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筛选出产量高,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红小豆品种,为庆阳当地红小豆大面积种植和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指导,对庆阳市种植的10个红小豆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宫灯红的生育期最短,为127 d,属于早熟品种;晋小豆3号的单株荚数和荚粒数最高,分别为42.33个和9.33粒;中红8号和冀红9218的百粒重最高,分别为21.07 g和20.20 g;晋小豆3号亩产量最高,为153.78 kg,较对照高出20.29%,其次是晋小豆1号和中红2号,亩产量分别为138.96 kg和137.11 kg,较对照高出8.7%和7.25%。晋小豆3号、晋小豆1号和中红2号具有更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适宜于在庆阳市南部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晋小豆2号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小豆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小杂粮课题组从“柳林小豆”的混杂群体中选择的变异单株,经过多年系统选育而成的红小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优质稳产、抗旱耐瘠、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特点,近年来在晋中市红小豆生产中得到大面积种植,一般产量3000 kg/hm2左右,最高达3765 kg/hm2以上。为了实现良种良法配套,我们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总结了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氮肥用量对芸豆氮肥利用率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品芸2号、英国红、龙芸6号和龙芸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用量对芸豆氮肥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四个芸豆品种的产量均在N30处理时最高,由回归拟合方程可知,氮肥用量与产量关系密切。四个品种的最佳施氮量分别为:品芸2号39.01kg/hm2,英国红29.82kg/hm2,龙芸6号33.72kg/hm2,龙芸4号32.15kg/hm2。四个品种芸豆各处理植株的吸氮量随着干物质的积累而增加,处理间的差异则因品种的不同而异。四个品种氮肥吸收利用率均在N30处理最高;而低氮处理有利于芸豆农学利用率的提高;氮肥偏生产力均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品芸2号和英国红的生理利用率N15处理最高,而龙芸6号和龙芸4号两个品种分别在N60和N30处理下达到最高值。  相似文献   

4.
杂豆(芸豆)作为当今人类生活的辅助食品和重要营养保健食品在黑龙江省种植面积逐步增加,成为农民喜种的作物之一,尤其黑龙江省北部处于高纬度,高寒地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干物质积累,适宜发展杂豆产业。为了筛选出当地适宜栽培的优良品种,我们引进6个杂豆品种进行田间示范与分析。1发展杂豆生产的可行性1.1杂豆的适应性强、产量好杂豆是普通菜豆和多花菜豆的总称。在我省,尤其是北部高寒、冷凉地区,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作物干物质积累,适于发展优质杂豆生产。目前杂豆在我地一般产量在1320-2500kg/hm2,栽培条件好的地区可以达2500-3875kg/hm2。  相似文献   

5.
为生产高产、优质芸豆,以黑龙江省北部高寒条件下3个主栽中粒芸豆品种为材料,分析了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芸豆产量、产量构成因素、商品与营养品质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寒地区芸豆种植密度与经济产量呈抛物线关系,密度为15万株?hm‐2时,龙270230、龙芸豆3号产量最高,分别为2287.93,3225.87 kg?hm‐2。龙271076在密度为20万株?hm‐2产量最高,为2677.00 kg?hm‐2。3个品种单位面积荚数随密度增加而逐渐增加,单株荚数、主茎分枝和百粒重随密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商品率与粒重极差随种植密度增加表现趋势载然相反。  相似文献   

6.
以花芸豆、小红芸豆、红芸豆、黑芸豆、白芸豆、小利马豆、豇豆、绿豆、小扁豆、鹰嘴豆10种杂豆为试验材料,对其蛋白质含量、氨基酸组成以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杂豆种类间的蛋白质含量、矿质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杂豆蛋白质含量为223.7~280.5 g/kg,杂豆富含赖氨酸和精氨酸(平均含量分别为76.3 g/kg和55.1 g/kg),第一限制氨基酸为蛋氨酸和胱氨酸;杂豆中含有丰富的钾、镁、钙、铁矿质元素,平均含量分别为14 080.85、1 385.34、844.82、65.60 mg/kg。杂豆蛋白质氨基酸组成平衡、合理,矿质元素丰富。  相似文献   

