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白菜显性核基因雄性不育性向紫菜薹的转育初报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根据复等位基因遗传假说, 利用大白菜核不育系98107-1 作为不育源, 以紫菜薹ZB3 为目标亲本, 经过杂交、自交、兄妹交等转育手段, 将雄性不育基因转育到紫菜薹中, 获得紫菜薹“甲型”两用系、临时保持系和雄性不育系。  相似文献   

2.
紫菜薹雄性不育系的选育和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紫菜薹 (Brassicacampestrisssp .Chinensesvar.PurpurcaHort.)又名红菜薹 ,以其柔嫩的花薹为食用器官 ,其色泽诱人、味道鲜美 ,深受广大消费者和生产者的青睐。随着栽培面积的日益扩大 ,对其种子数量的需求越来越大 ,对其质量的要求亦越来越高。近年来笔者将波里马油菜核胞质雄性不育转育到紫菜薹上 ,以期选育出紫菜薹雄性不育系 ,提高紫菜薹的杂交育种技术水平 ,更好地为科研和生产服务。1 紫菜薹雄性不育系的选育1988年用紫菜薹品种大股子作轮回亲本 ,将波里马油菜核胞质雄性不育特征向紫…  相似文献   

3.
无公害紫菜薹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紫菜薹,别名红菜薹、红油菜薹、红油菜柳等,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芸薹种白菜亚种的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紫菜薹以其花薹供食,柔软脆嫩、营养丰富。食用方法很多,有素炒、荤爆,或用开水  相似文献   

4.
作者以普通绿叶紫菜薹和紫色不结球白菜为亲本进行杂交,6代自交分离后得到紫叶紫菜薹新种质,并将其与亲本在生理生长特性上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紫叶紫菜薹新种质为中晚熟,从播种到始收需93 d;叶片深紫色有光泽,薹叶为披针形紫色;花薹紫色略有蜡粉,薹质嫩,平均单薹重约30 g,薹长22~33 cm。该新种质的创制为进一步选育富含花青素的紫叶紫菜薹新品种提供了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5.
发展千亿元级绿色蔬菜产业是江苏省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的明确要求,力求到2022年绿色蔬菜占比由25%提高到60%以上。发展绿色蔬菜生产意义重大,目前仪征绿色蔬菜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紫菜薹、芹菜、白菜、萝卜、甘蓝、大蒜等,仪征正不断推进绿色蔬菜生产,提高绿色蔬菜产量。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对仪征市蔬菜产业特别是绿色蔬菜发展造成了较大影响,包括用工短缺、运输受阻、蔬菜滞销等。为此,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同时,不断加强技术指导,积极对接企业,协助办理绿色通道通行证,搭建网络供需信息平台,畅通销售渠道,力保市场供应、稳定价格,稳步推进仪征市绿色蔬菜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苏仪征市早春番茄—甜瓜—紫菜薹高效栽培模式,合理安排茬口,选择良种、适时育苗、合理密植、加强田间管理、正确防治病虫害、及时采收和清理残枝,667 m2可产番茄5 000 kg,甜瓜4 000 kg,紫菜薹1 200 kg,667 m2全年总产值达49 600元,效益20 000元。  相似文献   

7.
紫菜薹、紫色芜菁和紫色白菜花青苷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紫菜薹(Brassica rapa L. ssp. chinensis var. purpurea Baile.)以及芜菁(Brassica rapa ssp. rapifera Metzg.)和白菜[Brassica rapa L. ssp. chinensis(L.)Makino]中的紫色品种类型叶片中花青苷分布特点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利用UFLC-UV-Q-Trip-MS和UPLC-Q-TOF-MS两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对叶片中花青苷代谢物谱进行分析鉴定。结果表明,花青苷在紫菜薹、紫色芜菁和紫色白菜叶片中积累的部位并不相同,主要分布于紫菜薹和紫色芜菁叶柄的表皮细胞,以及紫色白菜叶片的上表皮细胞中。3种蔬菜中共鉴定出23种花青苷,其中紫菜薹和紫色白菜含有的花青苷种类相同,为17种不同酰基化取代的矢车菊素–3–双/三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紫色芜菁中检测出与紫菜薹和紫色白菜不同的6种花青苷,为不同酰基化的天竺葵素–3–双葡萄糖苷–5–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8.
红菜薹(又名紫菜薹)、白菜薹是我国的特产蔬菜,对春化低温要求不严,不需低温就能春化起薹,花薹肥嫩,为食用部分。其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长江流域秋冬季节的佳蔬。湖南是红菜薹、白菜薹起源地之一,栽培历史悠久,但历史上湖南菜薹栽培主要局限于长株潭地区.(长沙、株洲、湘潭),面积有限。  相似文献   

