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研究不同比例糯玉米和普玉米的混贮效果,本试验以稼泰糯玉米和稼泰普玉米为原料,按10:0、7:3、5:5、3:7、0:10 5种比例混合青贮,于60 d后的同一时间点开封取样,并检测青贮样品的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菌群数量,以明确糯玉米与普玉米混贮效果,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糯玉米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糯玉米单独青贮效果不佳,添加普玉米可显著降低青贮饲料中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以及丁酸含量和氨态氮/总氮的比值,同时能够提高干物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当糯玉米和普玉米按3:7混贮时,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高立芳  黄德均 《中国饲料》2022,1(11):101-105
为探讨紫花苜蓿添加比例对大黑山薏苡混贮饲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以大黑山薏苡与紫花苜蓿质量比,分别设置60:40,70:30,75:25,80:20,90:10以及对照(不添加苜蓿)进行混贮。结果表明:(1)紫花苜蓿添加比例降低,混合青贮料的pH差异显著,当比例为75:25时pH较对照组降低2.36%(P < 0.05)|混贮处理的氨态氮含量随紫花苜蓿比例降低呈下降趋势,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是对照组的2.69倍、2.50倍、2.57倍、2.44倍、1.81倍(P < 0.05)|(2)混合青贮料的粗蛋白质、粗灰分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随紫花苜蓿比例降低呈下降趋势。混贮料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31.09%、30.44%、22.28%、22.78%、13.40%(P < 0.05)|除E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外,其余混贮组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1.40%、176.74%、116.28%、81.40%(P < 0.05)|混合青贮料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因此,添加适当比例的紫花苜蓿可以提高大黑山薏苡青贮品质,建议两者混贮比例为75:25。 [关键词] 薏苡|紫花苜蓿|混合青贮|品质分析  相似文献   

3.
将向日葵秸秆与紫花苜蓿按鲜重质量比0∶10、2∶8、4∶6、5∶5和10∶0混合青贮,并在青贮1、3、5、7、15、30、45、60 d后分别测定各处理组的营养和发酵指标,探讨混合比例对混贮品质动态影响及青贮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结果显示:向日葵秸秆与紫花苜蓿在混合青贮过程中营养和发酵品质均得到有效提升,其中混贮处理组乳酸含量明显高于紫花苜蓿单贮组,pH值和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紫花苜蓿单贮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向日葵秸秆单贮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明显低于向日葵秸秆单贮组。结果表明,将紫花苜蓿与向日葵秸秆以5∶5的比例进行混合青贮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最佳;且在相同混合比例下,pH值和氨态氮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青贮15 d的发酵品质最优,对降低pH值和氨态氮含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在燕麦中添加乳酸菌、蔗糖和纤维素酶进行青贮,分析不同添加剂及添加量对青贮燕麦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添加剂均能改善青贮燕麦的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各浓度处理组的pH、氨态氮比总氮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乳酸、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添加0.005 g/kg乳酸菌组燕麦青贮的感官品质显著提高,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差异性不显著(P > 0.05)|添加2%蔗糖组与0.15 g/kg纤维素酶组燕麦青贮的感官品质均显著提高,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 > 0.05)。综合考虑,添加0.005 g/kg乳酸菌、2%蔗糖和0.15 g/kg纤维素酶获得的青贮料品质较好。 [关键词] 青贮|燕麦|添加剂|发酵品质|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5.
蒋慧  方雷  蒋涛  李胜利 《动物营养学报》2014,(12):3765-3771
本试验旨在确定结实期骆驼刺与紫花苜蓿混贮能否获得优良的青贮品质及其适宜混贮比例。采用单一苜蓿、单一骆驼刺及其二者不同重量百分比混合料(30%骆驼刺+70%苜蓿、50%骆驼刺+50%苜蓿、70%骆驼刺+30%苜蓿)为青贮原料,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分析青贮前、后的化学成分,鉴定青贮饲料感官品质和发酵品质。结果表明:2种牧草混合后,与单一苜蓿相比,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了青贮原料的干物质、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P<0.05或P<0.01);青贮90 d后,混贮料的乙酸含量显著高于单一骆驼刺青贮(P<0.05),单一骆驼刺青贮中未检测出丙酸含量;混贮料的氨态氮/总氮、p H、乙酸、丙酸、正丁酸、异丁酸、异戊酸、甲醇含量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单一苜蓿青贮(P<0.05或P<0.01),其乳酸含量和乳酸/乙酸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单一苜蓿青贮(P<0.05或P<0.01)。因此,混贮达到了既能改善苜蓿的发酵品质,又能软化骆驼刺的刺状花梗的目的,感官品质优良;骆驼刺占混贮料的30%时,可改善苜蓿青贮品质。  相似文献   

