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设施栽培中常常连年种植,导致连作障碍的发生.连作障碍引起土壤质量下降,生产力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制约了设施蔬菜的发展.同时,我国是食醋和食用菌生产大国,每年产生大量的醋糟、菇渣等有机废弃物.旨在有效利用醋糟、菇渣等有机废弃物,并解决设施蔬菜土壤连作障碍.[方法]设置商品土壤改良剂(C)、单一生物炭(B)、...  相似文献   

2.
4 种肥料对设施菜地土壤性质 和小白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4种肥料施用后对设施菜地土壤性质、小白菜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设施菜地土壤的科学改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羊粪、生物有机肥、矿源腐植酸钾和酸化土壤调理剂为供试肥料,研究其对设施菜地退化土壤pH值、EC值、碱解氮含量,以及小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施用羊粪5 000、10 000 kg/hm~2,土壤pH值比常规施肥(CK)分别提高0.58和0.81,土壤速效钾含量比CK分别提高43.0%和78.2%,羊粪施用量增加1倍可显著提升土壤EC值和碱解氮含量;施用生物有机肥3 000、6 000 kg/hm~2,土壤pH值比CK分别提高0.71和0.81;施用矿源腐植酸钾3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1 200 kg/hm~2、矿源腐植酸钾6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2 400 kg/hm~2,土壤pH值比CK分别提高0.99和1.00,土壤EC值、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随“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施用量的增加而显著升高,而仅施用矿源腐植酸钾对土壤基本性质无显著影响。施用羊粪的第1茬小白菜产量提高33.7%和11.6%,硝酸盐含量降低23.4%和8.3%;施用“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使小白菜Vc含量提高66.6%和105.1%,但施用量增加对小白菜产量和品质无明显提升效果。在种植第2茬小白菜时,4种肥料对其影响不显著。【结论】设施菜地底肥施用羊粪或“矿源腐植酸钾+酸化土壤调理剂”对土壤性质改善和蔬菜产量、品质提升效果显著,用量以羊粪5 000 kg/hm~2或矿源腐植酸钾600 kg/hm~2+酸化土壤调理剂2 400 kg/hm~2的组合为宜。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设施大棚栽培蔬菜过程中的连作障碍问题,在同等化肥用量的基础上,进行了连续多茬施用土壤调理剂对连作设施蔬菜生长及土壤改良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连续多茬施用土壤调理剂,可减轻连作障碍对设施蔬菜生长的不良影响,提高蔬菜产量,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养分含量有明显的改善和提升作用。其中,每667 m~2施用"沃美克"有机源土壤调理剂400 kg,可提高供试叶球类蔬菜的株高、球高、球横径、单球重及产量(产量可提高3.4%~10.6%),降低连作土壤容重、pH,促进土壤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的增加(试验后期分别比试验开展前增加2.1 g/kg、0.82 g/kg、30 mg/kg、79 mg/kg)。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适合番茄穴盘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方法]采用菇渣、草炭、蛭石、珍珠岩、醋糟、牛粪为原料基质,按不同体积比组成复合基质,研究不同基质的基质理化特性及其对番茄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醋糟∶草炭∶蛭石=40%∶40%∶20%和菇渣∶草炭∶蛭石=40%∶40%∶20%复合基质的各理化性质均在番茄幼苗生长的适宜范围内,播种后出苗率在98%以上,该基质配比下幼苗的株高、茎粗、根长、地上鲜重、根系活力、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结论]醋糟∶草炭∶蛭石=40%∶40%∶20%和菇渣∶草炭∶蛭石=40%∶40%∶20%复合基质较适宜作为番茄穴盘育苗的基质,同时菇渣和醋糟代替了部分草炭,解决了草炭资源不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土壤调理剂不同施用量对连作木薯地土壤理化性质和木薯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为木薯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木薯品种新选048为试验材料,设置0(CK)、750(A)、1500(B)和2250 kg/ha(C)共4个处理,测定土壤调理剂不同用量处理下的土壤水含率、孔隙度、三相比、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及木薯产量的相关性状.[结果]施用土壤调理剂处理与CK相比,土壤水含率差异不显著(P>0.05).施用土壤调理剂的3个处理均能增加土壤的孔隙度,降低土壤固相比例,增加气相比例,其中以2250 kg/ha用量的效果最佳.调理剂能增加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施用量为1500和2250 kg/ha能显著增加木薯块根长及单株块根重,从而提高块根产量.[结论]土壤调理剂可改善土壤物理性状,促进土壤养分有效化,促进木薯块根伸长增粗,增产效果明显,其中,施用量为1500和2250 kg/ha的处理效果相对较优,在广西木薯生产上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在永安市酸性土壤进行施用施地佳土壤调理剂试验,结果表明:每667 m2施用土壤调理剂2 kg处理的土壤p H值提高0.4,全氮、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0.15 g/kg、5 mg/kg,有机质含量增加0.06 g/kg,有效磷含量下降0.6 mg/kg;早稻增产9.82%。  相似文献   

