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外来生物入侵对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开展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和管理是外来入侵生物防治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论述了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并借鉴其他国家对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的做法和经验,提出了外来入侵生物风险评估程序和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外来生物风险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前,入侵广西的外来生物已超过200种,其中有121种外来入侵植物、97种外来入侵动物.外来入侵植物中,造成严重危害的有23种,如薇甘菊、紫茎泽兰、飞机草、南美蟛蜞菊等;外来入侵动物中,造成严重危害的有21种,如福寿螺、克氏原螯虾、湿地松粉蚧等.分析外来物种入侵的影响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防控对策:1)强化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3.
资源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5,22(4):i0004-i0004
外来入侵生物每年给我国造成数千亿元的经济损失2005年6月23日农业部、国务院三峡办和共青团中央在重庆江津市联合召开了“保护三峡、铲除外来入侵生物”现场会,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到会并讲话。据了解,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有害生物多达400多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元,其中对农业和林业的损失达500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4.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不断加深,全世界不同地区间的沟通联系日益频繁密切,外来生物入侵已成为不可避免的现实。基于此,介绍了重庆市农业外来入侵生物的发展情况以及主要防控措施,并且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对策与建议,以期能够为改善重庆市农业外来入侵生物防治情况作出一定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地的农作物进口产品逐渐增多,这也加剧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可能。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不仅使生态系统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稳定性受到威胁,而且也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基于此,针对植物检疫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基本概念、概念之间的区别、联系以及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与外来入侵物种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使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增强,农林业的发展更加安全,人类的健康得到保护。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关于加强外来入侵生物的防治与管理的有关批示精神,农业部已将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试点行动列入2003年为农民所办11件实事之一。决定在辽宁全省以豚草为重点,在云南省开远市、腾冲县及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宁南县和攀枝花市仁和区(“一省五县”)以紫茎泽兰为重点,开展灭毒除害试点行动。按照全面宣传、重点突破的原则,在试点省和县(区、市)敏感地区,分别使豚草、紫茎泽兰的铲除率达到60%以上,探索外来入侵生物综合防治的有效模式。要求“一省五县”要围绕上述任务和目标,选准突破口,集中精力,实行标本兼治、防治结…  相似文献   

7.
《农业环境与发展》2004,21(4):45-45
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首批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名单。国家林业局日前也成立了“国家林业局防止外来林业有害生物入侵管理办公室”。国家环保总局这次共公布了16种外来入侵物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解放草、破坏草):原产中美州,现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台湾,排挤本地植物;侵入经济林和农田;全株有毒,危害畜牧业等。薇甘菊:原产中美洲,现广泛分布于我国香港、澳门和广东珠江三角洲地区,严重危害6~8m以下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经…  相似文献   

8.
按照农业部2004年开展“十省百县”铲除外来入侵生物灭毒除害行动的安排部署,重庆市农业局、团委、教委、林业局和环保局等5家市级部门决定联合开展“十县百镇”铲除外来入侵生物行动(封三)。该行动选择了重庆市恶性杂草入侵时间较早、规模数量较大的10个县100个镇,组织100个镇、100万社会力量,铲除以紫茎泽兰为主,包括水花生、水葫芦、福寿螺和食人鲳在内的外来入侵有毒有害生物。为此,以市农业局为主的5家单位联合下发了通知,制定了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提出了计划目标,成立了领导小组和防治专家指导委员会。领导协调小组办公室设在重…  相似文献   

