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一)发病的主要原因与症状肠毒综合征发病的罪魁祸首应该是小肠球虫;其次,饲料原料特别是玉米被霉菌污染;肉鸡患有大肠杆菌病、梭菌性肠炎等,也是该病重要的发病原因。临床上较常见的肠毒综合症是一种或多种病因共同导致的,其症状共同点是:病鸡表现兴奋,在鸡舍内疯跑,蹦跳、尖叫;排出脓样鱼肠子或黑芝麻糊样或拉带血丝西红柿样料粪(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饲料渣)。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鸡肠毒综合征是我国养鸡业中广泛流行的一种肠道病,对养殖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现将某一病例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治疗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在商品肉鸡中流行一种以腹泻、粪便含有大量未消化的饲料;严重时粪便呈烂胡萝卜样或烂西红柿状为特征的疫病,导致采食量下降,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严重时造成大批死亡,根据临床表现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验确诊为肉鸡肠毒综合征。现将邳州市禽病门诊部就肉鸡肠毒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临床诊断与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来,公主岭市农林牧渔业获得了长足发展。畜牧业也发展迅猛,在禽类养殖中,笔者结合多年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实践,对肠毒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分析,以期为肉鸡肠毒综合征的防治提供参考。1流行特点及症状肠毒综合征基本上没有地域特点,在网上养殖和地面养殖中均可以发生;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病程较长,同时针对同一区域、同一鸡群可以反复发病;在夏季高温高湿天气,更易发病;  相似文献   

5.
鸡肠毒综合征——肠毒血征是近年鸡发病率较高的侵害肠道比较严重的疾病,对蛋、肉鸡的生产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危害,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现将本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张双良 《北方牧业》2006,(18):18-18
<正> 近年来,在商品肉鸡饲养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新病,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消化不良,拉饲料便,中期鸣叫,拉两红柿样或鱼肠子样粪便为特征,后期以惊叫、奔跑、突然死亡或头颈震颤、瘫痪等神经症状为特征。发病日龄最早在十几天,大部分在15~30日龄之间,死亡率10%~50%不等,发病越早,死亡率越高。病理剖检变化主要见于小肠后段充血、溃疡,无内容物或有红色内容物,直肠壶部膨大,内有红白色粪便,其他脏器无异常。我们将上述以肠道症状为主的新病称之为"肠毒综合征"。  相似文献   

7.
肉鸡肠毒综合症也叫烂肠症、肠毒血症,是近期在河北抚宁榆关、留守营等地的养殖场出现的一种以肠道症状为主的流行病,该病对肉鸡的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此病的发病机理尚未清楚,其病原尚无定论,因其临床报道很少,笔者对数十个临床病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将本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诊治等报告如下:1病原目前从临床分离情况来看,本病主要是由魏氏梭菌、厌氧菌、艾美尔球虫的一种病原或多种病原共同作用致病。2发病特点本病多发于20~40日龄的肉仔鸡,最小可见10日龄发病,且发病鸡群多集中于30日龄左右。发生或曾经发生过球虫…  相似文献   

8.
<正>痢疾是中医病症名,为急性肠道传染病之一。痢疾的临床以发热、腹痛、里急后重、粪便多呈胶胨样,甚者大便脓血状为特点。主要致病原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在龙井市太阳村出现区域性、季节性、出血性为临床症状的黄牛痢疾发病。牛季节性出血性痢疾的流行病学特点:发病急、传播较快、及时防治能够控制病情发展、不易杜  相似文献   

9.
肠毒综合征是近年来肉鸡一种常见的肠道病,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蛋雏鸡最近发病也有上升趋势,发病日龄最早在10日龄左右,20-30日龄为高发期,40日龄以上也有发生,地面养殖发病率要比网上养殖发病率高,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与饲养管理水平的高低有关,管理好且治疗及时的死亡率可控制在2%-5%以内,否则死亡率可高达15%-20%,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将发生在吉林省柳河县的一例肠毒综合征的发病及治疗情况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肠毒综合征     
目前肠毒综合征的发病率几乎100%,但死亡率不是很高,如果与其它病并发或混发,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死亡,影响经济效益。本病的发病原因是由4种梭菌、3种病毒(梭菌为:肉毒梭菌、腐败梭菌、C型魏氏梭菌、鹑梭菌;3种病毒为冠状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和陈化粮或发霉饲料等引起。  相似文献   

11.
肠毒综合征     
目前肠毒综合征的发病率几乎100%,但死亡率不是很高,如果与其它病并发或混发,在一定程度上会出现死亡,影响经济效益。本病的发病原因是由4种梭菌、3种病毒(梭菌为:肉毒梭菌、腐败梭菌、C型魏氏梭菌、鹑梭菌;3种病毒为冠状病毒+轮状病毒+星状病毒)和陈化粮或发霉饲料等引起。  相似文献   

