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不同牡央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污染区牡丹叶尖枯病物病情指数为依据,测定了128个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不同,抗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20-100.抗性差异是由于叶片氟化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不是吸氟量多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不同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污染区牡丹叶尖枯病的病情指数为依据,测定了128个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结果表明,不同牡丹品种对大气氟污染的抗性不同,抗性指数的变化范围为20~100.抗性差异是由于叶片对氟化物的耐受性不同,而不是吸氟量多少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上海某钢厂在钢铁生产中因大量使用萤石导致含氟“三废”污染生态环境。调查证明该厂附近的大气、河水、土壤、降尘和植物等生态因子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氟化物的影响。其中植物受污染最严重;有些生产队的耕牛因饮用受污染的水、食用受污染的草料患氟骨症而不得不停止饲养;对儿童的尿氟含量和氟斑牙的发生率也有一定影响。本文对该厂的氟污染治理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4.
荆马河区域土壤中氟化物总量与浸提态量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因此,以浸提态为评价因子。调查结果表明,该区域土壤已不同程度地受到氟化物的污染,其中以朱庄乡污染尤为突出;氟化物在污染严重的土壤中有明显的向下迁移趋势。该区域污染源附近蔬菜氟含量相当多,表现为叶莱类氟含量大大高于根菜类,并已超过食品卫生标准近10倍;氟化物在蔬菜中的积累主要来自于大气氟化物,很少来自于土壤。  相似文献   

5.
大气氟化物对农作物的污染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小麦、油菜受大气氟化物污染危害情况,结果表明,由于大气氟化物的污染危害,造成小麦、油菜减产,并提出防止大气氟化物污染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1 二氧化硫、酸雨、氟化物污染对我国农作物产量的影响与危害 二氧化硫(SO2)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因素.酸雨污染中酸雨(酸性降水)与二氧化硫的复合污染占相当大的比例.资料表明,两广地区酸雨和二氧化硫复合污染的农田面积为452.13万hm2,造成作物减产面积63.32万hm2,每年经济损失3.5亿元[2].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静态石灰滤纸法测定大气中微量氟化物浓度,並论述了测定方法及其方法的优越性。总结了1982~1984连续三年对农牧学院大气氟化物浓度的测定结果。参照国外文献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初步分析。提出农牧学院大气受到了氟污染,其污染程度呈逐年增加趋势,即1982<1983<1984,同一年中污染程度是冬季大于夏季。同时利用包头环保科研所提出的石灰滤纸法与滤膜法的换算关系,将本文测定结果进行了换算,並与正常情况下大气氟化物浓度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对市郊蔬菜食用部位的二氧化硫、氟化物、氯化物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大气氟、氯、硫对蔬菜食用部位的污染,氯化物大于氟化物和二氧化硫。市郊蔬菜食用部位氟含量在正常范围内,硫、氯含量在正常范围内略偏高。(2)不同年份、不同季节的蔬菜食用部位含污量有所差异。(3)不同种蔬菜的食用部位吸污能力是不同的。一般叶菜类蔬菜食用部位含污量普遍较高,果菜类蔬菜食用部位含污量较低。提出了防治大气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尹国勋  魏敏  王晶  刘克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2):7019-7020,7077
[目的]研究氟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方法]用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某铝厂附近土壤及植物氟化物含量。[结果]该地区土壤及植物均已受到氟化物严重污染。对17个植物样品的测定表明,样品各部位的含氟量为叶〉茎〉根,样品季节含氟量为夏季〉冬/春季〉秋季。在所研究植物中,柏树富集氟最多,其次为杨树和柳树,且植物中氟化物的污染源不仅来自于土壤,也受到大气污染的影响。[结论]为植物修复氟污染土壤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热电厂附近大气、树叶和土壤中氟含量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分析湖北省荆州市沙市热电厂附近不同采样点大气、土壤和不同树种叶片的含氟量,研究了大气、土壤含氟量与植物叶片含氟量间的关系,探讨了氟污染的来源及转化.结果表明:沙市热电厂周围存在一定程度的氟污染,主要来源于热电厂废气排放和煤灰飘散;不同距离、不同树种叶片含氟量有明显的差异,叶片氟积累量与大气中氟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黄河6条支流域非点源污染分布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河流域6条支流域的土壤、河床泥沙、河流水体的非点源污染物荷载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黄河6条支流域土壤中,洛河流域硝态氮含量高达45.2 m g/kg,远高于其他流域;渭河、洛河、泾河流域土壤的铵态氮、有机质、全氮和全磷含量均高于无定河、窟野河、皇甫川流域,其中洛河流域土壤铵态氮含量最高,窟野河流域最低;无定河、窟野河、皇甫川流域土壤pH值高于渭河、洛河、泾河流域。各流域泥沙中硝态氮含量以渭河中的最高,并远高于其他河流;皇甫川流域泥沙中铵态氮含量最高,其次是泾河流域,窟野河流域最低;与土壤相比较,6条支流域泥沙中的铵态氮含量明显高于土壤,硝态氮含量明显低于土壤。渭河和泾河流域泥沙中的全氮含量差异较小,但均高于其余4条支流域。流域泥沙中全磷含量总体差异不大;泥沙中的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窟野河流域>泾河流域>渭河流域>洛河流域>皇甫川流域>无定河流域;窟野河流域泥沙中的硝态氮、铵态氮、全磷和全氮含量在6条流域泥沙中都是最低的,但有机质含量在6条河流中却最高。水体中pH值以无定河流域的最大,渭河流域水体最小;渭河流域水体硝态氮含量最高;铵态氮含量以泾河水体中最高,窟野河最低;泾河水体的高锰酸盐指数远高于其他河流;6条河流水体的COD指数与高锰酸盐指数在6条河流中的差异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2.
江苏省水环境农业非点源污染"等标污染指数"的评价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评价比较某一地区内不同子区域的水环境污染状况时,因各区域水资源量不同,不能反映这些子区域单位体积水域所承受的污染量。为此引入等标污染指数概念,使水资源量不同的各子区域之间能够进行相对污染严重程度的比较,应用此方法对江苏省水环境农业非点源污染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3.
泰安地区主要大气污染源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泰安地区的大气污染源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泰安的主要污染源为石横电厂、新汶发电厂、宁阳电厂、瑞星集团化工厂和泰安热电厂等,其等标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的88 .61 % ;该区域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其污染负荷占总污染负荷的85 .77 % 。  相似文献   

