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前,全国各地耕地抛荒情况不同程度的存在,并呈现出地区差异大、被抛荒的都是生产条件极差的耕地和土地流转阻力大等三大特点。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农民种地义务意识淡薄、国家耕地保护政策落实难以及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风险大等是造成耕地抛荒的重要原因。治理耕地抛荒,必须坚持走"改变观念与完善政策相结合,提高效益与防范风险两注重"的路子。一是要努力夯实提高农民种地义务意识这一基础;二是要紧紧抓住提高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这一根本;三是要积极探寻扩大规模化经营这一出路;四是要牢固把握增强农业生产风险防范能力这一重点。  相似文献   

2.
耕地流转原本被认为可以缓解耕地抛荒问题,但是近年来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网络咨询与投诉以及实地走访发现,不少地方出现耕地流转之后抛荒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客观上,耕地承租者受低粮价与高投入成本的双重挤压,盈利空间萎缩;主观上,对农业经营预判不足、管理不善,或者流转耕地以套取国家补贴为主要目的,是导致耕地流转之后抛荒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要从农业补贴政策着手,保障承租者盈利的可持续性,并设法提升承租者经营管理的稳健性,完善项目监督与补贴资金管理,畅通流转耕地抛荒之后的退租与回收渠道,使抛荒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成都平原区域的显性抛荒地调查,发现成都平原耕地抛荒存在总体抛荒较少,季节性抛荒占绝大多数的特点。分析成都平原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在于农业收入低以及农业生产意识的转变,针对这种特定区域的"非典型性抛荒",关键在于解决流转问题,并提出应该加强利益保障,搞活市场机制,落实政策决议。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吕梁山区出现了大面积的耕地抛荒现象,直接阻碍了当地土地利用和农民增收,因此耕地抛荒问题已经成为吕梁山区迫切要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更应该充分利用乡村的土地资源提高农民收入。利用文献综述法和问卷调查法等方法研究了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现象及其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对策。研究发现吕梁山区耕地抛荒的主要原因有以下3点:一是外出务工比在家务农收入高;二是农业生产条件限制导致的耕地抛荒;三是土地流转机制不健全。解决吕梁山区耕地抛荒问题的对策主要有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流转;完善农业政策补贴制度;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出现大规模耕地抛荒,通过政策手段有效约束和引导农户行为,是解决耕地抛荒问题的关键。2016年原农业“三项补贴”政策改革为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改革后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涉及耕地数量保护、耕地适度规模经营等多个方面,可对耕地抛荒产生一定影响。为评价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对耕地抛荒的影响,本研究基于农户行为视角,构建了农户耕地抛荒的行为解释模型。模型包括(拟)退出农业生产的农户(农地转出方)和农地转入方两类行为主体,以及是否退出农业生产和耕地处置两个决策节点。基于该模型采用情景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研究了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在不同决策节点对不同行为主体的影响,进而分析了政策实施可能对耕地抛荒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该政策的实施不会影响农户是否退出农业生产的决策,但会对耕地流转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体来看,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实施有利于促进耕地保护,遏制耕地抛荒。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祥云县祥城镇时有耕地常年抛荒和季节性抛荒闲置的情况发生。对祥城镇耕地抛荒闲置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提出加大宣传力度;配套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正确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流转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调查了耒阳市耕地抛荒的现状,剖析了抛荒的原因,分析了由此产生的问题,提出应进一步提高对耕地抛荒的认识、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依法保护耕地,多措并举综合治理,从根本上解决耕地抛荒问题,充分调动和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类型划分结合典型调查的方法,研究吕梁山生态功能区24县的耕地利用与抛荒情况.结果表明,在吕梁山南部,基本不存在耕地抛荒问题;在吕梁山中部,主要表现为红枣经济林的抛荒;在吕梁山北部,耕地抛荒比较普遍,耕地利用的限制因子主要为海拔高带来的热量资源不足和坡耕地带来的机械耕作困难;究其原因,耕地抛荒、农业结构调整和退耕还林是边际耕地的3种可替代利用状态,物质服务成本实现、人工成本实现、平均利润实现是耕地抛荒、老年人自给农业、年轻人农场农业的决策临界点.在吕梁山中部和北部,在农业结构调整困难和农业结构调整后经济效益很低的区域,宜增加退耕还林指标,核减耕地与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把耕地抛荒发展为生态服务价值高的生态林地.  相似文献   