7.
山西雁门关生态区甜高粱高产优质栽培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在雁门关地区最适宜种植的甜高粱品种以及配套的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试验采用方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综合评价大力士、晋甜杂2号、晋甜杂3号3个甜高粱品种在不同密度和肥料条件下的产量和饲草品质。结果表明,3个甜高粱品种均在密度11.25万株/hm2、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栽培模式下,农艺性状最优;晋甜杂3号在密度11.25万株/hm2、复合肥1 125 kg/hm2、尿素225 kg/hm2和密度11.25万株/hm2、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栽培模式下品质均较佳。综合分析,鉴选出适宜在雁门关生态区种植的甜高粱品种为晋甜杂3号,密度为11.25万株/hm2,施肥量为复合肥750 kg/hm2、尿素150 kg/hm2,其产量及品质综合效益值达到最优。  相似文献   

8.
以JN2、JN5、JN6、JN7等4个不同粒型的红小豆品种为材料,研究了小豆群体干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1)夏播小豆的群体生产量变化表现为前期增长慢,从8月中旬开始快速增长。(2) JN2、JN5、JN6、JN7在开花期最适宜的干物重积累量分别为368.64、339.66、354.72和406.08 kg/hm2,生育后期干物质积累JN2为6 241.36 kg/hm2时产量最高,而其他3个品种后期累积量在4 000 kg/hm2左右即可达到预期目标。(3)开花期的叶面积指数,JN2应控制在6-7之间,JN6控制在4-6之间,JN5控制在4左右, JN7控制在3左右为最适,产量较高。(4)在中等肥力大田生产条件下,JN2适宜高密度(36万株/hm2)种植, JN5和JN7适宜中低密度(18万株/hm2)种植,JN6适宜中高密度(24万株/hm2)种植。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以2个红小豆品种珍珠红和宝清红为试材,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配比组合,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肥配比对红小豆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和施肥配对红小豆形态指标和产量的影响显著,适合黑龙江省西部地区红小豆的最佳种植密度是21万株/hm~2,与之配比的施肥组合是尿素60.3kg/hm~2、二铵154.2kg/hm~2、硫酸钾61.8kg/hm~2。  相似文献   

10.
蓖麻新品种汾蓖10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蓖麻新品种汾蓖1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以雌性系04MF-36-16为母本,以恢复系04S9-31为父本配制的杂交种。在2008年和2010年山西省蓖麻区域试验中,2 a折合平均产量2275.5 kg/hm2,较对照品种晋蓖麻2号(折合平均产量2144.7 kg/hm2)增产6.1%。脂肪酸含量68.25,出仁率73%,生育期112 d,适宜于山西、吉林、陕西、甘肃、内蒙古、新疆等省(区)无霜期120 d以上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出适合延庆地区种植的食用豆类品种,2012年和2013年我们先后引进10个绿豆、9个小豆、3个豇豆、3个芸豆共计25个品种,并对生育期、经济性状、产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分析,综合两年间各品种的植株特性及产量表现,筛选出直立、籽粒色泽鲜亮、抗病、丰产型品种冀红8937、品红05200、保红947、中绿9号、品种2、保942、英国红、北京小黑芸豆、品芸2号、中豇2号10个优良品种,今后可以在重点杂粮专业村进行展示、示范。  相似文献   

