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鲜食甜玉米—四季豆山地接茬高效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导读:地处浙西山区的淳安县合理利用其优良的山地资源,变以往单季只种旱粮杂交玉米、黄豆的方式,为鲜食甜玉米—四季豆的粮菜接茬高效种植模式,净收入是单季旱粮的6~9倍,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甜玉米—菜豆—马铃薯免耕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秀 《中国蔬菜》2008,1(6):44-45
广西2004年在玉林、贵港、百色、钦州等地示范推广甜玉米-菜豆-马铃薯免耕栽培模式,2007年已达66.7 hm2.与传统的单一作物栽培模式相比,以甜玉米-菜豆-马铃薯免耕模式进行栽培,节省了玉米秆的砍伐和处理用工,而且玉米秆可为菜豆遮阴降温,菜豆秧及玉米秆又为马铃薯提供了很好的播种覆盖材料及营养.每667 m2菜豆增产50.7 kg,马铃薯增产225.4 kg.  相似文献   

3.
2014年,荆门市农业局会同钟祥市农业局结合旱作区土壤、气候、地理等资源特点,在钟祥市文集西湖村试验探索出了一套旱作区一年三熟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甜玉米—西兰花(或翡翠萝卜),该模式每1 hm2年产值可达15万元以上,生产效益显著高于当地传统种植模式. 现将该模式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从近年实践来看 ,我县采用的马铃薯—四季豆—芜菁栽培方式 ,是适合海拔 60 0m(米 )左右的山区推广的一种高效种植模式 ,马铃薯 667m2 (亩 )产12 0 0kg(公斤 ) ,产值 72 0元 ;四季豆赶在 7月底至 8月中旬上市 ,一般 667m2 产 10 0 0kg ,产值 2 50 0元以上 ;芜菁于 10月中下旬抢早上市 ,667m2 产 2 50 0kg ,产值 350 0元左右。该模式合计每 667m2 产值 670 0多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 马铃薯1.1 种薯准备 高山栽培的马铃薯宜选用生育期稍长的中、晚熟品种 ,如克新 2号、克新 3号等。种薯要求薯体健壮 ,具有本品种的典型…  相似文献   

5.
青曲镇地处十堰市郧阳区西北部,汉江北岸,地势北高南低,土地肥沃,光热、水资源丰富.农民有种植春马铃薯传统,大多数地块只实行春马铃薯—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土地利用率低,自然禀赋未得到充分发挥,为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发展产业增收脱贫,青曲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自2017 年开始在魏家铺村开展马铃薯—西瓜—甜玉米—芥菜高效栽培模式研究,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并在全镇进行示范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显著的经济效益,平均667 m2产马铃薯1750 kg、西瓜2800 kg、甜玉米3200穗、芥菜3500 kg,4茬合计收入14000 余元,扣除生产投入后,667 m2纯收入达12000元,"一户只种一亩田,一年四熟稳挣钱"的产业扶贫模式在全区推广,并得到政府扶贫项目资助.现将栽培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吴学平 《蔬菜》2020,(1):48-49
为确保遂昌县山地蔬菜主导品种——四季豆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有效缓解因长年种植造成的土壤板结、病虫害频发、产量下降等问题,利用杂交稻制种与四季豆栽培茬口契合的特性,进行水旱轮作,既缓解了四季豆种植过程中连作障碍严重的现象,又确保了杂交稻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同时大大增加了农民的经济收入,土壤理化性状得到改良,水旱轮作模式在遂昌取得了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7.
刘征 《长江蔬菜》2011,(23):18-20
湖北云梦县道桥镇群利村为适应多变的蔬菜市场,以科技为依托,以蔬菜经销组织为龙头,不断调整和优化蔬菜种植模式,摸索出了早春四季豆(黄瓜、瓠子)—夏番茄—秋冬大蒜的高效种植模式,生产的早四季豆和夏番茄弥补了淡季市场,丰富了花色品种,取得了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667 m2总产值达19 300元。  相似文献   

8.
贺州市八步区大宁镇大宁村,是一个典型的以种植粮食为主的山区农村,水田主要种植水稻,长期以来普遍采用稻-稻两熟的种植模式。从2005年推广冬种马铃薯以后,该村尝试了冬种马铃薯-早稻-晚稻三熟三免耕栽培模式,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深受农民欢迎。目前,当地推广面积已达到15.3hm^2。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我们根据旱地特点,大力发展春马铃薯—西瓜、莳药种植模式,马铃薯与莳药是传统山区旱地作物,西瓜是农民增收的重要经济作物。2009年推广种植面积333.3hm2,平均每667m2春马铃薯产量1871.5kg、  相似文献   