9.
退耕还林中的生态安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宇  陈学华  罗勇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218-219,222
退耕还林工程是当前中国最为宏大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工程。其终极目标是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基础和优良的生物资源库。在工程的实施中,存在着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来物种入侵等方面的问题。遵循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原则、生态恢复的物种原则以及遏制外来物种入侵是实现其生态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对实施方案做详细、认真的生态安全论证。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地处中国西南地区,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亦是受外来入侵物种威胁的重灾区之一。全面摸清外来入侵植物的发生种类及分布情况,可为外来入侵植物的预防预警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能力。本研究以贵州省中部的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和中南部的惠水县为调查点,采用样方法对关岭县74个样点和惠水县64个样点进行实地调查,明确外来入侵植物种类、统计发生生境及分布频数等分布格局信息,并通过查阅文献分析其原产地、生活型等特征。结果表明,两个县共发现24科56种农业外来入侵植物,其中菊科物种占绝对优势(关岭占比29.55%,惠水占比33.33%),其次是苋科(关岭13.64%,惠水11.11%)、豆科(关岭6.82%,惠水6.67%)、茄科(关岭6.82%,惠水4.44%),并以一年生草本植物(关岭80.85%,惠水86.96%)为主。本研究首次在贵州省发现了逃逸至野外的柳叶马鞭草和粉绿狐尾藻自然繁殖种群,确证了其入侵特性。紫茎泽兰、三叶鬼针草、一年蓬、水花生、小飞蓬、野老鹳草、粗毛牛膝菊等广泛分布于调查样点,为两县的主要恶性外来入侵植物。农业外来入侵植物已适应当地的各种生态环境,并主要分布于荒地、农田、路边等人为干扰频繁生境,对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人类活动和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威胁。两县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多、分布范围广、适应性强、繁殖速度快、繁殖能力强,建议尽快系统性摸清贵州省的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种类及危害程度,并加强对恶性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和扩散动态趋势研究,为农业外来入侵植物的预防预警和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退耕还林工程是当前中国最为宏大的生态修复与重建工程.其终极目标是为区域乃至全国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良的生态环境基础和优良的生物资源库。在工程的实施中,存在着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生物多样性保护、外来物种入侵等方面的问题。遵循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原则、生态恢复的物种原则以及遏制外来物种入侵是实现其生态目标的根本保证,必须对实施方案做详细、认真的生态安全论证。  相似文献   

12.
在兰州地区发现种外来入侵植物牛膝菊,该物种原产南美洲。介绍了该物种的形态特征,及其对城市绿化、农业生产和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和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3.
红火蚁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外来入侵有毒生物,可攻击任何惊扰它的生物。其入侵龙南县已有十多年的历史,为了掌握多种红火蚁防控药剂在田间的使用效果,特进行试验。通过检测药剂的防效、速效性及持效性等特点,为今后龙南县在推广和使用红火蚁防控药剂提供可靠依据,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外来入侵植物逐渐增多,对生态构成了一定的威胁。为查清高速公路中出现的外来入侵植物对当地生态系统的影响程度,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河南省高速公路边坡的植被进行了统计,共调查植物58种,其中外来入侵植物4种,有些入侵植物的入侵情况已经比较严重。针对入侵问题,提出了高速公路生态修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滨州市外来入侵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及防控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初步确定滨州市外来入侵农业有害生物物种达66种,其中外来入侵有害动物12种,有害病原微生物6种,有害植物48种。在此基础上,明确了外来入侵物种的地理分布,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叙述了外来入侵生物豚草在辽宁省的分布及危害情况,提出了人工防除、生物技术防除、种植替代植物方法防除、化学方法防除的豚草综合防治技术,并指出防治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火炬树——一个值得警惕的危险外来树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外来物种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入侵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之一。火炬树原产北美 ,利用价值并不大 ,仅因其在瘠薄山地绿化中的作用才被引入我国并加以推广 ,但是火炬树却具有极强大的生命力和强烈的种间竞争能力 ,在适宜的条件下极易大肆扩散蔓延 ,使本地植物失去生存空间 ,造成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因此 ,火炬树具备外来有害植物的基本特征 ,应引起警惕。  相似文献   

18.
为了预防外来浮游植物入侵引发的渤海湾赤潮灾害,基于近20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和相关文献资料的研究成果,收集整理了渤海湾海域已发现的外来浮游植物物种及具体物种信息,分析了物种入侵的主要途径及可能产生的赤潮灾害影响。结果表明:渤海湾海域共发现17种外来浮游植物,其中,甲藻门最多,有10种;硅藻门次之,有5种;金藻门和黄藻门最少,各有1种。研究表明:渤海湾外来浮游植物中,除中华盒形藻外,其余16种均属于赤潮生物,这些物种主要通过压载水引入、传播的方式进入渤海湾海域,应加强港口监控和管理,以防赤潮灾害。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天津市外来入侵生物黄顶菊的调查和治理,探讨了黄顶菊在调查和治理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黄顶菊的治理是一项艰巨而系统的工程,必须常抓不懈,并提出了一系列治理黄顶菊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沅陵县自然环境情况和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情况,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根据目前外来入侵物种防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及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