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鲜切菜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鲜切蔬菜因具有新鲜、方便、营养等优点深受人们青睐,但其在贮藏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品质变化,归纳了鲜切菜在贮藏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果实软化、腐烂等问题。分析了鲜切菜在贮藏过程中的外观品质变化、营养品质变化以及微生物生长繁殖导致的品质变化的内在机理。总结了鲜切菜贮藏保鲜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综述了冷杀菌、控温贮藏、气调保鲜包装贮藏、褐变抑制剂和保鲜剂处理、涂膜与包装技术和切割技术在提高贮藏保鲜过程中鲜切菜品质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随着这些技术的应用,鲜切菜在贮藏保鲜过程中的品质将得到保障。  相似文献   

2.
以豇豆为材料,探索紫外线处理对鲜切菜品质的影响,并为我国鲜切蔬菜的保鲜技术提供参考依据。实验用紫外线照射鲜切菜不同时间(0,20,30,40,50,60min),并测定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真菌的菌落总数,以及亚硝酸盐含量、VC含量和失质量率。结果表明,照射时间为30min,可有效控制鲜切豇豆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能有效杀灭(甚至彻底清除)大肠杆菌,对真菌、乳酸菌、肠杆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鲜切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最低,VC含量与其他处理相比保存最好,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3.
在温度30℃下,用低功率超声波分别清洗鲜切豇豆10,15,20,25,30min,并且以清水清洗作为对照,研究各样品中失质量率、呼吸强度,以及VC、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探索有利于鲜切菜保鲜的最佳清洗时间。实验表明,超声波处理10min的鲜切豇豆,其呼吸作用明显受到抑制,机械损伤小,对VC无明显破坏作用,感官品质优良,有利于保鲜。  相似文献   

4.
对菜心进行小批量的真空预冷试验,并测定了不同预冷终温和物料质量下菜心的质量损失率、硬度和色差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预冷终温为10℃,物料质量为1.5 kg时,预冷心部温度高于表面温度,鲜切菜心预冷效果最好,叶片没有失水和组织损伤现象,而且色泽鲜艳,感官品质良好。  相似文献   

