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潮汐灌溉条件下,以黄瓜品种中农18号为材料,分别在夏季和冬季进行穴盘育苗,比较1、2、3 cm供液高度对基质的吸水速率、黄瓜穴盘苗表观生长指标、根系活力、水分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供液高度增加,基质吸水速率逐渐加快;夏季和冬季育苗供液高度为2 cm和3 cm时,穴盘苗的株高、叶面积、茎叶鲜质量和干质量均高于1 cm供液高度,3个供液高度间的根体积、根系鲜质量和干质量、根冠比、壮苗指数无显著差异,但3 cm供液高度的穴盘苗根系活力显著降低,供液和回液体积以及肥料施用量最大;而夏季育苗2 cm供液高度时,穴盘苗的水分利用率较高,且氮素利用率最大。基于穴盘苗表观生长指标与水肥利用率,夏季和冬季黄瓜潮汐穴盘育苗的适宜灌溉高度均为2 cm。  相似文献   

2.
为了培育辣椒壮苗,在潮汐灌溉模式下筛选适合辣椒穴盘育苗的营养液,探讨不同营养液在辣椒穴盘育苗上应用的可行性,以国塔166为试材,以草炭、蛭石(体积比3∶1)为栽培基质,进行试验研究。试验采用6种营养液配方,通过测定株高、茎粗、干鲜质量、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根系活力、根系形态等指标,筛选最优营养液配方。结果表明:Arnon和Hoagland 番茄配方处理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地上鲜质量、地上干质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壮苗指数、根尖数等指标均最高,其中壮苗指数分别较日本山崎番茄、Hoagland和Arnon、华南农业大学、Rothamsted、日本山崎甜椒配方高出44.44%、62.50%、30.00%、116.67%、62.50%。综上可知,Arnon和Hoagland 番茄配方是潮汐灌溉模式下辣椒穴盘育苗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3.
根据新疆和田地区茄子育苗特点和出现的问题,以当地育苗配方(V椰糠∶V沙子∶V有机肥=20∶1∶1)为基质,在基质中添加不同用量的尿素、磷酸二氢钾和硫酸钾以提供N、P、K肥,配成5种含有不同化肥用量的基质,研究不同处理对茄子穴盘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F3处理茄子穴盘苗株高为14.20 cm,茎粗为0.27 cm,鲜质量为4.49 g,壮苗指数达0.2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茄子穴盘苗。综上所述,基质中化肥添加量分别为:N 222.89 g·m-3,P2O5611.38 g·m-3,K2O 529.87 g·m-3的茄子穴盘苗质量最优,达到壮苗标准。  相似文献   

