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红花籽油经皂化酸化制得脂肪酸后,用尿素包合分离纯化其中的亚油酸,经过试验得到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5℃,尿素/甲醇0.3 g/mL,脲脂比7∶1;包合时间20 h,亚油酸纯度为98.55%,得率为73.05%。  相似文献   

2.
超声辅助水相酶解提取文冠果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文冠果种仁粉为原料,利用超声波辅助预处理样品,采用水相酶解法提取文冠果油。研究了酶种类、酶解pH值、固液比、温度和时间等因素对文冠果种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获得了水酶法提取文冠果游离油的较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和碱性蛋白酶均能有效促进蛋白质的水解,提高文冠果油的得率;水相酶解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6(g∶mL),温度45℃,碱性蛋白酶(pH值7.0)用量3.0%,纤维素酶(pH值4.5)用量1.0%,反应时间8h(各反应4h),游离油的总提取率可达81.2%。水酶法无溶剂残留,是一种提取文冠果油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3.
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研究残次打瓜籽中油脂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液料比1∶1,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60 min,油脂提取率为97.5%。利用气相色谱对打瓜籽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分析表明,其脂肪酸主要有7种,包括油酸(40.89%)、亚油酸(49.87%)、棕榈酸(5.6%)、硬脂酸(1.34%)、花生酸(1.49%)等。  相似文献   

4.
提取分离胡椒油及胡椒碱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微波减压蒸馏及乙醇提取法对胡椒油和胡椒碱的提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真空度0.09MPa,水用量为胡椒质量的5.5倍,乙醇体积分数为75%,乙醇与胡椒的体积质量比为6∶1,从胡椒中提取分离胡椒油和胡椒碱的提取率最大。  相似文献   

5.
响应曲面法优化文冠果油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超声波辅助提取文冠果籽油的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液料比为自变量,出油率为响应值,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出油率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模拟得到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在石油醚为提取溶剂、超声功率150W下,超声辅助提取文冠果油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34min,液料比为7∶1(mL∶g),单程出油率可达58.95%。  相似文献   

6.
柳兰中总黄酮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正交实验对分离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柳兰中黄酮类化合物的分离提取和测定方法,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AlCl_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得柳兰中总黄酮含量为1.60%,样品平均回收率99.15%,RSD为1.51%(n=5)。结果表明,最佳分离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为50%,固液比为1∶30(g·mL~(-1)),提取温度为95℃,提取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研究发芽条件对南瓜籽油提取率和亚油酸含量的影响.【方法】以发芽率为80%的南瓜籽为原料,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南瓜籽油,采用气相色谱法对南瓜籽油中的亚油酸含量进行测定,对发芽前后提取的南瓜籽油中亚油酸的含量进行对比;【结果】在发芽温度为22℃,发芽时间为2d.浸泡时间为1h的条件下,南瓜籽油提取率提高了18.1%;当发芽温度为28℃,发芽时间为4d,浸泡时间为5h时,其游离脂肪中的亚油酸含量提高了13.23%。【结论】采用发芽的方法可提高南瓜籽油的提取率及亚油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8.
以山核桃为原料、正己烷为溶剂,研究超声波辅助提取山核桃油工艺条件。考察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和超声波功率对山核桃油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山核桃油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35℃,料液比1∶7.8,超声功率370 W;在此条件下,山核桃油的平均得率达到67.63%。对提取所得山核桃油进行GC-MS分析可知,其主要不饱和脂肪酸有油酸(67.62%)、亚油酸(23.75%)、α-亚麻酸(1.53%)等。  相似文献   

9.
建立了使用超声提取/气相色谱测定槟榔中甜蜜素的方法,以甜蜜素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的方法考查提取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对槟榔中甜蜜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温度60℃,超声时间60 min,料液比1∶15时槟榔中提取所得甜蜜素含量最高。在优化条件下,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在0.2~1.8 mg/m L,R2=0.999 1,检测限为13.99μg/m L,在高、中、低3个加标水平下的回收率在98.0%~100.6%,RSD为2.62%(n=6)。该方法快捷准确、灵敏度好,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分离度,可以有效避免样品中各种成分的干扰,适合检测食用槟榔中甜蜜素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火龙果花中总黄酮的提取与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火龙果花为试材,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火龙果花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火龙果花中总黄酮类化合物提取分离最佳条件为:料液比1∶30(g/mL),乙醇浓度70%(V/V),提取温度60 ℃,提取时间1 h,该条件下提取的火龙果花中总黄酮以芦丁为标准品,采用AlCl3显色-分光光度法测得总黄酮含量为2.787 mg/g,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7.61%,RSD值为2.33%(n=5)。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油茶饼粕的高效利用率,分析了油茶饼粕的主要化学成分,采用GC测定了残油的脂肪酸组成,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了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饼粕中残油提取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油茶饼粕残油主要由81.51%油酸、7.97%亚油酸和7.60%的棕榈酸组成;油茶饼粕残油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浸提温度为60℃,提取时间为5 h,料液比为1:9,残油提取率可达5.58%。  相似文献   

