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淮平原的土层深厚肥沃.水光温条件好.是我国重要的农业耕作区之一。也是我国西(甜)瓜和各种蔬菜的主要产区。随着生产的发展,这一地区瓜菜的集约化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特别是设施瓜菜栽培普遍受到重视。但是设施栽培瓜菜投资较大,成本高。在很多地方受资金限制不能大规模发展。笔者于2004-2005年在安徽省太和县赵集乡与农户协作,进行露地瓜菜1年三熟高效栽培模式种植试验,实践证明,该种栽培模式投资少。效益高。便于在较贫困的地区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红甜菜     
《中国瓜菜》2005,(4):65-65
品种特征特性 红甜菜,别名千叶红、火焰菜、红梗叶甜菜、红柄甜菜、着达菜、牛皮菜等。属藜科甜菜种的1个变种,能形成肥大肉质根的2年生草本植物,原产欧洲南部,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大部分省、市均可栽培。  相似文献   

3.
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的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孟祥元  周廷斌 《食用菌》1998,20(5):31-32
1 组合栽培模式的特点 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是将食用苗栽培引入农田与粮、菜、果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优化组合,实现农田的高产出,农产品的优质、经济和高效。国内近年已经研究报道了多种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模式,有些已示范推广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类组合栽培模式与传统的农作物间作、套种等组合栽培模式不同,其主要特点:①经济效益高——食用菌是该类模式产生高效益的主体,其投入产出比  相似文献   

4.
荠菜,别名野菜,护生草、菱角菜、烟盒菜、田心菜、地菜花、清明草、香菩菜、蒲蝇花等,是十字花科荠菜属中以嫩叶为食的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中国,近年来栽培面积逐步扩大,但北方引种栽培的较少。 1 营养与用途荠菜营养丰富,每100克可食部分含蛋白  相似文献   

5.
为了优化瓜菜栽培模式,充分利用有效大棚资源,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经过不断摸索和实践,形成了一套适于武汉地区大棚西瓜—哈密瓜—松花菜轮作高效栽培模式。该栽培模式大棚空闲期短,经济效益高。本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整地施肥、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大棚西瓜—哈密瓜—松花菜轮作高效栽培模式,以期为该模式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农业产业结构地调整,瓜菜集约化栽培面积逐年扩大,很多菜农采用尖椒与豇豆套种栽培模式,以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土地利用率及产出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我们于2008-2009年进行了尖椒与豇豆套种栽培试验,每667m2产尖椒2700—3200kg、豇豆2350-2850kg,每667m2收入达1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显著,该模式可在海南瓜菜主产区推广应用。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系统地介绍了“菜-稻-菜”一年三熟制高效栽培模式的栽培技术、经济效益、增产原理。该技术通过8年的试验示范表明:“菜-稻-菜”高效栽培模式不但能提高单产、提高经济效益,而且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张德纯 《中国蔬菜》2011,1(3):55-55
叶菾菜为藜科甜菜属中以嫩叶作菜用的栽培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莙荙菜、叶甜菜。地中海沿岸和西亚一些国家是甜菜的起源地,大约在距今3 500~4 000 年前,甜菜已经作为一种野生植物在那里大量存在了。  相似文献   

9.
摘要:针对河北省二季作区大棚马铃薯栽培面 积逐年增加,但生产中存在土地利用率较低、效益 不高等问题,通过合理安排茬口,综合两膜覆盖马 铃薯栽培技术、夏甘蓝栽培技术及秋芫荽栽培技 术研究,总结了马铃薯—甘蓝—芫荽1年3作高效栽 培模式,通过大棚+地膜(小拱棚)覆盖种植马铃 薯可实现提前10 d左右上市,下茬甘蓝收获时恰是 “伏淡”缺菜的季节,芫荽属于反季节栽培,3茬 作物均能获得较高收益,较传统地膜马铃薯—大白 菜1年2作种植模式每667 m2 增加效益近3 000元,可 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851菜豆品种是大连市甘井子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菜豆研究所选育的一个早熟、丰产、优质、抗病新品种。该品种是7961菜豆中一自然变异株经8a(年)12代系统选育而成,不仅适应于春秋两季栽培,而且适应于北方地区夏季栽培,保护地、露地兼用。目前已在我国...  相似文献   

