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超甜玉米简称甜玉米,又叫菜玉米,果实糖分含量高,口感极甜,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供鲜食、煲汤、制罐头等,而且生长周期短,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现将优质超甜玉米金银粟的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超甜玉米泸玉甜6号的选育过程、区试产量、品质鉴评、品质分析情况、抗性鉴定情况、品种及亲本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制种技术要点。超甜玉米泸玉甜6号风味独特,品质优良,口感好,甜度较高,皮薄化渣,适应性较广。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超甜玉米泸玉甜6号的选育过程、区试产量、品质鉴评、品质分析情况、抗性鉴定情况、品种及亲本的特征特性、栽培技术要点、制种技术要点.超甜玉米泸玉甜6号风味独特,品质优良,口感好,甜度较高,皮薄化渣,适应性较广.  相似文献   

4.
雪甜7401是福州金苗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甜玉米品种,品质优良。为优化浙江余姚地区甜玉米种植的品种结构,作者引进雪甜7401甜玉米并开展了露地栽培和设施栽培试验。试种结果表明,雪甜7401甜玉米适应性较强,植株矮小,籽粒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脆爽多汁、皮薄无渣,表现出生育期短、穗位低、产量高等特点,露地和大棚均可栽培。该文从适期播种和移栽、合理密植、肥水管理、隔离种植、温度管理、人工辅助授粉、病虫害防治、适时采收等方面总结了雪甜7401甜玉米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出适合广州种植的甜玉米新品种,2022年春季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了广州市甜玉米新优品种擂台赛,有21个甜玉米品种参试,通过系统调查、评价品种的熟性、产量、抗性、商品性、蒸煮品质等,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胜品种4个,分别是晚熟、丰产、商品性好、抗性较好的纯黄粒品种粤甜28号;较晚熟、丰产、品质性状好的纯黄粒品种珠甜6号;丰产、商品性好、口感好的黄白粒品种金银粟6号;早熟、丰产、商品性好的黄白粒品种粤双色5号。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在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超甜玉米以黄色籽粒的品种为主,其次为双色品种,白色品种较少。急需加工型的超甜玉米品种,潜力品种有奥甜16号、穗甜1号、华宝1号、珠甜1号等。  相似文献   

7.
张波 《吉林蔬菜》2010,(6):46-46
<正>甜玉米为玉米属的一个甜质型玉米亚种,根据遗传基因的差异和含糖量高低,甜玉米被分成普通型甜玉米、强化型甜玉米和超甜型玉米三种。甜玉米籽粒在乳熟期含有较多糖分,故  相似文献   

8.
<正>水果玉米是适合生吃的一种甜玉米,与一般的甜玉米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皮薄、汁多、质脆而甜,可直接生吃,也可煮熟后食用。水果玉米与甜玉米没有本质区别,一般的甜玉米都可生吃,只是口感有优劣之分,口感好的则被人们作为水果玉米。1水果型甜玉米的发展状况目前科研单位和一些种业公司研制开发的水果玉米新品种与以往品种相比,尤其适于生食,口味独特、果香浓郁,皮薄无渣,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2002年初引进超甜玉米广甜2号,参加了我院近两年春播和夏、秋播试验,与超甜3号、穗甜1号超甜玉米进行了品种比较,结果表明广甜2号表现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在多点生产试种中也  相似文献   

10.
甜玉米乳熟期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甜玉米,属于“甜质型”菜玉米,是玉米的一个变种。原产于中南美洲,18世纪30年代开始研究。甜玉米含有较高的氨基酸,所含18种氨基酸中有8种为人体所必需。其维生素、淀粉、粗脂肪和糖分含量也较高。由于甜玉米具有味甜、质脆、口感好、营养丰富等优点,已成为国际市场的畅销商品。1987年,美国生产甜玉米罐头64.8万吨,日本进口了38305吨。在我国,甜玉米发展较晚,进行研究的单位不多,种植面积零星分散。 1984~1988年,我们从中国农科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上海市农科院、广西农学院、贵州省农科院等单位引进十多个甜玉米品种(或F1代种)在贵阳…  相似文献   

11.
韩云  赵贺新  张浩 《中国蔬菜》2012,1(3):35-36
甜玉米按类型可分为普通甜玉米、加强甜玉米和超甜玉米,超甜玉米果皮薄渣少,适口性较好,食味鲜甜可口,可速冻或鲜食,也可作蔬菜或制作罐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四师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的超甜玉米美晶甜具有甜度高、适口性好、果皮薄、产量高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母本美超甜198 是1998~2002 年利用瑞士先正达公司的超甜玉米Dynasty 自交4 代获得的纯系,父本美超甜06 是1997~2001 年利用美国进口的超甜玉米品系206 经过5 代自交获得的纯系。2002 年配制组合,2003 年进行少量制种。2004~2007 年在伊犁地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2006~2007 年进行生产示范试验,2008年参加伊犁州甜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同年通过新疆伊犁州种子管理站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美晶甜。2009~2011 年在新疆、青海等地进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130 hm2。  相似文献   

