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二季作区脱毒马铃薯种薯繁殖技术规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 前 言马铃薯脱毒只是脱除了已经侵染到块茎内的各种病毒 ,但并不能解决植株遭受病毒再侵染的问题。事实上 ,脱毒马铃薯在繁殖过程中 ,只要接触毒源或遭到传毒介体的侵害 ,就会重新感染病毒而再次发生退化。因此 ,在繁殖脱毒种薯的过程中 ,必须采取严格的隔离措施以防止病毒的再侵染。脱毒种薯的繁殖过程包括脱毒试管苗快繁、脱毒微型薯 (原原种 )工厂化生产、一代原种生产和二、三代原种生产及一级脱毒种薯生产等过程。2 脱毒试管苗快繁保存的脱毒试管苗在进行大量扩繁时 ,首先要进行病毒检测 ,确信不含各种病毒后再开始切繁。基础苗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随着我国良种产业化的不断发展 ,马铃薯的需求量愈来愈大。由于马铃薯在无性繁殖过程中感染病毒后 ,种性不断退化 ,产量逐年下降。因此 ,脱毒马铃薯良种的需求量与日俱增。大量试验表明 ,脱毒马铃薯有着较大的种性优势。1 脱毒马铃薯与普通马铃薯植物学性状差异表 1 脱毒马铃薯与普通马铃薯性状比较类 别   普通马铃薯脱毒马铃薯叶片厚度 (mm) 0 3 2 0 5 1茎  粗 (mm) 6 83 12 2 3叶面积指数 (cm2 ) 43 6161 2 5生物产量 (kg) 2 0 63 17 3 12 3 79  由表 1可看出 ,脱毒马铃在叶面积指数、茎秆粗度、生物产…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脱毒原种一年制生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马铃薯脱毒种薯在生产过程中,为保证种薯质量,防止病毒再感染,常用温室、防虫网室以无土栽培的方式生产脱毒原原种。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引进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以来,从茎尖脱毒、培  相似文献   

4.
西吉地区脱毒马铃薯种质保苗技术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MS培养基里加入50mg·L-1植物生长延缓剂(B9),每天在恒定低温10℃,光照强度1000lx,光照时间5h的条件下进行种质保苗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培养条件能使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种质保存2年,其成活率在80%左右,是该所目前种苗保存期限最长,种质损伤最小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每年种植马铃薯3万hm2左右,是宁夏种植马铃薯的第一大县。降水量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均降水427mm,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期正好吻合。一般667m2可产1000~1500kg,高产可达3500kg以上,比其它粮食作物单位面积干物质产量高2~4倍。挖掘马铃薯生产潜力,总结高产栽培技术是提高当地马铃薯总产和质量的有效途径。由于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产量形成过程简单,只要抓好种、肥、水三项关键栽培技术措施,就可以大幅度增产。1选用优良品种和高质量的脱毒种薯马铃薯是无性繁殖作物。长期无性繁殖,极易感染各种病毒,通…  相似文献   

6.
彭承界  张琳  付军 《作物研究》2009,(Z1):129-131
总结了湘西州脱毒马铃薯近5年新品种引进、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情况,累计推广面积达2.63万公顷,平均单产21000kg/hm2左右,增幅15%~20%。研究分析了影响马铃薯生产的障碍因素,主要包括气候、病害和效益等,进一步探讨了发展脱毒马铃薯的潜力空间,并提出了脱毒马铃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7.
利用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开展无病毒马铃薯种薯生产,解决了马铃薯因病毒病退化而减产的问题,从而使国内外马铃薯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荷兰、加拿大、英国等发达国家,均有完整的脱毒种薯生产体系,种薯质量得到了保证,实现了稳产高产.而我国单产仅1 000 kg·667 m-2左右,低于世界平均单产1 300~2000 kg·667 m-2,相当于高产国的1/3.为此,搞好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对于提高我地马铃薯产量,缩短和发达国家产量差距,加快发展农业经济意义十分重大.要做这项工作,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应该走依法经营,标准化生产,市场化运转之路.  相似文献   

