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为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污染预警和农业规划用地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60个采样点位中15种多环芳烃进行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ΣPAHs含量范围为114~948μg/kg,平均含量为338μg/kg,参照相关研究评价标准判定,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中70%以上属于轻微污染,不存在严重污染点位;研究区农田土壤中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污染占总含量的74%,以近郊农田土壤污染最为严重;定量解析来源主要是煤、焦炭和木材的燃烧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结论]采用生态效应区间法评价和苯并(a)芘毒性等效当量法评价均证明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中苯并[a]芘、二苯并[a,h]蒽等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是主要潜在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明确新疆库尔勒香梨主产区梨园土壤重金属残留水平及空间分布,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以新疆库尔勒市、尉犁县、轮台县、库车县、沙雅县、新和县、阿克苏市、阿瓦提县等8县市香梨主产区为研究区域,采集86份梨园土壤(0~40 cm),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测定铅(Pb)、镉(Cd)、砷(As)、铬(Cr)、镍(Ni)、铜(Cu)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运用风险评价法评价香梨主产区梨园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其风险大小,明确重点防控因子,采用普通克里格法分析香梨主产区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结果]8个县市香梨主产区土壤中6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中最大允许限量.土壤砷、铅、镉、铬、镍、铜单因子污染指数分别为0.442、0.22、0.33、0.18、0.444、0.12,内梅罗指数为0.47.[结论]从重金属污染等级来说,香梨主产区梨园土壤均处于安全级别;从风险控制的角度来说,6种重金属污染风险均在可接受的水平,风险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Ni >As >Cd >Pb >Cr>Cu.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GIS支持下对农八师石河子总场滴灌棉田采取分区管理施肥,研究其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方法]以土壤硝态氮含量为变量进行土壤氮素养分精确分区,并在棉花生长的五个主要生育期进行分区施肥管理.分析分区管理与常规管理对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效应.[结果]分区管理施肥有利于棉花干物质的积累及棉花增产,分区施肥管理区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高于常规管理区,且差异显著,其中干物质积累增加29.52;,增产22.47;.[结论]分区管理施肥可以促进棉花干物质积累,对棉花各器官中干物质积累比例表现为铃>茎>叶,并且分区施肥管理区棉花干物质积累量及产量均高于常规管理区,且差异显著,分区管理施用氮肥显著增加了棉花单株铃数和单铃重从而提高了棉花产量,最高增产可达1551.1 kg/hm2.  相似文献   

4.
基于ArcGIS的聊城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与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掌握聊城市耕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分析耕地安全及其对粮食质量的影响,将聊城市耕地分为136个采样点,调查砷、镉、铬、铜、汞、镍、铅、锌等8种重金属的含量.采用全新的综合指数法-地质累积指数与内梅罗指数结合法进行污染评价.经综合指数分析,重金属污染的程度依次为汞>铜>镉>锌>铬>铅>砷>镍.基于ArcGIS,分别对各种污染物的综合指数进行污染空间分布研究,聊城市土壤各重金属污染分布不尽相同,各重金属在县市城区周边污染偏大,但总体上区域差异较小.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As与Cu、Ni、Zn,Cr与Ni,Ni与Zn等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污染预警和农业规划用地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对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60个采样点位中15种多环芳烃进行污染特征、来源解析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ΣPAHs含量范围为114~948μg/kg,平均含量为338μg/kg,参照相关研究评价标准判定,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中70%以上属于轻微污染,不存在严重污染点位;研究区农田土壤中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污染占总含量的74%,以近郊农田土壤污染最为严重;定量解析来源主要是煤、焦炭和木材的燃烧以及汽车尾气的排放。[结论]采用生态效应区间法评价和苯并(a)芘毒性等效当量法评价均证明呼和浩特市农田土壤存在一定的潜在生态风险,其中苯并[a]芘、二苯并[a,h]蒽等高分子量多环芳烃是主要潜在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6.
