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确定山西地区某养鸡场鸡群出现发病和死亡的原因,试验对发病鸡进行采样,采用PCR方法检测新城疫病毒和腺病毒,并利用PCR方法扩增新城疫病毒F基因,通过序列分析确定新城疫病毒的毒力强弱。结果表明:样品中扩增出362 bp的新城疫病毒特异性条带和421 bp的腺病毒特异性条带;新城疫病毒F基因扩增出特有的363 bp条带,其序列中第112~117位氨基酸顺序为GRQGRL,第101位氨基酸为R,第121位氨基酸为I,均与弱毒株相同;分离株与La Sota株和Clone 30株等弱毒株均有较高的同源性,为98.9%;分离株与La Sota株和Clone 30株处于同一个大分支,确定其属于基因Ⅱ型弱毒株。说明此鸡场鸡群发病的原因为新城疫病毒弱毒株和腺病毒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Ⅰ群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是常见的家禽垂直传播性病毒,感染鸡后可导致心包积液综合征。在生产中,先天感染FAdV-4的雏鸡免疫La Sota疫苗时会明显加重病情,因此我们推测新城疫弱毒疫苗的免疫具有加重或诱发和垂直传播感染的FAdV-4的致病作用。本研究随机选择50枚SPF鸡胚通过卵黄囊接种来模拟FAdV-4先天性感染,同时以接种生理盐水SPF鸡胚作为对照。待孵化出雏后,接毒组和对照组各取20只7日龄SPF鸡免疫新城疫Ⅳ系弱毒疫苗(La Sota株),同时各组其余鸡以相同方式接种等量PBS作为对照。结果显示:FAdV-4感染的雏鸡在免疫La Sota株后更容易发生严重的生长抑制和免疫器官损伤,说明免疫La Sota株能显著增强FAdV-4致病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免疫弱毒疫苗La Sota增强了垂直传播感染的FAdV-4致病性,提示家禽养殖业种源净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为了评价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进而筛选出最佳的免疫方案,将分离到的鸡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流行毒株制备成灭活疫苗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研究。把采集到的疑似发生新城疫的病鸡肺、气管环等组织经处理后接种10日龄SPF鸡胚进行病毒的分离和增殖,并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毒株的鉴定;用分离到的NDV/Chicken/TC/1/2011毒株制成油乳剂灭活苗,与La Sota疫苗以不同的疫苗组合免疫SPF鸡,进行交叉免疫保护试验。结果显示,共分离到9株新城疫病毒,其F蛋白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均为112 R-R-Q-K-R-F117,表现为强毒株的分子特征,与致病指数结果一致。分离株灭活苗组和分离株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对试验鸡的免疫保护力最高,其次是La Sota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和LaSota灭活苗,La Sota弱毒苗对试验鸡的免疫保护力最低。NDV分离株与疫苗株La Sota存在明显抗原性差异,这将对新城疫疫苗的发展和疾病控制策略制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Class Ⅰ新城疫弱毒JS10株和Class Ⅱ新城疫弱毒La Sota株免疫雏鸡后的免疫损伤和黏膜应答情况。本研究将60只SPF白来航鸡,随机分成A、B、C 3组。7日龄时,A组和B组分别用JS10株和La Sota株进行滴鼻、点眼免疫,C组以同样方式接种PBS,并于免疫后的d1、4、7、14,每组随机抽取5只扑杀,分别收集唾液、气管、肺和肠的冲洗液,使用双夹心ELISA试剂盒测定SIgA、IgM和IgY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2株病毒均未产生免疫损伤;JS10株产生的黏膜抗体水平均高于La Sota株,并且免疫后的d7、14的唾液、气管和肠冲洗液中的SIgA的抗体水平以及肺中IgY抗体水平均显著高于La Sota(p0.05)。研究表明,2株新城疫弱毒滴鼻、点眼后都能诱导消化道和呼吸道产生强烈的黏膜免疫反应,并且与免疫后的日龄存在明显相关性。由于JS10株可诱导更好的黏膜免疫应答,提示其可作为新型新城疫弱毒疫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本地NDV毒力情况以及建立鸡胚免疫的方法,通过在山西地区采集病料,对病料通过PCR鉴定后应用SPF鸡胚繁殖,而后对其毒力相关的F基因进行扩增和序列分析。对其进行生物学毒力测定,并进行了动物回归试验。测定病毒效价,并将其稀释至不同的效价水平,接种于SPF鸡胚,进行鸡胚免疫方法的研究。结果,成功分离到1株NDV。其与Clone30、La Sota等株的同源性较高,与VG/GA、Clone30和La Sota等毒株位于同一个分支,亲缘关系最近,属于Ⅱ型弱毒株病毒。生物学毒力测定结果 MDT、IVPI、ICPI分别为92.5、0.2、0,确定分离株为弱毒株。动物回归试验表明分离病毒具有致病性。鸡胚免疫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接种的最佳病毒效价为22,无鸡胚死亡且孵出的雏鸡可检测到较高的抗体水平。说明可以用新城疫分离毒株来进行鸡胚免疫,有针对性的防控养殖场发生新城疫。  相似文献   

