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主要通过对乡土文化的内涵、内容进行详细剖析,并对乡土文化与乡村旅游关系作出了较为清晰的梳理与阐述;结合分析武宣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并提出其发展存在的问题;从乡土文化视角看待如何充分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并明确武宣县乡村旅游发展方向;最后针对武宣县乡村旅游乡土文化资源,通过主题定位分类、内容挖掘、项目开发,明确乡村旅游与乡土文化内涵结合发展,以及乡土文化兴旅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提出武宣县乡村旅游乡土文化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
王志民  谢园方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5049-505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区域旅游资源的竞争重点开始转向乡村旅游,乡村旅游竞争力中乡村文化的作用也越来越大.江苏省苏南地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历史特征和地域优势,使得乡村文化旅游发展迅速.苏南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需将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整体推进,坚持以地域乡土文化为核心,加强乡村文化旅游设施建设,注重乡村文化的多层次综合开发.  相似文献   

3.
刘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888-4889,4928
基于我国乡村旅游现状及典型模式,通过特色文化对乡村旅游的意义与影响研究,提出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的结合发展思路,并阐述了民俗文化的吸引力、乡土文化的震撼力、特色文化的感召力对乡村旅游的优化发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熊超  徐龙 《安徽农业科学》2023,(9):120-122+159
针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产品趋同、特色丧失等问题,从“文化+”的视角对乡村旅游特色塑造的方式方法展开探讨。认为乡村旅游特色是需要根植在乡土文化土壤之上的,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以南京市龙袍新城长江社区乡村旅游策划为例,提出文化元素挖掘、文化元素价值评判、“文化+”旅游产品策划三位一体的乡村旅游特色塑造方法,以期对乡村地区的文化传承与旅游开发有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乡村民宿旅游开发能有效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运用田野调查法及访谈法,以温州泰顺畲族左溪村和竹里村为例,分析其民宿旅游经营现状及其产业发展难题,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要求,提出"民宿 + "的乡村民宿旅游开发路径:"民宿 + 生态环境"、"民宿 + 文化传承"、"民宿 + 运动休闲"、"民宿 + 健康养老"、"民宿 + 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6.
文旅农融合发展推动了乡村民宿的形式多样化,莫干山地区通过文旅农融合发展乡村民宿,不仅改变了当地农民单一的收入渠道,也改变了当地的旅游环境,同时带动了乡土文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文旅农融合为视角,分析浙江莫干山乡村民宿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困境,最后提出构建独具特色设计风格的乡村民宿、提升乡村民宿管家服务素养、发挥乡村民宿行业协会的协调带动作用、发掘乡村民宿文化传承的价值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乡土文化是乡村旅游的文化基石,承载着一个地区的历史积淀。当前,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加剧了乡土文化资源的流失,乡土风貌日益消逝,乡土风味逐渐变味。但在近几年的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以乡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民艺体验地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并颇受广大游客青睐。在湖北钟祥,以"觅乡愁,归本真"为目标建设的莫愁村向世人展现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以"湖北民俗民艺第一村"莫愁村为例,探讨莫愁村在乡村旅游开发中乡土文化资源的挖掘与利用等问题,并针对乡土文化资源开发不彻底、不纯粹、缺少特色、形式单一等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8.
随着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乡村成为新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作为乡土文化承载体的乡村博物馆由此应运而生。通过以重庆郎家村为例,分析郎家村的文旅资源现状,并以文旅融合为背景提出了文化与自然保护并重、增强文化认同感和体验感、丰富博物馆功能以及创新宣传营销模式等乡村博物馆建设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9.
以宁德市桃花溪村为例,分析其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和劣势,优势主要是生态环境良好,红色文化丰富,宗教历史悠久,海拔高空气好,劣势主要是地处偏僻交通不便,旅游吸引物不明显,配套基础设施滞后,旅游人才严重缺乏。按其规划定位,提出桃花溪旅游项目规划设计,即分区及项目建设节点,旅游商品策划,规划实施效果。并提出红色乡村旅游扶贫发展的建议,即以资源的精确评判开发红色乡村旅游资源,以良好的规划引导红色乡村旅游发展,以政府的大力支持提高红色乡村旅游品质。  相似文献   

