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永安大湖竹种园丛生竹冻害情况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2日20日永安市大湖竹种园遭遇-4.7℃低温,丛生竹受冻害较严重,其中:普陀孝顺竹(Bambusa glaucescens var.illtea)、河边竹(Bambusa multiplex var.strigosa)等10个竹种未受冻;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金丝慈竹(Neosinocalamus affinis cv.viridiflavus)等12个竹种受1级冻害;马甲竹(Bambusa tulda)等20个竹种受2级冻害;斑坭竹(Bambusa entuldoides var.basistrata)等8个竹种受3级冻害;大泰竹(Thyrostachys oliveri)、毛勒竹(Bambusa dissemulator var.hispida)等7个竹种受4级冻害;另有4个竹种在历年冻害中已死亡。永安市为丛生竹生长北缘,引种开发丛生竹时,应选择抗冻能力强的竹种,在海拔较低的小地形气候中种植。  相似文献   

2.
2008年南方雪灾对川南丛生竹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对四川省长宁县51种丛生竹在2008年南方雪灾中的冻害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1)51个竹种平均受冻级达3.2级,受冻死亡的竹种为14个,仅3个竹种小琴丝竹;鹅毛竹、粉单竹没有受冻害影响;(2)调查的15个属的箭竹属、空竹属、泰竹属、香竹属、巨竹属等5个属11个种全部受冻死亡:其他10属受冻的大小排序为:簩竹属>滇竹属>牡竹属>大明竹属>簩竹属=绿竹属>箬竹属>酸竹属>慈竹属>倭竹属;(3)以乡土竹种和引至南昌的竹种受冻最轻;其次是引至杭州、南京的竹种受冻相对相轻;引至南宁的竹种受害中等,冻害最严重是来至热带(西双版纳)的竹种,其死亡率达78%;综合分析表明:受冻程度与引种地有关,气候相似的程度越高,丛生竹受冻也越轻,丛生竹的引种仍然要以气候相似性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丛生竹快速繁殖育苗和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丛生竹带篼埋杆育苗、埋节育苗、扦插育苗、以苗繁苗、应用GGR等育苗方法,探索不同立地条件、不同竹种的造林方法。观察了丛生竹“南竹北移”在江西西部的生长发育情况,提出丛生竹冻害等级和防冻措施。  相似文献   

4.
川陕革命老区大巴山区拥有优良乡土竹种资源和生产绿色食品的山地立体生态环境资源优势,竹林经营类型转换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实现区域竹业发展的根本。山地立体生态环境是竹林类型分布和资源培植配置的主导因素,是大巴山笋竹产业发展的优势潜力。在分析大巴山区竹资源基础与笋用开发潜力的基础上,围绕周年产笋的区域基地建设进行了笋用竹资源培植配置设计,涉及11个竹种,3种培植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5.
四川竹业区基地原料林的竹种选择与定向培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四川竹产业发展规划和竹资源拓展实践,竹材制浆造纸和竹笋食品是发挥四川竹业综合比较优势的根本性产业。丛生竹及其资源拓展是进行纸浆、笋用原料林培育的首选模式。从区域基地的层面着重进行了竹种配置介绍,概述了丛生竹培育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6.
围绕四川竹业资源培植需求,对8个丛生竹竹(品)种引种栽培3 a的生长性状变化和适应性进行分析.从立竹胸高断面积、竹丛篼幅及冠幅的变异系数变化,探讨了竹丛生长的营养空间拓展及其立地适应性表现.结果表明,丛生竹造林3 a的生长增殖已正常地表现出丛生竹无性系种群增长及结构动态,竹林已具备资源生态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7.
竹类植物种质资源圃抗寒性竹种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通过对江苏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收集引种的竹类植物22属108个竹种(含变种或变型)生长情况和冻害程度调查,将该院竹类植物种质资源圃的竹种抗寒性划分成5个等级,提出了一批值得发展推广的抗寒性强和比较强的观赏、经济竹种;同时,对抗寒性一般及抗寒性弱和极弱的竹种的引种与栽培提出了较好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竹类专题园竹种名录初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竹类专题园是中国’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场馆内的6大专题园之一,该园占地面积为38.5亩,目前已引种竹种约40属255种,成为世界上竹子种类最为丰富并以丛生竹为特色的竹园。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将如此众多的来自不同纬度、不同海拔、不同气候带、具有不同生态习性的竹种引种到位,种植成活并使其生长良好、建成较好的园林景观,这在园林史上是罕见的。本文是世博会竹类专题园引种竹种的初步名录。  相似文献   

