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起运树苗注意事项纪保民时逢我国北方植树造林季节,各种树苗起运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质量,同时也影响造林成活率及造林后苗木的生长和发育,因此,做好苗木起运及出圃工作至关重要。一、掌握起苗时间:起苗应在苗木休眠期进行。秋季造林所用的苗木,应在落叶后...  相似文献   

2.
树苗起运工作做得好坏,直接影响苗木的产量和质量,同吋也影响造林成活率和造林后林木的生长发育情况。因此,必须重视做好苗木的起运出圃工作。一、掌握起苗时间。一般从秋季落叶后到翌年春季树液开始流动前(即苗木休眠期)进行。秋季造林所用苗木,应在落叶后,随起苗随栽植,这在霜冻前根系能够恢复一部分创伤,来春可较早生长。根部含水量较高,不宜较长期假植的落叶树(如榆树)和常绿树进行  相似文献   

3.
在阿拉善左旗境内选取5个试验区,观测不同时期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新梢生长长度、地径大小、冠幅大小及苗木成活率。结果表明:各试验区内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和成活率的表现规律较一致;春季造林,苗木在进入生长季后,生长缓慢,到6月后,生长速度开始加快,但与秋季造林的苗木生长量差异显著(P0.05),秋季造林苗木生长量显著高于春季造林生长量,而且,秋季造林成活率也显著高于春季造林成活率。因此,本地区适宜秋季造林。  相似文献   

4.
一、选用优质壮苗柿树根中单宁物质含量较高,苗木出圃时断根,伤口单宁容易氧化,形成不透水的隔离层,伤口不易愈合,容易失水,导致柿树发芽迟,生长慢,缓苗期长,成活率低。因此要选用根系完整(根幅30厘米,侧根7条以上),生长健壮,无机械损伤,无病虫害的优质壮苗,做到随起苗随运输随栽植,避免柿树苗应长途运输而失水,影响成活率。二、促根处理对就近取苗,就近栽植的树苗栽前一般可不再浸水,对外地调运的苗木,栽前应将苗木根部在清水中浸泡一昼夜,再用泥浆蘸根,以防失水。三、适时栽植(一)春季栽植宜在3月底4月初柿芽萌动时栽植。(二)秋季栽植适宜…  相似文献   

5.
苗木出圊是培育苗木的最后一关.起苗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木质量和栽植的成活率。在起苗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栽宜早不宜迟;而秋季起苗,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  相似文献   

7.
一、苗木休眠的生理 1.造林季节的影响美、加、欧洲等一些国家对花旗松起苗期和造林季节对造林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曾作过不少试验。试验证明,春季造林的成活和生长状况比秋季好。根据苗木生理的研究证明,用12月1日以后起出的苗木造林,苗根萌生力强,高生长开始早。主要原因是对花旗松起苗期苗木休眠的生理来说,无论起苗、贮藏和造林都不适于在秋季的缘故。  相似文献   

8.
园林苗木移植七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栽宜早不宜迟;秋季一般在落叶的10月下旬开始。特殊情况应特殊对待,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栽植中要注意的几点。  相似文献   