4.
以番茄品种硬粉8号为试材,选用草炭和蛭石混合基质,采用二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智能温室条件下潮汐灌溉营养液供液维持时间和间隔时间对番茄穴盘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穴盘苗长至五叶一心时,幼苗全株干质量和壮苗指数均随着供液维持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随间隔时间的延长呈逐渐下降的趋势;供液维持时间8~18min、间隔时间198~348min,番茄穴盘苗质量达到理想状态,是本试验条件下最佳水肥供给方案。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水分胁迫对香葱穴盘苗根系活力、叶片光合色素、渗透调节能力以及活性氧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分胁迫下,香葱穴盘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对照相比显著下降;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脯氨酸及MDA含量显著上升;SOD、POD及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香葱对水分胁迫有忍耐性.在基质含水量下降至17%的情况下,复水7d后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表明其在复水后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层潮汐灌溉设备,研究不同潮汐灌溉高度对多层岩棉基质栽培叶用莴苣(生菜)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高度为2 cm时,生菜的叶片数最多,地上部干质量和单个设备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VC、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最高;灌溉高度为3 cm时,生菜的株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灌溉高度为4 cm时,生菜的硝态氮含量最低。综合来看,在灌溉间隔时间1 h,灌溉维持时间3 min的试验条件下,灌溉高度为2 cm时生菜综合品质最优,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以黄瓜穴盘苗为试验材料,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不同基质配方对黄瓜穴盘苗生长及定植后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传统育苗基质内添加营养源有利于培育黄瓜壮苗,应用基础基质(草炭∶珍珠岩=2∶1)+缓释肥(20-9-11)30 g/盘(处理3)、基础基质+鸡粪10%+草木灰5%(处理5)的营养基质培育黄瓜穴盘苗,其生长、定植后产量与浇灌等量营养液处理无显著差异,且管理方便,与空白基质处理相比,幼苗的形态指标、生物量积累显著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定植后黄瓜前期产量均显著提高,可在黄瓜工厂化穴盘育苗中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美国泛美公司的大红品种(梦幻3113)为材料,研究了我国多年经验模式和美国维生模式下矮牵牛穴盘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维生模式下穴盘苗生长发育比经验模式发育提前2片叶左右,生物量为经验模式的3~5倍,根系干重、根长和根系活力均显著高于国产栽培方式,但叶片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在同一苗期无显著差异.2种栽培模式造成植株体内的大量元素含量差异显著,基质内的养分供应是造成不同栽培模式下矮牵牛穴盘苗生长发育差异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9.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番茄穴盘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了抑制徒长、培育番茄穴盘壮苗的试验.结果表明,穴盘苗三叶期叶喷200 mg/L的多效唑和50 mg/L的甲壳素提高了番茄叶片的总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根系活力,有效控制番茄穴盘苗的徒长,提高秧苗质量,而羟烯腺的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10.
以中杂302为试材,将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分为5个阶段(Ⅰ:播种至出苗;Ⅱ:出苗至子叶平展;Ⅲ:子叶平展至二叶一心;Ⅳ:二叶一心至三叶一心;Ⅴ:三叶一心至四叶一心),分段设定9个营养液浓度组合,研究潮汐灌溉条件下营养液浓度分段设定对番茄穴盘苗生长发育、养分积累量及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第Ⅰ阶段,灌溉1.0×营养液,番...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灌溉方式与蔬菜种植种类和种植方式匹配不科学的问题,使灌溉技术发挥其应有的效用,从灌溉原理的角度出发,对传统灌溉方式的影响因素如田间灌溉入水口、供水量和田间坡度及现代灌溉方式(喷灌、滴灌)中灌溉水的覆盖面积及流量大小进行探究,分析在各类蔬菜种植中不同的灌溉方式对灌溉质量的影响。建议结合生产条件,合理选择灌溉方式来满足蔬菜生长,从而充分发挥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滴灌与浇灌对温室甜椒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评价华南型连栋温室滴灌系统的使用效果,笔者在同一个温室内,设计了滴灌和浇灌两种灌溉方式,分析不同灌溉方式对温室甜椒生长发育、长势、根系生长及品质、单果质量、效益等方面的影响,从而评价滴灌系统的应用效果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茄子为试材,采用温室膜下滴灌方法对茄子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水分胁迫指数和干物质转化因子等3个作物生长模型参数进行了率定,研究了温室膜下滴灌茄子的经济灌溉制度及其灌水下限值。结果表明:采用经济灌溉制度比实际灌水有显著的增产增收效益,每公顷产量和效益分别增加4.22t和1.367万元,节约灌溉水量8.235%;茄子经济灌水下限值为0.239,占田间持水率的85.3%(以0~60cm土层平均含水率表示),变异系数为0.245%。按照该灌水下限值灌水,可使单位面积的灌溉效益最大。  相似文献   

14.
节水型园林植物优化灌溉制度的制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振存  管健  孙仕军 《北方园艺》2011,(15):139-143
灌水安排的理想情况是当实际的土壤水分消耗量达到预定的允许耗水量时进行适时灌溉,灌溉水量应当是将土壤湿度水平返补至预期的水平(通常为田间持水量)时需要的水量.该研究给出了基于土壤类型、管理允许耗水量以及田间观测方法确定允许耗水量的计算依据.介绍了基于历史月度参考腾发量ET数据、当前(日)参考腾发量ET数据,或者应用土壤水分平衡方法、土壤湿度或土壤张力传感器来确定绿地植物灌水周期的方法.给出了基于历史月度参考腾发量ET数据、当前(日)参考腾发量ET数据及湿度传感器来确定灌水周期植物净需水量和灌水周期基础灌溉需水量的计算过程.为避免地面径流,可通过观察的方法或者通过基本渗吸速率法确定小循环的数量,并确定小循环之间的浸透时间.管理者应该对园林绿化进行定期观测,并对灌水安排做出必要的调整.  相似文献   