农田土壤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应当重视对土壤污染的防范与治理,尤其要重视法律在土壤污染防治中的应用。介绍黑龙江省的土壤污染现状,分析黑龙江省农田土壤防治的法律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黑龙江省土壤污染防治法律的建议,以指导该省土壤污染防治。  相似文献   

7.
陈盛  黄维  林刚健  王国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31+10552-10531
[目的]为了揭示土壤中锌、铜、铅、镍的分布状况及污染情况.[方法]以路桥峰江再生金属工业园区域土壤中锌、铜、铅、镍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系统的土壤取样调查,研究园区土壤锌、铜、铅、镍的空间结构和分布规律.[结果]随着与园区距离的增加,土壤铅、锌、铜、镍含量呈显著下降趋势.由于铅、锌、铜、镍都受到工业活动的影响,它们的分布特征几乎一致.这与该区工业类型单一性和工厂布局的聚集性有关,园区西部方向土壤受污染程度要比东部方向重.园区东西方向100 m内土壤铅污染程度较重,是土壤国家二级标准的1.86 ~5.25倍,已不适宜用于农业种植、畜牧等用途.[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后续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或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日趋严重,农田土壤污染问题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部分地区设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更为突出。其中化肥的使用尤其是氮肥的过量施用给农田土壤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污染,还间接导致设施农田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养分失调等污染危害。本文概述了土壤修复技术在改良设施农田土壤方面的三大方法,即物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生物方法,并提出防治设施农田土壤污染的对策。总结了设施氮污染修复技术研究中尚待解决的科学问题及解决办法,为我国设施农田氮污染研究和修复技术创新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土壤环境修复和粮食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9.
平顶山市煤矿塌陷区复垦土壤重金属分布及污染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了河南省平顶山煤矿塌陷区复垦地5个点位的土壤样品,采用HCl-HNO3-HF-HClO4全分解的方法对土壤样品进行处理,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镉、铅、铜、锌、镍和总铬的含量,根据内梅罗指数法对土壤重金属污染进行了评价,同时对塌陷地和附近正常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含量也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复垦土壤的镉、铜和锌含量高于对照土壤,重金属垂直分布无确定规律.复垦土壤大部分样点的总铬和镉的污染分指数大于1.0,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铅、铜、锌和镍的污染分指数小于1.0,未发生污染.复垦土壤的重金属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1.0,发生轻度至重度污染.对照样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但污染程度小于复垦土壤."挖深垫浅式"复垦土壤的最大污染因子是镉,"充填式"复垦土壤和对照土壤的最大污染因子是铬.随着"挖深垫浅式"复垦时间的增长,土壤污染程度有减轻的趋势.  相似文献   

10.
对兴化市不同地区、不同土壤类型及不同的环境条件,依据农田土壤污染物检测结果,对土壤污染状况进行研究,分析农田污染程度和污染因子。结果表明:兴化市农田土壤耕层中6种重金属及六六六和DDT污染指数值均小于1,属于未被污染的土壤,土壤环境质量为一级农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包头四道沙河流域污灌区水系沉积物、表层土壤中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旨在为污灌区的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及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依据。【方法】采集包头市南郊四道沙河流域污灌区的水系沉积物、农田土壤样品,测定样品中不同稀土元素含量,系统分析污灌区水系沉积物、农田土壤中的稀土元素分布特征和分馏特征。【结果】污灌区的轻稀土元素总量是重稀土元素的42.43倍,轻稀土元素与重稀土元素总量的比值为12.36~128.72。研究区轻、重稀土元素分馏非常明显,且以轻稀土元素的富集度较高,Eu元素有相对微弱亏损,Ce元素在局部地区分布明显异常。【结论】研究区轻稀土元素高度富集,人类活动导致外源轻稀土在污灌区环境中超量积累,外源轻稀土元素对包头市污灌区的农田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程度及分布规律,为该区域科学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总场六分场数字农业示范田为研究区域,应用土壤墒情监测系统、GIS与地统计学的方法,对棉田土壤含水量与温度进行实时采集、分析并存储在服务器里面,分析石河子总场土壤含水量和温度变化规律、棉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点及变异规律。