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大开发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地区开发的重要内容,加快草原生态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内蒙古草原生态持续恶化的状况,既是促进内蒙古的建设和发展,繁荣边疆少数民族经济的需要,也是加快西部地区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的政治意义,做好草原生态建设的文章,是草原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对西部开发内蒙古草原生态建设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2.
采用资料分析与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研究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生态建设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采用资料分析与实地调查的方法,对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形成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生态环境建设的影响,研究了退耕还林还草工程与生态建设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巴彦淖尔盟草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加快草地生态建设,从根本上改善目前巴彦淖尔盟草地生态环境持续恶化的状况,既是促进巴望的建设和发展,繁荣边疆少数民族经济的需要,也是加快西部地区开发,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需要,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政治意义。本文对巴盟草地生态建设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城市化问题,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城市化问题的解决对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的意义是相当重大的。目前东部地区的三大城市群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最活跃、最发达的区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力量。自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国家在水利、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方面的投资大幅度增加,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明显加快。然而,西部开发的资金利用效率过低,国家发展战略也有所调整,西部开发已进入新的阶段,必须将战略重点放在培育发展能力上。研究西部地区产业聚集和城市化的相关性显得很有必要,这是一个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很重要的问题。文中对西部地区的产业聚集与城市化之间的相关性做出分析,从地区出发研究其相关性。  相似文献   

6.
《四川畜牧兽医》2011,38(6):59-59
近日,川西北高原生态建设重要提案督办会表示,在未来川西北高原生态建设规划中,特色生态产业将成为该地区发展经济、解决替代生计的发展重点,四川省将在该区域建立50个特色畜禽产品基地。近年来,四川省通过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以及防沙治沙工程试点,使得川茜北高原生态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川西北地区属于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启动实施,大面积的退耕种草、恢复植被、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已经在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展开。内蒙古自治区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主要省区和退牧还草等生态建设项目重点地区,抓好以退耕种草和草地建设为主的生态建设,对于搞好大开发十分重要。然而,随着退耕人工种草的进一步开展,种植牧草品种单一,特  相似文献   

8.
据陕西省农业厅的专家介绍,西部地区特别是黄土高原地区是紫花苜蓿等优质牧草适生区。目前西部草地面积占全国草地总面积的3/5,但大部分草地没有得到充分利用,退化破坏严重,亟待治理。此外,随着大规模生态建设的铺开,西部草业也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根据各地公布的生态建设规划,未来10年内,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等西部五省区将退耕400多万公顷耕地用于草地建设,另外还将大面积进行荒山种草,仅青海、陕西两省就计划荒山种草280多万公顷。西部各省区已将牧草开发作为重要产业予以扶持,并制订了优惠政策,鼓…  相似文献   

9.
加快草原生态建设,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内容,兴安盟现有天然草场面积占全盟土地总面积的50.7%,可见,草原是全盟生态的主体,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有利时机,积极投入草原建设,为巩固畜牧业的发展和改善生态环境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在西部大开发及“三北”地区生态环境植被建设中应因地制宜,从该地区严寒与风沙干旱的恶劣气候、风蚀沙化与水土流失的瘠薄土壤、植被建设多以旱作为主等实际出发;通过对内蒙古赤峰地区多年来生态建设中注重培育、推广、开发利用当地物种资源取得显著成效的详细介绍和实践经验,提出了要注意和重视国内当地土生土长的生态型优良物种(牧草)资源的培育、推广和开发利用,这是中国北方生态建设和草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包头市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本文阐述了加快优良牧草种子基地建设与生态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二者的相互关系,并提出相关规划及措施,只有通过加快优良牧草种子基地建设将我市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有机的统一和协调发展,才能获得我市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生态建设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双赢。  相似文献   

12.
在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同时,如何防止污染、搞好生态建设,是关键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本详细介绍了我国、特别是西部生态环境的现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并提出了搞好西部生态建设的建议,可供有关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3.
贵南县是全国重点牧区青海湖片中的一个重要畜牧业生产区域,县辖4乡2镇,总面积为6693.74km^2,畜牧业是该县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贵南县在抓好生态建设的同时,把发展现代畜牧业列入战略性的重点产业来带动高原特色畜牧业的发展,在牧区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的有利条件下,充分利用退耕还林草等生态建设工程建立的人工草场,大力发展牛羊舍饲育肥,饲养优质牲畜,使生态建设与畜牧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增加了农牧民群众收入,提高了畜牧业经济效益,促进了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青海省湟中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把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作为重点,并正在实施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把天然草场的治理和改良作为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关键措施来抓。青海省西宁市湟中县天然草场退化严重,退化草场面积达657.33hm2,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的68.98%。造成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鼠害。通过对2006年草地鼠害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对2007年草地鼠害发生情况进行预测并分析,提出防治对策。1草地鼠害基数调查湟中县草原站组织专业人员,根据《青海省草地鼠虫害、毒杂草调查规程》,于2006年8月10…  相似文献   

15.
苜蓿(Medicago sativa L.)属多年生豆科牧草,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适应性强、产量高,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而且适口性好。当前随着我国西部地区退耕还草还林、生态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强,作为优质饲草的苜蓿在我国西北部地区大面积栽培种植及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的规模日益扩大。  相似文献   

16.
马维坤 《草业科学》2004,21(5):66-66
生态治理是中国正在实施的西部开发战略中的一项重点工程。一些生态专家对近年来中国西部生态治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后提出,西部地区应科学处理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关系,特别是要警惕因生态建设不当而导致的生态退化现象。  相似文献   

17.
一、实施草原生态工程的重要意义 实施草地生态建设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考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紧迫任务,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也是从国家生态安全的角度出发,以加强草原保护和建设,特别是改善西部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基本生产条件,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提高草原生产办,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进行的一项基础性战略工程.  相似文献   

18.
实施草地生态建设工程是改善西部地区草原生态环境和草原畜牧业基本生产条件,维护草原生态平衡,提高草原生产力,实现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而进行的一项基础性战略工程。本文从昌吉州草原生态建设项目的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全面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就如何加强草原生态建设项目的后期管护工作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畜牧市场》2003,(4):8-8
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水利枢纽、交通干线等一批关系西部地区发展全局的重大项目相继开工。2000年至2002年,国家在西部地区新开工了36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6000多亿元,到2002年底已完成投资2000多亿元。2003年,国家将在西部地区再新开工14项重点工程,投资  相似文献   

20.
1.1 生存需要带来的矛盾 求生存是人的本能,我国西部地区的贫穷多年来已经成为制约这些地区发展的一个首要因素。只有妥善为农民解决了吃饭、烧柴、用钱的问题,才能使退耕还林还草能退得下、稳得住、不反弹。而我国现有592个贫困县,70%以上分布在西部地区,以山区为重点。因此,西部地区农民脱贫问题任重而道远,农民的吃饭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是退耕还林还草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