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省荆州农科院选育的杂交棉新品种鄂杂棉4号(即荆1029)200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高产、稳定经多年多点试验示范, F1平均皮棉 1667~2245kg/hm2,比鄂抗棉 3号、9号和湘杂棉2号等增产21,87%~52.78%,杂种优势表现极显著。F21998~1999年湖北省杂交棉区试平均皮棉1201kg/hm2,比鄂棉18(CK1)增产3.7%,比湘杂棉2号(CK2)增产8.11%。在特大洪涝和虫灾的1998年皮棉1089kg/hm2,比两对照分别增产6.99%和14.8…  相似文献   

2.
长江流域早籼新品种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98年南方稻区长江流域早籼品种区域试验的资料,运用AMMI模型分析了新育成的早籼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及其适应性。结果表明,早中熟组有6个品种产量超过了对照浙852,增产幅度达1.8% ̄17.2%;中迟熟组品种产量均低于对照威优402,但有5个品种产量超过对照浙733,增产幅度达2.1% ̄9.7%,品种F131S/R402和CK1浙852的稳定性相对较好。中组1号,K优404,嘉早935和  相似文献   

3.
1双低杂交新组合华杂4号 华中农业大学利用波里马细胞质雄性不育1141A和恢复系恢5900配制而成。1998、1999年分别通过湖北省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4~1996年湖北省多点试验平均2522~2657kg/hm2,比中油821增产15.5%~17.43%。1996年湖北省预备区试平均 2630kg/hm2,比中油821增产12%。1997~1998年区试平均2662kg/hm2,比中油821增产10.18%,居第1位。 优质含芥酸0.39%~1.54%,硫苷22.45~29…  相似文献   

4.
旱地棉花有限补水效应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研究了旱地棉花不同生育期补水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有限补水棉花根系伤流量提高37.5%~56.3%,干物质和叶面积增多,光合势和净光合率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29.8%~47.1%。补水比不补水棉花产量增加22.0%~183.8%,其中补水3次>2次>1%>CK,不同干旱年型,有限补水关键时期不同,在前期干旱年型补蕾水,后期干旱年型补花水,补1水(蕾或花)棉花产量过750kg·hm ̄(-2),补2水产量(底+花或蕾+花)过1125kg·hm ̄(-2)。  相似文献   

5.
绿豆新品种南绿1号南绿1号系四川省南充市农科所从引进材料V1381中经多年系统选育而成。1992~1996年在四川省遂宁、自贡、德阳、南充等多点试验,春夏播平均产量2067.0kg/hm2,比对照中绿1号增产18.36%,增产达极显著;秋播平均产量1...  相似文献   

6.
R93─5是中国农科院棉花研究所运用高新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技术途径,将抗棉铃虫基因转有到高产、优质、抗病的中棉所12中,通过走向选择和南繁加代等手段培育的高抗棉铃虫品种.该品种保持了原品种优良的农艺与经济性状,并具有显著的抗棉铃虫性特点.抗虫性:据实验室饲养试验鉴定,用该品种的棉叶饲喉工日龄棉铃虫幼虫,72小时后,”幼虫在活率为0,而对照中棉所12的平均幼虫存活率为72.2%。据小面积生产试验示范结果,在不治虫条件下,该品种顶尖受害牢低于6%,而普遍对照顶尖受害率为100%。该品种二、三代棉铃虫幼虫数量经对照中棉所12分别减少77.8%、80.1%,曹铃危害率均降低96.4%。田间实际治虫用药比对照可以减少60%-80%.丰产性、纤维品质及抗病性:据对比试验结果,在治虫条件下,该品种皮棉产量73公斤/667m’,和对照中棉所12基本持平.在不治虫条件下,该品种皮棉产量为66.7公斤/667m’,比对照增产60.2%.小面积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皮棉产量为60-65公斤/667m’,略高于对照中棉所12(58-60公斤/667m’).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抗虫棉具有显著的抗虫性和较好的结铃住。纤维品质测试结...  相似文献   