【结果】(1)根据监测数据分析,随着灌水量增加和棉花生育期推进,上层0~30 cm比下层40~60 cm的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明显。0~20 cm土层土壤补偿水比较充分,各个监测点土壤含水量基本维持在比较适宜的范围内。土壤各层温度受大气温度影响并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减弱,随着土层深度的逐渐加深滞后时间相对延长;受棉株逐渐长高变大以后遮阴等造成的影响,7月以后各土层温度逐渐持平,波动不大。(2)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呈现出中等程度变异;(3)土壤速效钾的块金值在25%~75%(块金值为0.497)表现为中等空间自相关性外,土壤全氮、速效磷指标的块金系数小于25%表现为强烈的空间自相关性。【结论】应用土壤墒情实时监测系统指导棉田灌溉,较往年没有任何减产减质的情况下,棉花灌溉在全生育期内比以往灌溉次数下降了1~3次,节约水资源约20%左右。研究区域内土壤全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变异呈现中等程度变异特征,全氮、速效磷表现为极强空间自相关性,速效钾表现为中等强度的空间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Pb、Cr、Cu、Zn、Ni 5种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风险,为污灌区土壤环境质量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包头市南郊四道沙河流域的麻池乡城梁村,选取有代表性的8个采样点,按照“梅花形”布点取样采取农田表层0~20 cm土样,测定土壤重金属Pb、Cr、Cu、Zn、Ni元素含量,并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包头市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中的5种重金属元素含量还不到污染级,但除Cu含量基本接近河套地区土壤背景值外,其他4种重金属元素含量的平均值均超过了当地土壤背景值,其中以Cr、Ni元素含量的平均值超过地区背景值最高,且具有明显高度富集的特征。各种重金属污染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由强至弱依次为Ni(49.59)>Pb(41.18)>Cu(39.70)>Cr(23.24)>Zn(8.62),其中Ni的潜在污染风险指数最高,是主要潜在生态风险因子,其次是Pb。【结论】人类活动导致包头南郊污灌区农田土壤中Pb、Cr、Cu、Zn、Ni 5种重金属元素明显积累,且已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潜在生态风险,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伊犁河河段水质特征,为其水环境污染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水质质量指数以及主成分分析法4种方法,对伊宁城市河段南北断面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该河流段水体综合水质状况良好,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表现为有机污染。该河段不存在重金属污染状况。主成分分析法结果表明,A5断面水质在该河段中水质最差,整体水域表现为河段北面污染高于南面,上游断面水质好于下游断面。【结论】伊犁河伊宁河段夏季水体污染原因与生活污水、农业活动及工业污水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小麦不同滴灌年限土壤速效养分积累的变化规律,了解其空间分布特征。为科学管理滴灌小麦土壤调查和施肥技术体系提供理论和数据参考。【方法】以1、3、5、7 a滴灌小麦农田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滴灌年限小尺度土壤盐分空间的分布特征。采集土壤剖面(0~60 cm)样品,结合连续性定位监测、描述性统计和地统计分析,研究不同滴灌年限土壤速效养分时空变异规律。【结果】不同滴灌年限速效养分的最大值在0~20 cm土层,最小值在40~60 cm土层;不同土壤层的速效养分含量呈弱变异和中等变异。半方差函数表明,滴灌1、3、5、7 a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符合球状模型和高斯模型,呈明显空间自相关和中等空间相关性,块金系数在15.28%~65.15%。【结论】不同滴灌年限土壤速效养分随年限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其空间分布主要受人为因素和随机因素的共同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不同覆膜方式对棉花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针对膜下滴灌造成棉田土壤次生盐渍化、棉花根系变浅造成后期早衰和残膜污染等问题,初步探索揭膜栽培棉花的方法,明确头水后揭膜对棉花生长的影响.[方法]滴灌带浅埋的前提下设不铺膜、头水后揭膜和正常铺膜3个处理,研究不同覆膜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6月上旬以前覆膜增温效果显著,随着棉田封垄,头水后揭膜影响土壤含水量,但可以提高地温,显著增加侧根数,提高根系的质量.头水后揭膜和覆膜栽培的LAImax(最大叶面积指数)分别为3.93和3.71,成熟时干物质分别为1 161.46和1 063.52 g/m2,产量为5 090.4和4 855.5 kg/hm2.[结论]棉花无膜栽培,造成苗期生长缓慢,整个生育期明显滞后,减产严重.头水后揭膜,可以促进棉花的生长,是可行的棉花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17.