11.
甘肃省东南部白龙江沿岸的陇南市文县和武都区是生产冬播菜用型马铃薯的理想区域。自1997年试验成功后,经大力推广,冬播菜用型马铃薯的栽培面积发展到5330hm^2,成为我市独具特色的优势产品,也是最具市场竞争力的外销型蔬菜产品。采用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可于5月中旬上市,比春季栽培提早上市30d(天),  相似文献   

12.
玉米笋是菜用玉米——甜玉米的幼雌穗,食用部位为幼雌穗的穗柄、穗轴和生长锥,口感清甜,味道鲜美。玉米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食用纤维和维生素E,是极佳的天然绿色营养菜肴,可制成罐头出口。近年来,我县大力发展美国黄金系列、台湾银粟系列甜玉米的栽培,栽培面积已达600多hm2,并着力开发各类玉米笋深加工食品,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菜用玉米笋的栽培方法介绍如下。一、选择良种,适时播种选择美国黄金3号、1号、台湾金银粟8号等甜玉米优良品种。春播3月上中旬播种,秋播在8月上中旬。二、精细育苗,及时移栽整平整细…  相似文献   

13.
马齿苋别名蚂蚁菜、长命草、酸米菜、五行草等,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其幼嫩茎叶可供食用,人工栽培简便易行,生长速度快、产量高、风味好,是一种新兴优质蔬菜。现将栽培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苦荬菜又叫苦菜、苦苣菜等,菊科苦苣属一两年生草木植物,原产欧洲或中亚,在世界上分布很广,我国也有栽培。野生类型多生长于荒山、荒地、路旁。栽培类型仅在我国少数地区有分布。1 特征特性 苦荚菜根为纺锤形。茎中空,外有棱,不分枝或  相似文献   

15.
张德纯 《中国蔬菜》2011,1(9):42-42
冬寒菜为锦葵科锦葵属中以嫩茎叶供食的栽培种,二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冬葵、葵菜、滑肠菜等。以幼苗和嫩梢供食  相似文献   

16.
特种蔬菜是指除了从国外引进栽培的蔬菜,还包括从国内不同地区引进栽培的蔬菜(如南菜北移),以及开发本地的名、特、优蔬菜。  相似文献   

17.
<正>河南省地处中原,土层深厚肥沃,光、热、水条件好,是我国瓜菜的重要产区。随着生产的发展,瓜菜的集约化栽培面积逐年增加,特别是设施栽培普遍受到重视。但是设施瓜菜栽培投入较大,成本高,在很多地方受资金限制,不能大规模发展。笔者在省内多个瓜菜基地调查发现,农民采取的辣椒、西瓜间作种植,具有投资少、收益高的优势,适于瓜菜种植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8.
十字花科芝麻属蔬菜。又叫芸芥、臭菜。学名ErucaSativaMil。一年生草本。芝麻菜嫩叶供食用,鲜美有芝麻香味。炒食、凉拌、作汤均可。芝麻菜种子可用药,有催吐健胃、利尿、消炎作用。现在南欧、埃及、苏丹均有栽培,作绿叶色拉菜用。印度种植芝麻菜是利用...  相似文献   

19.
菜—菜—稻栽培模式,是前1年冬季栽培反季节大棚蔬菜,第2年春提早栽培蔬菜,6月底至7月初收完蔬菜,接着种晚稻。此种栽培模式,一是丰富了蔬菜市场,二是增加了经济收入,667m2比原来的稻—稻—油栽培方式纯增收2500~3000元,三是协调了粮食发展,四是实行了水旱轮作,培肥了地力,病虫害减少。其栽培技术如下:1 反季节大棚蔬菜:采用反季节栽培蔬菜技术栽培大棚蔬菜,主要是根据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11 品种 辣椒选用湘研3号和皖椒1号等品种。12 播种育苗 7月下旬采用大拱棚盖膜和遮阳网…  相似文献   

20.
潜江市地处江汉平原腹地,是湖北省重要商品菜产地之一,2008年全市蔬菜面积1.33万hm^2,总产量70万t,总产值7亿元。通过多年探索和实践,总结出“菜-瓜(椒)-瓜”高效栽培模式,既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利用了温、热、光等条件,又合理安排茬口和劳动力,调整了上市时间,提高了单位面积产出率和经济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