9.
竹林资源属于生态经济型产业资源,丛生竹栽培利用是四川省竹林经营的特色与活力。借助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引种推广的撑绿竹、麻竹,已深刻地影响到四川竹业资源基础,促成了竹材制浆造纸、笋竹、竹文化旅游的优势产业地位,相关的研究与推广实践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  相似文献   

10.
对浙江省临安太湖源竹种园引种的石竹、甜笋竹、雷竹、红竹、黄甜竹、高节竹、角竹、白哺鸡竹、乌哺鸡竹、水桂竹、黄皮刚竹、桂竹、四季竹等13个中小径笋用竹种的出笋成竹规律及其竹笋的营养成分进行观察、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竹种出笋时间和昼夜生长节律不一致,雷竹和石竹笋期较早,黄甜竹、乌哺鸡竹、白哺鸡竹等笋期居中,黄皮刚竹和桂竹的笋期最晚;多表现出白天累计生长量大于夜间累计生长量的规律,而甜笋竹、红竹、水桂竹及乌哺鸡竹的昼夜节律却与之相反。不同竹种的竹笋营养成分含量不同,但均有较高的含水量和蛋白质含量,而脂肪含量较低,氨基酸种类齐全。本研究可为优良中小径散生笋用竹的引种扩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四川省优良纸浆竹种选择与竹纸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依据四川主要制浆竹种纤维形态、理化性能研究及竹林速生丰产情况比较 ,得出纸浆竹种丛生竹类优于散生竹类 ,选出 7个适宜四川省海拔 10 0 0 m以下发展的优良丛生性纸浆造林竹种。并就四川竹浆造纸产业状况及产业发展中的运作机制、资源培育情况 ,以及竹林竹圃基地建设中有关技术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戴云山区竹种的调查,建立了定位到各乡镇林班或小区的竹种和竹林资源系统,计有12属63种。茎竿类型以单轴散生型和复轴混生型竹种为主,区系地理成分则以东亚成分和热带分布型为主。这一过渡性质的竹类区系具温带兼少量热带性质。闽西地区→戴云山区→三明地区→武夷山区的竹类分类群的比较,显示出合轴丛生型竹种逐渐减少、单轴散生型竹种先增加后减少、复轴混生型竹种依次递增的规律,表明竹类在该地区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同时意谓着戴云山山脉基本上是竹种天然分布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3.
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策略适应竹子食物,如在不同季节可采食所处不同海拔的竹类,而不同海拔的竹子具有特定的形态特征和环境特点。本研究以四川栗子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区域,通过野外调查揭示小相岭山系大熊猫种群不同主食竹的形态特征和立地环境差异。结果表明,峨热竹、石棉玉山竹和丰实箭竹的基经和高度具有显著差异,低海拔的丰实箭竹具有最大的基经和高度,而高海拔峨热竹的基经和高度最小。不同竹种的立地环境不同,主要表现在海拔和乔木郁闭度上,不同竹种所需求的最适宜生长的乔木郁闭度不同。本研究结果可为该区域大熊猫栖息地恢复和管理,特别是大熊猫主食竹的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湖南省南洞庭湖区森林资源贫乏,引种适合当生长的树种对于发展当地林业产业具有重要意义。试验表明,慈竹、青皮竹和黄竹等部分丛生竹种适合在南洞庭湖区栽植,可以营造工业原料林。文章重点介绍了丛生竹在当地的繁殖与造林的技术,为南洞庭湖区发展丛生竹工业原料林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云南竹类植物分布与资源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云南是世界上木本竹子资源多样性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文章从竹类资源分布、竹种多样性及竹林类型3个方面对云南省竹类植物分布与资源区划进行了研究。根据云南省自然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性和复杂多样化的生境条件,将云南竹类资源划分为滇中暖性中小型混合竹类区,滇东、滇东南热性大型丛生竹区,滇东北暖性中小型散生竹类区,滇南热性大型丛生竹类区,滇西、滇西南热性大型丛生竹类区,滇西、滇西北寒温性小型混生竹类区等6个区;分别论述了各分区地理位置、竹类植物区系特征等。此外,文章初步总结了云南省竹亚科植物资源,截至2017年底共记载竹种41属389种。依据竹类植物分布区气候特点,将云南省竹林分为热性竹林、暖性竹林、寒温性竹林3个植被亚型以及41个竹林类型。  相似文献   

