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本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病鸡是主要传染源,主要危害20~40日龄的雏鸡,易感鸡通过直接接触病鸡、病鸡排泄物及其污染的饲料、饮水、用具等经消化道、呼吸道而被感染。1.1症状饮欲增加,食欲减退或绝食,闭目缩颈,体温升高到43~44℃,羽  相似文献   

2.
正蛋用雏鸡是指0~6周龄的幼鸡,饲养好坏不仅影响雏鸡成活率,还影响鸡群以后的整齐度、开产时间、高峰产蛋率等,搞好雏鸡常见病防治是养好雏鸡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环节。1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疾病,尤以雏鸡发病快、死亡快、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一种传染病。本病病鸡是主要传染源,尤以20~60日龄鸡易感。  相似文献   

3.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主要危害雏鸡的免疫抑制性传染病。该病毒主要浸染法氏囊,B淋巴细胞是其主要的损害的靶细胞,可导致法氏囊肿胀、出血,萎缩。本病病死率一般在1%~50%之间。耐过鸡以及亚临床症状的鸡出现免疫抑制。1流行特点1.1发病日龄扩大通常情况下,该病主要危害3~6周龄,而目前感染日龄已经扩大到5~210日龄。1.2免疫效果不佳疫苗免疫对本病的预防效果不佳,二免后的鸡群仍可暴发本  相似文献   

4.
雏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IBD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雏鸡,以发病急、病程短、白色水样下痢和法氏囊损害为特征,现将我镇发生的一起雏鸡法氏囊病的诊断和防治方法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西芹某一个体养鸡户于2002年5月3日从上海某祖代鸡场购进1日龄美国海兰蛋鸡500羽,采用地面育雏,饲养至20日龄即2002年5月23日发病,至5月28日发病6天共死亡91羽,死亡率18.2%。发病前该场未接种过鸡传染性法氏囊疫苗,发病期间对病鸡采取隔离、投喂抗生素、场地消毒等均无效。2临床症状发病呈急性经过,早期可见雏鸡啄肛,尔后下痢,排出白色水样…  相似文献   

5.
<正>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IBD病毒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3~12周龄雏鸡和幼鸡,刚孵出的小鸡法氏囊很小,随日龄增加逐渐增大,到10周龄时法氏囊最大,以后逐渐萎缩,到性成熟期开始退化,至10月龄时消失。法氏囊是体液免疫器官,在免疫机制上,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当本病发生后,免疫机制受到损害,将影响其他各病的免疫效果,特别是对新城疫,增加其易感性,雏鸡感染  相似文献   

6.
<正>近几年,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对鸡只的危害日益严重,其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日趋严重。鸡支气管炎成为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等传染病之后的危害较为严重的疾病。1病原体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其有较强的变异性,目前研究发现的血清型有20多种。这些毒株中大部分可使气管发生病变,小部分会引起肾脏病变。2临床症状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感染7~28日龄的雏鸡,研究显示,7~28日龄的雏鸡感染鸡支气管炎病毒后,病死率在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主要危害雏鸡的急性传染病,该病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生,严重威胁养鸡业的发展.常与其他细菌性疾病混合感染. 1 发病情况 2012年7月,靖江市斜桥镇养殖户王某购进3 000羽三黄鸡,分别于8、14日龄进行过新城疫、法氏囊免疫,生长状况一直良好.突然于24日龄发病,3天死亡超过200羽,精神沉郁的病鸡越来越多,根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8.
正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由法氏囊病毒引起的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发生多集中在4~10月份,特别是夏、秋季,温度较高,湿度大。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10~40日龄,最小发病日龄为5日龄,最大发病日龄在210日龄。该病发病率高,几乎达100%,死亡率低,一般为10%~20%。本文就一例817肉鸡法氏囊病诊断和治疗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1发病情况2011年8月10日,松山新区养鸡户刘某到我门诊求治,自述饲养的30日龄的2000只蛋鸡从8月4日开始发病,每天都出现20多只打蔫鸡,死亡4~6只,投服4天抗药物没有效果。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腔上囊炎、传染性囊病,是鸡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雏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除成年鸡以外,其他日龄段的鸡都可感染发病,主要发生于3~6周龄的鸡群,是目前危害养鸡业的主要传染病之一。下面就将今年的一个病例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一种以免疫抑制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本病主要发生于2.15周龄的鸡,但以2-8周龄的鸡只最易感,但是近来笔者发现有7日龄的雏鸡发生该病的病例,有的养鸡户怕鸡过早患传染性法氏囊病,于是就采取一日龄免疫的措施,这种做法不但见不到较好的效果,反而事得其反。  相似文献   