8.
王义 《中国马铃薯》1989,3(3):166-167
<正> 1984~1987年,全盟在卓资、前旗、丰镇、后旗进行了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及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攻关试点,取得了很大成绩。参加攻关的4个旗、县4年共播种脱毒马铃薯45.33万亩(见表1),其中1984年是卓资一个县,面积0.22万亩;1985年4.4万亩;1986年18.98万亩;1987年22.73万亩。  相似文献   

9.
以马铃薯脱毒组培苗为试验材料,对N、P、K、Ca、Mg 5种元素的缺失、适量和加量而影响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生长状况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各种元素的用量对组培苗的初生根时间影响较小,无明显差异;不同品系的脱毒组培苗对各种元素的需求量不同,总的来说,P、Ca、Mg的加量使用能够促进组培苗的生长;各种元素的缺失和加量对组培苗的黑尖、分枝等不良性状的影响以及对组培苗的有效叶片数、生根率、平均根长、平均株高等指标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品系间差异。因此,建立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快繁体系要根据繁育品系的不同,使用相应的优化培养基,这样既能减少马铃薯组培苗生长过程中的黑尖、分枝和苗弱等现象,又能促进生根和有效叶片的形成,保障和提高马铃薯脱毒组培苗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马铃薯病毒的种类及脱毒种薯生产过程中病毒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近年来我国各马铃薯产区病毒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详细列出马铃薯主产区病毒病种类及各主要马铃薯病毒的分布情况。分析表明,我国很多马铃薯产区尚缺少全面、系统的马铃薯病毒调查。同时比较了我国各地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过程中对病毒的检测规程,并分析了马铃薯A病毒(PVA)的检疫风险。  相似文献   

11.
山东省脱毒马铃薯研究进展及推广现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正>1 前 言 在山东省,由于马铃薯生长正处于温度高、气候干旱的季节,所以植株病毒性退化速度非常快。退化严重时可引起减产80%。研究和实践证明,茎尖培养脱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马铃薯脱毒及速繁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生物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最早、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研究成果之一。脱毒技术研究及脱毒种薯的推广,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及  相似文献   

12.
定西地区马铃薯脱毒原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丰 《中国马铃薯》2001,15(6):374-375
马铃薯作为种薯生产 ,除一般的栽培技术之外 ,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马铃薯脱毒原种就是将脱毒苗生产的微型种薯 (即原原种 )在大田土壤中生产收获的农业栽培技术的实施过程。1 原种生产中的特殊技术要点(1)防止病毒的感染。具体措施为 :在病毒病害多发区采用网室种植 ;在病害少的地区采用自然隔离种植———高海拔 (适宜种马铃薯的海拔范围 )无马铃薯和茄科等同病源作物种植的地区。(2 )马铃薯属忌氯作物 ,不能施含氯的肥料。(3)微型薯的休眠期较长 ,切忌种植未通过休眠期的原原种。(4)原种生产要求种植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2 产量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1 前 言 马铃薯采用无性繁殖,容易被病毒侵染引起种性退化,近年来脱毒微型薯已被广泛应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对微型种薯的田间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探讨有着很重要的现实意义。2 微型薯的特点和种用价值 微型薯是利用茎尖脱毒、组织培养和无土栽培方法,在防蚜虫的条件下生产出来的,直径1.0~  相似文献   