7.
连云港市设施蔬菜施肥与土壤养分状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连云港市施肥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大棚土壤实行高氮、极高磷和高钾的施肥模式,致使养分投入不平衡。分析结果显示,连云港市设施栽培土壤p H值逐年降低,平均由7.55降低到7.22,土壤养分比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大幅增加:有机质增加12.86 g/kg,全氮增加0.28 g/kg,速效氮增加121.35 mg/kg,有效磷增加2.05 mg/kg,速效钾增加99.81 mg/kg,缓效钾增加152.12 mg/kg,且各养分的增加与棚龄呈极显著相关性。土壤养分的迅速增加,说明设施栽培下施肥量过大而未被作物吸收,积累在土壤中。养分的过分积累,使部分设施出现了盐渍化、酸化等问题,土壤结构被破坏,养分含量失衡,微生物群落结构改变,种植障碍不断发生。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质配比对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婷婷  李萍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84-185,199
[目的]为进一步加大对醋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依据。[方法]利用醋糟与菇渣、蛭石等基质的不同配比,研究其对温室黄瓜生长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采用醋糟+60%的蛭石的基质配比,营养液施用量为正常用量的50%,黄瓜在株高、叶龄、叶面积、叶绿素含量以及产量等各项指标上都呈现较好结果,在有些指标上超过了采用全肥灌溉的珍珠岩基质(对照CK)。而与菇渣配比中,以60%菇渣配比的处理,黄瓜在各项指标上表现都最差。[结论]在与醋糟配比过程中,菇渣比例不应过高,以20%为宜。  相似文献   

9.
设施蔬菜大棚过量施肥引发的土壤盐渍化危害问题十分普遍,并会对蔬菜生产造成极大危害。设施土壤盐渍化往往是由于土壤中积累了大量的硝酸盐所致。本文拟通过向土壤中添加秸秆基质肥料,并对处理土壤进行芹菜种植试验,探讨秸秆基质肥料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消除盐渍化危害的作用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添加秸秆基质肥料可显著降低土壤中水溶性盐分含量。随着秸秆基质肥料用量的增加,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增加、容重降低、孔隙度提高,土壤物理性状明显改善。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也有所增加。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下降。秸秆基质肥料用量在3 kg/m~2处理时最有利于芹菜生长,地上部产量最高,硝酸盐含量与对照相比明显下降。综合考虑芹菜产量和硝酸盐安全卫生品质,试验条件下,田间秸秆基质肥料推荐用量在3.0~4.5 kg/m~2之间。  相似文献   

10.
基质配比对无土栽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优选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基质种植生菜提供依据。[方法]分别以0、5%、10%、15%、20%的沼渣作为无土栽培生菜的有机基质,加入一定量的珍珠岩和蛭石(1∶1),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对无土栽培生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15%沼渣配85%珍珠岩和蛭石处理的生菜单株产量和干重均最高,分别为30.49和0.75 g/株,不添加沼渣的纯无机基质处理的单株产量和干重最低。20%沼渣配80%的珍珠岩和蛭石处理的生菜还原糖含量最高,达0.44%,提高有机基质比例可提高生菜还原糖含量。纯无机基质处理的生菜Vc含量最高,达260.4 mg/kg。[结论]选用15%的沼渣和85%的珍珠岩和蛭石配比的有机无机基质栽培生菜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1.
土壤普查与数字土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听起来是枯燥的,然而运用数字技术打造的虚拟现实将展示给我们一个有声有色、真真切切、绚丽多彩的世界。本文浅谈一点对土壤普查、土壤分类和数字土壤的联想。1 土壤普查回顾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土壤是农业的基础。党和政府对土壤工作历来十分重视,早在1958年我国就作出“关于开展群众性土壤普查工作的指示”。在农业部的组织下,从1958年至1960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土壤普查工作。经过3年的群众性普查,于1961年进行汇总整理,首次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土壤图》,《中国农业土壤肥力概图》,《中国农业土壤改良概…  相似文献   

