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文熙 《茶业通报》2014,(3):130-132
茶产业是遂昌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如何实现茶产业的跨跃式发展是突破农业经济的新亮点,本文就对目前遂昌茶产业现状提出思考与探讨.  相似文献   

2.
茶产业作为陕西省的农业特色产业,在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简述了陕西茶产业的发展优势,分析了当前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升陕西省茶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3.
品牌是当今社会、企业及其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力。被称为"国饮"的茶叶,近年来,各地也纷纷加大了对品牌建设的力度,产生了像"竹叶青"、"天福"这样有名的品牌。太湖县是安徽省的重点产茶县,茶业是其传统产业,也是太湖县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全县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为更好地加快茶产业的发展,太湖县委、县政府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扶持力度,把"品牌建设"作为茶产业  相似文献   

4.
茶业标准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确保茶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保障,是影响茶产业综合竞争力的主要因素。当前,全球农业经济一体化发展,农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推进农业标准化,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的紧迫任务,对促进农业发展具有极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5.
张卫国 《贵州茶叶》2008,36(1):28-32
茶产业是贵州的传统优势产业。省委省政府对我省茶产业的发展十分重视。在黔党发[2007]6号文件《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茶产业是关联度大、带动力强的产业”“发展茶产业对于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促进生态建设、减少水土流失,构筑‘两江’上游生态屏障,有着重要的作用。”黔中地区地处贵州腹部,是展示贵州绿色生态旅游的重要窗口,发挥优势、着力打造黔中茶产业经济带,不仅能有效促进该地区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同时,还能有效提升贵州绿色生态游的窗口形象。  相似文献   

6.
自2008年来,新景镇茶产业迅速发展,茶产业成为新景镇农业主导产业;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民整体素质不高、茶园管理投入不够、农业科学技术缺乏等问题。因此提出提高基地建设质量、抓好技术服务、做好文化挖掘、农旅融合发展等建议,以期促进全镇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茶文化旅游与茶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研究目的】茶文化旅游是一项新兴的农业生态旅游项目,通过探索和研究它对茶业经济的影响,以进一步促进中国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方法】从生态农业旅游中的茶文化旅游的背景、内容及其实践,探讨与分析茶文化旅游与茶产业的关系。【结果】茶文化旅游是将茶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以物质性实体文化为载体.包括茶的发现、茶的历史、茶的生产、茶的习俗、饮茶艺术、茶的礼仪、茶的科技成果等,集茶叶生产、旅游观光、休闲娱乐、购物等为一体的新兴旅游项目,同时也是茶产业的重要内容之一。【结论】茶文化旅游使茶业带动旅游.又以旅游促进茶产业,提高茶产业的附加值,向人们普及茶的知识、促进茶消费.推动茶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机采名优茶鲜叶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实明 《茶业通报》2014,(3):114-116
茶叶是我国传统出口优势农产品,也是山区农民收入主要来源和地方经济重要支柱.茶产业是安徽省确定十二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十大主导产业之一,已经成为我省重要的传统优势特色产业.茶产业结构中名优茶为重中之重,名优茶年产量占总量40%,而年产值占总值70%以上.名优茶生产具有特殊性,鲜叶原料采摘质量标准高,采摘期高度集中,季节性强,采摘生产时间短,目前都是人工采摘.  相似文献   

9.
张旭中 《茶业通报》2012,(4):176-178
本文着重介绍了岳西县菖蒲镇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特点及主要做法,分析了现阶段该镇茶产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下一步具体的茶产业发展对策,对指导大别山区发展特色农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岳西县是中国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岳西翠兰是中国驰名商标,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业是岳西县农业支柱产业,是岳西脱贫攻坚第一产业。岳西县狠抓岳西翠兰品牌,岳西茶产业知名度不断提高,茶产业效益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11.
茶产业是海南的特色产业,也是海南热带特色高效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目前海南茶产业发展现状,以及海南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分析,从建设茶叶生产基地,推广茶叶规范化、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提高产品研发和深加工能力,加强产业顶层规划设计,拓展省内、国内、国际销售市场网络5个方面提出了促进茶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期间,为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遵义市把东部七县纳入百万亩茶业工程建设规划,制定了加快茶产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加快推动茶叶增效、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市属低纬度高海拔山地农业区,其海拔、日照、气候、土壤等自然环境较为复杂,需着力抓好茶树品种的选育,重视茶园栽培技术及管理,大力发展优质丰产茶园,促进茶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1我市绿茶粉加工的起因为了变自然优势为经济优势,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7年,贵州省委、省政府高瞻远瞩地作出强化推进茶产业强省建设的战略决策,出台了黔党发〔2007〕6号《关于加快茶产业发展的意见》文件。毕节市委、市政府从加快试验区又快又好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出发,以深化试验区三大主题(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立足生态优势,  相似文献   

14.
正茶叶是屏山县农业优势产业之一,是山区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来源。屏山炒青具有区域特色,也是屏山县产业支柱产品,在一定区域内享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力,先后获得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国家工商总局"证明商标"登记注册,为屏山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屏山县茶产业发展现状,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安徽歙县黄山白茶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黄山白茶又名徽州白茶,是指黄山茶树群体种因遗传因素和外界因素影响,导致体内叶绿素合成受阻而含量减少、芽叶色泽趋向白色(或黄白色)的一个变种。黄山白茶作为安徽歙县的农业特色产业,在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回顾了黄山白茶的发展历史,简述了白茶产业的发展优势,总结了歙县黄山白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白茶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升黄山白茶产业的主要对策,即建立三大基地、树立品牌观念、打造文化产业、理性发展黄山白茶产业。  相似文献   

16.
李雪  苏迎春 《茶业通报》2019,41(2):61-63
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而实现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茶产业历来是黄山市特色产业、富民产业,在带动农民增收致富方面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详细阐述了黄山市茶产业促农增收方面的做法与成效,分析发展痛点并给出相关建议,以期促进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做出更多贡献。  相似文献   

17.
自2008年来铜仁市茶产业迅速发展,茶产业成为铜仁市五大农业主导产业之首;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茶园建设粗犷、劳动力不足、企业实力弱、产品结构单一等问题。因此提出提高基地建设质量、调整产品结构、延伸茶产业链条、加大经营主体培育力度等建议,以期促进全市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8.
1歙县茶产业发展现状 茶产业作为歙县农业第一主导产业,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茶产业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进入新世纪以来,通过开展名优茶开发与产品结构、茶叶加工设备改造与加工体系调整、茶树品种更新与无性系良种推广、质量安全体系构建与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茶生产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与品牌宣传以及茶叶税收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针对性工作,歙县茶产业得到了较陕发展,先后被农业部等单位评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中国名茶之乡”、“全国农业标准化(茶叶)示范县”、“2012年中国茶产业发展示范县”、“安徽省茶产业十强县”。  相似文献   

19.
茶产业是临沧市的的传统支柱产业,是当地农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但近年来茶产业发展则受到采茶劳动力紧缺的制约了。山区茶园机剪机采技术从机剪机采茶园建设、手采茶园机采改造技术、山区茶园机采机剪技术方面入手研发,经过适度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于经济和社会双重层面产生效益促进茶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叶莹 《茶业通报》2013,(4):185-187
本文立足徽茶产业以及安徽省池州市石台县茶产业发展现状,结合石台县内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中国茶行业百强企业——安徽天方集团十四年来的发展历程和茶园建设,浅论茶产业升级实现机械化、标准化、工业化,解决良种茶园占有率低、农村劳动力短缺等一系列当代茶产业所面临的极其现实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