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国,油菜每年食用植物油的产量位居第一,饲用蛋白的产量位于第二;此外,油菜还有花用、蜜用、菜用、肥用等功能。我国对油菜籽的需求量很高,但目前菜籽油市场不断萎缩,传统的油菜产业面临巨大挑战。为此,我们持续研发出了油菜的衍生产品,包括油菜花茶、油菜芽苗菜、油菜花护肤品、油菜饼干、油菜花酒、油菜相关文创产品、油菜盆栽花卉等。这些衍生品的商品化,一方面将带动某些油菜种植地区,特别是偏僻、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相关产业发展,增加财政收入,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景区或美丽乡村建设点的旅游产品,促进区域旅游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2.
张丽琼 《长江蔬菜》2013,(22):68-71
为了研究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混合包衣油菜种子对油菜的生长效应,为油菜的栽培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探讨了不同浓度的生防放线菌对油菜种子出苗、幼苗株高、根长及叶绿素、维生素 C 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防放线菌能够促进油菜出苗,且菌剂浓度越高,出苗率越高;低浓度(2%和4%)生防放线菌制剂会抑制油菜幼苗的生长,而10%浓度的菌剂能促进幼苗的生长;随菌剂浓度的提高,油菜幼苗的光合作用能力、抗氧化能力逐渐增强。生防放线菌与草木灰包衣油菜种子时,不同浓度的菌剂对油菜的生长产生不同的效应。因此在生产上应用生防放线菌防治油菜土传病害菌核病时,应正确使用适宜的菌剂浓度,以免抑制油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3.
王发胜 《蔬菜》2020,(9):60-63
为了全面提高杂交油菜种子的质量和产量,促进种子产业发展,针对杂交油菜制种过程中影响种子质量和产量的各种因素,提出通过严格保证隔离安全、苗床选择、初花期田检去杂、末花期田检去杂、合理行比、花期调整等措施提高种子纯度;及时收获、脱粒等措施保证种子的净度;防病治虫、及时晾晒等措施提高种子发芽率;机械干燥设备、日光干燥措施控制种子含水量等建议。在对影响产量和质量限制因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总结了1套提高杂交油菜种子质量和产量的技术措施,使杂交种子产量达1 650 kg/hm~2,比历年平均增产34.6%左右,并且种子质量也得到了提高,纯度达到99.7%,发芽率提高到90%以上,水分不高于7%,净度提高到97%以上。  相似文献   

4.
70%锐胜可散性粉剂防治油菜苗期害虫的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70%锐胜可散性粉剂为油菜种子包衣剂进行防治油菜苗期主要害虫试验。结果表明:按种子重量的3‰~5‰包衣后,对油菜苗期主要害虫黄条跳甲的平均防效82.2%~86.7%、茎蟓甲的平均防效84.6%~90.1%。大田应用按种子重量的0.3‰~0.5‰包衣后为宜。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双低油菜品种沪白1号系采用品种(系)间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其花雪白,种子含油量45.0%,芥酸含量0.9%,硫苷含量18.0μmol/g,符合甘蓝型油菜的双低标准。沪白1号适于我国长江下游地区种植,登记编号:GPD油菜(2021)310115。双低甘蓝型油菜薹(俗称油菜薹,下同)通常指其抽出的嫩薹,摘取15~20 cm菜薹作蔬菜.  相似文献   

6.
《蔬菜》1991,(1):14-15
我国北方春季气候干旱、多风、气温偏低。露地蔬菜生产开始较晚,3~4月份(甚至4~5月份)是蔬菜供应的小淡季,这时期种植的早春快熟菜是华北、东北、西北等寒冷地区一季重要的蔬菜。一、小白菜与小油菜的播种我国北方春季种植的  相似文献   

7.
以油菜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拉肖皂苷元(La)及其糖苷C-拉肖皂苷C(LG-C)对油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影响。结果表明:随处理浓度不同,油芽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差别,其中浓度为0.05 mg/L拉肖皂苷C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处理后的油菜幼苗干鲜重增加;且这3种化合物均呈现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油菜生长趋势,表明适度的激素处理有利于油菜生长和代谢。  相似文献   

8.
上海青小油菜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优化施氮量处理在小油菜株高、单株重和产量方面都优于其他处理,且差异明显,产量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说明赣榆区小油菜按优化施氮量施肥可明显增加株高、提高单株重、增加产量。  相似文献   