12.
茶园与相邻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茶园及相邻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 并试图寻求其与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W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园和林地土壤有机碳、土壤呼吸积累量、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且茶园均值大于林地。在0~100 cm土壤层次内, 茶园土壤质量敏感性指标(WSOC/SOC)平均值、代谢熵(qCO2)平均值均大于林地, 微生物熵(qMBC)平均值小于林地。茶园和林地土壤基础呼吸速率与SOC、WSOC及MBC呈显着正相关, 向后筛选回归模型表明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作用依次为SOC>MBC>WSOC,对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作用则为WSOC>SOC>MBC.茶园土壤代谢作用强于林地, 但茶园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比林地差, 不利于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 为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茶园土壤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肥和耕作措施。  相似文献   

13.
坡耕地土壤侵蚀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137 Cs示踪了陕北安塞试区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并以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北部坡耕地土壤侵蚀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在山坡中、上部是侵蚀最严为强烈的地带,而在坡顶侵蚀较弱,在坡下有土壤堆积;土壤全N、碱解N和速效K与水蚀及耕作侵蚀成线性相关;有机质、速效P、阳离子代换量及土壤质地则与水蚀及耕作侵蚀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模索施用不同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方法]供试品种早造为盐两优888,晚造为金稻优998,共设4个处理,研究钙镁磷肥、石灰、硅钙肥等土壤调理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在中潜底酸性稻田施用钙镁磷肥、石灰、硅钙肥等土壤调理剂,可提高土壤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和p H,以施用钙镁磷肥加土壤调理剂效果最佳,早、晚造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比对照分别高出1.50、0.17和1.70、0.10 g/kg,早、晚造的速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钙、交换性镁含量比对照分别高出0.20、4.00、16.60、1.60和0.19、5.00、18.50、1.70 mg/kg。同时,钙镁磷肥加土壤调理剂能提高水稻产量,早、晚造分别比对高出499.5、598.5 kg/hm~2,增幅达7.38%、12.20%,经方差分析均达极显著差异水平。[结论]施用土壤调理剂有利于水稻的生长发育,以施用钙镁磷肥加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营养型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的改良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营养型上壤改良剂施入3种不同理化性状和不同肥力水平的酸性土壤进行恒温培养,20和40d后,测定土壤的pH值以及交换性酸总量、H^ 、K^ 、Na^ 含量。试验结果表明,营养型土壤改良剂提高了土壤的pH值,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性H^ 和AP^ 含量。说明营养型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具有明显的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16.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制图则是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的反映,绘制准确的土壤空间信息是农林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过去的30年,土壤养分预测性制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介绍了数字土壤制图的理论基础,以及阐述土壤养分预测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土壤调查法、空间插值法、土壤-景观模型法、遥感影像法,并分析了当前在土壤制图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讨论了未来土壤养分制图的发展前景,旨在帮助人们了解土壤制图研究的现状,以期为土壤预测性制图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土壤和土壤矿物对氯磺隆的吸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批量法研究了人工合成的铁、铝氧化物以及砂页岩发育的红壤对氯磺隆的吸附。结果表明: 1)在相同的条件下,氯磺隆在铁、铝氧化物和砂页岩发育的红壤中的吸附量随其浓度的升高而增加,氯磺隆吸附量的顺序为:铁氧化物<铝氧化物<红壤; 2)氯磺隆在铁、铝氧化物和砂页岩发育的红壤中吸附量随pH值的升高而减小。这些情况均与矿物及其组成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从土壤中不同微粒及不同大小粒径等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方面进行了阐述,进而引入了土壤中的超微粒子——无机纳米微粒对土壤肥力的影响,并且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运用 137 Cs示踪了陕北安塞试区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并以室内分析的方法研究了黄土高原 北部坡耕地土壤侵蚀与土壤性状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黄土高原坡耕地土壤侵蚀量在 山坡中、上 部是侵蚀最严为强烈的地带,而在坡顶侵蚀较弱,在坡下有土壤堆积;土壤全N、碱解N和 速效K 与水蚀及耕作侵蚀成线性相关;有机质、速效P、阳离子代换量及土壤质地则与水蚀及耕 作侵蚀无 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20.
土壤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土壤制图则是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的反映,绘制准确的土壤空间信息是农林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在过去的30年,土壤养分预测性制图在各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进展.介绍了数字土壤制图的理论基础,以及阐述土壤养分预测过程中的主要方法,包括传统土壤调查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