9.
红菜薹别名紫菜薹、油菜薹、红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种中的一个亚种(Brassi-ca.campestris.L.ssp.parpurea),染色体数2n=2x=2o。紫菜薹是我国的特产蔬菜,起源于长江流域中部,湖南长沙、湘潭、湖北武汉、四川成都等地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紫菜薹被作为优质高档菜引种到全国各地栽种。红菜薹对春化低温要求不严,不需低温就能春化起薹,花薹紫色或紫红色,花薹肥嫩,为食用部分。红菜薹色泽鲜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长江流域秋冬季节的佳蔬。其腋芽萌发力强,侧薹发生多,能持续采…  相似文献   

10.
刘涛 《蔬菜》2008,(2):41-41
洪山菜薹是驰名中外的湖北名菜,与“武昌鱼”齐名,原仅产于武汉洪山宝通寺一带,因此得名。洪山菜薹乃紫菜薹之珍稀品种,俗称“大股子”,十字花科芸薹属,因其茎叶呈紫红色,故又名紫菜薹、红菜薹或芸菜薹。据可靠史料记载,洪山菜薹已有1700余年栽培历史。现在,仅剩的5.3hm^2洪山菜薹原产基地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在不远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一座集旅游、休闲、观光、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和紫菜薹自交系染色体组DNA的RAPD分析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漆小泉  朱德蔚 《园艺学报》1995,22(3):256-262
用8个随机引物(10bp)对2个紫菜薹自交系的3个单株和4个大白菜自交系的4个单株的染色体组DNA进行PCR扩增,共有40条带分离清晰、明亮,其中引条带在7个单株中表现出差异,可作为遗传标记(RAPD标记)。4个大白菜自交系之间的平均差异条带数为12.3,2个紫菜薹自交系之间为9.5,大白菜与紫菜薹之间平均有15.5条带的差异。用7个引物在93W05-7(紫菜薹)和93W58-5(大白菜)之间检测出对个RAPD标记。从同一自交系的不同单株抽提的染色体组DNA扩增出较一致的DNA谱带,而不同自交系间扩增出的DNA谱带差异很大,这表明此方法也可以象RFLP一样,用于大白菜和紫菜薹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2.
转化CaMV基因芸薹属蔬菜植株抗病性鉴定及其遗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转化CaMV 弱株系Bari1 基因&#1048578; 的大白菜、菜薹、紫菜薹和花椰菜植株为试材, 研究了CaMV 弱株系Bari&#1048577;1 基因&#1048578; 所提供的遗传工程交叉保护及其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在转化CaMV 弱株系Bari&#1048577;1 基因&#1048578; 的大白菜、菜薹、紫菜薹和花椰菜植株中, 48. 08%对CaMV强株系CABB&#1048577;BJI 具有较强的抗性, 51. 92%表现为敏感。抗性基因( CaMV Bari&#1048577;1 基因) 在自交代( S1) 中大多数( 76%) 表现为典型的孟德尔单基因显性遗传, 部分株系的抗性出现了15 1, 1 1, 1 3 和1 95 的非孟德尔遗传现象。  相似文献   

13.
姚满昌 《长江蔬菜》2017,(23):32-33
正导读:为缓解蔬菜用地紧张及土壤连作障碍导致的蔬菜病虫害加重、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等问题,搞好仪征市"菜篮子"工程建设,提高传统蔬菜紫菜薹经济效益,发展露地蔬菜生产,推广了多种蔬菜种植模式,其中紫菜薹—小青菜—水稻高效栽培模式,利用水旱轮作,既能解决部分病虫害问题,又能提高经济效益,在新城镇、十二圩办事处试种,取得了较好经济、社会效益,带动了一大批农民致富,减缓了仪征市蔬菜短缺问题。  相似文献   