7.
鄂抗棉4号     
鄂抗棉4号1品种来源:原代号荆56357,由湖北省荆沙市农科所选育。1996年经湖北省品审会审定通过。2主要特点:2.1产量高。1992~1993年省棉花抗病品种区域试验,平均667m2产皮棉78.4kg,比对照中棉12号增产8.4%。2.2抗枯萎病...  相似文献   

8.
品种来源:系甘肃省农科院经作所以匈牙利5号作母本,内亚2号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83059,1997年5月48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4次全委扩大会议审定通过。特征特性:幼苗叶片密集,茎叶来绿,有效夕校5~7个,株型扫帚型,株高50~8(k,工艺长庆40~55cm;把兰已;单株有效湘泉15~23个.每果着拉在7拉左右,种子红褐色.千粒重s.s~v.sg,食油率42.47%。生育期gi~111天,抗寒耐旱,较抗倒伏,高抗枯萎病。产量水平:在1993年~1995年全省区试中,平均折合公顷产164Okg,校对双比亚7合增产4.sl%,生产试验平均公顷…  相似文献   

9.
豫麦54号(百农64)系河南省新乡百泉技术师院小麦育种中心对复交后代采用均数平衡选择法选育而成的半冬性高产抗病新品种。1998年9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1特征特性1.1该品种遗传基因丰富,应变能力强。1.2抗灾力强。(1)高抗条锈2...  相似文献   

10.
杂交油菜秦油2号是我市目前大面积推广应用的主要油菜品种之一。通过近几年来的生产应用,其种子纯度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两年的调查结果,1997年田间杂株率为11.4%(变幅8.2%~21.3%),1998年田间杂株率为4.8%(变幅1.8%~11.7%)...  相似文献   

11.
缩节安对棉花黄萎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棉花黄萎病(Verticiliumdahliae)发病初期田间用缩节安叶面喷施的方法处理棉株可减轻黄萎病的叶面症状,控制该病的发生扩展;在重病田以20、40、60mg·kg-1的浓度于7月上旬,在河南新乡叶面喷施1~2次,病指相对减退率为44.7%~66.7%,产量增加0.86%~9.59%。  相似文献   

12.
黄绿苗浙12─12N与美国芽黄等突变体的芽黄性状差异明显、苗期真叶叶绿素含量也迥然不同,黄绿苗浙12─12N的子叶和苗期真叶均呈现淡黄色、叶绿素a+b、a、b的含量及a/b比值各为1.2355mg/g、0.7933mg/g、0.4422mg/g鲜叶和1.7991,分别比常绿苗的泗棉2号低33。32%、34.33%、31.44%和3.89%;较苗色浅黄至黄色的T582、V1、V2、V3高14.26%~58.24%、14.79%~65.59%、13.32%~45.05%和2.03%~59.26%。在棉铃吐絮前、黄绿苗浙12─12N的上部主茎叶及果枝新出叶仍然显现淡黄色、各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呈现由上而下递增趋势,主茎顶端完全展开叶、倒二叶的叶绿素含量极显著地低于泗棉2号、斯字棉701N,但倒五叶及其以下各叶的叶绿素含量反而较常绿色品种高。其各叶位叶片的净光合速率不同程度地高于泗棉2号,且水分利用率和无能利用率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早熟陆地棉新陆早8号3年单株定点观察结果的分析,探索其生育规律及栽培技术,新陆早8号全生育期125天左右,所需≥10℃有效积温1691.2~1801.4℃,4月中旬播种,6月初现蕾,6月下旬开花,花铃期60.1~67.0天,单株成铃率35%,第1果节成铃率65%,内围中下部第1果节为优质结铃部位,8月下旬吐絮,吐絮杨快集中,生殖器官生育节奏表现为同位快于邻位,内围快于外围,吐絮快于开花。  相似文献   