9.
在森林彩化工程区块内设置苗木栽植成活率调查样本,并进行了对照调查。结果显示:同类立地条件、相同树种和相同年龄的苗木在不同季节栽植其成活率不同,成活率从高到低排序为春季、冬季、秋季和夏季;同类立地条件、相同树种和相同年龄的营养杯苗、带土球苗、裸根苗3种不同类型的苗木,在相同季节栽植其成活率不同,营养杯苗成活率最高,带土球苗成活率次之,裸根苗成活率相对低。分析表明,提高苗木栽植成活率,应尽量考虑在春季和秋末初冬的适宜季节进行苗木栽植为宜,应根据不同类型苗木特点与栽植要求采取不同的技术操作措施。一般来讲,在同等条件下以选择营养杯苗栽植为宜,选择带土球苗栽植的成活率比选择裸根苗栽植的成活率相对要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栓皮栎秋季子叶丢失与翌年春季出苗后子叶丢失是自然界的普遍现象,本试验旨在模拟2种丢失现象的交互发生,探究其叠加效应对种子营养物质转移及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揭示动物取食对栓皮栎幼苗更新的作用机制。【方法】以栓皮栎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双因素裂区试验设计。播种前切除子叶远端,模拟秋季未取食(完整种子)、1/3(轻度)、2/3(重度)3个子叶丢失强度(主因素);出苗后,动态移除子叶,模拟翌年春季出苗后子叶丢失时间(副因素)(出苗后4、8、12、16、20、25、30天移除子叶),同时设置不移除对照组,模拟春季子叶未被取食。测定种子氮和碳水化合物动态含量变化,分析出苗过程中种子向苗木的物质转移规律;生长季末测定苗木成活率、生长、养分积累、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等,分析子叶丢失强度与丢失时间对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1)春季出苗30天时,种子中淀粉向苗木的转移率最大(72.4%~89.36%),可溶性糖次之(66.61%~72.72%),氮最小(30.64%~59.45%)。2)秋季未丢失子叶的完整种子翌年春季种子向苗木的氮转移在出苗25天后完成,而秋季丢失子叶的种子春季向苗木转移氮的时间大幅缩短(8天)。3)主效应表明,秋季丢失2/3子叶导致苗高、地径分别降低30%、18%;副效应表明,翌年春季出苗20天前丢失子叶抑制苗木生长。4)交互效应表明,秋季未丢失子叶的完整种子,翌年春季出苗4天丢失子叶成活率仅为36.3%,生物量降低78.2%,25天前丢失子叶抑制养分和碳水化合物积累。秋季丢失1/3子叶的种子,翌年春季出苗4天后丢失子叶成活率降低65.2%,萌发25天后丢失子叶对苗木生长和营养物质积累几乎无影响。秋季丢失2/3子叶的种子,翌年春季无论子叶是否丢失,都会显著抑制苗木生长。【结论】翌年春季出苗后子叶丢失对苗木生长状况的作用不仅取决于丢失时间的早晚,而且受秋季子叶丢失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充分考虑秋季子叶丢失强度和翌年春季子叶丢失时间的叠加效应,对于揭示栓皮栎更新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赤峰市松山区培育的落叶松苗木,历年来都是采取春季播种,第二年秋季出圃上山造林。根据落叶松苗在不同时期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生长特点和对环境条件的不同要求,在出苗期、幼苗期采取符合生长要求的各项技术管理措施,于1999年进行了秋季播种落叶松,力求2000年秋苗木达出圃标准,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降香黄檀不同种苗类型及不同季节造林与林分生长关系,对宜宾地区的降香黄檀林分生长性状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扦插苗造林的林分在幼林期生长速度要快于实生苗造林林分,扦插苗造林表现出更好的适应能力;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的成活率都在90%以上,但春季造林(97.87%)的效果明显好于秋季造林(94.33%);实生苗木在春季或秋季造林对林分的树高、胸径、冠幅等性状生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苗木失水过多,其体内的水分失去平衡,生理机能就要受到破坏,苗木就会死亡,故苗木保湿是提高造林成活率的关键。下面谈谈减少苗木失水,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有效方法:一、造林苗木应随起随栽,避免使用长期假植苗木春季是黑龙江省主要造林季节,但使用的苗木却有时不能做到春季随起随栽,因为有时苗圃没有足够的休闲地,为了不误春季育苗,就将翌年春季造林的苗木在秋季起出进行越冬假植,腾出圃地立即进行秋翻整地。苗木假植时间要从当年的10月中下旬一翌年的4月中下旬长达半年之久。我们知道苗木失水最快的部位是根系,苗木假植后土壤的保水性会降低,加之操作不细,透风和通气不良,造成苗根失水和烂根,影响成活。因此应尽量缩短从起苗到栽植的时间,使起苗与造林紧密衔接。有些常用的山地造林树苗长期假植,不利于成活。因为假植沟春季解冻要晚于床苗,特别是为防止旱风侵袭要用秸秆、草帘等覆盖的假植苗木,春季解冻更晚,当造林地达到“顶浆造林”条件时,假植苗却起不出来,贻误了造林的最佳时期。另外,应强调指出的是榆、枫杨等落叶树种苗木根部含水量较高,不适宜长期假植,常绿树种也不适宜长期假植。二、长途运输苗木时应做到保湿运输造林规程早有规定,就地育苗,就地栽植,不允许长途...  相似文献   

14.
容器育苗就是在特制的容器中培育苗木,苗木出圃时,带着完整根团运到造林地栽植的育苗方式。容器苗在起苗、包装、运输时不伤根,贮藏时不丧失生命力,造林后没有缓苗期,适应性强,造林成活率高,初期生长快,受季节限制少。育苗时易控制环境,缩短育苗期,  相似文献   