喷灌冬小麦耗水与棵间蒸发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喷灌条件下冬小麦的耗水规律,指导田间灌溉实践。【方法】在北京地区2005-2008年3个冬小麦生长季节,开展不同喷灌水量条件下土壤水分分布、冬小麦耗水和棵间蒸发特性的试验研究,并分析影响棵间蒸发的主要因素。【结果】喷灌条件下,0~40 cm土层土壤的含水量受灌溉水量影响较明显,耗水量随着灌水量增加而增加。返青至收获期,冬小麦棵间蒸发为耗水量的25%左右,棵间蒸发随着灌水量的增大而增大,但棵间累积蒸发与作物耗水量之比随之而下降。【结论】适当加大灌水定额,减少灌溉次数,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土壤的无效蒸发,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不同灌溉方式下土壤中氮素分布和对棉花氮素吸收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滴灌和漫灌下不同施肥量对棉花氮素吸收的影响.滴灌和漫灌不同灌溉方式在不同施肥处理(N 240、360和480 kg/hm2)下0~100 cm土层土壤NO3--N分布及棉花氮素吸收.[方法]通过网室土柱模拟实验,研究滴灌和漫灌在不同施肥处理(N 240、360和480 kg/hm2)下,0~100 cm土层土壤NO3-N分布及棉花的氮素吸收.[结果]滴灌各施肥处理硝酸盐主要积聚在40~60 cm土层,漫灌各施肥处理主要积聚在60~80 cm土层.棉花氮肥利用率相对较低为16.47;~28.37;;不同施肥量下土壤0~100 cm土层硝态氮残留量较高为60;~81;,且N240和N480施肥处理漫灌残留量均高于滴灌;氮肥总回收率比较高,各处理均达到87;以上.[结论]滴灌、漫灌下作物氮素吸收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适合西北绿洲区的NPP遥感模型,估算石河子绿洲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方法]在GIS的支持下,利用卫星遥感数据和气象数据,以光能利用率模型为基础进行研究.[结果]构建了绿洲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NPP估算模型,以1989~2001年的石河子绿洲区植被为例,对13年间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得到石河子绿洲区植被净第一性生产力13年平均值为2.086 TgC/a,其年均变化量为0.049 TgC/a,绿洲植被碳密度在237.3~309.3 gC/m2变化.[结论]研究时段内NPP总体呈现增长的趋势,这主要是近年来该区降水、气温以及土地利用方式改变的影响结果.  相似文献   

20.
滴灌条件下不同盐生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的脱盐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滴灌条件下种植盐生植物对盐渍化土壤的脱盐效果.[方法]在滴灌条件下种植盐生植物海蓬子和盐地碱蓬.[结果]盐生植物对耕作层土壤特别是0 ~ 20 cm土壤盐分影响显著,可有效降低土壤总盐含量以及盐分离子Na+、Cl-和K+浓度,但对土壤pH值影响不明显.种植盐地碱蓬的土壤总盐量下降幅度要高于海蓬子;种植盐地碱蓬土壤Na+、K+的含量下降较明显,而种植海蓬子土壤的Cl-含量明显降低.[结论]滴灌抑盐+生物脱盐模式在改良盐渍化土壤中效果明显,盐地碱蓬可作为较理想的脱盐植物,对于盐渍化土壤的开发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