15.
以"津优35"黄瓜为试材,研究了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水氮耦合对黄瓜植株氮代谢过程中关键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水量和施N量对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黄瓜植株氮代谢酶活性均有显著影响。在同一施氮水平下,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随灌水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而谷氨酸合成酶(GOGAT)活性在I2(0.8Ep)、I3(0.8Ep)2个灌溉水平下无显著差异;结果期黄瓜植物叶片中硝态N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但I2、I3处理差异不显著。在I2、I3灌溉水平下,N2(600kg/hm2)处理下硝酸还原酶、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脱氢酶(glutamate dehydrogenase GDH)活性显著高于N3处理,而谷氨酸合成酶活性、硝态氮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与N3(750kg/hm2)处理无显著差异。根据黄瓜氮代谢相关酶及相关物质含量,日光温室地下滴灌条件下黄瓜作物最佳灌水量应为0.8Ep,施N量为600kg/hm2。  相似文献   

16.
不同灌溉方式下果园土壤水分分布规律及合理灌溉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矮化密植"工藤富士"苹果树为研究对象,通过大田滴灌和痕量灌溉对比试验,研究2种不同灌溉方式及痕量灌溉2种不同灌水定额下,果园土壤水分的分布规律以及灌溉水的利用率,并结合果树实际水分需求,确定合理的灌溉方式、灌水定额、灌溉频率。结果表明:灌水量相等情况下,痕量灌溉的灌溉水利用率高于滴灌;苹果树痕量灌溉适宜的灌水定额为12L·株-1,流量0.2L·h-1,灌水频率约3~4d一次。  相似文献   

17.
苹果根域交替、定位灌水对新梢生长和叶片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松忠  魏钦平  王小伟  张强  刘军  丁三姐  张卿 《园艺学报》2010,37(11):1721-1728
以3年生盆栽嘎拉苹果(砧木为八棱海棠)为试材,研究了苹果根域交替和定位灌溉不同水量对新梢生长、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交替灌水条件下,随每次灌水量增加,秋梢恢复生长时间提早,且生长量增大;灌水根域相同时,除1/4、2/4、3/4根域每次灌水500 mL和2/4根域每次灌水750 mL处理外,其余各处理新梢均有二次生长。定位灌水条件下各处理间新梢变化不明显,且新梢生长量较小。交替灌水和定位灌水对苹果叶片水势、气孔导度等生理特性指标无影响,但交替灌水叶片水势和气孔导度等指标相对于定位灌水而言变化较平稳。由此可见,灌水量是调节新梢二次生长的决定因素,而灌水根域主要影响相关生理指标;部分根域灌水,新梢可发生二次生长,灌水根域过多(3/4或4/4)和每次灌水量大于750 mL对新梢生长不利。从减少树体冗余生长和节水、保持树体生理稳定方面考虑,2/4根域每次交替灌水750 mL为最佳处理。  相似文献   

18.
痕量灌溉在温室大桃上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以日光温室大桃为供试作物,以常规畦灌和滴灌为对照,研究第一代痕量灌溉系统在地膜覆盖和地表裸露两种条件下对生长、产量和水分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痕量灌溉管路埋深50cm且地膜覆盖处理,痕量灌溉比畦灌和滴灌分别节约灌水80.1m^3/667m^2和40.0m^3/667m^2,水分利用效率比畦灌和滴灌分别增加16.1kg/m^3和10.6kg/m^3,经济产量无显著差异;痕量灌溉管埋深5cm、地表裸露条件下,痕量灌溉此畦灌和滴灌分别节约灌水88.9m^3/667m^2和39.8m^3/667m^2,经济产量比畦灌和滴灌分别减少11.5%和25.3%。痕量灌溉在果树上应用时,宜地膜覆盖并埋深30cm。  相似文献   

19.
以"千禧"樱桃番茄为试材,研究了膜下滴灌条件下耕作方式(直接起垄、深松耕后起垄)和灌水量(60%、100%)对番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期探讨番茄水分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深松耕后起垄处理番茄产量比直接起垄处理提高13.56%,差异显著;但深松耕时100%灌水量处理和60%灌水量处理之间产量差异不显著;同时,耕作方式与灌水量对产量存在互作。降低灌水量可以提高番茄红素和维生素C的含量,深松耕可提高可溶性糖含量。膜下滴灌条件下深松耕60%灌水量时,不但能够保证番茄果实的产量,而且果实的品质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