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了提高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质量和水平,为马铃薯种薯扩繁和商品薯生产提供理论依据,对8个马铃薯品种的原原种、原种和常规种3个级别种薯应用效果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级别种薯对马铃薯生育期、卷叶病病情指数、单株大薯重量和产量都有显著的影响,以原种做种薯马铃薯生育期最长、产量最高。单株大薯重量为原种常规种原原种。  相似文献   

2.
不同世代脱毒马铃薯生长动态及产量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通过对不同世代脱毒马铃薯全生育期中不同生长时期的株高、茎粗及根茎叶鲜重和产量的调查,结果表明,不同世代脱毒马铃薯的生长动态差异显著,原种生长势较强,商品薯生长势较差,但原种与原原种及生产种的差异较小;不同处理间产量差异显著,原原种、原种和生产种的产量分别比商品薯提高了27.57%、39.55%和39.19%。  相似文献   

3.
小拱棚及不同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马铃薯》2016,(5):273-276
为了提高马铃薯原原种产量,降低原原种生产成本,就小拱棚及不同基质对马铃薯原原种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选用‘克新2号’和‘青薯6号’脱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分析了小拱棚及不同基质类型对马铃薯原原种商品薯产量和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有小拱棚的产量显著高于无小拱棚的;采用"麦壳蛭石=12"的基质商品薯产量最高,其次为"羊粪蛭石=13"的基质,但"麦壳蛭石=12"和"麦壳蛭石=11"的基质商品薯率较高,且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4.
选择毕节地区马铃薯生产上主推的费乌瑞它、云薯201、会-2、毕引1号、威芋3号5个不同熟期的马铃薯品种的原原种开展繁殖一级原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云薯201和会-2产量较高,晚疫病发生相对轻,适应性强,是马铃薯原种扩繁的首选材料;毕引1号产量略低,但晚疫病危害程度明显偏重,生产上作为原种扩繁材料要加大晚疫病防控力度;费乌瑞它和威芋3号产量低,晚疫病发生重,在原种繁殖时必须严格防控晚疫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5.
选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和中晚熟品种‘克新13号’的脱毒原原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探讨原原种块茎大小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繁殖系数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荷兰15号’原原种,株高对种薯总产的直接作用最大;‘克新13号’原原种,保苗率和株高对种薯总产的直接作用最大。‘荷兰15号’原原种的块茎大小在10~20 g时,繁殖系数最高,原原种的块茎大小在5~20 g时,其种薯的商品薯产量和总产最高。‘克新13号’原原种的块茎大小在7~15 g时繁殖系数、商品薯产量和总产均最高。  相似文献   

6.
选用早熟品种‘荷兰15号’和中晚熟品种‘克新13号’的脱毒原原种为试验材料,分别探讨原原种块茎大小对马铃薯的农艺性状、繁殖系数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荷兰15号’原原种,株高对种薯总产的直接作用最大;‘克新13号’原原种,保苗率和株高对种薯总产的直接作用最大。‘荷兰15号’原原种的块茎大小在10-20 g时,繁殖系数最高,原原种的块茎大小在5-20 g时,其种薯的商品薯产量和总产最高。‘克新13号’原原种的块茎大小在7-15 g时繁殖系数、商品薯产量和总产均最高。  相似文献   

7.
于滨  马力 《中国马铃薯》2008,22(2):101-102
以脱毒马铃薯克新18号原原种为材料,在网棚内做不同种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行距66cm,株距20cm的密度,最适合该品种的个体生长,单株粒数最多,10g以上原原种占的比例最大;行距66cm,株距17cm的密度,最适合该品种的群体生长,原原种粒数产量可达最高。  相似文献   