5.
净菜加工关键工艺及其保鲜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10  
净菜是指经过清洗、修整、分级、包装,有时还要求去皮,甚至切分处理的新鲜蔬菜,其可食率接近100%,并达到可以直接烹食或生食的卫生要求。实际生活中,蔬菜和水果的功能和用途相似,采后净化加工和保鲜的方法相仿,因此,笔者所指的蔬菜,实际上也包括水果。严格地讲,净菜只是中国特色的俗称,其学术名称在国际上还没有统一,较多的情况下称为低度加工菜(minimalprocessedvegetables)、轻度加工菜(lightlyprocessedvegetables)或部分加工菜(partiallypro-cessedvegetables)等。鲜切菜或切分菜(fresh-cutvegetables)是经过切分处理的蔬菜,是加工程度…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包装内的气体组分是控制鲜切果蔬呼吸及延长鲜切果蔬货架期的重要条件,对鲜切红皮和白皮洋葱在贮藏过程中的气体浓度进行测定并计算呼吸速率,利用米氏酶动力学无竞争性抑制方程进行拟合,对2种鲜切洋葱的呼吸特性进行评价,为不同温度下2种鲜切洋葱包装膜的选择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相同温度下,鲜切白洋葱的呼吸速率小于鲜切红洋葱,鲜切红洋葱的拟合效果优于鲜切白洋葱;鲜切红洋葱拟合系数为0.85RO20.9, 0.84RCO20.92,鲜切白洋葱拟合系数为0.83RO20.88,0.85RCO20.90。得到了2种鲜切洋葱呼吸速率与温度和气体浓度的关系,为2种鲜切洋葱包装材料的选择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江西红壤旱地木薯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关系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筛选出更适宜江西省种植的木薯高产品种,以19个品种(或品系)为材料,对不同品种间产量差异及其与农艺性状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5个品种的鲜薯产量高于37.5 t/hm2,6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介于30~37.5 t/hm2之间,4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介于22.5~30 t/hm2,其他4个品种的鲜薯产量低于22.5 t/hm2。19个木薯品种中有7个品种的鲜薯产量高于对照品种SC205,其中SC8和GR024-2的鲜薯产量和淀粉含量均表现较高。木薯的生物产量、收获指数、最粗薯粗与鲜薯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鲜薯干物率与鲜薯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单株薯数、鲜薯淀粉含量、株高、茎粗、最长薯长与鲜薯产量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春蚕豆花期第6~11层打尖试验,研究不同处理对主要农艺性状和鲜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春蚕豆花期适期摘心打尖,可改变营养物质库—源关系,增加有效分枝数、单株鲜粒数、鲜粒百粒重和鲜粒产量。不同花层打尖与鲜粒产量间回归系数达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影响鲜枣贮藏保鲜的主要因素,介绍了鲜枣贮藏保鲜的主要技术及研究进展,以期为鲜枣的贮藏保鲜研究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常用贮藏保鲜技术对鲜枣货架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常用的几种鲜枣贮藏保鲜技术,分析了几种保鲜技术对鲜枣果实货架期品质的影响,并结合试验分析结果阐述了当前鲜枣果实货架期保鲜技术发展现状,对延长鲜枣货架期保鲜技术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赵梅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36):287-289
以山药为原料,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对鲜切山药品质的影响。将鲜切山药分别置于0、4、6、10℃和室温,测定鲜切山药失重率、细胞膜渗透率、褐变度和多酚氧化酶活性(PPO)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室温相比,0~4℃的低温贮藏能抑制水分蒸发从而有效降低鲜切山药失重率,延缓鲜切山药细胞膜透性上升,降低细胞膜渗透率,显著抑制了酶促褐变,大大降低了褐变度,维持较低的多酚氧化酶活性,较好地保持鲜切山药的品质。0~4℃是鲜切山药适宜的贮藏温度。  相似文献   

12.
净菜社区配送模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瑛 《保鲜与加工》2013,13(5):53-55
本文突破传统净菜加工的概念,提出蔬菜禽肉组合快捷包装订货入户的销售模式,简化了人们每天买菜、择菜、洗菜和切菜的过程,在家中(或所在社区)就可以购买食材,按照自己的口味直接添加调料烹饪食用,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食品的安全性,同时也可以享受厨房烹饪的乐趣,可谓一举多得,符合现代生活快节奏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以鲜冬枣为原料,通过分析干燥后鲜冬枣的得率、含水率、复水比、复水率、色泽和VC含量等指标,比较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对鲜冬枣脆片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真空冷冻干燥鲜冬枣脆片得率和含水率均低于热风干燥;真空冷冻干燥鲜冬枣脆片VC含量为580 mg/100 g,而热风干燥鲜冬枣脆片VC含量为97.6 mg/100 g,后者VC损失比较严重,真空冷冻干燥可较好地保留鲜冬枣中的VC。  相似文献   

14.
引进12个不同基因型鲜食菜用春大豆品种在宁夏引黄灌区进行早春露地栽培,对各品种的鲜荚产量及农艺性状、鲜荚采摘期、成熟期等进行适应性评价。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晋豆39的鲜荚产量居第1位,鲜荚产量1 211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450kg/667m2,增59%,产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龙海3号鲜荚产量居第2位,鲜荚产量1 055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294kg/667m2,增38.6%;产量差异极显著;浙鲜9号鲜荚产量居第3位,鲜荚产量988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227kg/667m2,增29.8%;苏早1号鲜荚产量居第4位,鲜荚产量916kg/667m2,比对照品种增产155kg/667m2,增20.4%。供试品种从出苗到采摘鲜荚需要97~137d,均为晚熟品种。台湾292、苏早1号、龙海3号、浙鲜9号、晋豆39表现株高适中、适应性强、抗病,产量高、采摘鲜荚期适宜、鲜荚商品性好等优点,适宜在宁夏引黄灌区种植并推广示范。  相似文献   

