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不同面积、水深的池塘,采用不同的放养密度、不同规格的苗种进行高密度养殖试验。结果表明:泥鳅养殖池塘以长条形为佳,面积2亩~3亩,水深保持在0.4m~0.5m,池底铺设腐殖泥土10 cm,养殖效果较好;泥鳅苗种规格为70尾/kg~80尾/kg,放养量1000kg/亩~1200kg/亩,单产较高,效益最好;放养苗种规格越大,养殖成活率越高;随着放养密度增大,成活率逐渐降低;试验条件下,放养规格为70尾/kg的泥鳅苗,单产最高。  相似文献   

2.
李明锋 《内陆水产》1995,21(7):18-18
商品泥鳅的养殖发展泥鳅养殖,是当前农村一项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商品泥鳅的养殖方式有多种,不管采用哪种养殖方法,只要饲养管理得法,都能取得较好的效益。一、池塘养殖池塘面积以150~250m2为好,池深70~100cm,水深40~50cm。水泥池...  相似文献   

3.
池塘泥鳅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塘泥鳅养殖技术农家池塘高密度精养泥鳅效益显著,一般1─1.5亩水面,即可收入6000—9000元。其特点是:占地少、投资小、收益大.1.选址建池池塘应方向朝阳,水源可靠,环境洁净,管理方便。池子土质要好,不渗漏,因泥鳅喜欢栖息于静水的底层和有淤泥的...  相似文献   

4.
<正>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水产养殖示范户陈文全,为了探索河蟹套养新模式,在现有河蟹池塘养殖基础上大胆探索套养罗氏沼虾和部分青虾进行养殖,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2014年河蟹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实现产值242600元,亩纯利润4161元,套养罗氏沼虾亩平均增加效益1429元。现在将其养殖情况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池塘条件池塘面积28亩,东西向长190米、南北向宽100米,沙质土壤,池塘坡比1∶2.5,沿池埂四周向池内有4米宽环形深沟,比塘底深30厘米,夏季平均水深能达到1.2米,池塘中间浅滩面积占池塘面积  相似文献   

5.
《科学养鱼》2006,(6):83-83
泥鳅肉味鲜美、营养价值高,被人们誉为水中人参,是近年来养殖效益高、出口量较大的一种特种水产养殖产品。我镇2001年开始小面积池塘暂养,到2005年已发展到3000多亩,周边乡镇部分养殖户也开始扩大养殖面积。随着养殖效益的提高,单位面积的投放量也在逐年增加,亩平均投放量在250  相似文献   

6.
近两年来,在连云港市的周边地区掀起了养殖泥鳅的热潮,每年向韩国和日本出口泥鳅数千吨。2004年我们在赣榆县选择了20亩池塘进行了泥鳅的高密度精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条件选择池塘10个,每个面积为2亩,东西向、朝阳,土质为  相似文献   

7.
优化养殖结构池塘增产增收我场第十四分场以池塘养鱼为主,面积247.8亩,其中成鱼池227.8亩,鱼种池20亩。1994年产量和效益实现三个增长。一是产量增,养殖总产142639公斤,比1993年123163公斤增加19476公斤,成鱼单产602.5公...  相似文献   

8.
池塘小网箱养殖泥鳅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在池塘内设置小网箱进行泥鳅养殖试验,成效显著,现总结如下。一、材料和方法1.池塘选择池塘为砖窑场挖泥做砖形成的,由石头水泥砌成,面积7.8亩,水质清新,水量充足,水质良好,水体溶解氧含量高;池深在2.0~2.5米,水  相似文献   

9.
张是  海波  江宽 《河北渔业》2006,(4):24-24
利用青虾暂养池塘套放网箱养殖泥鳅,既有利于青虾的生长,又可增加泥鳅的收入,提高了池塘利用率,增加了养殖效益,可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0.
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泥鳅还可以出口创汇,是国际市场的紧俏商品。但近几年来,由于自然资源的衰竭,泥鳅产量不断下降,而泥鳅属于底栖杂食性鱼类,对生态环境因素适应性较强,易于人工养殖。为此,2002年,我们在白城市镇赉县五棵树乡渔场进行了池塘养殖泥鳅试验,现把试验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池塘条件试验池塘面积0.4公顷,水深1.2~1.5米;水源为嫩江水,水质清新,无污染;鱼苗放养前一周用漂白粉清塘,每667米2用量为5千克,注水50厘米,并施发酵好的鸡粪150千克。苗种投放苗种来源于本地河汊…  相似文献   

