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确识别低阻油层对提高油田的勘探开发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渤中油田东营组发育多套反韵律沉积的储层,其底部岩性细、物性差,电阻率较顶部储层明显变低,应用常规测井方法难以判别该类低阻层的流体性质。对低阻油层成因机理分析认为,受沉积韵律控制作用的影响,岩性细、泥质含量高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由于自然电位和自然伽马曲线可以表征岩性粗细及泥质含量的影响,同时结合电阻率曲线又能反映地层流体性质的影响,因此应用常规测井资料建立了基于沉积相带及沉积韵律分析的流体识别方法。该方法重新识别出了渤中油田低阻油层30m,展示了常规测井资料在低阻油层识别中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南堡凹陷低矿化度地层水条件下砂岩油层电阻率变化范围较大,当注入水矿化度接近或低于地层水矿化度时,水淹层与油层的测井电阻率差别较小,因此利用电阻率测井识别水淹层难度很大。在实验室模拟地下油层水淹过程,以多种矿化度水驱溶液分别驱替饱含油岩石,在驱替过程中测量岩石水驱油电阻率、含水饱和度和水驱倍数等参数,研究不同岩性、物性的岩石在多种矿化度注入水水驱油过程中电阻率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分析试验数据,揭示了多种矿化度注入水水驱油岩石电阻率复杂的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为电阻率测井识别水淹层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水平井井况一般较为复杂,井漏、井涌时有发生,井斜角及狗腿度往往较大,因此测井采集风险大,难以获得放射性测井及成像测井资料。目前,双侧向-数字声波测井是塔中地区碳酸盐岩水平井的主要采集系列,较少的测井资料给碳酸盐岩水平井储层精细评价及流体识别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在有限的测井资料中获得更多的地层信息,提出了数字声波幅度比值方法。通过波幅比值与孔隙度交会,可有效区分储层与干层;而通过波幅比值与深侧向电阻率交会,亦能对储层流体性质进行有效识别。  相似文献   

4.
从含不同流体的储层地层水矿化度及地层水电阻率特征入手,基于电成像测井能够反映储层电性及含油性特征,结合阿尔奇公式推导出视地层水电阻率谱计算方法,定性描述含不同流体的储层视地层水电阻率谱分布特征,并进行特征变量的量化及优选,通过地层水电阻率谱形态及特征参数交会图分析,较为直观地对研究区进行储层有效性及流体判别。该方法在F油田进行了多口井的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拓展了成像测井的处理方法及解释评价思路。  相似文献   

5.
Nahr Umr B是伊拉克Halfaya油田的重要储集层,地层测试数据的缺乏给储层的含油性评价和测井解释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基于岩心观察和岩石物理试验,结合常规测井、核磁共振测井以及有限的试油资料进行研究区复杂岩性储层含油性评价:首先确定储层的孔隙度下限为12%,建立电阻率-孔隙度交会图识别油、水层;然后通过试验确定的胶结指数、饱和度指数以及地层水电阻率等关键参数,计算含油饱和度,建立含油饱和度-孔隙度交会图识别油、水层;再利用电阻率-孔隙度曲线相关性分析法识别油、水层;最后,对比分析上述3种图版的适用性,提出了Nahr Umr B复杂岩性储层含油性评价的优选方案。通过实际测井资料的处理和解释,验证了该优选方案的可靠性,为研究区的含油性测井评价以及提高解释符合率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6.