6.
以花期羊茅(Festuca ovina)为研究对象,探讨川西北高寒牧区不同品种(品系)羊茅青贮品质.结果表明:中华羊茅青贮饲料的pH值和氨态氮/总氮比值显著低于紫羊茅(P<0.05),乳酸和有机酸含量显著高于紫羊茅(P<0.05),干物质含量、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和粗蛋白含量较高(P>0.05),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较低(P>0.05);青贮后,紫羊茅2的发酵品质较好,营养成分损失较低.中华羊茅和紫羊茅2调制出优质的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7.
紫花苜蓿和裸燕麦混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鲜及晾晒后的紫花苜蓿和裸燕麦为原料,分别设计紫花苜蓿单贮、裸燕麦单贮、裸燕麦∶紫花苜蓿=1∶1、裸燕麦∶紫花苜蓿=2∶1及裸燕麦∶紫花苜蓿=1∶2混贮等5个处理,青贮60 d后,对其感官评分、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鲜贮苜蓿在感官评定、V-Score及Kaiser评价体系中表现一般,而晾晒及混合青贮各处理组均能不同程度提高青贮评分。晾晒和混合青贮对发酵品质产生影响,两者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H值、 PA(丙酸)、AA(乙酸)、BA(丁酸)和AN/TN(氨态氮/总氮)含量(P<0.01或P<0.05),显著或极显著升高LA(乳酸)含量(P<0.01或P<0.05),其中以裸燕麦∶紫花苜蓿=2∶1降低或升高最明显。晾晒对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粗灰分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其他养分含量影响不大(P>0.05)。混合比例对青贮饲料的所有发酵项目均有极显著影响(P<0.01),对粗蛋白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其他养分指标影响不显著(P>0.05)。晾晒和混合青贮的交互作用可显著提高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但对养分含量影响不明显。因此,从青贮后感官评价、发酵品质及养分含量来看,紫花苜蓿和裸燕麦混合青贮品质优于单独青贮,且晾晒相对于鲜贮更易于青贮,而无论晾晒和鲜贮,当裸燕麦∶紫花苜蓿=2∶1时,青贮品质均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8.
研究雨淋时间、添加剂和干燥方式对紫花苜蓿青贮品质和干草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雨淋时间的延长,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下降,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显著上升(P0.05)。制作青贮时,添加甲酸组显著提高了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添加乳酸菌+纤维素酶组显著提高了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同时显著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添加乳酸菌+蔗糖组显著提高了干物质、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同时降低了酸性洗涤纤维含量(P0.05),效果最好。调制干草时,烘干处理的粗蛋白质和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显著高于晒干和阴干处理(P0.05),烘干方式最好。  相似文献   

9.
宁夏黄灌区紫花苜蓿与高丹草适宜混贮比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宁夏黄灌区紫花苜蓿与高丹草不同比例混合青贮对饲料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紫花苜蓿和高丹草萎蔫后按鲜重质量比10∶0(CK)、6∶4(H1)、5∶5(H2)、4∶6(H3)混合青贮,贮存60d后测定混合青贮营养成分、发酵品质和有氧暴露后微生物数量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混贮饲料的发酵品质随高丹草比例增加而有所提高;H3处理组pH值、氨态氮/总氮和丁酸含量极显著低于其它比例的混贮(P0.01),乳酸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1);粗蛋白质含量随紫花苜蓿比例增加而升高,对照组中粗蛋白质含量为21.16%;酵母菌数量随紫花苜蓿比例增加而减少,表明添加高丹草后降低了青贮有氧稳定性。综合发酵品质、营养品质,本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苜蓿与高丹草以4:6比例混合青贮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混合比例对甘薯蔓、酒糟及稻草混合青贮品质的影响。试验设5个组:对照组(鲜甘薯蔓单一青贮)、凋萎组(经2 d自然晾晒处理的甘薯蔓)、40%组(40%鲜甘薯蔓+40%酒糟+20%稻草混贮)、55%组(55%鲜甘薯蔓+25%酒糟+20%稻草混贮)、70%组(70%鲜甘薯蔓+10%酒糟+20%稻草混贮),每个组10个重复,压实密封后室温贮藏60 d,取样分析青贮品质。结果表明:1)甘薯蔓与酒糟和稻草混合以及凋萎处理后青贮均改善了其感官品质;2)与对照组相比,凋萎组干物质、粗蛋白质、乳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总氮、丙酸、丁酸含量及p H极显著降低(P<0.01);3)与对照组和凋萎组相比,3个混贮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乳酸含量都极显著增加(P<0.01),氨态氮/总氮、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及p H极显著降低(P<0.01);4)随着混贮组中甘薯蔓比例的升高,干物质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氨态氮/总氮、丙酸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5)与青贮前各组原料相比,对照组和凋萎组干物质、粗蛋白质损失较多,40%组损失最少。综上所述,鲜甘薯蔓、酒糟及稻草混合比例为40∶40∶20青贮品质最优。  相似文献   