9.
我国推行休耕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针对目前我国耕地大面积抛荒和掠夺性开发等耕地无序利用并存的现象,分析我国实施休耕制度必要性、难点及实施途径,从而在宏观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通过经济分析、文献总结、实证研究等得出耕地的无序利用是农民个体理性选择的结果,休耕有利于实现国家和农民利益的最优化。文章针对我国目前实施休耕制度可能遇到的难点,设计了3种休耕实施模式供参考:季节性休耕、"流转+休耕"及休耕计划。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农民的非农就业收入不断提高,而从事农业的意愿却日趋下降,土地粗放经营甚至直接抛荒已经成为普遍现象。因此,我国的粮食安全受到影响,"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亟待解决的难题,发展规模经营是我国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近日,中央审议通过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村出现了抛荒地日益严重的现象,不仅造成了资源的巨大浪费,也对粮食安全构成了威胁。该文介绍了宣城市耕地抛荒的现状和成因分析,对宣城市遏制耕地抛荒采取的相关措施进行了总结,同时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有计划休耕、提升耕地质量,调整种植业结构,规范土地流转等。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7):188-189
近些年宜都市农业耕地出现新一轮抛荒现象,且出现一些新的特点,是新形势下"三农"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之所以称之为新一轮土地抛荒,原因有:1此次抛荒和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业税费包袱"沉重而导致的土地抛荒存在差异。2农业生产中社会收益与私人收益不等所产生的,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土地抛荒体现了农民的自主权,对土地资源流转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其消极影响不可忽视,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耕地抛荒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极为重视的宝贵资源,然而当前我国农村抛荒现象日益严重。耕地抛荒的演进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与周期性,其形成因素很多,但深层次原因在制度上。耕地抛荒造成的损失包括物质损益与价值损益。治理耕地抛荒的对策为:构架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创新农地非正式制度;创设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过程中,由于人口转移、职业转移、产业集中和城市生活方式扩散等影响,如果耕地保护只是强调狭义上的数量保护,我国未来的粮食安全将面临土地污染、种粮收益相对低下、种粮群体构成变化和干旱等不利气候变化等影响,由"人地关系"恶化延伸为"耕粮关系"或"人粮关系"恶化。未来确保我国在城市化过程中的粮食安全,耕地数量和质量双管齐下,关注种地收益问题;实现"精准的农业补贴";建立有效的土地流转市场;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关注未来如何让"80后"和"90后"参与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5.
农地流转会对粮食产能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我国粮食安全。农地流转主要通过影响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种植结构和粮食单产这四个因素来影响粮食总产量。当耕地的流向不同时,这四个因素的变化方向也不同。通过定性分析发现:当耕地流向普通农户或家庭农场时,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积极的、正向的;当耕地流向专业合作组织或农业企业时,其对粮食安全的影响是消极的、负向的。政府应对农地流转进行干预,根据流向不同采取差别化政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耕地抛荒现象时有发生,耕地被撂荒是由于农业比较收益低,耕地自身质量较差,农村土地流转制度不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不完善等原因所致。从治理的角度看,通过相应的制度和政策禁止农民撂荒;通过科技推广和发展特色农业等方式提高农民收入;完善土地流转制度,使得部分农户撂荒的耕地向种田大户流转;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农民的权益得到充分的保障以减少耕地撂荒。  相似文献   

17.
新闻集萃     
<正>推进土地流转须因地制宜2014年底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推进农业现代化,要坚持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首要任务,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然而,当前我国农村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流,不少农村没人愿种地、没人会种地,农村"空心化"困境日益突出,粮食安全受到冲击。据统计,截至2014年上半年,我国土地流转面积已达2533万公顷,占承包耕地总面积的28.8%,为实现农业规模化优势提供了前提。不过,土地流转中的行政  相似文献   

18.
农地流转是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农业劳动生产效率,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国家粮食安全造成严重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内农地流转政策演变、基本态势以及流转中出现的"去粮化"行为动因分析发现: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对我国粮食产量、耕地质量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较大。为规避农地流转中"去粮化"行为发生、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建设,建议农地优先流转给种粮大户和粮食加工企业、建立农地流转费用指导标准、规避农地流转政府强制行为、加强对农地使用用途监管和完善流转农地种粮低收益补贴等。  相似文献   

19.
常德市鼎城区耕地抛荒现状、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作为国家的产粮大县、产油大县,鼎城区切实加大对耕地抛荒的治理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受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偏低、劳动力大量减少、农业基础设施欠配套、土地流转欠规范等因素影响,零星耕地抛荒现象在常德市鼎城区仍然存在。治理耕地抛荒,要广泛宣传发动、改善生产条件、强化源头治理、优化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农村耕地抛荒问题日益严重,不仅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还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在指出了我国现阶段农村耕地抛荒的现状,分析了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和影响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耕地抛荒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