14.
试管薯与试管苗一样是马铃薯脱毒原原种薯生产的基础。研究从诱导试管薯形成的最佳接种密度、利用试管薯生产脱毒种薯和保存种质资源的优越性3个方面进行。结果表明,进行试管薯诱导时每瓶接种10个茎切段能获得较多数量和较高质量的试管薯。利用试管薯生产脱毒种薯,可以提高脱毒苗的成活率,保证了脱毒薯的产量和质量,是比较优良的生产方式。运用试管薯保存种质资源,可以减少转接次数,降低病毒病的累加机率,提高了苗源质量,是一种较为实用和保存时间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影响德化县脱毒马铃薯生产的因素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化县适宜种植脱毒马铃薯的耕地面积有1万hm2,目前马铃薯种植面积为4000 hm2,其中脱毒马铃薯面积有1500 hm2。脱毒马铃薯产量高、效益好,如何大力推广脱毒马铃薯生产、加速脱毒马铃薯产业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此,对其进行调查、分析、探讨。1生产现状1.1脱毒马铃薯产量高、效益好根据几年来的试验、示范、推广情况看,脱毒马铃薯良种具有产量高、增产显著的特点。一般hm2块茎产量在30 t左右,比外调无脱毒的hm2块茎产量17 t左右,增产70%以上,比本县农民用无脱毒种薯种植后再自留自种的hm2块茎产量10 ̄15 t,增产一倍以上。如2004年5月德化…  相似文献   

16.
赵飞  冯九海 《中国马铃薯》2004,18(4):245-246
马铃薯采用无性繁殖,容易被病毒侵染引起种性退化,马铃薯脱毒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为先进的种薯生产技术,它通过茎尖培养获得无病毒植株,能从根本上解决马铃薯因病毒感染而引起的退化问题。近年来脱毒微型薯已被广泛应用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所以对河西走廊高海拔冷凉山区马铃薯微型薯种薯的田间栽培技术进行研究探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国在70年代,就用茎尖组织培养方法得到了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并成功地获得脱毒复壮的马铃薯,开始了脱毒马铃薯种薯的生产和推广。实践证明,脱毒马铃薯种薯的生产体系,是建立在基于解决优良品种种性退化,并大面积推广健康优良品种上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技术措施。其所生产的脱毒马铃薯种薯增产效果很好,一般增产30%以上,但是,由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成本较高,而马铃薯的产区又大多是贫困的冷凉地区。马铃薯种植户难于接受脱毒马铃薯的昂贵价格,这就限制了脱毒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我们根据云南省的自然条件、农业的生产机制和技术水平,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云南省实情的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高效生产技术。这套生产技术的应用将使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促进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对3种不同苗源(试管薯、试管苗、扦插苗)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产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在常规栽种季节(四川地区春季为3月20日~4月20日,秋季为8月25日~9月25日)的条件下,试管薯生产原原种的产量最高,每株平均为3.5粒,试管苗与扦插苗产量相当,每株平均为2.8粒;(2)在延迟栽种的情况下,其产量高低为试管薯〉试管苗〉扦插苗,试管薯每株平均为1.9粒,试管苗为2.0粒,扦插苗为1.8粒;(3)方差分析表明,常规栽种季节试管薯与试管苗和扦插苗的产量分别达显著水平,延迟栽种条件下3者产量均未达显著水平。因此,大规模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企业在常规栽种季节建议使用试管薯苗源,而延迟栽种的情况下建议大量使用扦插苗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9.
利川市脱毒马铃薯推广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脱毒马铃薯推广的历史回顾利川市自 1962年引进优良马铃薯品种米拉以来 ,马铃薯生产得到飞速发展 ,产量从 0 7万t提高到 5万t以上 ,是同期发展最快的作物 ,以其巨大的增产效果跃身成为我市三大粮食作物之列 ,但到 80年代后期 ,虽然栽培技术在不断改进 ,生产投入在不断增加 ,马铃薯单产却出现持续下跌趋势 ,经研究分析 ,产量下跌的主要原因是米拉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 ,病毒多代感染积累造成种性退化 ,生产能力下降 ,为解决马铃薯种性退化问题 ,我市于1990年开始试验、示范马铃薯脱毒种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 ,10年时间总产达到 8 91万t(折…  相似文献   

20.
定西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谭伟军 《中国马铃薯》2009,23(5):306-307
<正>马铃薯茎尖脱毒技术是目前防治马铃薯病毒病的有效方法之一,世界上许多国家利用此方法开展了无病毒马铃薯种薯生产,解决了马铃薯因病毒病造成优良性状退化而减产的问题,使产量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近几年我市在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工作,总结了一整套先进适用的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