12.
肉鸡肠毒综合征是一种因外界环境骤变、饲养不善以及药物滥用等因素影响而引起的肉鸡肠道发生细菌、球虫、病毒等混合感染的综合性疾病。主要发病症状为脱水、腹泻、肠道出血性坏死、粘膜脱落及肠腔内有饲料残余等。该病虽然致死率不高,但因其发病症状与消化不良相似,故而容易发生误诊而贻误最佳治疗时机,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效益损失。因此,对该病不能忽视大意。文章对该病的临床症状、流行特点、病理变化以及发病原因等系统地进行表述,同时结合该病防治具体原则和要求,从环境调控、饲料配比、疫苗防疫、饲喂管理、平衡电解质以及修复肠道粘膜等防治措施入手,进一步提升肉鸡肠毒综合征的预防和治疗成效。  相似文献   

13.
肉鸡肠毒综合征的发病原因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肉鸡肠毒综合征俗称"肠毒病、过料病",是近年来夏秋季节普遍流行于鸡群的一种疾病,给养殖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该病病因复杂,症状明显,主要表现为肠炎。1流行特点该病普遍存在于地面平养或网上平养的商品肉  相似文献   

14.
<正>近几年来,鸡肠毒综合征给养殖户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其发病原因较为复杂,笔者对一例临床病例进行剖析,现将该病例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如何治疗总结如下:1发病情况某养鸡专业户饲养一批蛋鸡1500只,于40日龄开始发病。发病后2天开始死亡。养鸡户曾认为是球虫病,曾用磺胺氯吡嗪钠、甲哨唑、地克球利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发病6天后40多只小鸡死亡。  相似文献   

15.
<正>鸡肠毒综合征是近几年发生较多,使养鸡业备受困扰,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的疾病之一,笔者现将该病发病原因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1引起肠毒综合征的原因1.1球虫病球虫病造成肠道内皮的损害,使机体  相似文献   

16.
从2007年开始,在兽医临诊中发现,一种以“轻微呼吸道症状(甩鼻)、采食量下降、料粪、“西红柿”样粪便、鸡群消瘦、生产性能低下、常规治疗效果较差、治疗不彻底反复发作”等为特征症状的疾病在肉鸡和蛋鸡群中不断出现,业内人员称这种病为“肠毒综合征”。该病因发生率高、很难彻底治愈等特点,成为行业内技术人员和养殖场户议论的热点。笔者翻阅整理大量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临诊经验,就肠毒综合征的流行病学、症状、剖检变化、病因、治疗措施及效果等方面进行综述,目的是对肠毒综合征彻底梳理一次,增加公众对肠毒综合征的了解,为探索病因和防控措施寻找研究突破口。  相似文献   

17.
“肉鸡肠毒综合征”是对鸡坏死性肠炎与慢性小肠球虫混合感染病例的通称。该病主要表现为腹泻、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或消化不全的饲料。采食量下降或下降不明显,生长缓慢或体重减轻,鸡群均匀度差,色素沉着障碍,机体脱水和饲料报酬下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对肉鸡危害很大,一旦感染发病,往往可导致肉鸡生长发育缓慢和死亡。一临床症状病鸡羽毛蓬乱,闭目呆立,排黄白色或西红柿样稀粪,有的排内含泡沫的金黄色稀粪,排出的粪便多呈竹节状。部分病鸡排白色蛋清样尿酸盐稀便。严重者全身瘫痪,两腿后伸趴地,阵发性的乱冲撞,夜间有软颈出现。二剖检…  相似文献   

18.
正所谓肠炎,就是指某种或某几种病原或病因引起的肠道炎症表现。肠毒综合征则是以肠炎为代表的一类临床综合征。正因为其病原的不确定性,很难找到肠炎和肠毒综合征的确切病因。所以,肠炎和肠毒综合征实质上是很难区分的疾病。1肠毒综合征的多病因肠毒综合征其病原多表现为霉菌、大肠杆菌、球虫、梭菌、支原体(鸡毒支原体)、非典型新城疫(副粘病毒)、网状内皮组织增生(反转录病毒)、传支(冠状病毒)、温和型流感(正粘病毒)等其中某两种  相似文献   

19.
猪增生性肠病是一系列由胞内劳森氏菌引发的一类肠病的通称,几乎可发生于仔猪断奶后的任何阶段。本文将简要介绍其发病原因、传播方式、临床症状和治疗方法等。  相似文献   

20.
肠毒综合征是一种由多病因引起的肠黏膜发炎、增厚、脱落、出血、坏死等变化的综合性病症。肠毒综合征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夏、秋、冬季及气候和温差变化大的时候发生较多,任何日龄都能发生。1临床症状发病初期,鸡群没有明显的症状,精神、食欲及死亡率均正常,个别粪便变稀,不成形,粪便中有未消化的饲料。随着病情的延长,大部分鸡出现腹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