12.
通过超声辅助乙醇提取法、超声辅助石油醚提取法和索氏石油醚提取法3种方法提取红树莓籽油,比较提取率、鉴定脂肪酸成分、测定抗氧化活性和总皂甙含量。结果表明:UAE-Et红树莓籽油的提取率最高,为18.55%,UAE-PE和SE-PE的提取率分别为10.18%和13.58%。GC-MS结果表明,3种提取方法共在红树莓籽油中鉴定出32种物质,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亚油酸和亚麻酸等)含量分别为82.71%(UAE-Et)、85.76%(UAE-PE)和88.83%(SE-PE),均超过80%;ω-6/ω-3脂肪酸比例为2.22∶1~2.32∶1。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UAE-Et红树莓籽油抗氧化活性最强,其IC 50(半抑制浓度)为4.36 mg·mL^-1。总皂甙含量测定结果表明,UAE-Et红树莓籽油中总皂甙含量最高,为351.88 mg·g^-1,这与GC-MS吻合。  相似文献   

13.
续随子种子油提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及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田琴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9):133-141
确定续随子种子油的最优提取工艺,并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通过比较索氏法、超声法、水酶法对续随子种子油的提取效率,选出最佳提取方法。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 设计筛选索氏提取法中影响提取率的因素。以种子油提取率作为响应目标,对筛选出的因素通过中心复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进行优化,确定索氏提取法的最优提取工艺。三种方法的最高得率分别为41.97%,36.38%,34.33%。提取溶剂、液料比、温度、时间为影响最明显的因素。确定了索氏提取法的最优提取工艺为:提取溶剂石油醚,液料比30:1(v:m),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9 h。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种子油成分,共鉴定出8 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9%以上。其中,不饱和脂肪酸以油酸、亚油酸、α-亚麻酸和花生酸等为主,其含量达到总脂肪酸90%以上。在此工艺条件下,续随子种子油得率理论值为54.353%,实测值为54.175%,与理论值相比,相对误差为0.120%。研究结果可为续随子种子油的提取工艺提供参考,为续随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建立基础。  相似文献   

14.
脂肪酸组成是植物油脂的特征指标之一,以大豆油为检测对象,用气相色谱的面积归一化法测定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参考JJF1059.1—2012《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建立数学模型。对样品制备到气相色谱仪分析的整个测定过程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分析,得出大豆油中棕榈酸C16∶0,硬脂酸C18∶0,油酸C18∶1,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20%,0.08%,0.40%,1.00%,0.16%(K=2,p=95%)。并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该方法的不确定度主要来源于气相色谱仪定量重复性、测定重复性,其中气相色谱仪定量重复性引入的不确定度最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大豆油在碱催化剂(KOH)的作用下与甲醇发生转脂化反应,制备生物柴油的工艺条件,并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了生物柴油中脂肪酸甲酯的成分及含量。探讨了醇油摩尔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生物柴油得率的影响。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0℃,醇油摩尔比为6∶1,催化剂添加量为1.3%,反应时间为40min,在此反应条件下,生物柴油得率高达92%。  相似文献   

16.
以超声波辅助法对大兴安岭金莲花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以温度、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时间为提取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的影响次序为:料液比>超声时间>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辅助法的最佳工艺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为50℃,料液比1:55,乙醇体积分数75%,超声时间40 min,总黄酮的提取率达4.659%。  相似文献   

17.
杏仁油中脂肪酸成分分析及其软胶囊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杏仁油脂肪酸的组成进行了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杏仁油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不饱和脂肪酸占油脂总量的96.68%,很适合制备具有营养保健功能的杏仁油软胶囊。同时对制备杏仁油软胶囊的囊壳处方与崩解时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软胶囊的囊材比(水∶明胶∶甘油)为1∶1∶0.5时软胶囊的品质最好,崩解时间分别为10、9、12 min,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文冠果不同群体果实和种子性状综合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文冠果不同群体的果实数量和质量性状以及相应的种仁含油和脂肪酸成分含量调查,研究文冠果的群体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文冠果群体在成熟果数量、干果重与相应的种子数和千粒重等性状上变异较大,其中7#群体表现较好,其相应值分别(8.9±0.4)个、(39.40±0.8) g、(23.5±0.5)粒和(809.1±9.5) g。不同群体的脂肪酸含量和种仁油脂肪酸化学成分含量分析亦存在差异,其中7#群体的含油量和脂肪酸成分结构中碳数≤18的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最高,分别为(59.27±0.42)%和87.75%。  相似文献   

19.
田翔  乔治军  田琴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8):183-188
为了确定糜子油的最优提取工艺,并对其脂肪酸成分进行分析,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以糜子油得率作为响应目标,通过中心复合设计进行优化,确定索氏提取法提取糜子油的最佳条件。利用气质联用仪对糜子脂肪酸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提取溶剂石油醚,液料比为20:1,提取温度80℃,淋洗时间30 min 时提取条件为最佳,最佳得率为4.51%。对糜子油进行甲酯化后经气相色谱质谱仪分析,得到其主要脂肪酸为油酸、亚油酸、棕榈酸、亚麻酸等,主要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是优质脂肪酸。  相似文献   

20.
文冠果开花座果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丁明秀  敖妍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0):381-384
文冠果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生态效益。但文冠果座果率低,产量不稳,影响其大规模开发利用。本文综述了对文冠果开花座果规律的研究,分析了落花落果规律以及原因,并提出保花保果措施和方法,如树体管理、水分和养分管理、化学技术措施等,旨在为生产中提高文冠果的座果率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