16.
云南省德宏州重要大型丛生竹及其无性繁殖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云南省瑞丽市生态条件优越,竹藤种质资源极其丰富,是发展竹产业条件最优越的地区之一,也是建立竹藤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繁育基地最为理想的地区。结合瑞丽珍稀竹藤种质资源保存繁育基地建设项目实施,对26种优良大型丛生竹种首次进行截秆移植无性繁殖试验,平均生根成活率为59.6%,观测时已发新笋355枝,最高为云南甜竹(83.3%)和潞西大竹(80.8%),最低为锡金龙竹(20%)和金丝巨竹(20%)。结合试验结果,对10个重要竹种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特大冰冻雪灾后长沙市竹类的冻害状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1月中旬至2月初,我国南方遭受了1954年以来最严重的低温冰雪灾害.对冰雪灾害后长沙市75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竹类的冻害程度进行调查,并于同年4月调查气温回升后冻害竹类的恢复生长情况.依据竹类的冻害等级和竹类的3种地下茎类型,对不同地下茎类型中竹子的冻害状况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冻害程度为Ⅰ,Ⅱ,Ⅲ和Ⅳ级的竹子分别有2,10,24和34种(含变种、变型和栽培变种),未受冻害的竹种有茶秆竹、刚竹、红哺鸡竹、湘妃竹和爬地竹;2)所有Ⅰ级冻害的种类及70%的Ⅱ级冻害种类为合轴型,80%的未受冻害种类为单轴型;3)在合轴型的竹类中,属Ⅰ,Ⅱ和Ⅲ级冻害的种数分别为该类型总种数的10.5%,36.8%和47.4%,而复轴型与单轴型的竹类中均无Ⅰ级冻害的种类,前者以Ⅳ级冻害为主,后者以Ⅲ和Ⅳ级冻害为主,单轴型的竹类中无冻害的种类高达该类型总种数的11.8%,全市所有竹子中合轴型竹类的冻害程度最重,单轴型竹类的冻害程度最轻.  相似文献   

18.
工艺因素对竹刨花模压制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云南两种典型的丛生竹种--黄竹和云南龙竹的加工剩余物为原料,采用先预压、再热压模压的"两步法"生产工艺,进行了竹刨花模压制品的试验研究,分析了材种、板坯密度、施胶量等工艺因素对板材性能的影响,并与相思木刨花模压制品相比较.结果表明:按本研究设计的工艺技术路线是可行的,制成的竹刨花模压制品的性能优于相思木刨花模压制品,产品可用于装饰用途.  相似文献   

19.
巨龙竹的变异类型及其引种区划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巨龙竹(Dendrocalamus sinicus Chia et J.L.Su)分布于云南南部,其直径粗近30cm,竹高近30m,是世界上已知最粗大的巨型丛生竹种,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指出巨龙竹存在2个明显不同的变异类型,即竹秆弯曲、歪扭,竹节变形、缩短、斜交的“歪脚龙竹”和节间正常、节部平滑、竹秆通直、分枝高而少的通直巨龙竹。经初步分析后认为,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遗传因素,因此发展巨龙竹时一定要选择优良种源,以免给生产造成损失。通过对巨龙竹在原产区不同气候条件下的生长情况尤其是越冬情况的观察分析,并结合已有的引种资料,将巨龙竹在我国的气候适宜性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和不适宜区。其主要气象指标是:最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3℃,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不超过1天,全年无霜,巨龙竹冬季无低温危害,直径最粗可达到25cm以上;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大于10℃,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不超过5天,年平均有霜日数小于12天,巨龙竹冬季一般无低温危害,极端年分有一定程度的冻害发生,但对生产没有太大的影响,巨龙竹直径可达到20-22cm左右;不适宜区最冷月平均气温小于10℃,年平均有霜日数大于12天,全年日最低气温小于0℃的日数超过5天,巨龙竹在该区即使越冬不死,也是生长不良,失去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