11.
苜蓿添加剂青贮,半干青贮和与麦秸混贮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蔡敦江  周兴民 《草地学报》1997,5(2):123-127
试验结果:(1)苜蓿添加亚氨法造纸黑液6kg可获得优质青贮,成本较添加甲酸可降低87%。(2)苜蓿优质半干青贮水分高限为:现蕾期55%,初花期60%,盛花期65%,结荚期70%,较传统含水45-55%可缩短晾晒时间。(3)苜蓿加20%干麦秸混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青贮是一种保存青绿饲料的重要方法,自塑料膜应用于农业以来,它在提高青贮品质,减少营养物质损失方面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塑料膜在生产实践中常用的几种方法:堆式青贮,真空窖青贮,塑料袋装青贮,拉伸膜裹包青贮,塑料膜隔离分层青贮。还分析了塑料膜在青贮中的发展趋势及在我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玉米秸青贮和皇草青贮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省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春夏季节雨水充沛,牧草生长旺盛,产草量高,饲草供应充足,而在秋末至春初,由于秋季干旱和冬季寒冷的影响,牧草供应则较为短缺。因此,饲草的周年充足供应问题成了山西省肉牛生产中一个急待解决的课题,而牧草的调制(青贮和干草晒制)可以将旺季多余的牧草贮藏起来以保证牛在饲草短缺季节有充足的草料供应。与其它的调制方法相比,从营养价值方面考虑将牧草进行青贮似乎更具有优势,它可以减少营养物质的损失。本研究分别用玉米青贮料和皇草青贮料作为生长肉牛的基础饲料以比较它们各自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试验利用PCR-DGGE方法研究玉米青贮和苜蓿青贮动态发酵过程中菌群的演替规律,旨在进一步研究青贮发酵过程中优势菌群种类及相对含量,为在以后的青贮微生物研究方面及复合型添加剂的研制奠定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晾干及青贮时间对多花黑麦草青贮品质的影响,以确定高水分多花黑麦草青贮的适宜方式。分别在黑麦草刈割当天,晾干1、2、3d后,对其进行30、40、50d的袋装青贮,然后从发酵产物方面分析不同处理的青贮品质。结果表明:通过晾干处理可以降低黑麦草的含水量,提高黑麦草的青贮成功率和青贮品质。通过晾干处理3d后将多花黑麦草含水量降至80%左右再进行袋装青贮40d时青贮品质最佳,p H值为4. 06,乳酸含量达到2. 27%,丁酸含量为0,具有较好的青贮品质。但青贮时间超过40d后会使乳酸含量快速下降,丁酸含量快速上升,导致青贮品质降低。  相似文献   

16.
不同青贮添加剂对苜蓿青贮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花苜蓿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不同添加水平添加剂,甲酸(5.0ml/kg、5.5ml/kg和6.0ml/kg)、蔗糖(10g/ks、20g/kg和30g/ks)、发酵汁PFJ(1.5ml/kg、2.0ml/kg和2.5ml/kg)和不同比例无芒雀麦(25%、33%和50%)混合青贮对青贮pH值、氨态氮(NH3-N)含量及乳酸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蔗糖(30g/ks)添加效果最好,甲酸(6.0ml/kg)次之,以下依次为混合青贮、直接青贮和PFJ青贮。  相似文献   

17.
青贮微生物及其对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贮微生物在饲料发酵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无论是牧草表面附着的微生物还是外源添加的微生物菌剂在青贮发酵过程中对青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过程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青贮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演替过程与代谢产物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本文阐述了青贮微生物群落结构,微生物在青贮过程中的演替及其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从目前研究结果来看,不同牧草及同种牧草生长在不同环境中其表面附着微生物存在很大差异。添加乳酸菌对提高青贮品质效果不稳定,还需了解牧草附着微生物特性决定是否需要接种乳酸菌以得到优质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18.
19.
作者对苜蓿青贮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国内外苜蓿青贮技术的研究现状做了总结,其中添加剂青贮技术是将来研究的主要方向及重点。由于苜蓿水分高、含糖低、缓冲度高和乳酸菌少等原因,其青贮需要特殊的处理,苜蓿最早采用半干青贮技术,现在发展为添加剂青贮技术,但是距离生产实践仍有一定的距离,最后对苜蓿青贮添加剂处理技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玉米、皇草青贮料饲养肉牛效果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用6头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的二元杂交后代公牛,对玉米、皇草青贮料在补充不同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消化率、日增重及经济效益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青贮皇草与青贮玉米比较,可消化粗蛋白及可消化干物质和可消化有机物采食量均较低,因此其饲养效果亦较差;当用青贮玉米、皇草饲养肉牛时,适当添加一定量的混合精料和干草,有利于提高牛的粗蛋白和可消化干物质及有机物的采食量,从而提高其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