10.
刘立军  王胜军  孙伟  徐欢  张媛 《蔬菜》2017,(10):47-48
为充分发挥蔡甸农户的玉米种植优势、调整农业结构、增加种植效益,在农业转型过程中探索出早春甜玉米—夏甜瓜—秋红菜薹种植模式,该模式投入少、效益高、技术要求低、简便易行,每667 m~2平均总产值10 200元,投入1 900元,纯收入8 300元,适宜在武汉及类似地区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过渡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浦江县是一个“七山一水二分田”的丘陵山区县,中低海拔山地资源丰富,自1996年试种山地蔬菜以来,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水平不断提高,种植效益不断增加。目前,全县山地蔬菜种植面积1733hm2,总产值达1.26亿元。经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马铃薯-长瓜-秋四季豆山地蔬菜高效栽培模式,该模式1年3茬,667m2总产量6500~8000kg,总产值8600—9800元,667m2净收入7000~8500元,经济效益可观。现将该模式的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潘玖琴  胡静  戴惠学 《蔬菜》2010,(6):10-12
<正>为了探索更科学的茬口布局,避免连作障碍,进一步提高保护地单位面积的利用效率,进而增加种植效益,笔者进行了马铃薯-甜玉米-伏豇豆-青花菜高效间套作模式的试验、示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南京地区气候条件,以轮作方式入手,从种植模式,经济效益,洋葱、甜玉米、甘蓝的栽培关键技术介绍了洋葱—夏甜玉米—夏秋甘蓝高产高效栽培配套技术,以期为江苏及环境相似地区洋葱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范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瓜菜》2019,(12):91-93
近年来浙江东部地区播种甜瓜面积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为提高本地区春秋二季甜瓜种植的经济效益,解决种植两茬甜瓜后土壤连作障碍问题,笔者通过甜瓜新品种选择、春秋季甜瓜与秋延后马铃薯合理茬口安排、不同栽培方式、减肥减药、马铃薯节本省工等技术,总结出一套春秋甜瓜接秋延后马铃薯周年栽培模式。通过该模式轮作能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切实增加种植户的收入水平,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在保持粮食生产稳定的基础上,要提高农业种植效率,就要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对各种新的生产模式进行推广。本文对低热坝区甜玉米——水稻——甜玉米模式进行分析,并对推广的方法进行探讨,旨在促进玉米种植产量。  相似文献   

16.
胡秋舲  卢瑶 《蔬菜》2012,(4):61-63
研究马铃薯与玉米7种不同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发病情况、病情指数以及作物抗性、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玉米)套双(马铃薯)与四(玉米)套二(马铃薯)这两种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发展有一定控制作用,马铃薯抗性表现为抗病(R),且马铃薯和玉米的产量及产值也较高;其余4种多样性种植模式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我地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马铃薯同其他作物轮(套)作模式也逐步示范种植,马铃薯-水稻、马铃薯-杭白菊及与其他蔬菜等种植模式均有发展。柘塘镇秦淮村曾尝试马铃薯-杭白菊高效种植模式,马铃薯平均667m2产量1500kg左右,按2~3元/kg计,667m2效益4000元左右,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杭白菊鲜花售价5元/kg,产值  相似文献   

18.
为了发展高效农业 ,充分发挥地方优质农产品优势 ,增加农民收入 ,我镇在前几年试点基础上 ,2 0 0 1年在旱地面积较大的寺前郑等周边 4个村推广马铃薯 /芋艿———萝卜种植模式 ,连片面积 6 6 93hm2 。据对 38户典型户分类统计结果 :马铃薯平均 6 6 7m2 产量 1315kg ,产值  相似文献   

19.
刘寿远 《广西园艺》2011,22(2):37-38,43
姜芽-西瓜-甜玉米一年三茬的种植模式是蒙山县文圩镇灯挂村农民近年摸索出来的一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利用姜芽复膜高产栽培技术,提早播种时间,于2月中旬下种,6月中旬开始收获,使姜芽提早20~30d上市,抢先占领市场,收购价钱比一般栽培姜芽高50%.在收获姜芽后,通过营养杯育苗技术培育西瓜苗,于7月上旬播种育苗,7月中下旬移植,苗龄约12~15 d,采用原地块免耕种植西瓜,于9月底到国庆时上市,正值西瓜淡季,收购价一般在1.6~2.6元/kg.在西瓜膨大成熟期,约9月中上旬利用苗床培育玉米苗,在收获西瓜后清理瓜藤铺垫稻草,免耕开沟种植甜玉米,于12月中下旬开始收获,此时无鲜玉米上市,收购价一般在3~4元/kg.这样,可实现一年每667m2产姜芽1 500kg,产值10000元,西瓜3000kg,产值6000元,甜玉米1000kg,产值4000元,全年每667 m2产值达20 000元.完成一年种植三茬高产高效农作物种植模式,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井离庄村从2003年开始利用小拱棚种植反季节小葱,667m~2产小葱4000~5000kg,产值5000多元,效益4000元左右,成为当地棚菜生产的一大亮点。上茬采用小拱棚种植小葱,下茬种植甜玉米,甜玉米进行订单生产,当地保鲜公司直接收购,667m~2效益达1500元左右,两茬667m~2效益5500元以上。小拱棚小葱-甜玉米种植模式投入少,操作简单,效益较高,市场空间较大,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小拱棚反季节小葱栽培技术1.1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