14.
泰安市蔬菜中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蔬菜重金属污染调查研究认为:泰安市蔬菜中主要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为Cu>Cr>As>Cd>Pb>Hg;各种重金属的污染等级在未污染至轻污染之间,Cr、Cu和Cd属于轻污染,As、Pb和Hg属于未污染,轻污染项目均在食品卫生标准值附近,蔬菜中重金属的含量较低,蔬菜质量相对较好;各种蔬菜之间重金属含量无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5.
农田生态健康问题关乎国计民生,开展农田污染的驱动机制及防控修复研究,获得针对中国农田的第一手资料,是保障国家农产品安全与人体健康的重大需求。本文将基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农田有毒有害化学生物污染与防控机制研究"的工作进展,谈一些后续研究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工作思考,以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的重点科技规划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土壤重金属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存在诸多潜在风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综述了我国土壤重金属污染的一般特征、来源、危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重金属污染的研究现状,探讨分析了常用的几种重金属修复技术的优劣,以期为我国重金属污染的研究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石油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壤污染是石油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重要影响。生物修复技术是一种高效、安全、低成本的污染处理技术。在参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石油污染土壤生物修复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分析。提出微生物修复技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实验室环境下筛选微生物菌株在实际污染土壤环境中不能完全发挥其有效活性;植物修复技术关键是筛选具有增生扩散能力和强力吸收污染物能力的高效修复植物;微生物—植物联合修复应该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理念出发,在遵循植物微生物共存的自然规律基础上用生态学理念解决石油土壤污染问题。建议从以下方面开展相关研究,首先搞清楚遭受石油类物质污染的土壤中最主要的污染物及其迁移规律;其次借鉴根际微环境研究的成果,引入自然生态学理念,筛选有效植物和微生物,解决修复的高效性问题;警惕生物修复过程中可能给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以及目前还无法预测的其他生态灾难。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环境成本作为衡量环境污染程度的重要指标,是环境影响的货币化。利用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数据,运用产排污系数法,借鉴农业环境成本评估方法,从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物的实物量和价值量两方面建立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评估模型,对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10-2014年湖南省生猪规模养殖造成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农作物重金属污染所产生的年环境成本为25.2亿元,年际间呈稳定增长的态势。由于各县市养殖规模、耕地情况等不同,地区间污染程度差异大,污染物排放量呈向养殖优势区域、密集区域发展的趋势。建立健全成本分担机制,多渠道提高养殖户对生猪规模养殖污染环境的认知水平,完善农村金融供给机制以拓宽养殖户融资渠道,有助于对生猪规模养殖环境成本实施控制。  相似文献   

19.
湖南郴州、石门、冷水江3个矿区As污染状况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通过实地调查以及采集土壤和植株样品分析,研究了湖南省郴州柿竹园、石门雄黄矿、冷水江锡矿山这3个矿区的As污染状况。结果表明,3个矿区的农业生产都受到了As污染的影响,都出现过As中毒的事故,采集的土壤和植物样品As含量范围分别为18.9~7097.5mg·kg-1和8.4~1538.2mg·kg-1。3个矿区的As污染都是由矿产开发和冶炼所造成的,其中,柿竹园矿区污染最严重,柿竹园和锡矿山污染面积较大,且都为As与其他重金属的复合污染,污染状况较为复杂。  相似文献   

20.
农业水污染事故是农业环境污染事故的主要类型。对水污染造成农业污染事故的类型进行了划分,分析了不同类型农业水污染事故的影响因素,剖析了水污染造成农业污染事故的特征,为快速、科学诊断和判定此类农业环境污染事故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