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我县麦套棉面积的逐年扩大,麦、油后棉面积明显上升,棉花迟发,贪青晚熟,致使一些秋桃不能正常吐絮,产量和品质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经济效益不高。1995~1998年我们将克无踪应用于棉花催熟,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在棠张镇,郑集镇试验示范结果报告如下:1 试验基本情况试验在麦后棉田进行,棉花品种泗棉3号、石远321。供试药剂,20%克无踪(英国产),40%乙稀利(上海产)。试验设每公顷用20%克无踪750ml、1125ml、1500ml,40%乙烯利3750ml各兑水600kg及清水对照…  相似文献   

2.
棉花应用克无踪的催枯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 70年代后 ,乙烯利大量地应用于棉花催熟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一是催熟速度慢 ,使用后半个月才能见效 ;二是受气温影响大 ,低于 2 0℃时 ,乙烯利不能释放乙烯 ,起不到催熟效果。针对乙烯利的这种缺点 ,借鉴克无踪的除草机理 ,使棉株着药部位迅速衰老、干枯、死亡 ,从而达到棉铃“成熟”提前吐絮的目的 ,于 1 996~1 997年在滨州市滨城区良种棉厂进行了 2 0 %克无踪棉花催枯试验 ,并于 1 998、 1 999年进行了大面积的示范和推广 ,取得了翔实的资料和较为成熟的经验。1克无踪对棉花的影响1 .1 叶片。施用克无踪后 ,3…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杂交抗虫棉品种的普及,结铃率普遍提高,单产也随之增加,部分棉田因肥力充足及前期管理失控生育推迟,晚秋棉桃比重加大,加上10月份气温偏低(光照又少),低于棉铃发育要求,使一些秋桃在下茬种植前不能正常吐絮,产量和品质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适期催熟,已成为晚熟棉田生产后期管理的主要措施。为了寻找经济有效的催熟技术,作者进行了晚熟棉应用克无踪催熟技术试验,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克芜踪催熟效果及应用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王新华  孙红 《中国棉花》2009,36(5):33-33
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本县大麦、棉花连作与麦棉套种面积逐年扩大,这部分棉田因在前作行间荫蔽期长或因前期管理推迟,产量构成以秋桃为主,晚秋桃比重大,9月下旬气温多下降到20℃以下,低于棉铃发育要求,使一些秋桃不能正常吐絮,产量和品质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适期催熟,已成为晚熟棉生产后期管理的主要措施。为了寻找经济有效的催熟技术,于2005年开始试验、示范、推广晚熟棉应用克无踪催熟技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7年应用面积达9263hm^2。现将克无踪催熟效果及应用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马艳 《中国棉花》2005,32(10):15
黄河流域棉区正常年份棉花在8月下旬到9月上旬进入吐絮期。如果棉花生长前、中期遭遇不良气候影响如降雨频繁或低温寡照,往往会造成成熟期推迟,表现为早桃少、晚桃多,直接影响到棉花的产量和品质。为了探索两种药剂理想的催熟效果。2004年在本所试验农场进行了乙烯利和克无踪不同浓度混用对棉花的催枯催熟效果试验。1材料和方法1.1试验药剂及处理。20%克无踪水剂(先正达投资有限公司提供);40%乙烯利水剂(上海升联化工有限公司提供)。试验在河南安阳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试验农场一熟春棉田进行,土壤沙壤,肥力中等。棉花品种为中棉所45,4月22…  相似文献   

6.
在晚熟移栽稻田和直播稻田进行克无踪不同剂量及不同用水量对水稻的催熟试验,结果表明,每hm2用克无踪900~3600 mL,籽粒含水量相较对照,移栽田减少11.01个百分点,直播田减少4.83个百分点,且籽粒含水量较清水对照,随施用后时间的推迟而明显降低;千粒重较清水对照,移栽田减少1.7个百分点,直播田减少2.4个百分点;发芽率较清水对照,移栽田减少1.13个百分点,直播田减少1.89个百分点。籽粒含水量、千粒重及籽粒发芽率,均不随剂量的大小、用水量的多少而变化。在贪青迟熟,又需早腾茬的稻田适时施用克无踪,有利于稻谷收获、运输、晾晒以及储藏,并能缓解收种时劳动力紧张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克无踪在蔗田的使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无踪是英国捷利康公司生产的一种速效触杀型灭生性除草剂。它具有独特的除草性能,可以杀死各种一年生和越年生杂草。近几年在我区蔗田的使用迅速增加,由于部份蔗农对该除草剂了解不多,未能正确掌握使用技术,生产上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综合蔗田应用克无踪的一些经验,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用20 %克无踪水剂、40 %乙烯利水剂和32.5 %叶枯丰水剂三种化学药剂对棉花进行了催枯试验 ,以明确其对棉花品质及发芽率的影响等。试验设公顷用20 %克无踪水剂1500ml、40 %乙烯利水剂3000ml、32.5 %叶枯丰水剂1500ml,加水900kg,清水为对照。4个处理 ,4次重复 ,小区面积30m2,随机区组排列。试验设在山东省章丘市相公庄镇曹孟村棉田进行 ,棉花品种为中棉所16 ,4月25日播种 ,9月28日喷药。1对棉花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1)表明 ,各药剂处理棉花衣分和纤维长度无明显差异 …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克无踪在玉米田的除草效果及安全性,1998年进行了克无踪玉米行间除草效果试验调查。结果表明,在玉米6~9叶期喷施克无踪,能有效防除田间杂草,药效可持续20d以上,且能增产增收,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玉米田间除草剂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免耕稻田使用的除草剂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在土壤和稻米、米糠中的残留量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年2造、2年4造、3年6造、4年5造5、年10造、6年12造使用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在土壤、稻米、米糠中的残留量均未检出。同时对农民乐747、10%草甘膦、克无踪除草剂本身的镉(Cd)、汞(Hg)、砷(As)、铅(Pb)、铬(Cr)、铜(Cu)6个农作物无公害生产主要重金属残留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3种除草剂的6个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说明农民乐747、草甘膦、克无踪对稻田环境和稻米生产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1.
水稻免耕抛秧栽培的关键技术在于除草灭茬。采用农民乐747、草甘膦、克无踪等3种除草剂进行2年4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论早、晚稻,农民乐747和草甘膦药效均较稳定,除草灭茬较彻底,比常耕增产8.0%~9.5%,每公顷增收节支450~900元,适合本区推广应用。克无踪在同等条件下使用,除草灭茬效果不理想,不宜在免耕稻田上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2.
1993—1994年我们进行了茉莉花园杂草的防除效果试验。试验结果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试验地点,试验地选择在福安市溪柄郑盾家茉莉花园,土质为砂壤上,肥力中等,海拔10m,树龄8~10年,栽培管理按当地群众的生产水平。2.除草剂:克无踪是英国卜内化学工业有限公司集团生产的一种速效触杀型天生性除草剂,具有触杀和一定的内吸作用,它对多种杂草均有技强的杀伤力,能迅速破坏植物的绿色组织,使细胞脱水死亡。3.试验处理:试验设克无踪100Tnl/亩、150ml/亩、20Oml/亩,分别兑水40~50kg,走向喷雾,以不喷药为对照。每处理面积2亩…  相似文献   

