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比较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下速生阔叶树种的碳汇潜力,旨在为碳汇造林提供决策依据。【方法】采用昆明市第4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选取桤木(Alnus cremastogyne)、银荆(Acacia dealbata)、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和直干桉(Eucalyptus maideni)林分作为研究对象,运用优化算法求解林分断面积生长备选模型Richards、Schumacher和Korf参数;将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和单木生物量模型与各器官含碳率链接,模拟不同立地条件和林分密度下林分碳储量生长过程;采用林分碳储量平均增长量和连年增长量分析各速生阔叶树种林分碳汇潜力。【结果】桤木、银荆、蓝桉和直干桉林分断面积生长模型拟合决定系数分别为0.94,0.89,0.92和0.84;优化算法求解参数迭代次数从小到大顺序为麦夸特算法、粒子群算法、差分进化算法、模拟退火算法和遗传算法,Schumacher模型和Korf模型拟合参数欧式距离小于Richards模型,但Korf模型和Schumacher模型的拟合参数稳定性优于Richards模型。地位级为Ⅲ级、林分密度指数为800时15年生桤木、银荆、蓝桉和直干桉林分碳储量分别为13.81,20.33,38.89和45.27t/hm~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林龄为1~5年时各树种林分间碳储量生长不存在差异(α=0.10),林龄为6~10和11~15年时各树种林分间碳储量生长存在极显著差异(α=0.01);桤木、银荆、蓝桉和直干桉林分碳储量平均增长量最大值分别为1.14,1.76,3.10和3.11t/(hm~2·年),连年增长量最大值分别为1.34,2.18,3.66和3.41t/(hm~2·年)。【结论】建立的速生阔叶树种生长模型可用于林分碳储量生长分析,优化算法能对生长模型更好地进行参数估计,各树种的固碳潜力顺序为直干桉蓝桉银荆桤木。  相似文献   

2.
滇中高原桤木人工林群落特征及生物量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对云南省会泽县桤木Alnus cremastogyne人工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桤木人工林生长迅速,根系发达,林下灌草恢复快,生物多样性高,具有很好的土壤改良与水源涵养功能。桤木各部位的生物量依次为干>根>枝>皮>叶,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的表层土壤中,占根系总量的96.14%;从桤木林分各层的生物量来看,乔木层生物量最大,占总生物量的84.93%,其次为枯落物层和草本层,灌木层较少。在分析桤木生物量基础上建立了桤木各器官生物量回归模型。表5参16  相似文献   

3.
杉木人工林采伐迹地造林效果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杉木采伐迹地上更新营造的人工纯林及混交林分生长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纯林树种和混交林模式的林分生长状况存在明显差异,纯林树种表现为南酸枣>马褂木>杂种马褂木>杉木>桤木>观光木>木荷;混交林模式以杜英+刺楸混交林模式的生长状况最好;在3种杉阔混交林模式中,桤木与杉木混交更有利于杉木的生长,种间关系更为协调。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保靖县桤木人工林生长情况调查,提出桤木人工造林的一些关键技术。在保靖县境内,阴坡,沟谷地段桤木生长良好,母质母岩对其生长影响不太,关建是土层厚度对桤影响较大,风口、高海拔地区也不是桤木的适生环境。但总体来说,桤木的成林率明显高于其它树种。  相似文献   

5.
湘西自治州主要农林复合模式综合效益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湖南湘西自治州域地界为系统边界,通过查阅较为系统的统计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并结合样区实地调查与可比性定位试验,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和重构的生态经济评估指标体系,对湘西自治州6类共30种农林复合经营中的8个代表性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指出各参试农林复合模式的综合效益优先序为:桤木 龙须草带状间作>猕猴桃 大豆带状间作>桤木 猕猴桃块状混作>桤木 红车轴草带状间作>紫穗槐 黑麦草块状混作>杜仲 玄参带状间作>椪柑 辣椒带状间作。  相似文献   

6.
根据立地条件不同设置样地,对样地内生长的5年生川滇桤木幼林树高和胸径生长量进行测量,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并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的立地条件对川滇桤木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量的生长有显著影响,其中水湿条件在促进川滇桤木生长方面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平和县五寨乡引种的团花造林成活率、林木保存率林分生长状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团花在该地区有一定适应性,表现为速生、丰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桤木杉木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解决目前南方林区人工林针叶化引起的系列生态问题,发展阔叶树种造林,对桤木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的林分持水量、土壤渗透性能、贮水性能等水文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混交林的林分水源涵养能力均优于杉木纯林,其中以桤木杉木行间混交最好,地上部分持水量为31.72t/hm^2,0~40cm土层最大贮水量为127.12mm。  相似文献   

9.
在福建省沙县进行不同地下水位水湿地营造江南桤木试验,结果表明:在水湿地可以营造江南桤木,且地下水位较低(40~60 cm)的林分生长状况较好,造林成活率94.4%,造林保存率93.8%,10年生平均胸径10.8 cm,平均树高10.8 m,立木材积148.5681 m3/hm2,平均木生物量17.97 kg,乔木层生物量52.005 t/hm2.  相似文献   

10.
林分生长调查与正交设计法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分生长调查是森林调查的重要组成部份。随着林业建设的发展,经营集约度的提高,对林分生长调查的要求,越来越高。林业经营管理离不开生长量这个重要信息。 目前林分生长调查,不论在资料的收集,编表的方法,成果的形式和精度要求,都存在一定问题。为了使林分生长调查达到统一方法,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的目的,本文以“正交设计”为依椐,对林分生长调查方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