6.
对现地分离的4株H9亚型禽流感病毒HA基因进行序列测定,选取其中1株在新城疫病毒 La Sota弱毒疫苗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基础上,构建了表达H9亚型禽流感病毒野生型HA基因的重组新城疫病毒基因组cDNA克隆,经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鉴定,结果表明:拯救重组病毒为rL-H9HA;重组病毒MDT≥168 h,ICPI和IVPI均为0,与亲本疫苗株La Sota具有相似的生长特性;重组病毒保持了La Sota弱毒疫苗亲本毒株对鸡胚良好的高滴度生长适应和低致病特性,具有作为同时预防H9亚型禽流感和新城疫的双价苗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经鸡胚感染携带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雏鸡体内ALV-J对新城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免疫的抑制作用以及疫苗免疫后增强ALV-J对雏鸡致病作用的可能性,随机选择50个SPF鸡胚经卵黄囊接种模拟ALV-J感染,同时选取等量SPF鸡胚以相同方式接种PBS作为对照。出雏后于接毒组和对照组各取20只SPF鸡在7日龄时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2~6周龄时,记录各组鸡的体重和免疫器官指数,并对雏鸡的NDV抗体水平和血液ALV-J病毒载量进行动态检测。结果显示,感染ALV-J的SPF鸡5、6周龄时体重显著低于PBS对照组(P0.05),而感染ALV-J再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SPF鸡体重进一步降低(P0.05);与PBS对照组相比,6周龄时感染ALV-J的SPF雏鸡胸腺萎缩和脾脏肿大(P0.05),免疫新城疫弱毒疫苗后胸腺和脾脏损伤加剧(P0.05);3、4周龄时感染ALV-J再免疫ND弱毒疫苗组的雏鸡NDV抗体水平极显著低于仅免疫ND弱毒疫苗组(P0.01);4周龄时免疫弱毒疫苗后的SPF鸡血液中ALV-J病毒载量高于未免疫组(P0.01)。研究表明,感染ALV-J的雏鸡在免疫ND弱毒疫苗(La Sota株)后增强了ALV-J对SPF雏鸡的致病作用,提示净化种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鸡白细胞介素2对新城疫La Sota弱毒苗免疫效果的促进作用,纯化真核重组质粒pcDNAChIL-2,细胞转染验证后,将重组质粒分为0,5,10,20和30μg 5个剂量组,分别与LaSota弱毒苗同时免疫7日龄雏鸡,免疫后7d,每隔1周分离鸡血清,测量血清中NDV的HI效价.结果表明,混合注射有pcDNAChIL-2重组质粒雏鸡的NDV抗体产生的水平显著升高,其中以20和30μg剂量组最为明显,提示ChIL-2可有效促进La Sota弱毒苗的免疫效果.  相似文献   