13.
信息动态     
除草剂茶园行间定向喷雾药效试验摘要:田间试验结果表明:20%克无踪水剂、20%百草枯水剂、10%草甘膦水剂在茶园行间定向喷雾,可有效防除茶园马唐、狗尾草、狗牙根、小飞蓬、苦荬菜、碎米莎草等杂草,施药后,30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鲜重防效,20%克无踪水剂3750ml/hm2、20%百草枯水剂3750ml/hm2均达96%以上,10%草甘膦水剂16875ml/hm2达93%以上。克无踪、百草枯施药后2h杂草叶片即开始失绿、枯萎,施药24h后大部分杂草干枯死亡;草甘膦施药后4-7d开始出现症状,施药后15d杂草基…  相似文献   

14.
水稻免耕抛秧技术具有高产稳产、轻型节本、安全环保等优点,如何选择操作方便、经济有效、安全环保的灭生性除草剂是推广普及该项技术中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试验结果表明,目前推荐使用的灭生性除草剂———20%克无踪、10%草甘膦、农民乐747均可取得理想的除草灭茬效果和显著的节本增收作用。内吸型除草剂的灭茬效果优于触杀型除草剂,但触杀型除草剂见效快速,可因地制宜选择使用。免耕抛秧比翻耕抛秧每公顷每年直接节约的翻耕费用和增产的稻谷,20%克无踪分别为1 170元和97.5 kg,10%草甘膦分别为1 230元和124.5 kg,农民乐747分别为930元和280.0 kg。土壤和稻谷送检均未检出除草剂残留。  相似文献   

15.
采用化学除草剂是目前茶园的主要除草方法,省时、省力、经济上也比较合算,但有些茶园由于施用技术掌握不好,常常出现效果不佳或出现药害等现象,给生产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此,我们从使用中总结出使用化学除草剂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除草剂的选用目前大多数选用的有克无踪和草甘磷(农达、农旺)等二大类,克无踪是触杀型除草剂,无内吸性,可杀死杂草的地上绿色部分,对根系伤害小,持效期短,由于根系存活,有利于茶园的水土保持;草甘磷有内吸传导性,对杂草根系有较大的杀伤作用,持效较长。针对这些特点,茶园的化学除草可根据具体情况合理选用除草剂…  相似文献   

16.
细胞诱变选育抗除草剂甘蔗品种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经Co^50—γ射线诱变处理的桂糖11号细胞团.采用草甘膦、克无踪两种除草剂田间常规用量的1/40、1/20、1/10三种浓度.分别进行共培养和泡培养.结果经草甘磷处理的共培养得苗率相对多些,经克无踪两种处理的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17.
机采棉化学脱叶催熟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机采棉化学脱叶催熟技术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1992~1996年,连续5年采用4种脱叶剂不同用药量配方的脱叶催熟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脱落宝+乙烯利混合液在新疆北疆植棉区脱叶催熟效果均能达到机械化采棉和人工快速采棉要求。  相似文献   

18.
作物化学催熟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了近几年来一些作物化学催熟的研究进展,包括化学催熟的生理机制,影响化学催熟剂效果的因素,化学催熟剂的使用技术,化学催熟剂对作物品质的影响,并对今后油菜化学催熟的研究做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9.
棉花化学催熟与脱叶技术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介绍了棉花化学催熟与脱叶的原理及当前催熟剂和脱叶剂的混用/复配现状,分析了化学催熟与脱叶对棉花产量、品质和种子质量的影响,重点探讨了催熟剂和脱叶剂的使用技术,并对我国各棉区催熟及脱叶技术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江苏龙灯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20g/L吡草醚微乳剂在棉花上催熟试验,结果表明,在霜降前5天喷药,有明显的催熟和增产作用,可促进棉花脱叶,使棉铃提早吐絮,提高产量和中期花的比例,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喷20g/L吡草醚微乳剂300和450g/hm2处理,在药后25天收获的籽棉量分别比空白对照提高70.6和77.2%,催熟效果显著。综合效果和经济效益考虑,以300g/hm2较为合算,建议在长江流域棉花上应用20g/L吡草醚微乳剂300g/h岔催熟,并于霜降前后施药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