12.
正2016年6月20日一养鸡户来我站就诊,主诉所养30日龄海兰褐蛋雏鸡突然死亡二十多只,鸡群采食、精神无异常,故带病鸡前来就诊。1临床症状病鸡可见精神沉郁,低头缩颈,翅下垂,伏地不起,闭眼昏睡,排黄绿色稀便,症状类似传染性法氏囊炎病。2剖检变化个别鸡腿肌条纹状出血(类似传染性法氏囊炎病引起的出血症状);肝脏肿大明显,质脆易碎,呈灰黄色,肝脏上有出血斑点,个别鸡腹腔有少量透  相似文献   

13.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鸡的主要传染病之一,对雏鸡危害尤为严重。1993年7月,我站养殖场的乌骨鸡发生法氏囊病,死亡率40.7%,现报告如下。 基本情况 我站养殖场于1993年7月20日,引进乌骨鸡苗81只,后饲养至25日龄开始发病,一周内共死亡31只,经本站兽医诊  相似文献   

14.
为评价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中等毒力活疫苗对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免疫效果的影响,分别对蛋雏鸡和麻花肉雏鸡于14日龄同时接种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B87株)和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H5N1),设空白对照组(均不免疫禽流感和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和免疫对照组(只免疫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进行法氏囊病理变化观察和血清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检测。结果显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活疫苗均可对蛋雏鸡和麻花肉雏鸡引起法氏囊炎性反应,但对重组禽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抗体的产生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的以危害雏鸡为主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鸡的中枢免疫器官——法氏囊等淋巴组织,从而导致免疫机能障碍。主要病理特征为腹泻,机体极度虚弱;为了更好地观察传染性法氏囊病病雏的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同时针对某鸡场制备其相应法氏囊组织灭活苗,该试验用该鸡场瘸鸡的法氏囊、脾脏浸液.对29日龄的非免疫雏鸡进行口服,观察其症状并收集法氏囊、脾脏。  相似文献   

16.
一起雏鸡法氏囊病伴发禽霍乱的诊治沈国顺,刘丽霞,孙家猛(沈阳农业大学)(沈阳市兽医站)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二种主要侵害雏鸡免疫器官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常发生于20~60日龄雏鸡、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使该病的发生日龄有所提前,1~2周龄雏鸡也时有发生...  相似文献   

17.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法氏囊病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症状为腹泻、寒战、极度虚弱。法氏囊和肾脏的病变具有特征性的变化。1流行病学调查2006年2月22日,河口区某养鸡户从外地孵化厂购入雏鸡2 800只。7日龄接种鸡新城疫Ⅰ系弱毒疫苗,14日龄接种法氏囊弱毒苗,育雏舍用百毒杀消毒,饲料使用全价颗粒料。16日龄发病,呈峰线式,并有死亡,至17日龄鸡死亡56只。根据流行病学和病理变化的特征,诊断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相似文献   

18.
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也叫做甘布洛病,是一种由病毒导致的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鸡最容易感染发病,且全年任何季节都能够发生,其中发病率最高的是育雏阶段,主要是20~40日龄发病。主要特征是突然出现发病,病鸡精神萎靡,腹泻,法氏囊发炎、出血、肿大、坏死、萎缩,肌肉出血,肾脏肿大,引起机体免疫机能障碍,影响各种疫苗的免疫效果,非常容易造成死亡。现概述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控措施,为广大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张树民(河北省承德农业学校,067000)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在承德地区未见流行。1995年4月,承德农校实习牧场从北京引进的海来W-36父母代雏鸡饲养到46日龄突然发病,诊断为传染性法氏囊病,报告如下。流行情况承德农校实习牧场始自...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诊断和防治韦汝贤容县畜牧兽医站5375001发病情况我县十里乡某养鸡户于1995年3月购进石岐杂雏鸡2000羽,分别于7日龄,14日龄时用传染性囊病弱毒冻干疫苗进行饮水免疫,雏鸡健康状况一直良好。35日龄时由育雏舍转至育成舍,次日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