9.
油菜角野螟发生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秀玲  冯纪年 《北方园艺》2011,(14):134-138
近年来油菜角野螟对西宁油菜为害加重,成为油菜生产主要害虫之一。该试验调查了油菜角野螟田间发生规律、为害特性、生物学特性,并进行了各种防治技术的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油菜角野螟在西宁地区1 a发生1代,零星有2代出现;油菜角野螟成虫在7月油菜角果期为盛发期;菜角野螟在西宁地区普遍发生,浅山地区发生较重,川水地区中度发生,脑山地区零星发生;适当早播可减轻角野螟的为害;依据"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当油菜花期至角果初期百株卵块累计达40块以上时即可进行化学防治。防治适期以角果初期为主,卵块较多油菜田块可连防2次,间隔7 d。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油菜生产,近年虽有较大发展,但种植面积和产量还不稳定,平均单产还不高,对油菜的育种、栽培技术和加工利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还很大,发展油菜生产的优越条件尚未充分发挥,特别是菜油品质亟待迅速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最适宜的富锌小油菜培育方式,以小油菜为试验对象,设置了不同施锌处理。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底施锌、喷施锌、底施和喷施相结合的3种施锌处理小油菜产量分别提高14.8%、7.4%、18.5%,锌含量分别提高2.0%、23.7%和41.1%。综合分析,建议选用底施3 g/m^2的硫酸锌加喷施0.1%硫酸锌的方式来进行富锌小油菜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笔者结合以往的研究成果以及延边地区油菜制种实际情况,总结出了一套适应延边地区环境条件的杂交油菜优质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13.
李杰 《花卉》2016,(2):1-2
油菜,又叫油白菜,抗寒力较强的作物,种子含油量高。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4~6℃,在20~25℃条件下4d就可以出苗,开花期15~19℃,角果发育期12~15℃,且昼夜温差大,有利开花和角果发育,增加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油菜是主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现被广泛认可,因此,需要加强推广,本文对其种植技术和推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水稻与小麦茬口、水稻与绿肥茬口是目前闵行区粮食生产上两种主要的茬口形式,而水稻与油菜茬口由于油菜用工多而且产量产值低,多年来基本上不采用。但随着菜油两用型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及油菜直播技术的发展,已形成早熟水稻品种与菜油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油菜种子特异启动子Napin在芥菜中的表达特性,以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为报告基因,将其置于来自油菜的Napin启动子下游,并经根癌农杆菌介导转入芥菜。对转基因芥菜种子及其T1代幼苗的EGFP检测表明:随着转基因植株的种子逐渐发育成熟,EGFP基因在种皮、子叶、胚根中的表达强度逐渐增强|在转基因种子发芽过程中,幼苗根、子叶、下胚轴中EGFP的表达逐渐降低,直至不能检出绿色荧光。结果表明Napin启动子驱动的外源基因表达在芥菜中表现出较为严格的种子表达特异性。  相似文献   

16.
油菜菌核病的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主要病害,严重影响油菜的产量和质量.目前利用生物方法防治该病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并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已成为防治该病的重要的手段之一.现从微生物防治和其它生物防治2个方面对国内外油菜菌核病生物防治的主要手段进行了分析、总结,概述了各种生物防治方式的主要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使用解磷细菌对小油菜产量及土壤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小油菜为试材,用自行分离出的5株解磷细菌制成液体菌剂,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施磷肥与否,使用解磷细菌可以提高小油菜的产量,其中溶磷菌w12-7和解磷菌y9-4处理的小油菜的产量提高的最多,其次为溶磷菌w5-2处理的小油菜;作物收获后,土壤速效磷含量变化较大,不施磷肥时,使用溶磷菌w12-7和解磷菌y9-4的土壤速效磷含量降低较少,分别比对照变化值少23.4%和34.8%;施磷肥后,所有处理的速效磷含量均有所增加,且溶磷菌w5-2和解磷菌y9-4处理增加较多。解磷细菌对土壤pH和全磷含量影响不明显;溶磷菌w12-7、w5-2和解磷菌y9-4较适用于青海省石灰性土壤中。  相似文献   

18.
以长阳地区种植面积较大的3个油菜品种与当地主栽品种(中油杂19)为材料,在不同海拔地区种植,比较菜薹产量及口感.试验结果表明,大地95、大地199可作为菜油两用品种在长阳平原区推广,大地95、大地199、华油杂62可作为菜油两用品种在长阳低山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以"浙双72"油菜种子为试材,研究了2种pH值氯化镧(LaCl3)溶液浸种对模拟酸雨胁迫下(pH 3.5)油菜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用pH 6.5LaCl3溶液浸种,对油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且10mg/L LaCl3浸种能显著缓解pH 3.5酸雨胁迫的影响;用pH 4.5LaCl3溶液浸种,只有1mg/L LaCl3浸种有明显的正向效应,而5、10mg/L LaCl3浸种多为负面效应,表现为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不及对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比对照稍高,丙二醛(MDA)含量也比对照高,可能是低pH值溶液中,镧元素的离子态增加,毒性也增强;因此,用LaCl3溶液浸种,必须选择适宜的剂量,还须控制浸种溶液的pH值。  相似文献   

20.
《西南园艺》2012,(5):75-75
2012年4月26日,重庆市油菜高产创建活动座谈会在白市驿召开,来自潼南、大足、永川等20个产油区县,重庆市农业科学院,重庆市种子植保植检总站等项目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2008年以来,重庆市财政局创新产油大县奖励资金使用方式,委托重庆市农科院,协同市农技总站、市种子植保植检总站和20个产油大县一道,连续4年实施油菜产油大县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