14.
陈学良  李子先 《种子》1995,(4):41-43
科选1号于1985年从农家稻种“一根插”中系统选育而成,在豫北平原多点品比结果,均产587.7kg/667m^2,比对照新稻68-11增产15.3%。从1990-1994年濮阳市累计种值1.3万多公顷,产量水平在550-650kg/667m^2之间。突出特点是抗倒、抗病、丰收性好。出糙率83.8%,精米率74.1%,粗蛋白质8.6%,直链淀粉20%,胶稠度97mm,糊化温度7级。除直链淀粉偏高外,  相似文献   

15.
滨麦1号系山东省滨州地区农科所以中国农科院原冬94为母本、山西小麦所临旱25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1999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目前,在山东滨州、东营、潍坊等地市及河北、江苏等地区推广面积33.3万hm2。产量表现 1993~1995年度山东省旱组区域试验平均5518.95kg/hm2,比对照品种鲁麦17增产6.63%,居11个参试品种(系)第二位。1999年经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种植范围 适宜于4500~6750kg/hm2,含盐量2g/kg左右,水浇条件较差或无水浇…  相似文献   

16.
1986~1990年对河南省高粱品种资源(1046份)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苗期抗冷1级品种29个;苗期抗旱1级品种16个;苗期和芽期均耐盐的品种8个;发病率在12%以下抗丝黑穗病品种8个;抗螟1级品种9个;耐瘠1级品种80个。品质分析结果:蛋白蛋含量14%以上的品种7个;赖氨酸占蛋白含量2.6%以上品种14个,赖氨酸占样品含量0.3%以上品种22个,其中赖氨酸占蛋白、占样品均高的品种5个;单宁含量低于0.1%的品种19个;具2个和2个以上优异性状的种质12个,其中具3个以上优异性状的高粱种质2个,这些高粱品种资源是最宝贵的种质材料。实践证明,利用生物措施是稳定提高农业生产的有效措施。目前河南省推广面积较大的高粱品种多是抗性中上等,丰产性、品质较好的品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组织培养获得棉花不育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家明  刘金兰 《作物学报》1998,24(2):172-175
棉花(GosspiumhirsutumL.)体细胞培养获得的再生植株中存在很大差异,其中育性变异表现最突出,在1990~1991年培养再生的植株中发现9个不育株,其中1株雌雄全不育,形态上表现高大紧凑,花器小,畸形,柱头四裂,电镜观察表明其它粉粒空瘪,内容物少,另2株为雄性不育,电镜观察发现其花粉粒外壁发育不良。用鄂荆1号做父本与其杂交,F1代值株均不育,鄂荆1号回交BC1不育株与可育株呈1:1分  相似文献   

18.
红小豆新品种辽小豆1号我区1994年引进辽小豆l号并试种成功。该品种具有抗旱、抗病、耐瘠、适应性强,早熟丰产,适口性好、商品性好,成熟不裂荚,便于一次性收获,比一般小豆根瘤菌高1%~2%,出沙率高2%等特点,深受农民欢迎。该品种生育期一般为80~90...  相似文献   

19.
赵桂东  李茹 《小麦研究》2000,21(2):30-32
1997-1999年田间试验表明:亩用11%蚜粉克星EC90~100ml,对小麦穗蚜的防治效果可达93.5%以上,持效期在20天以上;对小麦白粉病亦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天的防效在72.5%~76.5%之间。蚜粉克星增产作用明显,可使小麦增产12.7%~13.2%。  相似文献   

20.
鄂抗棉5号     
鄂抗棉5号1品种来源:原代号4474,是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用鄂棉12与美国PD系0113杂交选育而成。1996年湖北省品审会审定通过。2主要特点:2.1产量较高。1992~1993两年省棉花抗病品种区域,平均皮棉产量为76kg/667m2,比对照中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