15.
谈起栽树、栽花,许多人以为没什么难的。然而有的人栽后,当时苗子成活了,过后却不见长或干脆死去。这是没有掌握好技术要领所致。如何提高成活率,保证新植苗木生长旺盛呢?适时栽植通过秋季落叶后至早春发芽前期为最佳栽植时期。当然还要掌握好各树种的物候期,如阔叶树应抢在发芽前栽,针叶树则在反青而未抽“薹”前栽植为好。保护苗木起苗少伤根,尽量缩短起苗到栽植的时间。如果苗木远途运输,最好根蘸泥浆,用湿草包好,苗木运到后要及时假植,确保成活率。磷肥蘸根用3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黄土、100公斤水均匀搅拌成磷肥泥浆。栽之…  相似文献   

16.
起树苗应注意的问题文/王立忠一、起苗时间。一般应在苗木进入休眠期至春季苗木即将萌动前起苗,最好随栽随起。起得过早,树苗蒸发失水时间长,对造林成活和生长均不利。二、圃地浇水。冬春干旱地区,圃地土壤板结,起苗困难起苗前5-6天圃地要浇透水,这样既便于起苗...  相似文献   

17.
提高造林成活率的方法刘凤英一、苗木保护起苗前,要提高苗木含水量。起苗前2~3天,对苗床进行灌水,可提高苗木含水量10~16%。起苗时,为减少起苗过程中苗木失水,要在上午10时前、下午4时后或阴雨天起苗。起苗后苗木的失水随时间延长而增多,缩短起苗到栽植...  相似文献   

18.
园林苗木移植技术要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芜湖市清水镇是我省苗木花卉之乡,有一大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型苗农,他们买全国卖全国,苗木产业年产值过亿元。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摸索了一些经验,笔者总结其苗木移植的技术要领,谨供参考。1移植时期苗木的移植,原则上要在苗木的休眠期,一般春季、秋季起苗。春季是植树最适合的时候,因为在这期间树木正处于萌动前的休眠期,尚未生根发芽,对于温度、温度等环境条件,反应迟钝,生理活性较低,可耐初春季节冷热无常的多变气候,待栽植后,气温回暖渐趋稳定,土壤解冻,雨水渐多正好赶上树木苏醒进入树木生长的大好季节。若芽苞开放后起苗,会降低成活率。一般来讲,春栽宜早不宜迟,而秋季起苗,一般在落叶后开始。秋季起苗有利于苗圃地为下茬实行秋(冬)深翻,消灭病虫害。如夏季起苗,要在凌晨、傍晚或夜间进行,要随起随栽。2树种的选择要考虑到树木植株枝叶的色彩、形态、风韵,使之与周围环境相协调,起到美化的作用以及树木的抗污、抗毒、净化空气的特殊功能,也要考虑到树种是否适应土壤性质,如柳树耐水湿;土壤瘠薄的可栽植白榆、荆条、杜鹃类等;土层较肥厚的可栽植杨树、泡桐等;盐碱地绿化起来困难,可以对其地下土壤进行改良换土,或栽种耐盐碱树种,如旱柳、沙棘、沙枣、榆树...  相似文献   

19.
我国华北大部分地区春季少雨多干风,10年有9年春季干旱,土壤含水量较少,因此植树成活率较低,甚至有的造林失败,直接影响造林者的积极性和林业生产的发展。近两年将以往春季造林改为秋季或冬季造林,并认真抓好苗木出圃到栽植中间环节的保湿工作。通过采取以上几项措施,提高了造林的成活率,实现了一次造林成功,调动了造林者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一、砧木培育:砧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嫁接苗木的生长发育,从而影响苗木的正常出圃、出圃率的高低和嫁接成活率。生长健壮的砧木嫁接后易形成愈合组织,成活率高。板栗砧木应尽量选农家土板栗种培养砧木。据试验,农家土板栗种培育的砧木,嫁接成活率可达90%以上,锥票砧木成活率仅为10%左右。同时,健壮板栗砧木比生长不良的板栗砧木成活率高20%左右。二、嫁接季节:就理论而言,从树体开始萌动时起,至树体停止活动时止,皆可嫁接。但各种树木的生长特性不同,不同时期的嫁接效果参差不齐。板栗苗嫁接一般以秋季为宜,约9月下旬至10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