11.
1990年全省池塘养殖面积265万亩,占全省养殖水面的49.9%。池塘养殖产量40万吨,占总养殖产量的83%。其中精养鱼塘108万亩,产鲜鱼27.4万吨,亩平产253.7公斤。与1985年相比,面积增加40.4万亩,单产提高71.5公斤。精养塘面积占全省放养面积20.4%,产量却占全省养殖产量的56.9%。池塘养鱼的产量和效益优势,确立了其在我省渔业中的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12.
池塘养青虾试养变主养我场第一分场1994年有137亩池塘,在养鱼效益低无人敢承包情况下,着手试养青虾,通过认真科学养殖取得了良好经济效益。1995年又扩大青虾养殖面积165亩,共养殖302亩,占全场池塘面积70%以上,由原试养改为主养。1995年产青...  相似文献   

13.
刘晓东 《齐鲁渔业》2009,(12):20-21
江苏省灌南县汤沟镇泥鳅养殖大户吴进,通过3年时间的不断探索,发展泥鳅池塘养殖6.7hm^2(100亩),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2007年他与同村2位好友合伙承包村里土地1hm^2(15亩),开挖泥鳅养殖池,共收获泥鳅4万kg,销售产值达98万元,纯利润达20万元,平均每667m^2纯利润1.3万元;2008年开挖泥鳅养殖池塘3.3hm^2(50亩),共放苗5万kg,收获泥鳅11万kg,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泥鳅养殖方法离不开淤泥环境,但是,在淤泥环境中养殖生长,不仅容易生病,成活率低,而且起捕率也不高,影响养殖产量。2011年,我们在东阳市横源泥鳅养殖基地,进行了无土养殖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收益,现将该养殖技术介绍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池塘选择1.试验池塘5口,每口2亩,共10亩。池塘长方形,东西走向,东西向长,南北向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池塘养殖有着悠久的历史,具有面积小、易控制、好管理、单产高、效益好等特点。目前,池塘养殖已成为淡水养殖业的主体,1986年全国池塘面积仅为淡水养殖面积5,682万亩的35.2%,而其产量却占全国淡水养殖产量295.1万吨的74.3%;  相似文献   

16.
泥鳅又称鳅,是温水性底层淡水鱼类,由于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正如俗话所说“天上的斑鸠,地下的泥鳅”,是有名的美味佳品,素有“水中人参”之称。泥鳅还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性味甘,平,具“补中,止泄”之功能。因此泥鳅具有较高的养殖价值,是一种优良的淡水养殖对象,目前成鳅养殖的形式有池塘专养、网箱养殖、稻田养殖等。池塘养殖是最普遍的形式,池塘养殖的主要技术要点如下。1池塘的建造标准鳅池的各项技术指标:面积200~300米2的长方形为好,长椭圆形也可以。池深90~110厘米,池壁高出水面40厘米,水深50~…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宽体金线蛭池塘养殖技术,在面积为25亩(15亩=1 hm2,下同)[HT5"SS]的池塘进行了为期近4个月的养殖试验。试验结果,平均每亩池塘养成水蛭200.9 kg,亩均产值2.9万元,亩均养殖投入成本1.0万元,亩均纯收入1.9万元,投入产出比1∶[KG-*1/2]2.9,获得了较高的养殖效益。结果表明,在池塘条件下,通过科学管理,可以实现宽体金线蛭的高效养殖。  相似文献   

18.
唐志勇 《科学养鱼》2006,(10):25-25
鲻鱼(图见彩中插2)是淡水池塘养殖的一种优良的搭配养殖鱼类。2004年我县开始进行鲻鱼、河蟹、草鱼池塘混养技术示范,经两年的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一、池塘条件及防逃设施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5~10亩为宜,池底淤泥厚如超过10厘米,应进行清淤,每亩用茶饼15~20千克或用生石灰1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河蟹养殖效益,长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开展了河蟹池塘"小群体、大规格"的养殖模式研究,在河蟹池塘养殖模式上作新的探索。一、模式设计1.试验地点与方法试验在浙江省长兴县洪桥镇橡树下村朱树成河蟹养殖基地进行。试验塘面积16亩,对照塘面积34亩。池塘底部平坦,淤泥深15~20厘米。水源充足、清新、无污染,进排水系统完  相似文献   

20.
池塘青虾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虾,学名日本沼虾,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近年来出现的新的养殖品种。因其养殖设施简单、投资少、效益高、市场容量大等特点,近年来池塘青虾养殖面积在杭嘉湖地区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目前全省养殖面积已达8万多亩,养殖技术日趋完善,养殖产量和养成规格不断提高,所取得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一般亩产青虾75—100kg,亩利润1500—2500元,高的亩产量可达150kg以上,亩利润高达4000多元。现将在池塘青虾养殖过程中所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1虾塘条件1.1面积 1—4亩较适宜,太小易缺氧,太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