15.
鲜切果蔬因其新鲜营养、方便而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由微生物引起的腐败变质及食源性疾病是影响鲜切果蔬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因素,控制鲜切果蔬的微生物污染能够促进鲜切果蔬加工业健康稳定的发展,适当的气调包装(MAP)技术能有效的控制致病微生物繁殖,延长其货架期寿命。本综述介绍了气调包装技术以及气调包装对鲜切果蔬主要病原菌控制研究进展,同时展望了MAP技术在鲜切果蔬贮藏保鲜方面的发展趋势,为今后鲜切产业包装及贮藏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芳香植物纯露对鲜切芋头的保鲜效果,本研究观测了迷迭香纯露(RMH)、薄荷纯露(PH)和玫瑰纯露(RH)处理对4℃冷藏鲜切芋头感官品质的影响。其中,RH处理对鲜切芋头褐变的控制效果最好,为了探究其对鲜切芋头褐变的生理机理,探讨了RH处理对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RMH、PH和RH处理均能有效延缓鲜切芋头硬度的下降、降低病情指数、抑制褐变,表明纯露对鲜切芋头有较好的保鲜效果;同时,RH处理降低了PAL和PPO活性以及总酚含量,表明纯露通过抑制酚类物质的生物合成和氧化代谢而控制鲜切芋头的褐变。本研究为芳香植物纯露的资源化利用和鲜切果蔬保鲜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以鲜切生菜为试验材料,研究电解水、次氯酸钠和紫外线照射方法对鲜切生菜贮藏中微生物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pH值12.5的电解水、质量分数为0.1 g/kg的次氯酸钠溶液、紫外线处理30 min均能显著控制鲜切产品菌落数。0.1 g/kg的次氯酸钠溶液可使鲜切生菜保藏6 d,仍具有商业价值。  相似文献   

18.
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鲜食糯玉米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获得的结果表明,群体生长率和全株鲜物质产量以乳熟初期为最高;在鲜穗采收期,中密度的鲜叶、高密度的鲜茎鞘和鲜雄穗、低密度的鲜果穗所占比例高于其他种植密度,以施氮300kg/hm^2在各时期的鲜茎鞘所占比重最低,而鲜果穗所占比重最高;各时期叶片和茎鞘干重所占比例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果穗干重所占比例随密度增加而下降;吐丝期后,增施氮肥能明显提高叶片和茎鞘干重所占百分比,但各时期仍以施氮300kg/hm^2的果穗干重所占比例最高。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科研人员近期采用喷壶对田间油菜进行模拟降雨,测定了咪鲜胺的耐雨水冲刷力及有机硅助剂对咪鲜胺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影响。结果表明,模拟降雨(喷水)能显著降低咪鲜胺对核盘菌的抑制作用,但添加有机硅可有效防止喷水处理对咪鲜胺防  相似文献   

20.
用紫茎泽兰地上部分的完整鲜样、剪碎鲜样及杀酶烘干样3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方法水提液对云南松种子萌发的化感作用不同.完整鲜样及低浓度(0.002 5 g/ml)杀酶烘干样水提液发芽高峰出现在第6天,其它处理及对照高峰出现在第7天.就发芽势及发芽速度而言,高浓度时(0.04 g/ml),剪碎鲜样及杀酶烘干样抑制作用较完整鲜样的强,中(0.0l g/ml)低浓度时完整鲜样促进作用大于剪碎鲜样,大部分完整鲜样与杀酶烘干样、剪碎鲜样之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而杀酶烘干样与剪碎鲜样之间差异不显著.对发芽率来说,3种不同处理方法之间差异都不显著.化感作用的作用形式及作用大小往往与样品处理方式密切相关,在水提实验中,建议用完整鲜样进行浸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