12.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晋红小豆5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在覆膜和裸地栽培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红小豆株高、产量、耗水特性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相比,覆膜种植显著提高红小豆的株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在2种种植模式下,随着密度的增加,小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呈增加趋势,且水分利用效率随密度的变化与产量变化基本一致,而覆膜种植的小豆株高无显著差异,裸地种植的小豆株高到中后期具有随着密度增加而降低的趋势。分析表明,在丰水气候年型下,在山西北部使得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达到最优的覆膜和裸地种植的密度分别为20.0万株/hm~2和13.3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早熟小豆新品种晋小豆6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采用天镇红小豆作母本,红301作父本杂交经改良混选法选择育成,原品系代号为红H801,该品种2009-2010年参加山西省小豆早熟组区域试验,二年平均亩产115.8 kg,比对照晋小豆1号增产8.1%,二年总10点次增产8点,增产点率达80%。该品种具有籽粒饱满,株型直立,结荚集中,抗逆性强,适应性广,丰产性好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彰武县红小豆品种引种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扩大彰武县红小豆种植面积,对引进的冀红9218、辽引红小豆4号、辽红小豆2号3个品种及当地品种大红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辽红小豆2号单产2 315.0 kg/hm2,较当地品种大红袍增产15.32%,稳产、丰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较好,适宜在彰武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红小豆食药同源,营养价值和保健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晋小豆7号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隰县农业试验站选育而成,2011—2012年进行产量比较试验,2 a平均产量为2 137.5 kg/hm~2,2015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稳产、抗旱及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宜山西省北部春播、南部复播及类似生态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英国红芸豆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适应国内粮食市场与国际粮食市场的接轨,以麦豆为主产区的黑龙江省引龙河农场,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1999年引进种植英国红芸豆2hm2,销售价格2.5元/kg,2000年种植30hm2,并且在播种前与外商全部签订销售全同.目前,英国红芸豆产量高,国际市场前景好,但从其品种特性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现根据其本身品种特性简介其栽培技术及相应的收获措施,以获得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7.
《山西农业科学》2016,(10):1487-1492
为了探索晋杂甜高粱品种作为饲草作物在青海地区种植的可行性,进行了5个品种不同海拔生态区的引种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在不同海拔生态区各性状差异显著,在海拔1 860 m水浇地的株高、单穴鲜质量、单穴干质量等农艺性状和草产量均明显高于海拔2 040 m的旱地,生长发育时间也较长;低海拔水浇地,晋杂2号表现较为突出,鲜草产量113 092 kg/hm2,干草产量29 406 kg/hm2,茎秆糖锤度15.94%;高海拔旱地,晋杂3号表现突出,鲜草产量达95 518 kg/hm2,干草产量达23 448 kg/hm2,茎秆糖锤度16.13%。晋杂2号和晋杂3号分别适宜在水地和旱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种植密度和种衣剂处理对小豆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比较了3个种植密度和3个种衣剂处理对‘辽引红小豆4号’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从而探讨适合辽宁小豆生产的最佳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0万株/hm2小豆主茎节数、主茎分枝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百粒重最大,种植密度为20万株/hm2小豆豆荚长度最大。10万株/hm2小豆的单株产量最大,但15万株/hm2小豆小区产量和折合公顷产量最高。6.25%亮盾-精甲·咯菌腈处理的小豆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和折合公顷产量均最高。10万株/hm2+6.25%亮盾-精甲·咯菌腈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小豆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特性指标,而对胞间二氧化碳(CO2)浓度没有明显影响。10万株/hm2+6.25%亮盾-精甲·咯菌腈处理小豆叶片中丙二醛(MDA)含量最低,而可溶性蛋白含量最高,同时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也均达到最高值。10万株/hm2+6.25%亮盾-精甲·咯菌腈处理对小豆植株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最显著,而15万株/hm2+6.25%亮盾-精甲·咯菌腈处理的公顷产量最高,是‘辽引红小豆4号’最佳的田间栽培模式。这些结果为我国小豆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早熟红小豆品种京农8号是北京农学院于1992年对京农2号通过γ射线进行辐射处理,并经过多年混合选择育成。该品种2011-2012年参加山西省小豆早熟组区域试验,二年平均亩产127.5 kg,比对照晋小豆3号增产10.3%,增产点率达100%。该品种适宜山西晋北春播和晋中南复播及类似生态区栽培种植。我们配套了相适应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在会宁县高寒旱地,新引进14个冬油菜品种并进行试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处理中产量最高的为陇油9号,平均折合产量3 183.33 kg/hm2,其次是06468,产量为3 131.67 kg/hm2,07临洮延油2号-9产量也较高,折合产量为3 098.33 kg/hm2。这几个品种经济性状比较好,越冬率高,适宜在会宁县高寒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