9.
新城疫作为家禽养殖业危害最大的疫病之一,近些年来常发生免疫失败的现象,究其原因,由于免疫压力的增大和变异株的增多,使疫苗的免疫效果受到极大的挑战,因此选择合适的病毒株制备疫苗对免疫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通过测定抗体水平比较新城疫基因Ⅶ型A-Ⅶ株和传统基因Ⅱ型La Sota株油乳剂灭活疫苗对鸡只免疫效价的影响,通过攻毒后的保护、排毒情况及病毒载量的研究,综合比较了2种毒株的免疫原性。通过本试验发现,利用基因Ⅶ型A-Ⅶ株灭活苗与基因Ⅱ型La Sota株灭活苗免疫SPF鸡后,A-Ⅶ株灭活苗所产生的HI抗体效价明显高于La Sota株灭活苗。而通过基因Ⅶ型YND株和标准强毒F48E9株攻毒试验结果显示,2种疫苗均能100%的保护鸡只不死亡,但A-Ⅶ株比La Sota株灭活苗能够更好地抑制强毒在体内的复制和排毒。由此可见,基因Ⅶ型A-Ⅶ株对不同基因型强毒的抵抗能力优于基因Ⅱ型La Sota株,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通过本试验可为新城疫的防控选择合适的疫苗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比较新城疫活疫苗(CS2株)与灭活苗(La Sota株)对鸡群的加强免疫效果,本试验对首次已饮水免疫过新城疫弱毒苗的鸡群,再次用新城疫活疫苗(CS2株)与灭活苗(La Sota株)分别进行加强免疫,采用血凝抑制试验方法检测新城疫免疫抗体,并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加强免疫使用灭活苗(La Sota株)比用活疫苗(CS2株)的免疫合格率更高,免疫效果更理想。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比较了9株鸡新城疫不同弱毒株的毒力和免疫原性。结果显示,新城疫弱毒耐热B株、V4株、Ulster 2C株基本不致死鸡胚,ICPI为0,MDT/MLD大于150h;Hitchner B1株及F株7/10鸡胚致死,死胚胎儿有明显充血、出血病痕,120h活胚明显萎缩,ICPI为0.213~0.238,MDT约为120h;La Sota株、Clone30株、N79株及VG/GA株120h内鸡胚全部死亡,死胚胎儿有明显充血、出血病痕,ICPI为0.3~0.4,MDT约为103~109h。9株NDV的IVPI均为0对鸡只不致病,但免疫原性有所不同,NDVB株免疫原性较好,全部保护,NDVF株最弱。  相似文献   

12.
新城疫克隆-83疫苗对3日龄易感雏鸡是安全的;对一周龄雏鸡的免疫效力明显地优于La Sota和B_1疫苗;免疫后七个半月的鸡,HI抗体效价仍持续在2~4以上,用强毒攻击可获100%保护;对不同日龄、品种和HI抗体水平的鸡群,用气雾、注射和滴鼻的方法进行小区域见疫试验证明该疫苗安全有效,同时也表明,克隆-83疫苗的毒力弱于La Sota疫苗,是一株较为理想的新城疫弱毒疫苗株。  相似文献   

13.
新城疫是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的一种禽类传染病。近年来,鸽新城疫的流行越来越严重,引起了养殖户和兽医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在4批发病鸽组织病料中分离到了4株鸽源新城疫强毒株和2株鸽源弱毒株。病毒分离株经鸡胚有限稀释法纯化5次后,新鲜尿囊液用于提取病毒RNA。经RT-PCR扩增、测序得到分离株的F基因和HN基因序列。通过对F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发现,4株鸽源强毒株属于ClassⅡ基因Ⅵb亚型,2株鸽源弱毒株与Class II基因II型疫苗株La Sota高度同源。进一步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4株鸽源新城疫病毒强毒株与目前国内流行株属于同一遗传分支,这些毒株与欧洲流行株亲缘关系十分相近,而与中国20世纪90年代鸽源分离株遗传距离稍远,因此推测当前鸽源流行强毒株可能源自欧洲。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鸽源毒株HN蛋白345~353位的一个线性抗原表位发生了改变,而血清学实验显示La Sota疫苗株和鸽源毒株的交叉血凝抑制存在明显差异,暗示鸽源毒株已经发生了抗原性变异。因此,使用鸡疫苗株La Sota免疫鸽存在免疫失败的风险,需要研发鸽专用新城疫病毒疫苗用于鸽新城疫的防疫工作。  相似文献   