8.
不同基质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产量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当地脱毒马铃薯大面积推广应用,马铃薯原原种需求量很大,而生产成本很高,2003~2004年,在日光温室内采用不同基质混配,用扦插苗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选出可以提高产量,廉价的基质,结果表明,采用砂子+羊粪,按3∶1配制,与其它处理相比单株结薯量高,产量高,薯块色泽好,可大幅度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9.
为加快高产、高抗晚疫病的国审马铃薯新品种"鄂马铃薯5号"的推广应用,进一步降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成本,本试验在高海拔地区(1 880 m)对标准原种(≥5g)的高效生产进行了初步试验。试验对脱毒原原种以不同的密度进行栽培,统计标准原种的产量及效益。试验结果为:原原种的种植密度每667 m2为32 000株时,标准原种产量及效益最高,分别达14.22万粒和10 220元。试验结果还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低重量标准种薯的比例逐渐增加,尤其是5~15 g的种薯比例增加较大,标准种薯的平均单薯重逐渐降低,以利减少种薯的运输成本。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原原种生产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杨万林 《中国马铃薯》2001,15(4):231-233
1 前 言马铃薯脱毒良繁体系的建立 ,为我省马铃薯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全省很多地方都建起了温网室繁殖脱毒原原种 ,为马铃薯脱毒良种的快繁和推广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然而 ,要使脱毒原原种的生产达到低成本、高质量、高效益 ,实现原原种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 ,必须根据各地不同的生产条件 ,总结出自己的生产管理方法。在本文中 ,笔者就自己生产原原种的一些经验作了归纳总结 ,以供同行参考。2 脱毒原原种生产中的一些关键环节2 1 基质的选择适于生产脱毒原原种的基质很多 ,无土基质有沙、蛭石、泥炭、珍珠岩、锯木等 ,也可直接用腐殖…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脱毒苗在不同时期移栽对生产原原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中国马铃薯》2014,(3):144-146
为探讨马铃薯脱毒苗生产原原种的适宜移栽时期问题,选用主栽品种‘荷兰15号’和‘克新13号’的脱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设3月1日、3月15日、3月29日、4月12日和4月26日共5个移栽时期,研究不同移栽时期对马铃薯原原种商品薯产量和总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荷兰15号’还是‘克新13号’的脱毒苗,如果在3月1日移栽,可以获得较高的原原种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  相似文献   

12.
定西地区马铃薯脱毒原种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俊丰 《中国马铃薯》2001,15(6):374-375
马铃薯作为种薯生产 ,除一般的栽培技术之外 ,尚有一些特殊的要求。马铃薯脱毒原种就是将脱毒苗生产的微型种薯 (即原原种 )在大田土壤中生产收获的农业栽培技术的实施过程。1 原种生产中的特殊技术要点(1)防止病毒的感染。具体措施为 :在病毒病害多发区采用网室种植 ;在病害少的地区采用自然隔离种植———高海拔 (适宜种马铃薯的海拔范围 )无马铃薯和茄科等同病源作物种植的地区。(2 )马铃薯属忌氯作物 ,不能施含氯的肥料。(3)微型薯的休眠期较长 ,切忌种植未通过休眠期的原原种。(4)原种生产要求种植在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2 产量指标…  相似文献   

13.
<正>山东省属马铃薯二作区,马铃薯的种性退化也相当严重,对产量影响极大.为解决马铃薯种性退化这个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难题,山东农科院蔬莱所的专家们开始利用茎尖组织培养的试管苗结合血清学病毒鉴定技术,在防止蚜虫传播病毒的条件下,生产无病毒和其他病原菌的原原种.我们从1989年引种试种,经过5年的生产实践,脱毒薯的增产效应十分显著.1 脱毒马铃薯的增产效应山东省农科院自1989年以来,先后引进脱毒微型马铃薯原原种计1.77万个,有“鲁马铃薯1号”和“荷兰7号”(现定名为鲁引1号)两个品种,分别在临沂市农科所及  相似文献   