14.
居住区广场是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观景、健身的场所。江苏省仪征映月广场的空间设计充分考虑生态环保功能、景观审美功能、社会使用功能,突出广场内荷花月塘的美景和仪征市民幸福生活的场景。但人与非机动车的活动空间和停车场的规划不合理。通过调研广场道路和各功能区,对广场管理和景观升级提档设计提出见解,实现人车分流、各行其道,各区域功能明确,并增加绿植,促使映月广场的设计更人性化,让荷花月塘景点更加诱人,茶文化更显仪征之魅力,"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主题思想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正红菜薹,别名紫菜薹、红油菜薹,红菜薹色紫红、花金黄,是武汉地区的特产。红菜薹营养丰富,含有钙、磷、铁及胡萝卜素、抗坏血酸等成分,多种维生素含量均比大白菜、小白菜高,且色泽艳丽,质地脆嫩,是佐餐之佳品。冬天的时候,武汉人都爱吃红菜薹,下面简单介绍红菜薹炒腊肉的做法。  相似文献   

16.
湘红菜薹一号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湘红菜薹一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9415-2和孤雌生殖系J-7-2配制的紫菜薹一代杂种,极早熟,从播种到始收45天左右,早期产量高,菜薹亮紫色,无蜡粉,味甜,品质好,耐热,抗软腐病能力强,适应性广,适用于长江流域夏秋栽培和早熟秋冬栽培。  相似文献   

17.
利用深紫色、无蜡质、白花芥蓝和绿色、有蜡质、黄花芥蓝配制F_1、F_2、BC_1和BC_1′世代,研究芥蓝花色、蜡质和薹色的遗传规律,并创制兼具不同花色、蜡质和薹色的芥蓝新种质;同时,比较2个不同类型芥蓝亲本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结果表明:芥蓝的花色、叶片和菜薹的蜡质以及薹色3个性状均为质量性状,分别由1对等位基因控制;白花对黄花为显性,叶片和菜薹有蜡质对无蜡质为显性,菜薹紫色对绿色为显性。无蜡质、紫色菜薹芥蓝的VC、蛋白质、花青素和胡萝卜素含量极显著高于绿色、有蜡质的普通芥蓝,而可溶性糖、粗纤维含量极显著低于普通绿色芥蓝。以芥蓝细胞质不育系CMS.紫芥蓝为母本,以自交系改良红芥蓝薹为父本杂交选育出芥蓝新品种京紫2号,晚熟,生育期80 d左右,株高31.4 cm,开展度50.2 cm,叶片卵圆形、深绿色、有光泽,叶片和菜薹无蜡质,菜薹深紫色,薹长25.0 cm、粗2.04 cm,单株净薹质量65~115 g,口感脆嫩,可多次采收,产量15~20 t · hm~(-2),适合广州等南方地区秋冬季和菜场基地种植。  相似文献   

18.
1选育过程 五彩紫薹二号是以自交不亲和系9734和自交不亲和系944-709-2-1配制的一代杂交组合.9734是从湖北品种十月红二号与四川地方品种二早子杂交后代再自交多代定向选择而成,其主要特性是菜薹皮亮紫色、无蜡粉,薹生叶少(每根薹2~3片叶)薹生叶较小,菜薹品质好,植株侧薹发生能力强且整齐一致.植株生长势中等,耐寒,熟性约65天.另一亲本944-709-2-1则是以我们1998年育成的紫菜薹品种湘红一号的亲本之一J-7-2(四九菜心与十月红杂交后再自交分离出的株系)与湖南地方品种材料杂交,再多代自交定向选择而成,植株生长势较强,较耐热同时也较耐寒,抗逆性强,熟性在60天左右,菜薹皮深紫色、无蜡粉.  相似文献   

19.
早春番茄—小青菜—夏熟黄瓜—紫菜薹高效栽培模式经过在真州镇、新城镇等乡镇3年试种,667 m2全年产值48 600元,纯收益20 000以上,现已形成规模,取得了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冯辉  娄广学 《园艺学报》2011,38(6):1097-1102
 以复等位基因遗传的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系00S107为不育源,采用连续回交转育同时测交筛选基因型的方法,向紫菜薹自交系XA500中转育核不育基因,育成了园艺学性状与XA500相近,不育株率和不育度均达到100%的紫菜薹雄性不育系GMS500。用该不育系配成的杂交组合整齐一致,园艺学性状优异,单位面积产量显著高于对照品种‘紫婷11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