12.
浙江金华地区甜玉米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且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但甜玉米种植品种繁杂,产量和品质参差不齐。为此,作者引进8个甜玉米品种开展了品比试验,以期为当地种植户选择甜玉米品种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金玉甜2号、浙甜10号、珠玉甜1号、浙甜11号产量较高,穗部性状优良,较适合用于追求高产量的栽培;雪甜7401和金银208具有矮生、早熟、高甜的特点,较适合用于追求高品质、提前上市的栽培。  相似文献   

13.
“农大超甜1号”是中国农业大学宋同明教授1999年培育成功的超甜玉米品种。2002年天津市武清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种成功,每667m2获鲜穗1020kg,产值1224元,除去成本,每667m2获纯利润914元。种植该品种时间短、省工、经济效益高。一、主要特征该品种属中早熟类型,具有高产、抗性强、品质佳、采收期长等优点。从播种到收获100d左右,株高2m,穗长18~21cm,果穗长柱形,白色穗轴,穗行数12~14,粒行整齐,不秃尖。单穗质量340g,667m2产量1000kg左右。籽粒呈黄色,粒间有黄白分离,口感脆甜,果皮柔嫩,渣少,可溶性糖含量高达24%,采收期长达7~10d,适合鲜…  相似文献   

14.
为丰富宁波地区早春甜玉米栽培品种,选取8个甜玉米品种进行早春大棚比较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在该地区早春大棚栽培的优质、口感与商品性良好的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雪甜7401和渴渴鲜2号这2个品种综合表现突出,在当地推广种植具有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金湘甜一号系湖南湘研种业有限公司最新引进的早熟甜玉米品种,是由美国Harris Moran种子公司2001年用自育系M102×P010配制的二系杂交种(英文名Bandit),为超甜型(sh2)玉米品种.2005~2006年在湖南进行多点试验,2006年进行示范试验,2006年11月申报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号为湘审玉2007011.  相似文献   

16.
甘甜3 号是甘肃省金源种业开发有限公司以自交系J 甜26 为母本,自交系J 甜01 为父本选育的超甜玉米一代杂种。J 甜26 是用美国无名超甜玉米杂交种通过连续6 代自交选育的二环系,J 甜01 是用一不知名的超甜玉米杂交种通过连续6 代自交选育的二环系。2004 年夏在张掖配制J 甜26×J 甜01 组合,2005 年在张掖进行新组合观察试验,2006 年在张掖进行甜玉米品种比较试验,2007~2008 年参加广东省鲜食玉米区域试验,2009 年进行生产试验及示范,2010 年通过广东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2010 年在广东、福建、北京、甘肃、河北、湖北等地进行示范推广,累计推广面积2 500 hm 2。  相似文献   

17.
制约甜玉米种植推广的含糖量低、收获期短、种子发芽率低、抗病抗倒伏能力差等难题近日被攻克。由中国农业大学培育的“农大超甜1号”2001年春季将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大规模试验。据介绍,“农大超甜1号”与现有甜玉米品种相比,具有发芽率高,植株生长健壮,抗倒伏能力强,对黑粉病、大斑病、小斑病和青枯病等有较强的抵抗能力,采收期长达7~10天。一般甜玉米品种因抗病性不过关,夏播产量低,“农大超甜1号”突破了这一局限,既可以春播,又可以夏播,且长势和产量非常稳定。“农大超甜1号”可溶性糖含量高达24%,甜度很高,…  相似文献   

18.
鄂甜玉3号是武汉庄鑫种苗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系列甜玉米新品种之一.该品种母本为台湾华珍超甜杂交品种(黄色),父本为无名美国超甜(黄白色)杂交品种中选出的纯白自交系,于1999年组配而成.以丰富的营养、良好的口感品质和亮丽的外观色泽,在消费者中得到良好的赞誉,是一种新兴的菜果兼顾品种.该品种由于生长期短,在湖北地区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可春秋两季种植,经济价值高,深受广大种植户的欢迎,2006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2002年初引进超甜玉米广甜2号,参加了我院近两年春播和夏、秋播试验,与超甜3号、穗甜1号超甜玉米进行了品种比较,结果表明广甜2号表现突出,综合性状优良,在多点生产试种中也充分显示出高产,质优,生态适应性能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肥之暑’特早熟蜜柑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早熟蜜柑‘肥之暑’树冠形成快、投产早、丰产、稳产;果形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口感浓甜、清爽、化渣、风味极佳,适应性强,是早熟蜜柑中很有发展潜力的品种。在栽培上应科学择地建园、培养丰产树型、强化土壤管理、合理控制结果量、优化病虫防治等措施,提高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