14.
马铃薯脱毒种薯是目前国内外解决马铃薯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最有效措施。由于原原种生产成本高且数量有限,生产中需要进行原种扩繁和一、二级生产种薯繁育。为研究脱毒马铃薯原原种鄂马铃薯5号的高产栽培技术,本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扩繁过程中种植密度、N、P2O5、K2O施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120 000株/hm2,纯N施用量为180 kg/hm2,P2O5施用量为90 kg/hm2,K2O施用量为330 kg/hm2是原种扩繁生产中各因素最佳水平组合。  相似文献   

15.
选择毕节地区主推品种威芋3号微型薯开展不同粒级对一级原种繁殖的影响试验,设每粒≤5、6~10、11~20、21~30、31~40 g 5个处理粒级。结果表明:在马铃薯品种和种植密度相同的情况下,晚疫病危害程度与原原种粒级存在一定关系,当原原种粒级每粒≤5 g时,不利于晚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当原原种粒级在每粒6 g以上时,晚疫病发生情况接近;粒级为每粒21 g以上的原原种繁殖一级原种产量较高,生产上调进原原种时建议选择大粒种薯为宜。  相似文献   

16.
不同级别脱毒种薯对旱地马铃薯病毒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旱地马铃薯脱毒种薯退化原因,对不同脱毒级别的种薯进行病毒检测,播种后统计田间发病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脱毒种薯脱毒级别的升高,种薯侵染的病毒种类明显增加,‘陇薯3号’原原种仅被2种病毒(PLRV和PVX)侵染,原种、一级种和二级种都被4种病毒(PLRV、PVX、PVS和PVM)侵染;‘陇薯6号’原原种未被病毒侵染,原种和一级种各被1种病毒(PLRV或PVX)侵染,二级种被2种病毒(PLRV和PVS)侵染,‘陇薯3号’抗病毒弱,较‘陇薯6号’易被病毒侵染。种薯播种出苗后,卷叶病和花叶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随着种薯脱毒级别的升高而显著升高。随着马铃薯种薯脱毒级别的升高,收获后马铃薯腐烂率显著增大,商品薯率有降低趋势。除原原种外,马铃薯的产量随种薯脱毒级别的升高而显著降低,‘陇薯3号’和‘陇薯6号’的产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原种一级种二级种原原种。  相似文献   

17.
刘静  孙长山  徐悦  赵华 《杂粮作物》2003,23(1):56-56
马铃薯是世界上栽培比较广泛的作物,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毒病的大量发生,大大降低了马铃薯的产量,因此,对于生产脱毒马铃薯种薯是非常有必要的,但种薯质量的提高,必须从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开始。马铃薯脱毒微型薯作为解决马铃薯退化的一种新的供种方式,它不仅使无菌条件下的脱毒苗转向自然环境中生长,结出小薯,而且还可通过剪尖扦插,提高繁殖系数,加快繁种进程,降低生产成本。由于其体积小、重量轻、便于贮藏和运输,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马铃薯原原种和原种生产需要多个环节,而每个环节都受到外界条件的严重影响。脱毒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脱毒马铃薯试管苗栽培基质的优化比较试验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胡振兴  李薇  张玲  李萍 《中国马铃薯》2007,21(4):219-220
针对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生产中单一基质栽培的缺点与不足,设置了双层基质栽培法,选用费乌瑞它脱毒试管苗为材料,与几种常用单一基质栽培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双层基质栽培试管苗生长快,长势好,原原种产量高,成本低,具有比单一基质栽培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在德化县进行'泉淮1547'淮山原原种、原种、一级种3个不同级别种薯种植试验。结果表明,原种的产量最高,为19482.00kg/hm~2,一级种的其次,原原种的最低;原原种田间无病害,原种和一级种炭疽病发病较轻;原种作种最优,生产上可用一级种。  相似文献   

20.
在日光温室内,采用不同基质及其载体,进行马铃薯试管苗的育苗栽植,成活后移栽到网棚内生产原原种。结果表明:采用8cm×8cm营养钵内装草炭、腐熟猪粪土、珍珠岩1∶1∶1按比例混合的营养基质栽植的试管苗,提高原原种的产量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