14.
用新城疫弱毒疫苗株La Sota阳性血清测定NDVMM,NDVLD,NDV-NH3株新城疫病毒地方分离株和标准株La Sota,F48E9的HI效价,以La Sota阳性血清对La Sota疫苗株的HI效价为参照,分析NDV地方分离株与疫苗株抗原交叉性。结果表明,NDV-MM,NDV-LD 2个野毒株HI效价与NDV-LD HI效价相近,但比La Sota HI效价低2.3个~2.7个滴度;NDV-NH与F48E9 HI效价相近,比La SotaHI效价低4.2个~4.3个滴度,提示以上3个野毒株与疫苗株之间的抗原相关性差异较大。动物免疫保护试验结果表明,经La Sota免疫(HI效价〉2^5)后攻毒保护率为80%-100%。  相似文献   

15.
用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免疫1日龄SPF雏鸡和普通京粉雏鸡,间隔1、2周后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以单独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为对照,免疫后2、3、4和5周对各组鸡采血测定新城疫HI效价,并在免疫5周后用新城疫强毒攻击,计算各组保护率。结果显示,1日龄时首免IBD免疫复合物疫苗间隔不同时间再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与单独免疫新城疫La Sota疫苗相比,新城疫HI抗体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0.05)。证明IBD免疫复合物疫苗在SPF雏鸡和普通雏鸡上对新城疫La Sota疫苗免疫均无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经过鉴定的新城疫病毒分离株按国家兽医生物制品质量标准制备油乳剂灭活疫苗,与标准的La Sota疫苗分别免疫带有新城疫母源抗体的白来航鸡,免疫后每7d采血监测新城疫抗体,并于免疫后21,28,35d用鸡新城疫分离毒和F48E9分别进行人工感染试验。结果显示,分离株灭活苗对鸡新城疫分离株的免疫保护效力优于La Sota灭活苗。  相似文献   

17.
不同CpG-DNA序列对鸡ND HI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将16种人工合成的CpG-DNA与新城疫Ⅳ弱毒苗(La Sota株)合用,免疫14日龄雏鸡,于免疫前及免疫后7、14、21天测鸡HI抗体效价,筛选出4种CpG-DNA短序并进行SPF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筛选的4种CpG短序(1.AACGTr AACGTr;2.AACGTC AACGTC;3.AGCGTC AGCGTC;4.AGCGCT AGCGCT)可显著提高鸡体的体液免疫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不同新城疫弱毒疫苗在紧急免疫中临床应用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发生新城疫感染的某蛋鸡养殖场,将发病鸡群分成A组、B组、C组,并分别用ZM10株、Clone30株、LaSota株三种不同新城疫弱毒株疫苗进行紧急免疫,监测并记录每组蛋鸡死亡率、产蛋率和抗体效价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用ZM10株弱毒疫苗进行紧急免疫要优于LaSota株和Clone30株。  相似文献   

19.
用NDV的LaSota株、VG/GA 株、VH 株、PHY LMV 42株及Clone 30株弱毒疫苗免疫SPF鸡后 ,通过对雏鸡免疫后的血清抗体监测表明 ,4种弱毒疫苗激发雏鸡的抗新城疫病毒抗体滴度在 7log2水平以下 ,且差异不显著。通过以上 4种新城疫弱毒疫苗对新城疫病毒东台强毒株的免疫保护试验表明 :至少单独使用弱毒疫苗 ,不能对东台地区流行的新城疫病毒强毒株提供有效保护 ,保护率在 60 %~ 74%  相似文献   

20.
我国新城疫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及新疫苗研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我国及周边地区流行的新城疫病毒主要为基因Ⅶ型,而目前所使用的疫苗主要为基因Ⅱ型La Sota株,其与流行株的遗传距离较远。疫苗株与流行株之间的基因型差异被认为是免疫禽群中新城疫强毒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提高疫苗的免疫效力,成功研制出了基因Ⅶd亚型新城疫病毒致弱株,该致弱株在控制当前新城疫的发生和流行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和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