论]河南省珍珠豆型花生育种应选择单株结果数多,百果重、百仁重、主茎高和侧枝长适宜,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和饱果率相协调的品种。  相似文献   

14.
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关性与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DPS统计软件对19个花生新品系的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进行相关性、灰色关联度等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单株果重、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变异系数较大;单株荚果产量与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百果重、百仁重呈负相关,与结果枝数、单枝结果数、出仁率呈正相关;聚类分析可将19个花生品种划分为3类,第1、第3类表现良好,值得推广种植.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百仁重、百果重、出仁率、单株果重、总分枝数等性状是影响花生产量的主导因素.在花生高产育种中,应以其为主攻目标,提高花生后代的有效选择,加速高产育种进程.  相似文献   

15.
对2006—2009年福建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表明:产量水平没有明显突破,多数经济性状差异不显著;叶斑病抗性逐年有所提高,锈病、枯萎病抗性育种已达较高水平,但青枯病呈逐年加重趋势;产量与主茎高、侧枝长、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百果重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花生品种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影响花生产量的因素有很多,各农艺性状与对产量影响各不相同,其主次关系也决定了对花生品种选育,文中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关联度分析法研究了9个农艺性状与15个花生品种产量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的农艺性状的排列顺序为:百果重结果枝数饱果数主茎高单株结果数总分枝数侧枝长出米率百仁重。因此,百果重及结果枝数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最大,出米率及百仁重对花生产量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7.
高建强  曲杰  程亮 《河北农业科学》2020,24(3):34-37,42
为探讨种植形式对不同类型花生品种的影响,以6个不同类型的花生品种为试材,采用裂区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了连作和轮作对花生开花规律、植株性状、荚果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作花生的开花数量少于轮作,除荷花15号和荷花18号外,其他品种的总开花数均显著减少;连作对花生植株农艺性状有一定的影响,连作花生的绿叶数、主茎高度、侧枝长度、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均略低于轮作,大部分品种的指标值与轮作差异不大;所有品种的单株果数均表现为连作显著低于轮作;除荷花15号的饱果数和单株果重以及荷花18号的饱果数与轮作差异不大,其他品种的饱果数和单株果重均显著低于轮作。连作对花生荚果性状影响显著,所有品种的百仁重和出米率均显著降低,连作对荷花16号的百果重、荷花18号的百果重和产量影响不明显,其他品种的百果重和产量均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方式密植对花生开花结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珍珠豆型花生远杂6号为研究材料,采用裂区试验,调查了夏直播花生在不同密度和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开花物候、群体开花规律、群体成针、成果特性及产量性状等指标的变化,探讨了合理密植对花生群体生殖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25×10~5穴/hm~2密度种植比1.80×10~5穴/hm~2始花时间晚1~2 d;第一对侧枝基部10 cm内节数减少了10.29%;有效分枝比率提高8.5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81%、2.25%。宽窄行种植比等行距种植始花时间提前2~3 d,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03%、1.58%。双粒播种比单粒播种有效分枝比率提高10.60%,饱果率和出仁率分别提高3.70%、1.43%。2.25×~穴/hm~2宽窄行双粒种植的群体开花总量最高(1 873.31万朵/hm~2),群体果针数和结果数也最多,分别达1 365万个/hm~2和488万个/hm~2。远杂6号为耐密品种,夏直播种植,适当增加种植密度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荚果商品性。  相似文献   

19.
膜下滴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精确制定膜下滴灌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的田间栽培技术规程和揭示滴灌花生的增产机理,以田间试验为基础,选用机收花生13号作为试验材料,共设置5 000、6 000、7 000、8 000、9 000、10 000、11 000、12 000和13 000穴/667 m~2 9个种植密度处理,并对不同处理下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进行了比较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膜下滴灌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主茎高、侧枝长和荚果性状等变化较小,而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双仁果数、饱果数以及单株生产力等性状都有逐渐下降的趋势,荚果产量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差异不显著(α0.05)。尽管5 000穴/667 m~2密度下的综合农艺性状表现比其他处理的要好,但该处理下的产量表现一般。总体认为,在新疆膜下滴灌栽培条件下,机收花生13号的单产水平较高,且落果率低,该品种双粒播种的最佳密度为10 000~11 000穴/667 m~2。  相似文献   

20.
以花生品种开农49为试验材料,采用夏直播种植模式,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对开农49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11 000穴/亩时,主茎高和侧枝长最大,但是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花生主茎高和侧枝长均呈不同程度的降低;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随着种植密度增加而增加;从对花生经济性状影响来看,当种植密度11 000穴/亩时,花生出仁率、饱果率和单株产量达最高值。综合分析,当种植密度11 000穴/亩时花生农艺性状较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