随着多数油田进入注水开发中后期,利用常规测井方法定量评价水淹层成为困扰测井解释人员的难题。通过分析油层水淹中后期含油饱和度的变化,并根据岩心相关试验资料建立产水率与驱油效率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水淹层常规评价方法——饱和度反演电阻率法。该方法采用含水饱和度公式对原始油层进行电阻率反演,将水淹后地层电阻率与反演得到的不同含油饱和度所对应的电阻率进行对比,定量划分水淹层级别,其不受原始油层含油饱和度绝对大小和物性变化及岩性粗细的限制,是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定量划分水淹层级别的一种有效手段,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以电阻率测井动态侵入响应模型为基础,分别模拟淡水泥浆和咸水泥浆侵入条件下,不同探测深度的油水层高分辨阵列感应(HDIL)径向电阻率曲线变化特征;并在总结HDIL径向电阻率分布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通过模拟结果与实测测井结果的对比分析,更准确地确定储层参数;利用不同侵入条件下油层、水层的电阻率形态和径向电阻率分布的特征以及动态模拟确定的储层参数结果进行储层流体识别,提高了低电阻率油层和咸水泥浆侵入条件下储层流体识别的精度。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大宛齐油田地层水矿化度在纵横向上变化较大,在不同层位上会出现油层电阻率低于水层电阻率的情况,这加大了储集层测井解释及油气层评价的难度,易引起对储集层中流体性质的错判。此外,地层水电阻率是阿尔奇公式求取含油饱和度的必要参数。因此,有必要对地层水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找出地层水矿化度的纵横向变化规律。结合地层水分析资料、地层井温-压力测试以及测井曲线计算地层水电阻率,得到地层水电阻率在纵横向的变化规律,从而为正确认识油气水层的饱和度变化规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历经近20的开发,渤海P区块进入高含水期,馆陶组发育的大量低阻油层与水淹层在测井曲线形态上差异不明显。为了精确进行水淹层识别以及水淹层等级划分,采用了机器学习算法。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低阻油层和水淹层识别的敏感参数曲线;其次构建了极限学习机水淹层识别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获取最优参数。将其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极限学习机的低阻油层及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对低阻油层与水淹层的预测精度较高,符合率达89.3%,远远优于未经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的预测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地层水电阻率的大小是测井解释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福山油田流沙港组储层致密,没有典型的水层,地层水纵、横向变化较快,利用常规测井很难准确确定目的层的地层水电阻率大小,导致测井解释符合率不是很理想。在取样地层水分析研究试验、试油测井等资料基础上,利用纯水层附近泥岩层的电阻率信息,建立了地层水电阻率的3种计算模型;并利用岩石的岩电试验数据统计了岩电参数随不同地层水电阻率的变化规律。在求准油气饱和度的基础上,结合油气运聚特征综合认为,高矿化度的氯化钙型地层水一般反映较高的构造位置和较封闭的形成环境,有利于保存有机质及形成较高的有机质丰度。  相似文献   

11.
在低孔、低渗致密性砂砾岩储层研究中,岩性粒级的识别与划分一直是储层孔渗性及流体识别研究中的关键。充分运用岩心分析粒度中值资料及常规测井响应参数,研究了库车坳陷克深地区巴什基奇克组的岩性粒径分布特点;借助粒度参数与自然伽马相关关系,建立了适合粒度中值的相关计算方法;并通过不同粒径粒度中值,结合不同岩性段的常规测井响应特征值,探讨研究了粒度中值与孔隙度、电阻率、中子等测井响应参数的相关性,建立了适合研究区目的层碎屑岩储层识别与评价的岩性粒级分类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2.
大庆长垣CC地区扶余油层为砂泥岩低孔、低渗储层,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导致油层和水层测井响应特征复杂,流体识别难度大。经大量研究分析可知,孔隙结构相似的储层具有相近的测井响应特征,因此有必要对低孔低渗储层按岩石物理性质进行分类,使每类储层孔隙结构基本一致,以提高油水层测井解释符合率。基于岩电试验和测井等资料建立了岩心和测井资料储层分类标准;在储层分类基础上,应用“逐步判别”方法建立了Ⅰ类储层的流体识别图版;对Ⅱ类储层在考虑层厚影响的基础上,分薄层、厚层建立了Ⅱ类储层流体识别图版。该方法经实际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随着长庆油田注水开采程度的不断提高,水淹层评价成为一项重要工作。俄罗斯过套管电阻率测井仪(ECOS)采用2个供电电极,能在金属套管井中测量地层电阻率,具有较大的横向探测深度,在水淹层评价方面表现出了独特的应用优势。基于大量的过套管电阻率测井资料,采用油藏衰竭指数法对长庆油田L41井进行了详细的储层水淹层评价工作,评价结论与完井测井解释结论基本一致,表明该方法在长庆油田具有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油气勘探作业中往往要求做到即发现即解释,对随钻储层解释评价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提高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韩江组浅层低阻油层的随钻解释评价精度,探索了利用录井资料进行浅层低阻油层随钻识别及评价的方法:从岩性及沉积环境因素、构造因素和工程因素3个方面系统分析了韩江组浅层低阻油层的成因;针对韩江组浅层疏松、砂泥岩薄互层、荧光显示低和气体比低的特点,利用三维定量荧光、FLAIR(fluid logginganalysis in real time,实时地层流体录井)及岩石热解色谱等录井新技术,对研究区典型浅层低阻油层进行了识别和评价。评价结果与取样结论一致,对提高研究区勘探效益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5.
