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病因猪蓝耳病病毒能引起病猪外周血液中单核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死亡,易继发感染其他病原微生物,特别是猪大肠杆菌病的发生,可进一步加重蓝耳病疫情,猪蓝耳病传播迅速,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通过空气传播,也可垂直传播,致使猪群感染本病,并发生死亡。2主要症状  相似文献   

2.
非常关注     
<正>猪蓝耳病致两千万头猪死亡?农业部称这一报道严重失实。据统计,今年1~5月份猪蓝耳病致猪实际死亡头数为1.8万头农业部近日发布信息说,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病毒,据统计,“今年1~5月份全国发病猪总数为4.5万头,死亡总数为1.8万头。”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猪场保育猪的某个阶段会不断出现突然倒地、抽筋、四肢划水状以及头后仰等症状,本病从临床上容易被误诊为猪链球菌病,经实验室诊断主要为蓝耳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与链球菌病混合感染。只有从保育猪饲养和环境管理、抑制蓝耳病病毒感染等多方面入手,提高猪群免疫力才能有效降低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猪蓝耳病本病曾称为"神秘猪病"、"新猪病"、"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综合症"、"猪生殖与呼吸综合症"(PRRS)、"蓝耳病"、"猪瘟疫"等,我国将其列为二类传染病。猪蓝耳病舍内的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而舍外病原的侵袭多为空气传播,因此切断空气传播渠道以及在舍内采取降低空气微生物浓度以及物理灭活空气微生物  相似文献   

5.
猪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症又称猪蓝耳病,是有繁殖障碍与呼吸道综合症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高至死性传染病。该病主要侵害母猪和仔猪。2010年12月12日,本市接庄镇一养殖户带2头发病猪前来就诊。主诉:其饲养的6头母猪,70头生长猪已发病十几天了,死亡11头。注射抗菌素和抗病毒药物起初症状减轻,但很快又加重。最后经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蓝耳病。  相似文献   

6.
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以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该病传播迅速,分布广泛,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对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猪蓝耳病、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引起的一种繁殖障碍和呼吸系统疾病,以高热、发病急和死亡快为特征。该病传播迅速,分布广泛,给养猪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对猪蓝耳病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作一介绍,以期为有效防控猪蓝耳病、保障养猪业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据农业部通报,2006年6月份,全国共有12个省份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疫情28次,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生猪379.8万头,死亡99.2万头;2007年,有26个省份的310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发病猪31.3万头,死亡8.2万头。该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的同时,导致猪肉价格飞涨,增加人民生活成本,影响社会稳定。为了解广东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情况,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相似文献   

9.
一例蓝耳病病毒与猪丹毒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治2010年8月,湖南湘潭部分地区猪群发生混合感染。笔者应邀赶往湘潭县乌石镇。经介绍,畜主张老板共养殖母猪34头,其余阶段猪313头;接诊时猪已发病7天,全群发病,死亡33头;接诊当天死亡8头,其中母猪1头、65kg左右肥猪7头。经笔者诊治后,除病情严重的猪死亡3头外,其余猪7天后恢复正常。现将具体诊断情况和处理方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对位于联珠镇象鼻、癸能等村的2个规模养猪场2 600头肉猪进行了猪蓝耳病发病情况的调查。结果发现患猪蓝耳病59头,发病率为2.27%,其中死亡33头,存活26头,两个规模养猪场肉猪蓝耳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较高,要积极根据发病因素加强预防与干预。  相似文献   

11.
2006年以来各地发生的以不食、体温升高为特征的猪高热病,传播速度快,所到之处,造成大批猪只死亡,使许多养殖户蒙受重大损失,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生猪和猪肉市场带来了巨大冲击。有关专家对此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病毒继发细菌感染所致。南昌湖田香农庄采用中草药治疗猪蓝耳病,取得了明显效果。1发病情况2007年6月1日早上,南昌湖田香农庄养猪场肥育猪栏发现有一头猪出现不食,体温升高到41℃,当日晚上,又有12头猪也出现类似现象。之后全场猪群陆续发病,仔猪呼吸困难、败血变化尤甚。经使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述了猪蓝耳病病的病原学、临床症状、流行病学、病理变化,总结了猪蓝耳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并结合目前生猪生产实际提出了本病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据农业部通报,2006年6月份,全国共有12个省份暴发“高致病性猪蓝耳病(HP—PRRS)”疫情28次,因“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发病生猪379.8万头,死亡99.2万头;2007年,有26个省份的310个县市发生不同程度的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情,发病猪31.3万头,死亡8.2万头。该病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严重损失的同时,导致猪肉价格飞涨,增加人民生活成本,影响社会稳定。为了解广东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流行情况,笔者进行了此次调查。  相似文献   

14.
莫某自繁自养猪场存栏猪560头(含母猪45头),已进行猪瘟、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常规免疫。2007年8月上旬,猪群中出现零星发病和突然死亡,截至12月底控制疫情时止,共发病98头,死亡32头(其中种公猪1头,母猪5头),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分别为17.5%、5.71%和32.65%。现将诊断与防治情况叙述如下。  相似文献   

15.
郭剑  陶志平 《兽医导刊》2020,(6):152-152
猪蓝耳病是一类发病率极高、传播速度极快的猪疾病,如果不能高效科学地完成对于猪蓝耳病的诊断工作、采取措施对猪蓝耳病进行科学防控,那么猪蓝耳病将给生猪养殖场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本文主要分析猪蓝耳病的具体诊断过程,探讨相应防控措施,希望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蓝耳病又叫猪繁殖呼吸道综合症,是由猪蓝耳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呈地方流性,与猪流行性感冒不同的是猪蓝耳病只感染猪,各种品种、不同年龄和用途的猪均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1月龄以内的仔猪最易感。患病猪和带毒猪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主要传播途径是接触感染、空气传播和精液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播。易感猪可经口、鼻腔、肌肉、腹腔及子宫内接种等多种途径而感染病毒。猪蓝耳病在母猪身上多表现为繁殖障碍症状如:流产、死胎、屡配不孕;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驻马店市确山县某饲养确山黑猪的养殖场发生疫情,猪场从1月初到4月中旬陆续死亡16头肥猪,体重在70~90 kg之间。经实验室诊断为猪丹毒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1发病经过猪场于2003年建成,现存栏80头确山黑猪种猪。主要饲喂熟泔水与青料(山上野菜)。猪场目前只对猪群接种猪瘟和伪狂犬疫苗。2013年1月份死亡4头,3月份死亡6头,4月份死亡6头。  相似文献   

18.
2013年驻马店市确山县某饲养确山黑猪的养殖场发生疫情,猪场从1月初到4月中旬陆续死亡16头肥猪,体重在70~90kg之间。经实验室诊断为猪丹毒与猪蓝耳病混合感染,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养猪业的影响较大。笔者介绍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病原、传播途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方法及预防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20.
每期关注     
要闻高致病性猪蓝耳病防控形势严峻中国农业部副部长尹成杰6月13日指出,中国当前处于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高发期,大部分生猪没有进行免疫,加之病毒污染面较大,生猪大范围调运增大疫情传播可能性等因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而针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专用新型疫苗已于今日正式投入使用,将在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据悉,2006年夏秋季节,中国南方部分地区发生猪病疫情,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经济损失。通过分析,专家锁定了新变异猪蓝耳病病毒为主要病原,并定名为“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今年前5个月,中国有22个省份先后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疫情县市194个、疫点289个,发病猪45858头,死亡185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