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对暗紫贝母的应用历史、植物形态、生态环境、商品药材的鉴定、栽培与组织培养、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提出进一步对暗紫贝母进行深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暗紫贝母研究现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暗紫贝母是中药"川贝母"的重要来源之一,由于过度的采挖,其生存受到了威胁。目前对暗紫贝母的研究综述仍较少,且主要集中在药用成分和药效上。该文综述了暗紫贝母的植物学特征、生态学特征、对环境因子的响应和栽培繁殖技术4个方面,为暗紫贝母保育和栽培工作的推进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暗紫贝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Hsiao et K.C.Hsia)为百合科贝母属植物为中药材川贝母(Balbus Fritillariae unibracteatae)的主要来源之一,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及散结等功效,是中国特有的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为了解近几年来对暗紫贝母的研究现状,从植物学、化学成分分析、药理学、分子生物等方面对暗紫贝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暗紫贝母有效成分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鸿萍  杜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288-3290
[目的]优化暗紫贝母(Fritillaria unibracteata Hsiao et K.C.Hsia)中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L36(42×32)对暗紫贝母中已知的活性成分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暗紫贝母中有效成分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样品粉末粒径200目,乙醇体积分数75%,提取时间90 min,提取1次。其中,提取次数对提取结果影响极显著(P〈0.01);样品粉末粒径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显著(P〈0.05);提取时间和乙醇体积分数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不显著。[结论]该研究可为暗紫贝母的制剂生产、质量控制、合理利用及开发贝母属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由于不合理的采挖,暗紫贝母野生资源奇缺,而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不仅可以有效地保存暗紫贝母种质资源,而且可以解决人工种植的种苗问题。以暗紫贝母鳞茎为外植体,通过选择流水冲洗时间和消毒时间,研究不同激素组合对不定芽的诱导效果以及诱发产生不定芽或不定根从而长成完整的植株的过程,以期建立暗紫贝母的快速无性繁殖体系。结果表明,以暗紫贝母鳞茎为外植体,先用流水冲洗3 h,经75%乙醇表面消毒后,用0.10%氯化汞处理8 min,最后用无菌水清洗5次的效果最佳,污染率仅为7.5%;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配方是MS+2.0 mg/L 6-BA+0.5 mg/L NAA,诱导率达66.7%;最佳继代培养基配方同不定芽诱导,增殖系数可达8.27;在1/2MS+0.5 mg/L NAA的培养基上的生根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6.
平贝母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鳞茎入药,具清热润肺、止咳化痰之功效.平贝母生产中多为畦作栽培,敦化市贝母药材协会会长王求记进行了平贝母粮、药套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垄下种贝母、垄上种大豆或玉米,在不影响粮食产量的前提下,亩产鲜贝母1 000kg以上.平贝母的生育期或休眠期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在垄上种植玉米或大豆,既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又为贝母休眠遮阳,实现了粮、药双丰收,大幅度地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值.这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在敦化市大面积推广,现已种植平贝母800多公顷.现将该种植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介绍紫甘薯生长的温度、水分条件,总结淮北地区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起垄与施肥、栽植、追肥与浇水、提藤打顶、防治病虫害、收获与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为紫甘薯高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淮北地区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紫甘薯生长的温度、水分条件,总结淮北地区紫甘薯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育苗、起垄与施肥、栽植、追肥与浇水、提藤打顶、防治病虫害、收获与贮藏等方面内容,以为紫甘薯高产栽培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药用贝母是一类重要的中药材,包括川贝、浙贝、皖贝、湖北贝母、平贝等.药用贝母大部分都为人工栽培,生长过程中经常受到微生物、虫和鼠的危害,造成严重减产.笔者对我国药用贝母栽培时发生的病、虫、鼠害情况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皖贝母具有适应性强、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 ,是具较好医药使用价值的药材。笔者研究总结的皖贝母生物特性及高效简化栽培技术 ,可使繁殖系数由常规种植的 1∶3提高到 1∶3 .5 ,增产 75 0kg/hm2 。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15.
16.
《Science (New York, N.Y.)》1942,95(2466):356-357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