10.
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面临着结构性问题,亟须推动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创新。原乡规划思想给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新的视角。从原乡规划思想出发,深入剖析原乡规划思想基本内涵,探究了原乡规划思想在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中的应用,提出原乡下乡村文化旅游产品需要达成乡村生态性、文化性、体验性,要完成乡土传承、乡村休闲营造、乡村创新三层建设。以江津区乡村旅游为例,在分析江津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基础上,进一步具体探讨了原乡下江津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1.
许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1,(9):5453-5454,5465
论述了乡村旅游与乡土景观的关系及其价值,分析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乡土景观的危机表现,从而提出乡土景观的开发及保护途径,以期达到推进乡土景观规划研究,改善农村农民生活面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正西溪景区坐落于美丽的浏阳市大围山南面的田溪村,从前这里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属于省级贫困村。田溪村村支两委充分利用当地独特的第四纪冰川石球石貌地质构造,将优美的自然风景和当地浓郁的客家生活文化有效结合,经过多年的创建,西溪景区已粗具规模,逐渐成为辐射长株潭和江西南昌等周边城市的乡村旅游理想目的地,在2017年田溪村荣获"长沙市十大最具魅力旅游乡村"称号。  相似文献   

13.
陈苏  郭欣  刘磊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3):137-140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乡村的发展日新月异,平衡乡村旅游发展与乡土环境保护是乡村发展的首要前提.在分析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原则,并以重庆市石柱县瓦屋村为实践案例,以生态为切入点,针对不同生态敏感度区域提出不同规划建设意见,最终实现生态旅游目标.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2,(1):107-109
在乡村振兴战略下,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宜宾市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效,但依旧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资源同质化现象突出、乡土文化建设意识薄弱、乡村旅游人才力量缺乏等现实问题,新发展阶段应该进一步完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强化硬件基础;打造地域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强化品牌意识;注重乡村特色文化塑造,丰富文化内涵;增强乡村旅游人才力量,强化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作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重要内容之一的乡土景观,其与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联系紧密,引起学者们广泛的关注,对乡土景观的文献梳理,有利于把握其发展的脉络与动态,以期能为乡土景观开发与保护的实践及理论方面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方法】研究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关于乡土景观的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科学可视化分析软件CitespaceⅤ,绘制出发文作者、发文机构、研究关键词的知识图谱。【结论】我国乡土景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元素与符号的运用、乡土文化与乡土景观的联系、乡土景观的开发与保护及新农村建设、乡村旅游发展等热点内容,有少量的学术代表人物,但是发文作者之间联系交流较少:对于乡土景观的研究,部分研究机构给予一定关注,然而重视不够,机构之间合作网络较为分散。【展望】未来应着重关注乡土景观理论基础的研究,乡村振兴中的乡土文化传承与特色景观营造,乡土景观研究方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征和要求,指出现代乡村旅游的可持续需要依靠乡村自身的力量和社区居民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分析了乡村旅游影响下的乡村社区结构特征,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乡村社区的耦合关系,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从社区村民从事乡村旅游的可能性和参与方式入手,对乡村旅游业态进行网络化组织,建立公共资源型业态、平台型投资业态、小微企业业态和一般性投资业态,实现乡村社区要素与旅游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金大田村为例论证了基于社区发展建立乡村旅游网络化模式的可行性,依靠社区的力量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乡村经济的再生。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征和要求,指出现代乡村旅游的可持续需要依靠乡村自身的力量和社区居民主动的参与才能实现。分析了乡村旅游影响下的乡村社区结构特征,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与乡村社区的耦合关系,通过对乡村旅游资源和社区力量的整合,从社区村民从事乡村旅游的可能性和参与方式入手,对乡村旅游业态进行网络化组织,建立公共资源型业态、平台型投资业态、小微企业业态和一般性投资业态,实现乡村社区要素与旅游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并以金大田村为例论证了基于社区发展建立乡村旅游网络化模式的可行性,依靠社区的力量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乡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乡村经济的再生。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背景下南通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的发展强化了农村资源多元性发展的可能性,顺应了中国现代化农村发展的趋势。南通具有绝佳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条件、浓厚的乡土文化等优势,但由于南通乡村旅游发展起步较晚,尚未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分析南通乡村旅游的发展优势及困境,从旅游产品建设、产业规划、人才引进及智慧网络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针对性建议,培育南通乡村“旅游+”和“互联网+”,促进南通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9.
千篇一律的乡村复制品反映的不仅是疏离感和审美疲劳,更是乡土文化的忽视和遗忘.为了实现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江苏省常州市牛马塘田园乡村为例,实证调研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显示,牛马塘田园乡村建设存在风格不协调、景观风貌不一致的设计问题以及乡土文化保护意识薄弱、文化认同感不高的人文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  相似文献   

20.
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应有之义,并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乡村文化振兴具有愉悦农民、教育农民、为乡村振兴强根铸魂、培养人才等多重功能。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一要外部供给与内部挖掘相结合。一方面加强乡村文化的组织供给、人才供给、活动供给和产品供给;另一方面挖掘乡村内部潜力,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挖掘乡土文化本土人才,发挥新乡贤和乡村知识分子的作用。二要载体搭建与能人培养相结合。既加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和乡村文化活动载体搭建,又要强化乡村文化能人培养,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人力支持。三要推动乡村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以乡村文化丰富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乡村文化振兴提供载体、积累资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