A油田P油层含钙现象比较普遍,导致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使得电阻率的测井响应特征难以完全反映储层流体性质的变化,导致流体识别精度低。以岩电试验数据为基础,详细分析了钙质成份对储层电阻率的影响;以试油资料为基础,分流体性质开展了钙质含量与储层电阻率的关系研究,并求取了钙质含量与电阻率关系函数的导数,以此量化钙质含量对电阻率的影响。采用上述方法对电阻率进行钙质含量校正后,建立了电阻率与自然电位的交会图版。应用该图版对新完钻的15口井进行解释,经试油验证,解释精度达到了88.5%,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油田老区二次开发中,由于岩心试验分析资料的匮乏,常用的一些基于岩心试验数据建立的定量评价水淹层水淹级别的测井方法已不适应。通过WY油田测井响应特征的对比分析,结合实际生产测试数据,依据含水率的划分界限,优选水淹前、后岩性和物性无明显变化的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测井曲线,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储层孔隙中所含原始流体的电阻率与自然伽马和声波时差的函数关系。基于流体替换思路,实测电阻率与反演储层孔隙中所含原始流体的电阻率的差异是由储层流体性质变化引起的,以两者之差即电阻率变化值和含水率为依据制定定量识别水淹级别的划分标准。经120口实际井资料的处理,解释符合率达到83%,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能够及时服务油田和满足实际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油田克深地区砂岩储层岩性复杂,属于特低孔、低渗油气藏,测井对裂缝识别评价有重要意义。采用分形理论,针对常规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得出可靠嵌入空间法进行裂缝识别。该方法在大北克深地区20余口井的实际应用结果表明,与成像资料符合度较高,证明分数维方法识别裂缝切实可行,可在油田致密砂岩储层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致密油层具有储集孔隙空间小,渗流能力差,非均质性强,岩性、电性变化大,油水关系复杂、流体测井识别难度大等特点,如何有效利用测井资料评价该类油层,对油田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合水油田庄9区致密油层长82油层为例,充分利用测井、取心、录井、测试分析等资料,建立了合水油田长82油层测井参数解释模型:研究区开发井密度曲线较少,选用声波时差建立了孔隙度解释模型;孔隙度与渗透率相关性较好,利用两者交会图法获得渗透率模型;采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得到研究区的含油饱和度解释模型.并确定了储层评价下限标准:渗透率下限为0.1mD,孔隙度下限为8.0%,声波时差下限为220μs/m,电阻率下限为20Ω·m,含油饱和度下限为45%.该模型及下限标准为研究区致密油层的识别、储量的提交与升级提供了依据,也为复杂致密储层的测井评价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聚和物驱水淹层复电阻率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油田已进入特高含水期,并且随着聚合物驱油技术在大庆油田的广泛应用,储层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的解释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复电阻率法(CR)是新型技术,它用于聚合物驱水淹层解释的基础是岩样的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介绍了聚合物驱岩样复电阻率频散特性实验的原理、装置、方法以及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聚合物驱后水淹层岩样的复电阻率的虚部对含水饱和度更敏感,进一步研究得到虚部比值与含水饱和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可用于聚合物驱后的水淹层解释。实际井资料解释结果与岩芯分析结果对比表明,用复电阻率虚部比值对聚合物驱水淹层进行定量解释是有效的,并分析了误差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川东北YB气田长兴组-飞仙关组井段岩性横向变化大且储层非均质性强。根据不同流体在测井响应上的差别,采用孔隙度-含水饱和度交会图法、正态分布法(P1/2法)、电阻率测井识别法等方法综合识别气水层。实际应用表明,其识别结果与实际生产情况基本一致,说明上述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